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使用改良式术式治疗大隐静脉曲张伴踝部溃疡的疗效和体会。方法:对近几年来采用改良式和传统术式治疗大隐静脉曲张伴踝部溃疡各35例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讨论。 结果:将两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镇痛剂使用率、住院时间、溃疡愈合时间等方面比较P<0.05,差距具有显著性,改良组优于传统组。 结论:采用改良术式治疗大隐静脉曲张伴踝部溃疡患者,具有易操作、创伤小、痛苦轻、恢复快、外形美观等优点,值得临床开展和推广。
【关键词】 大隐静脉曲张;踝部溃疡;点状缝扎;疗效;体会
大隐静脉曲张是普通外科中最常见的周围血管疾病,主要表现为内侧浅静脉如蚯蚓状迂曲扩张,晚期有小腿肿胀、皮肤色素沉着、慢性湿疹和慢性溃疡,经久不愈。传统的剥离手术切口较长较多、恢复较慢、影响外观,疗效不尽如人意。近几年来,我们采用小切口抽剥和点状缝扎的改良术式治疗大隐静脉曲张伴踝部溃疡,收到了较好的疗效,现对其临床资料进行观察、分析和讨论,并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入选病例为我院自2010年1月~2013年12月间收治的单侧大隐静脉曲张伴踝部溃疡患者,共70例。按照术前按单双日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将两组的性别、年龄、体重、病程和溃疡面积等一般资料进行比较,两组P>0.05,组间差异无显著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手术方法 术前常规检查,做好记号,将踝部溃疡用双氧水和生理盐水冲洗后用无菌敷料包裹;均选用硬腰联合麻醉。①观察组:在患侧卵圆窝下方作长约2~3cm的斜行切口,切开各层后解剖出大隐静脉并提起,逐一解剖出近端的全部属支,高位结扎后抽剥出大腿段的静脉;膝关节以下曲张的静脉予以点状缝扎术,用4~7丝线从曲张静脉一侧进针,紧贴血管从其深面绕过,从血管另一侧出针,将一粒小“花生米”置在表面后打结收紧;由此向远端每隔3~5cm在静脉曲张显著处缝扎,弹力绷带自足向上加压包扎至股部3天,术后7天拆除缝扎线。②对照组:按照传统的方法,大腿部静脉抽剥后,小腿部予以逐段剥除。术后常规防治感染和对症处理。
1.3 观察指标 观察和记录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使用镇痛剂率、住时间等数据指标;对患者进行3~12月的随访,观察踝部溃疡愈合时间。
1.4 统计处理 文中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用t检验及X2比较,代入SPSS15.0统计软件中进行处理,当P<0.05时为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全组均安全度过围手术期,治愈出院;无血管损伤和切口感染等并发症。术后随访3~12月,所有患者的踝部溃疡均愈合。将两组的手术和恢复情况相比较,P<0.05,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优于对照组。(见表2)
3 讨论
大隐静脉是人体最长的浅静脉,起于足背静脉弓内侧端,在下肢内侧上行直至腹股沟处汇入隐静脉。在大隐静脉管腔内有9~10对静脉瓣,可保证血液向心回流,并有交通支与深静脉交通。一些长期从事站立工作、重体力劳动者和遗传因素导致静脉壁软弱、静脉弹性减弱、瓣膜功能减退或关闭不全、浅静脉内压力升高时,深静脉的血液反流入浅静脉内,导致大隐静脉曲张【1】。并发症有小腿肿胀疼痛、皮肤色素沉着、脂质硬皮病、慢性湿疹、部分曲张的静脉破裂出血大出血;还常可引起血栓形成,伴有感染性浅静脉炎和静脉周围炎;踝部及小腿部局部皮肤破损后,形成慢性溃疡,常因局部血供减少、营养不良而经久不愈,治疗非常棘手,甚至需要截肢。
传统的治疗以大腿部抽剥、小腿部分段剥除手术为主,疗效较好,但手术切口多、手术时间长、术中出血多、手术创伤大,易并发创面感染和皮下血肿,恢复相对较慢;近年来出血一些激光、射频、微波和硬化剂注射等新方法,基本原理是将本需手术剥除的静脉闭合,达到阻断静脉血液倒流的目的,但技术尚未成熟、手术风险较大,费用较高、容易复发、溃疡愈合较慢,基层医院不易开展;硬化剂注射疗法还有硬化剂渗漏造成局部组织炎症、坏死或药物进入深静脉并发血栓形成的可能。
改良式术式是先将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大腿部主干抽剥,小腿部曲张迂回的静脉予以点状缝扎、局部压迫的方法。大隐静脉曲张是一种无菌手术,但由于患者的踝部周围并发慢性溃疡,是一个感染灶,在小腿部予以点状缝扎,而无手术切口,避免了溃疡感染灶对手术的影响。因为点状缝扎未将小腿部浅静脉全部剥除,小腿部的皮肤和皮下组织的血液供应并不受影响,由此显著缩短了踝部周围慢性溃疡愈合的时间。同时因为手术变得简单易行,显著缩短了手术时间、减少了术中出血量、减轻了手术带来的创伤、减少了术后并发症、加快了恢复速度、外形美观、也缩短了手术时间【2】。文中观察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镇痛剂使用率、住院时间、溃疡愈合时间等数据指标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显示出较大的优势,值得基层医院采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吴在德、吴肇汉.外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614-617.
[2]丁运亭.点状缝扎治疗单纯性大隐静脉曲张40例[J].中国社区医师,2010,12:60.
【关键词】 大隐静脉曲张;踝部溃疡;点状缝扎;疗效;体会
大隐静脉曲张是普通外科中最常见的周围血管疾病,主要表现为内侧浅静脉如蚯蚓状迂曲扩张,晚期有小腿肿胀、皮肤色素沉着、慢性湿疹和慢性溃疡,经久不愈。传统的剥离手术切口较长较多、恢复较慢、影响外观,疗效不尽如人意。近几年来,我们采用小切口抽剥和点状缝扎的改良术式治疗大隐静脉曲张伴踝部溃疡,收到了较好的疗效,现对其临床资料进行观察、分析和讨论,并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入选病例为我院自2010年1月~2013年12月间收治的单侧大隐静脉曲张伴踝部溃疡患者,共70例。按照术前按单双日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将两组的性别、年龄、体重、病程和溃疡面积等一般资料进行比较,两组P>0.05,组间差异无显著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手术方法 术前常规检查,做好记号,将踝部溃疡用双氧水和生理盐水冲洗后用无菌敷料包裹;均选用硬腰联合麻醉。①观察组:在患侧卵圆窝下方作长约2~3cm的斜行切口,切开各层后解剖出大隐静脉并提起,逐一解剖出近端的全部属支,高位结扎后抽剥出大腿段的静脉;膝关节以下曲张的静脉予以点状缝扎术,用4~7丝线从曲张静脉一侧进针,紧贴血管从其深面绕过,从血管另一侧出针,将一粒小“花生米”置在表面后打结收紧;由此向远端每隔3~5cm在静脉曲张显著处缝扎,弹力绷带自足向上加压包扎至股部3天,术后7天拆除缝扎线。②对照组:按照传统的方法,大腿部静脉抽剥后,小腿部予以逐段剥除。术后常规防治感染和对症处理。
1.3 观察指标 观察和记录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使用镇痛剂率、住时间等数据指标;对患者进行3~12月的随访,观察踝部溃疡愈合时间。
1.4 统计处理 文中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用t检验及X2比较,代入SPSS15.0统计软件中进行处理,当P<0.05时为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全组均安全度过围手术期,治愈出院;无血管损伤和切口感染等并发症。术后随访3~12月,所有患者的踝部溃疡均愈合。将两组的手术和恢复情况相比较,P<0.05,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优于对照组。(见表2)
3 讨论
大隐静脉是人体最长的浅静脉,起于足背静脉弓内侧端,在下肢内侧上行直至腹股沟处汇入隐静脉。在大隐静脉管腔内有9~10对静脉瓣,可保证血液向心回流,并有交通支与深静脉交通。一些长期从事站立工作、重体力劳动者和遗传因素导致静脉壁软弱、静脉弹性减弱、瓣膜功能减退或关闭不全、浅静脉内压力升高时,深静脉的血液反流入浅静脉内,导致大隐静脉曲张【1】。并发症有小腿肿胀疼痛、皮肤色素沉着、脂质硬皮病、慢性湿疹、部分曲张的静脉破裂出血大出血;还常可引起血栓形成,伴有感染性浅静脉炎和静脉周围炎;踝部及小腿部局部皮肤破损后,形成慢性溃疡,常因局部血供减少、营养不良而经久不愈,治疗非常棘手,甚至需要截肢。
传统的治疗以大腿部抽剥、小腿部分段剥除手术为主,疗效较好,但手术切口多、手术时间长、术中出血多、手术创伤大,易并发创面感染和皮下血肿,恢复相对较慢;近年来出血一些激光、射频、微波和硬化剂注射等新方法,基本原理是将本需手术剥除的静脉闭合,达到阻断静脉血液倒流的目的,但技术尚未成熟、手术风险较大,费用较高、容易复发、溃疡愈合较慢,基层医院不易开展;硬化剂注射疗法还有硬化剂渗漏造成局部组织炎症、坏死或药物进入深静脉并发血栓形成的可能。
改良式术式是先将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大腿部主干抽剥,小腿部曲张迂回的静脉予以点状缝扎、局部压迫的方法。大隐静脉曲张是一种无菌手术,但由于患者的踝部周围并发慢性溃疡,是一个感染灶,在小腿部予以点状缝扎,而无手术切口,避免了溃疡感染灶对手术的影响。因为点状缝扎未将小腿部浅静脉全部剥除,小腿部的皮肤和皮下组织的血液供应并不受影响,由此显著缩短了踝部周围慢性溃疡愈合的时间。同时因为手术变得简单易行,显著缩短了手术时间、减少了术中出血量、减轻了手术带来的创伤、减少了术后并发症、加快了恢复速度、外形美观、也缩短了手术时间【2】。文中观察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镇痛剂使用率、住院时间、溃疡愈合时间等数据指标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显示出较大的优势,值得基层医院采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吴在德、吴肇汉.外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614-617.
[2]丁运亭.点状缝扎治疗单纯性大隐静脉曲张40例[J].中国社区医师,2010,1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