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分之一的可能性

来源 :网络科技时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p52110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八分之一的由来
  
  就一堂40分钟的语文课而言,5分钟就是它的八分之一,选择这八分之一的时间来进行课前的练习基于以下的原因。
  教师课程意识的觉醒。传统的教学论认为教材就是课程,把教科书当唯一的课堂教学资源,教学的过程就是教教科书。而新课程理念下,教材不等同于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大于教材,它是灵活的、广泛的,可是课内的也可是课外的,只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所有有关人与自然、社会等任何方面的材料都可以是教学内容。于是,教师就有了自主权,理直气壮地成为了课程的开发者、创造者和实施者,当然可以开发课前5分钟这块“自留地”。
  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语文教学中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可能就是“耗时多收效小”,一篇上百字的文章反反复复上3课时,效率实在太低。学生学母语学得痛苦是极不正常的现象。另外,困扰教师的还有把握素质教育与提高语文成绩关系的度。于是,就有必要利用这5分钟来调整教学,构建大语文的环境。
  学生兴趣所在。我曾经对82个学生进行了调查,发现真正喜欢语文课的只有31人,喜欢的原因是觉得有趣,具体表现为在语文课上可以看动画、听故事、学古诗、认识很多字、懂得道理……“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其思维就会激烈冲荡,产生难以想象的创造力。于是,学生的需要就让这5分钟有了地位。
  
  八分之一的声音
  
  八分之一是一堂课的开始。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当不同的训练点出现在不同的课上时,势必会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八分之一又是整堂课的一部分,它和教材的内容是互补的,它是教学的一个环节,它不是入侵、不是占有,八分之一也是整堂课中很少的一部分,但让有限的时间产生无限的能量也是有可能的。
  
  八分之一的策略
  
  拥有了这八分之一的时间后,根据低年级孩子的认知特点,我的课前练习中紧抓一个“趣”字,我期望每个5分钟都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在面、线、点的三大块上各有各的训练目标、训练形式、训练效果,呈现出不一样的精彩。
  面:古文浸润。传承文化。就“面”上而言,我的学生在整个低语段的学习中,课前都浸润于《三字经》、《成语故事》和《古诗》中。首先,一个人的黄金记忆年龄就是在儿童时期,错过了“柳色青青”,就不会再沐浴“春光盈盈”了。不要小看了孩子的记忆能量,每天二三十个字的记忆是不成问题的,积少成多。其次,这个开放的年代有太多的浮躁,快餐文化不能替代传统文化,《三字经》等经典著作中的为人之遘、学习之道等都是我们民族的文化精髓。陶渊明说的“好读书,不求甚解”是有一定道理的,要让学生先喜欢读书,至于古文中的意思教师可以讲解,学生现在不理解没关系,以后会理解的,这是符合认知规律的。再说,任何学习都不可能只凭理解而不依靠记忆,尤其是语言。古文中的文字是精炼的,但是内涵却很丰富,里面的典故常常吸引着学生,提前认字、长段背诵、了解历史也让学生尝到了甜头。
  线:文本拓展,激发潜能。就“线”上而言,要根据单元的特点来设计练习。如寓言故事单元,可以通过看动画片来练习复述,也可以通过分角色表演来增加趣味性,还可以通过介绍《伊索寓言》让学生感悟更多的人生哲理。若是介绍名人事迹的,就要补充材料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使人物形象更真实、更饱满。若是《识字》单元,我往往会在课前专门练习认字,找错、猜谜、编儿歌、认商铺名、电脑选字等都是练习的形式。我也曾经在5分钟内让学生自学9个生字,都对的学生可以不做课堂作业、提前下课,学生个个热血沸腾、摩拳擦掌。后来,有一半的学生全部默写正确,而写错的学生却不约而同地主动找我要求知道自己错在哪里。反思一下:为什么不教学生反而兴趣高?为什么学生要主动了解自己错的原因?因为识字教学本来就很枯燥,而低年级孩子注意力又不稳定、不持久,变换不同的内容、形式可以保持他们的学习的兴趣。“教是为了不教”,这是教学的最高境界。当学习真正成为一种内需时,学生的潜能一定发挥到极致。
  点:蜻蜓点水。荡起涟漪。就“点”上而言,可以说是多点开花:有限定时间的练习,有地域文化的特色,有偶然因素的巧合,有人为的关照等。或是抛砖引玉,或是往平静的湖中丢人一粒石子,希望有连锁反应,有可持续性的发展。如结合季节特点,练习背诵相关成语、古诗,重在字、词、句的积累,奥运来了,以“你该怎么做”为题来进行口语交际,重在联系实际,练习用语言来沟通、表达,儿童文学家秦文君来校,就要给学生介绍作家、作品,给学生文学的熏陶,激发起学生阅读的欲望。也有带阶段性特点的,比如复习阶段,题海战术太具摧残性了,这时要调整策略,缓解学生的心理压力,注意劳逸结合。所以,课前5分钟练习就是讲一个故事,回答两个问题,因为故事情节曲折、形象生动,还有一定的新异性,所以总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孩子的紧张情绪。结合春联的复习,我讲《王羲之贴春联》的故事,要求学生讲出来没人揭的春联——“福无双至,祸不单行”,还有后来被大家拍手称绝的对联——“福无双至今朝到祸不单行昨夜行”时,所有学生都站起来背诵,从开始静静地聆听到兴奋地回答,课堂气氛热闹极了。课后,我发现练习书法的孩子开始谈论王羲之了,喜欢语文的孩子开始收集春联了,还有不少孩子开始关注我讲什么故事、看什么书了。
  
  八分之一的思考
  
  在实施“八分之一”中,也有一些使我感到困惑的问题:比如说学生争先恐后地背诵着描写春天的古诗,背完了一默写,找不出几个全对的,错别字、拼音满纸飞,比如说看《伊索寓言》复述故事后,开始讲授教材内容了,学生就无精打采,兴奋点已经不在课上了。比如说有的孩子语言表达能力很差,他能掌握书上的知识就不错了,还要拓展开,那是太难了……
  我想:首先,是教师个人的问题。教师拥有了创新课程的权利,选择的就是自己认为学生需要的或者自己喜欢的内容去实施。但是,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个人的喜好也是随性的。因此,这样的课前练习必定是不成系统的、没有标准的也是没有科学性的。如果能按年段,能有一个团队来共同开发,有骨架基础上的自主实施会使这八分之一更有效。其次,是内容的问题。语文承载的内容太多了,单就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度就会让教师左思右想、摇摆不定。既要扩展文本,又要诵读经典,还要多点开花,一个都不能少,难免觉得面面俱到却是样样不精。如果能整合,能抓紧主线,练习会更有效。最后,是评价的问题。谁来评价学生的语文素养?如何来评价?什么时候评价?学生是有差异的,积累与运用是要找到结合点的。也许,只有让时间来衡量吧。
其他文献
剪纸是一种在中国民间非常流行的传统艺术,它历史悠久,有着丰厚的生活积淀与底蕴,有着鲜明的民族特色。我国著名儿童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过:“小孩子应有剪纸的机会。”他认为剪纸有两方面的好处:“一是可以养成独自消遣的好习惯;二是可以练习手筋。”也就是说,剪纸可以使孩子安静下来,专心致志地干一件事;还可以使他们练出一双灵巧的手,而手巧往往意味着心灵,这是因为手部肌肉群的训练有利于大脑的开发。  既然剪纸对小
期刊
【摘 要】市某自来水厂供水系统由两级泵站构成。由于两级泵站一直采用手动操作模式,即操作人员通过人工观察水池水位的高低来确定是否起动水泵抽水,所以操作人员要频繁起动和停止水泵,其劳动强度较大,且容易出现溢水、缺水事故,影响供水质量。使用变频器和PLC联合控制技术就可实现水泵和水位的自动控制,并可进行故障报警提示,从而提高了供水的可靠性、稳定性和经济效益。  【关键词】自动化控制;变频技术;PLC  
期刊
【摘 要】随着社会与科学技术的发展,“多媒体”逐渐跨入课堂,它是现代教育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特别在数学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如果教师在合理使用教材的基础上,灵活运用多媒体的教学手段进行教学,不仅拓宽了学生的求知领域,而且拓宽了学生的求知视野,既发展形象思维,也发展抽象思维,学习也变得更轻松、更有兴趣。但在选用媒体时,如果教师不能正确
期刊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传统的教学手段面临着新的挑战,我们把微机辅助教学引入数学教学之中,将文字、图形、动画、声音等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样不仅便于教师进行教学,而且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下面就微机辅助数学教学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微机辅助数学教学的优越性    1.微机辅助数学教学,可使教师更好地熟悉教材,把握重点、难点  微机辅助教学是一项新的教学手段,要运
期刊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为适应学习化社会的需要,世界各国都重视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和研究的精神,把学习方式的转变视为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强调使学生“学会学习”,大力倡导“研究性学习”。2001年6月,我国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式启动。顺应世界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中国国家教育部发出通知,在全国中小学倡导研究性学习,宣告了我国基础教育阶段学生学法的重大变革。研究性学习的提出,不是一次简单的借鉴,而是立足于
期刊
■ 案例描述    1.创设问题情境,确定活动主题  三三湿地作为温州生态园,被明确定位为城市的“绿肾”。随着生态园建设的深入开展和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三三人也越来越重视生产的安全性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三三的生态环境有了很大改变,特别是宪三的水质有了明显好转,可污染最严重的黄屿村却变化不大。(展示宪三和黄屿河水的图片)  师:是什么原因让黄屿的河水跟宪三的河水相差如此之大?  
期刊
■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1.指导思想  (1)研究性学习的目标定位  研究性学习的目标虽与一般学科教学目标有一定的联系,但又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其目标可以归纳如下:①让学生获得亲身参与科学探究的体验;②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他们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③使学生学会合作、分享,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人际交往能力;④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科学道德和科学态度;⑤培养学生关注现实、关注人类发展的意识和对社
期刊
2008年春季,江苏省常州市开展了初中英语教学现场研讨会。笔者参加了英语阅读课、听力课、写作课的听课活动及相关研讨会,学习了很多新课程的理念和科学的教学方式。其中, CAI在一节中考英语听力策略课上出神入化的使用,给笔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听力是中考笔试第一关,约占总分的20%。做听力题是否顺利关系到学生整场考试的心态和效果。但是,英语听力策略教学一直是英语教学的难点。尽管教师讲听力策略讲得头头
期刊
教师作为角色身份的出现源于美国社会心理学家乔治·米德首先将其引入社会心理学,并创立了角色理论。所谓“教师角色”,是指处在教育系统中的教师所表现出来的由其特殊地位决定的符合社会对教师期望的行为模式。分析教师的角色,明确教师自己的角色身份,对教师充分扮演好教师角色具有积极的意义。  在以往的教学实践中,我们许多教师承袭着传统的教育模式,担任着文化知识的传递者和社会伦理道德的传播者的角色,长期固守着“师
期刊
妙思共欣赏,异趣相与析    从生态教育观的角度来审视,这两堂课都是非常成功的。首先来谈一下两位教师共同的妙思。  一、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突出思维能力的培养,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从两位教师的教学说明和教学过程可以看出,他们对文本的处理没有停留在对主旨的理解和对语言的感悟上。在前两个教学环节对文本内容作整体感知之后,他们在第三个教学环节中都设计了让学生质疑问难的内容,并展开了有效的讨论,而没有让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