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为适应学习化社会的需要,世界各国都重视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和研究的精神,把学习方式的转变视为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强调使学生“学会学习”,大力倡导“研究性学习”。2001年6月,我国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式启动。顺应世界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中国国家教育部发出通知,在全国中小学倡导研究性学习,宣告了我国基础教育阶段学生学法的重大变革。研究性学习的提出,不是一次简单的借鉴,而是立足于我国近20多年对教育问题的全方位研究和对国外教育教学理论的严肃思考与整合。
■ 语文课标相关解读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综合型学习应强调合作精神,突出学生的自主性,重视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精神,主要由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特别注重探索和研究过程。”《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帮助他们树立主体意识,根据各自的特点和需要,自觉调整学习心态和策略,探寻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途径。为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状况,特别要重视探究的学习方式。”语文课程标准的相关表述使我们意识到:研究性学习的学习目的指向培养人格健全的人,重视培养学生探究、创造和发现的能力;研究性学习的内容主要从学生的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问题,面向学生的整个生活世界与科学世界,强调学科综合,并认为每一个人的学习方式都有其独特的个性,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研究性学习方式,提倡尊重每个人学习方式的独特性。
■ 研究性学习的理论内涵
研究性学习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理解,研究性学习泛指学生主动探究的学习活动。它是一种学习的理念、策略、方法,适用于学生对所有学科的学习。从狭义看,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研究性学习指在教学过程中以问题为载体,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和途径,让学生通过自己收集、分析和处理信息来实际感受和体验知识的生产过程,进而了解社会,学会学习,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能力。”[1]与以往的学习方式比较,研究性学习更注重学生学习能力和思维品质的训练,并变学生被动接受为主动探求。教师要在教学活动中有效地运用研究性学习理论,还必须理解研究性学习的特点。总体来看,研究性学习有如下特点:“1.‘问题’(专题、课题)是研究性学习的载体,整个过程主要围绕着问题的提出和解决来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2.研究性学习呈开放学习的态势。3.研究性学习课程是一门主要由学生自己负责完成的课程。4.研究性学习课程重视结果,更注重学习的过程,重视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感受和体验。”[2]研究性学习是对我国特有的教育文化的挑战,更是对教师素质的严峻挑战。“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开设对教师提出了从未有过的要求和严峻的挑战。它对教师的要求不再是过去的熟悉和钻研教材、研究教法、积累教学经验、完善教学艺术、揣摩高考动向等,而是要求教师从教育观念到知识结构、从工作方式到教学行为都发生变化,并且要求发生这种深刻转变的教师,不是部分,而是全国几乎所有的中小学教师。”[3]在研究性学习中,教师角色将发生重大的变化。“教师失去了对学生学习内容的权威和垄断;教师第一次处于被学生选择的地位;教师从个体走向合作……(教师将成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促进者,共同指导学生学习的合作者,校内外教育教学资源的开拓者”。[4]从研究性学习的定义到研究性学习中教师角色的转变,我们不难理解:在语文教学中,教师所担负的最重要的任务是指导学生学习,而不是把现成的知识、资料灌输给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教师应指导学生大量阅读,查阅相关资料,形成自己的见解。作为一种“以问题作为载体”的教学,研究性教学与以往语文教学有着很大区别。以往教学活动中的问题主要由语文教师预先提出,教学内容缺乏筛选,学生理解和不理解的问题均成为教学内容,学生只能被动地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而在研究性学习中,学生既是问题(专题)的提出者,也是问题(专题)的解决者。由学生提出并有效地解决的教学内容筛选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教学时间的大量浪费及无效讲解。另外,研究性学习也不局限于课内,它重视引导学生把课内学到的知识、形成的能力延伸到课外,在现实生活中发现课题、设计课题、研究课题。
受“研究性学习”理论的启发,有的语文教育工作者提出了“研究性阅读教学法”。候定元先生这样表述研究性阅读教学法:“研究性阅读教学法,是以信息论为理论指导,阅读介质除了传统的书籍报刊外,还应包括视听信息、网络通讯、多媒体等。它是把阅读材料看作一个系统的信息集,通过识码、解码、编码达到对它的有效理解和把握。过滤次要信息,筛选主要信息,压缩有用信息;使无序信息条理化,使隐性信息显性化;把信息原码重新组合加工,衍生出新的信息……阅读过程是认知信息的过程,而不是识别语文知识的过程”。[5]研究性阅读教学把认知信息、处理信息作为教学的重点,而不是把接受信息作为教学的目的。很显然,“教会学生读书”是研究性学习最突出的特点。研究性语文教学模式的流程是:通读课文——专题调研——确立课题——研究学习——成果展示——总结评价——课后延伸。“语文研究性教学模式常见的方法是:课题学习;专题调研。课题学习也称为课题报告学习、语文专题研究,就是模拟科学研究的情景和过程的研究性学习方式。它往往由教师提出一个内涵比较大的问题,由学生自主设计方案,自主开辟学习渠道,自主选择学习方式,对文章作深层解读,最终产生自己的学习成果——课题报告。课题研究可以是单篇课文,也可以是与课文相关的某个问题。课题研究也可以是专题研讨,即几篇课文结合,进行比较研究或综合研究。专题调研是指学生就教材中的细节进行调查、注释、论证的过程。研究的范围包括字词的注释、与课文相关的背景知识、历史知识的考证、有争议的观点的搜寻等等。”[6]学生进行研究有一个重要的前提,即资料的掌握。在研究性学习中,学生掌握资料是靠自己查阅,而不是依靠教师。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如何引导学生搜集信息、理解信息、选择信息,成为语文教师实施研究性学习时必须考虑的一个问题。这个问题处理不好,将会造成教学时间的大量浪费,进而使学生的研究无法实施。这给传统语文教学提出了一系列的挑战:语文教师对课文表层意义的解说应如何处理?什么样的语文教学活动才有利于学生学会读书?当教师失去了对学生学习内容的垄断后,怎样维护自己的威信?如何提高教师自身的研究能力?教师怎样参与学生的研究活动(从心态到技巧)?怎样创造条件让学生自主学习?要解决这些问题,关键在于教师对研究性学习有关理论的了解和研究,并认真论证研究性学习的实施。
■ 研究性学习实践中的问题与困难
研究性学习必然带来各科教学的深刻变革,这使我们感到由衷的欣喜。研究性学习真正对语文教学产生有益的影响,需要改革的勇气,更需要理智的思考和论证。但是,在教学实践中,对教改中的新生事物论证不够、望文生义的教训不是个别,在研究性学习实施过程也不例外。在目前研究性学习的实践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其一,将研究性语文学习与接受性学习对立起来。有的教师可能会从字面上来理解研究性语文学习,以为课文的所有知识点都要通过研究才能获得,因而排斥“接受式学习”。其实,教育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传播文明,教育永远不排斥传授知识,这一点,教师在实施研究性语文学习的时候应特别注意。
其二,追求结果,忽视过程。 其实,研究性学习的意义首先不在于结果而在于过程。有的教师对此缺乏应有的认识,苛求学生的研究结果要达到有所发明、有所创新,甚至把学生是否发表论文作为衡量学生研究性学习效果的尺度,这是极端错误的。事实上,研究性学习的过程本身,就是它追求的结果。只要学生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知识得到拓展、能力得到锻炼,创新思维意识得到提高,研究性学习就达到了目的。
其三,把研究性学习等同于课堂提问,忽视了在研究性学习中教师是研究的组织者和参与者。在语文教学实践中,部分语文教师对研究性学习的理解存在偏差,其表现主要是将课文必要的讲解删去,用一连串的教师提问来组织教学。这种做法表现出部分语文教师仅从字面来理解研究性学习,把它等同于“学生思考和研究教师所提出的问题”。这里出现了一个发人深思的情形:在部分语文教师心目中,“提问”成了教改的惟一表现形式。具体表现为:把“启发式教学”等同于提问、把“研究性学习”等同于提问。教师应认识到,研究性学习最突出的特点之一就是专题研究,而琐细的课堂教学提问并不是专题。在研究性学习中,专题不仅仅是由教师提出,更重要的是由学生发现和提出,并由学生自己解决问题。专题研究比回答教师琐细的问题复杂得多,它需要学生有充分的自学和阅读有关资料的时间。在研究性学习中,课文常常成为学习者研究问题的一个引子或某一专题研究的一个材料、一个角度。
其四,忽视资料的查询和应用。研究性学习的实施需要图书资料和电脑的配备,以及电脑运用的技术性问题。这既是对学生的要求,更是对教师的要求。根据我国基础教育现有的条件,足够的图书资料配备还需要过程。在此情况下,2000年版语文新教材在教师教学用书中安排了大量与教材有关的背景资料。遗憾的是,部分语文教师受原语文教师教学用书的影响,对教师教学用书中“课文解说”兴趣较浓,而忽视了教师教学用书中的大量背景资料,甚至没有认真思考和研究过如何有效利用这些背景资料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其五,忽视学科综合。部分教师把研究性学习局限于某一学科,不善于引导学生在研究问题的过程中学会运用相关学科的知识,这就违背了研究性学习的原则。事实上,在研究性学习中,由于每一个专题的研究和解决都会涉及很多知识,这些知识常常超越学科的界限,学生在运用这些知识的过程中使自己原有的知识沿着深、广两个方面拓展,从课堂、书本延伸到自然、历史、社会,真正注重了学生知识视野的开阔、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培养和人文素养的提高。
其六,忽视教师素质问题。有的语文教师以为,研究性学习主要是针对学生的,只要教师改变教学的方式,研究性学习就可以得以实施。其实,研究性学习对语文教师的科学研究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试想,一个科研能力偏低的教师,怎么可能发现有意义的专题?更不用说指导学生发现专题了。在目前语文教师科学研究能力普遍偏低的情况下,真正实施研究性学习任重而道远。这一点,语文教师应有充分的认识,树立科学研究意识,提高科学研究的能力,备课时不满足于“了解教材”,而要侧重于研究教材;讲课时不满足于传达别人的见解,而要努力发表自己的见解,并引导学生提出自己的理解和问题。以此为基础,去实践研究性学习的理论,真正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教会学生学习。
实施研究性学习,我们要正视两个困难并设法解决。一是学生沉重的课业负担。研究性学习的实施,不完全取决于教师是否掌握了研究性学习的原则和方法,更重要的是教师能否为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创造必要的条件。在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所必备的诸多条件中,时间条件至关重要。然而,目前中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相当多的学生仅仅完成作业就得用若干小时,甚至熬夜。在这样的情况下,研究性学习的实施很困难。因此,教师们应该真正在“减负”方面做出努力。二是语文考核方式与研究性学习的要求脱节。研究性学习追求学生独立思考,但语文考核改革却面临两难选择:客观性试题违背研究性学习的要求,主观性试题又不易评分。我国科举文化传统可能造成家长因语文考核标准化而反对研究性学习,来自家长的阻力会阻碍研究性学习的进展。因此,研究性学习的实施需要语文考核改革做出努力。可喜的是,我国2002年高考语文命题加大主观性题目的量,这说明我国已经在如何考核学习方式的转变上迈出了关键的一步,尽管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解决。
研究性学习的理论倡导给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的深刻变革带来了希望,令人欣喜。但是,部分教师对研究性学习缺乏理性认识,对语文课程标准所包含的学习方式变革的深刻意蕴理解不够,使得研究性学习实践在一定程度上偏离了研究性学习的实质。因此,研究性学习实践呼唤理智。我们只有在理智的思考中认真实践,才能使研究性学习真正发挥其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霍益萍.研究性学习:实验与探索.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1:10.
[2]霍益萍.研究性学习:实验与探索.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1:11~17.
[3]霍益萍.研究性学习:实验与探索.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1:23.
[4]霍益萍.研究性学习:实验与探索.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1:169~175.
[5]侯定元.中学阅读教学的方法论思考.语文教学之友,2000(7):2.
[6]李天松.语文研究性教学模式.语文学习,2001(7~8):30.
■ 语文课标相关解读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综合型学习应强调合作精神,突出学生的自主性,重视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精神,主要由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特别注重探索和研究过程。”《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帮助他们树立主体意识,根据各自的特点和需要,自觉调整学习心态和策略,探寻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途径。为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状况,特别要重视探究的学习方式。”语文课程标准的相关表述使我们意识到:研究性学习的学习目的指向培养人格健全的人,重视培养学生探究、创造和发现的能力;研究性学习的内容主要从学生的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问题,面向学生的整个生活世界与科学世界,强调学科综合,并认为每一个人的学习方式都有其独特的个性,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研究性学习方式,提倡尊重每个人学习方式的独特性。
■ 研究性学习的理论内涵
研究性学习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理解,研究性学习泛指学生主动探究的学习活动。它是一种学习的理念、策略、方法,适用于学生对所有学科的学习。从狭义看,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研究性学习指在教学过程中以问题为载体,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和途径,让学生通过自己收集、分析和处理信息来实际感受和体验知识的生产过程,进而了解社会,学会学习,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能力。”[1]与以往的学习方式比较,研究性学习更注重学生学习能力和思维品质的训练,并变学生被动接受为主动探求。教师要在教学活动中有效地运用研究性学习理论,还必须理解研究性学习的特点。总体来看,研究性学习有如下特点:“1.‘问题’(专题、课题)是研究性学习的载体,整个过程主要围绕着问题的提出和解决来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2.研究性学习呈开放学习的态势。3.研究性学习课程是一门主要由学生自己负责完成的课程。4.研究性学习课程重视结果,更注重学习的过程,重视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感受和体验。”[2]研究性学习是对我国特有的教育文化的挑战,更是对教师素质的严峻挑战。“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开设对教师提出了从未有过的要求和严峻的挑战。它对教师的要求不再是过去的熟悉和钻研教材、研究教法、积累教学经验、完善教学艺术、揣摩高考动向等,而是要求教师从教育观念到知识结构、从工作方式到教学行为都发生变化,并且要求发生这种深刻转变的教师,不是部分,而是全国几乎所有的中小学教师。”[3]在研究性学习中,教师角色将发生重大的变化。“教师失去了对学生学习内容的权威和垄断;教师第一次处于被学生选择的地位;教师从个体走向合作……(教师将成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促进者,共同指导学生学习的合作者,校内外教育教学资源的开拓者”。[4]从研究性学习的定义到研究性学习中教师角色的转变,我们不难理解:在语文教学中,教师所担负的最重要的任务是指导学生学习,而不是把现成的知识、资料灌输给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教师应指导学生大量阅读,查阅相关资料,形成自己的见解。作为一种“以问题作为载体”的教学,研究性教学与以往语文教学有着很大区别。以往教学活动中的问题主要由语文教师预先提出,教学内容缺乏筛选,学生理解和不理解的问题均成为教学内容,学生只能被动地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而在研究性学习中,学生既是问题(专题)的提出者,也是问题(专题)的解决者。由学生提出并有效地解决的教学内容筛选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教学时间的大量浪费及无效讲解。另外,研究性学习也不局限于课内,它重视引导学生把课内学到的知识、形成的能力延伸到课外,在现实生活中发现课题、设计课题、研究课题。
受“研究性学习”理论的启发,有的语文教育工作者提出了“研究性阅读教学法”。候定元先生这样表述研究性阅读教学法:“研究性阅读教学法,是以信息论为理论指导,阅读介质除了传统的书籍报刊外,还应包括视听信息、网络通讯、多媒体等。它是把阅读材料看作一个系统的信息集,通过识码、解码、编码达到对它的有效理解和把握。过滤次要信息,筛选主要信息,压缩有用信息;使无序信息条理化,使隐性信息显性化;把信息原码重新组合加工,衍生出新的信息……阅读过程是认知信息的过程,而不是识别语文知识的过程”。[5]研究性阅读教学把认知信息、处理信息作为教学的重点,而不是把接受信息作为教学的目的。很显然,“教会学生读书”是研究性学习最突出的特点。研究性语文教学模式的流程是:通读课文——专题调研——确立课题——研究学习——成果展示——总结评价——课后延伸。“语文研究性教学模式常见的方法是:课题学习;专题调研。课题学习也称为课题报告学习、语文专题研究,就是模拟科学研究的情景和过程的研究性学习方式。它往往由教师提出一个内涵比较大的问题,由学生自主设计方案,自主开辟学习渠道,自主选择学习方式,对文章作深层解读,最终产生自己的学习成果——课题报告。课题研究可以是单篇课文,也可以是与课文相关的某个问题。课题研究也可以是专题研讨,即几篇课文结合,进行比较研究或综合研究。专题调研是指学生就教材中的细节进行调查、注释、论证的过程。研究的范围包括字词的注释、与课文相关的背景知识、历史知识的考证、有争议的观点的搜寻等等。”[6]学生进行研究有一个重要的前提,即资料的掌握。在研究性学习中,学生掌握资料是靠自己查阅,而不是依靠教师。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如何引导学生搜集信息、理解信息、选择信息,成为语文教师实施研究性学习时必须考虑的一个问题。这个问题处理不好,将会造成教学时间的大量浪费,进而使学生的研究无法实施。这给传统语文教学提出了一系列的挑战:语文教师对课文表层意义的解说应如何处理?什么样的语文教学活动才有利于学生学会读书?当教师失去了对学生学习内容的垄断后,怎样维护自己的威信?如何提高教师自身的研究能力?教师怎样参与学生的研究活动(从心态到技巧)?怎样创造条件让学生自主学习?要解决这些问题,关键在于教师对研究性学习有关理论的了解和研究,并认真论证研究性学习的实施。
■ 研究性学习实践中的问题与困难
研究性学习必然带来各科教学的深刻变革,这使我们感到由衷的欣喜。研究性学习真正对语文教学产生有益的影响,需要改革的勇气,更需要理智的思考和论证。但是,在教学实践中,对教改中的新生事物论证不够、望文生义的教训不是个别,在研究性学习实施过程也不例外。在目前研究性学习的实践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其一,将研究性语文学习与接受性学习对立起来。有的教师可能会从字面上来理解研究性语文学习,以为课文的所有知识点都要通过研究才能获得,因而排斥“接受式学习”。其实,教育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传播文明,教育永远不排斥传授知识,这一点,教师在实施研究性语文学习的时候应特别注意。
其二,追求结果,忽视过程。 其实,研究性学习的意义首先不在于结果而在于过程。有的教师对此缺乏应有的认识,苛求学生的研究结果要达到有所发明、有所创新,甚至把学生是否发表论文作为衡量学生研究性学习效果的尺度,这是极端错误的。事实上,研究性学习的过程本身,就是它追求的结果。只要学生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知识得到拓展、能力得到锻炼,创新思维意识得到提高,研究性学习就达到了目的。
其三,把研究性学习等同于课堂提问,忽视了在研究性学习中教师是研究的组织者和参与者。在语文教学实践中,部分语文教师对研究性学习的理解存在偏差,其表现主要是将课文必要的讲解删去,用一连串的教师提问来组织教学。这种做法表现出部分语文教师仅从字面来理解研究性学习,把它等同于“学生思考和研究教师所提出的问题”。这里出现了一个发人深思的情形:在部分语文教师心目中,“提问”成了教改的惟一表现形式。具体表现为:把“启发式教学”等同于提问、把“研究性学习”等同于提问。教师应认识到,研究性学习最突出的特点之一就是专题研究,而琐细的课堂教学提问并不是专题。在研究性学习中,专题不仅仅是由教师提出,更重要的是由学生发现和提出,并由学生自己解决问题。专题研究比回答教师琐细的问题复杂得多,它需要学生有充分的自学和阅读有关资料的时间。在研究性学习中,课文常常成为学习者研究问题的一个引子或某一专题研究的一个材料、一个角度。
其四,忽视资料的查询和应用。研究性学习的实施需要图书资料和电脑的配备,以及电脑运用的技术性问题。这既是对学生的要求,更是对教师的要求。根据我国基础教育现有的条件,足够的图书资料配备还需要过程。在此情况下,2000年版语文新教材在教师教学用书中安排了大量与教材有关的背景资料。遗憾的是,部分语文教师受原语文教师教学用书的影响,对教师教学用书中“课文解说”兴趣较浓,而忽视了教师教学用书中的大量背景资料,甚至没有认真思考和研究过如何有效利用这些背景资料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其五,忽视学科综合。部分教师把研究性学习局限于某一学科,不善于引导学生在研究问题的过程中学会运用相关学科的知识,这就违背了研究性学习的原则。事实上,在研究性学习中,由于每一个专题的研究和解决都会涉及很多知识,这些知识常常超越学科的界限,学生在运用这些知识的过程中使自己原有的知识沿着深、广两个方面拓展,从课堂、书本延伸到自然、历史、社会,真正注重了学生知识视野的开阔、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培养和人文素养的提高。
其六,忽视教师素质问题。有的语文教师以为,研究性学习主要是针对学生的,只要教师改变教学的方式,研究性学习就可以得以实施。其实,研究性学习对语文教师的科学研究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试想,一个科研能力偏低的教师,怎么可能发现有意义的专题?更不用说指导学生发现专题了。在目前语文教师科学研究能力普遍偏低的情况下,真正实施研究性学习任重而道远。这一点,语文教师应有充分的认识,树立科学研究意识,提高科学研究的能力,备课时不满足于“了解教材”,而要侧重于研究教材;讲课时不满足于传达别人的见解,而要努力发表自己的见解,并引导学生提出自己的理解和问题。以此为基础,去实践研究性学习的理论,真正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教会学生学习。
实施研究性学习,我们要正视两个困难并设法解决。一是学生沉重的课业负担。研究性学习的实施,不完全取决于教师是否掌握了研究性学习的原则和方法,更重要的是教师能否为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创造必要的条件。在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所必备的诸多条件中,时间条件至关重要。然而,目前中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相当多的学生仅仅完成作业就得用若干小时,甚至熬夜。在这样的情况下,研究性学习的实施很困难。因此,教师们应该真正在“减负”方面做出努力。二是语文考核方式与研究性学习的要求脱节。研究性学习追求学生独立思考,但语文考核改革却面临两难选择:客观性试题违背研究性学习的要求,主观性试题又不易评分。我国科举文化传统可能造成家长因语文考核标准化而反对研究性学习,来自家长的阻力会阻碍研究性学习的进展。因此,研究性学习的实施需要语文考核改革做出努力。可喜的是,我国2002年高考语文命题加大主观性题目的量,这说明我国已经在如何考核学习方式的转变上迈出了关键的一步,尽管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解决。
研究性学习的理论倡导给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的深刻变革带来了希望,令人欣喜。但是,部分教师对研究性学习缺乏理性认识,对语文课程标准所包含的学习方式变革的深刻意蕴理解不够,使得研究性学习实践在一定程度上偏离了研究性学习的实质。因此,研究性学习实践呼唤理智。我们只有在理智的思考中认真实践,才能使研究性学习真正发挥其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霍益萍.研究性学习:实验与探索.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1:10.
[2]霍益萍.研究性学习:实验与探索.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1:11~17.
[3]霍益萍.研究性学习:实验与探索.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1:23.
[4]霍益萍.研究性学习:实验与探索.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1:169~175.
[5]侯定元.中学阅读教学的方法论思考.语文教学之友,2000(7):2.
[6]李天松.语文研究性教学模式.语文学习,2001(7~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