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图书馆地方名人专藏推广实践与探索

来源 :河北科技图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nake_icy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地方名人专藏具有重要的科研价值、史料价值和社会教育功能,对图书馆发展特色化馆藏、开展主动服务、提升服务水平具有重要意义。以广州图书馆为个案,阐述名人专藏体系的现状与发展历程,梳理其依托专藏文献建设构建阅览空间的举措,分析归纳地方名人专藏推广的实践经验,以期为地方名人专藏阅读推广的深入开展、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地方文献;名人专藏;资源建设;阅读推广
  中图分类号:G258.2文献标识码:A
  DOI: 10.13897/j.cnki.hbkjty.2020.0033
  2018年1月1日正式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指出:“公共图书馆是指向社会公众免费开放,收集、整理、保存文献信息并提供查询、借阅及相关服务,开展社会教育的公共文化设施。”[1]由此可见,公共图书馆具有承担作为社会大众文化、交流、知识共享空间的社会职能。地方名人是城市独特的人文资源,公共图书馆设立名人专藏是彰显地域文化特色、拓展名人资源利用、扩大地方名人影响力以服务于社会发展的现实所需。当前我国许多公共图书馆专门设有名人特藏馆(室),以名人姓名命名,收集、保存、展示与该名人相关的文献或文物,以专藏形式向公众提供服务,地方名人专藏成为了公共图书馆的特色资源,如首都图书馆馆藏绥中吴氏赠书,上海图书馆有关中国学藏书的“罗氏专藏”、中国文化名人手稿馆,安徽省图书馆章伯钧等安徽名人专藏,成都图书馆袁庭栋文化书库,黑龙江省图书馆萧红文学馆等。与此同时,图书馆界全面推进全民阅读,积极探索图书馆阅读推广的实践,涌现出一批具有人文特色的阅读空间, 彰显出图书馆人文特色,成为新的文化集萃地和人文地标。
  2009年,广州图书馆设立名人专藏,在专藏管理、文献开发、读者服务等方面不断拓展思路,推陈出新,依托专藏文献构建专题阅览空间,开展阅读推广,提升服务效果,成效显著,形成相对成熟、稳定的运作模式,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广图之路”。
  1 广州图书馆名人专藏的发展现状与利用
  广州图书馆自2009年起开拓名人专藏,入藏岭南学者、本地专家和社会知名人士的专著及藏书,供读者阅览及研究参考。2013年,广州图书馆抓住新馆开放、地方名人专藏开放服务的契机,引入信息共享空间的服务理念,成功打造了文献专藏、阅读推广、文化交流三位一体的地方人文专题阅览空间——广州人文馆,设立名人专藏区,积极拓展公共文化服务的广度和深度。
  1.1 馆藏资源建设日趋完善
  广州图书馆的“名人专藏”建设工作是《广州图书馆2016-2020年四个重点方向文献信息资源建设规划》的重点方向之一,设立广州名人专藏,收集名人著述、相关文献和个人藏书,保存和展示广州地方文化精华。2013年新馆建成开放之际,欧初赠书、可居室藏书、刘逸生刘斯奋家族藏书、南粤风华一家藏书、中山大学姜伯勤教授藏书五大地方名人专藏同时开放,创国内图书馆界先河,成为新馆开放的一大亮点,吸引媒体高度关注。2015年,中山大学蔡鸿生教授藏书开放服务;2016年,中山大学戴裔煊教授藏书开放服务;2017年,暨南大学李龙潜教授藏书开放服务;2018年,武汉大学朱雷教授藏书开放服务。广州图书馆名人专藏建设情况见表1。
  截至2019年12月底,广州图书馆名人专藏已入藏岭南学者、本地专家及知名文化家族的专著及藏书4万多册,较新馆开馆之初增长2倍。学科范围涵盖社会、经济、历史、文化、艺术等领域,初步打造了海上丝绸之路、陆地丝绸之路、岭南书画、诗词文学等多个专藏板块,兼具地方性、学术性、专题性,富有特色的名人专藏体系已初步形成。不断增加的专藏文献为后续的读者服务、阅读推广、文献开发研究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1.2 专藏文献开发与利用
  公共图书馆既要做好文献的规范管理和读者服务,也要做好专藏开发等研究性、专业性的工作。自广州图书馆名人专藏区构建和开放以来,先后编印、出版《南粤风华一家赠书精粹集》《广州图书馆藏欧初先生赠书目录》《广州图书馆藏刘逸生刘斯奋家族藏书目录》等,硕果累累。《苏家杰先生图书设计作品集粹》图录编撰、馆藏姜伯勤教授手稿、馆藏刘逸生刘斯奋家族手稿、馆藏朱雷教授手稿整理项目也正有条不紊地开展。通过对专藏文献的整理与开发,更好地为读者提供信息检索及文献研究服务,实现专藏文献的深度挖掘,充分體现文献的内在价值。
  1.3 专藏推广活动如火如荼
  依托名人专藏文献资源,在广州人文馆内举办各种阅读推广、文化交流活动,请名人或其后人以及相关学者前来与读者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提升专藏的知名度,与名人自身的影响力相得益彰,为读者打开研究之门。新馆开放之初,依托本地两大知名文化家族藏书,分别邀请以林墉为代表的“南粤风华一家”和以刘斯奋为代表的刘逸生刘斯奋家族举办访谈活动。活动在广州人文馆互动交流区内举行,在具有满洲窗、西关特色屏风、八仙台、太师椅等装饰元素和家具的环境中,营造出古色古香、浓郁的老广州风情。两场家族访谈活动打破思维定势,突破以往嘉宾在大型报告厅作专场演讲的传统方式,实现了嘉宾与读者近距离、面对面的互动。
  依托刘逸生刘斯奋家族专藏文献,广州人文馆举办了“刘斯翰先生诗词系列讲座”“唐宋诗词粤语讲座”。自2014年起,已连续6年举办刘斯翰先生诗词系列讲座,每月一讲。该系列讲座已成为广州市单一主讲人、持续时间最长、固定听众最多的品牌沙龙,荣获由中国图书馆学会授予的“2017 全民阅读优秀案例一等奖”称号。2018年开展“唐宋诗词粤语讲座”,首次与广东广播电视台“粤听”APP等新媒体合作实现音频直播,讲座回顾点击率累计超过21万人次,影响较大。2019年,依托“南粤风华一家”藏书举办“苏家杰书籍装帧设计作品展”,藏主之一苏家杰先生亲自参与展览设计,展览吸引了逾2.4万人次参观,广受各界好评。   2 广州图书馆名人专藏推广的实践
  2.1 重视平台建设,构建具有岭南特色的阅览空间
  阅览空间的建设要科学合理、因地制宜、动静结合。广州图书馆致力于地方文献建设和本土文化服务,是岭南地方人文文化的展示、交流和共享空间。广州人文馆位于广州图书馆新馆北九楼,馆内装饰具有浓厚岭南建筑特色。为突出人文公共交流平台的作用,根据动静分隔的原则,按照服务功能分别设置文献阅览区、活动交流区和展览区,为人文交流和学术研讨提供具有鲜明岭南特色的活动场所。
  2.2 持续引进名人专藏,加强文献资源建设
  文献资源建设是专题阅览空间构建工作的基础,没有丰富的专题馆藏资源支撑,专藏体系建设无从谈起。广州图书馆自2013年名人专藏开放服务至今,重视名人专藏建设,不断引进新的专藏,专藏文献数量不断增加。在《广州图书馆2016-2020年四个重点方向文献信息资源建设规划》中,确定将“广州人物(含家族)资料收藏”确定为资源建设的重点方向之一。经过8年时间,名人专藏从5个增至9个;专藏文献从1.5万册件增至4.5万册(件)。稳步增长的专藏文献为后续的读者服务、文献开发研究、阅读推广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2.3 专藏资源与阅读推广相结合,发挥地方文化推广平台效应
  阅读推广已经成为公共图书馆领域最引人注目的服务之一。作为公共图书馆特色馆藏的地方名人专藏,与阅读推广的充分融合将对加强地域文化保护、促进文化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广州图书馆发挥自身馆藏资源优势,邀请各界专家学者在图书馆内广泛开展讲座、展览、读书会、阅读分享等阅读推广活动,充分体现了图书馆作为社会阅读推广倡导者的主导作用。刘斯翰先生诗词系列讲座和唐宋诗词粤语讲座正是专藏建设与阅读推广有效结合的成功案例。自2014年起,依托刘逸生、刘斯奋家族藏书举办刘斯翰先生诗词系列讲座,得到诗词爱好者广泛认可并推崇,得到业界一致肯定。为传承与发展广府文化,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2018年在刘斯翰先生诗词系列讲座的基础上衍生策划唐宋诗词粤语讲座活动,唐宋诗词粤语讲座利用新技术,与本地媒体合作,开拓了读者活动新模式,并在中央电视台新闻网络直播报道,有力地拓展了讲座的影响力和辐射度。名人专藏的设立,吸引了专藏藏主及社会大众到馆参观以及利用资源;开展阅读推广和交流活动,则有助于专藏文献的丰富和壮大,同时也使广州人文馆形成地方文化交流平台,服务本土文化建设,使图书馆深入服务本土文化生活。
  3 地方名人专藏推广的经验
  3.1 专藏建设科学化、规范化
  公共图书馆应重视地方文化和地方文献保护,将地方名人专藏建设作为馆藏资源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纳入图书馆的整体发展规划。广州图书馆重视地方文献馆藏建设,将“发展地方性专题服务,保存地方文化遗产,弘扬岭南文化”纳入《广州图书馆2011-2015年发展规划》[2],其中一项行动方案就是“发展广州名人专题服务”,通过收集名人和著名家庭成员的著述、相关文献和个人藏书,保存和展示广州地方文化精华。在发展规划的引领下,进一步制定《广州图书馆2016-2020年四個重点方向文献信息资源建设规划》,确立地方名人专藏为馆藏建设的重点方向之一。从此,地方名人专藏建设上升至馆藏资源规划与建设的层面,专藏建设向科学化、规范化发展。
  3.2 专藏管理精细化
  地方名人专藏管理应建立长效机制,实施规范管理。目前,广州图书馆引入的专藏均为在社会或专业领域具有较高知名度及广泛影响力的名人或名人家族的藏书,以广州人士或寓贤为主,藏书皆是与广州有关的人文社科领域或本馆重点建设专题文献,且数量达到一定规模。广州人文馆按照“专区典藏、专藏冠名、专业管理、开放服务、专属服务、资源建设”的原则,对名人专藏实行精细化管理,具体办法包括:凡入藏名人专藏,藏书将永久整体保存;对专藏实行专人专门管理,编制专藏书目,开展专藏宣传;为藏主及家人、友人、学生、研究者提供场地及文献支持,举行研究交流活动等。
  3.3 阅读推广定位精准化
  地方名人专藏推广活动实行统筹管理,形成系列性、专题性活动,有助于推广活动的策划组织以及活动品牌的打造和宣传。目前,广州图书馆依托名人专藏文献开展的阅读推广主要是刘斯翰先生诗词系列讲座和唐宋诗词粤语讲座,这两个系列讲座以古代诗词赏析为主题,各有侧重,一个以古词的赏析解读为主,以普通话讲授;一个侧重于古诗的鉴赏兼现代诗歌写作技巧,以粤语讲授。讲座设在高端、大气、具有浓郁岭南风情的广州人文馆读者交流区内举行,为主讲者与听众提供一个近距离交流的平台,既能满足读者与主讲者之间沟通与交流,又能调动读者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使讲座赢得良好的口碑,进而增加人气,具有很高的参与性、互动性和品牌核心竞争力。
  3.4 宣传方式多样,注重品牌建设
  专藏阅读推广应积极寻求多样化的宣传手段,立体化、多角度的宣传推广能吸引众多读者参与活动,有助于公众参与度的持续提升。广州图书馆的名人专藏推广,以广州图书馆及广州人文馆两个微信公众号为中心,结合海报、宣传折页、词友群等多种渠道,为读者提供多样化的宣传方式,拥有一批忠实的听众和粉丝。通过广州人文馆的微信、粤听APP等现代化手段推送讲座文字回顾和音频回顾,突破时空局限,使广州人文馆作为知识资源创造、输出与共享空间的品牌影响力得到集中体现。
  3.5 与社会力量联动,实现双赢
  在有效整合名人资源的前提下,应对资源进行深挖掘、广开发。名人专藏资源建设的规范有序,资源的优化整合,形成了内容完整、结构清晰的专藏资源架构,为阅读推广工作提供更为详尽的专藏文献资源,有助于深化挖掘层次,活化推荐模式。比如运用现代化手段,挖掘刘逸生刘斯奋藏书中珍贵的戏曲艺术、戏曲文学等相关文献,通过自媒体开展专藏文献阅读推广,使专藏文献的利用率得到较大提高。
  善于与馆外资源展开共享与合作,强化社会机构的参与和融合,全方位、多角度的调动各方力量,才能使阅览空间发挥更好更大的作用,进一步提升其社会价值。在专题阅览空间的打造和运营过程中开拓思路,充分利用一切可以进行合作的资源,包括主动联系名人专藏的藏主及其学生,与本地文化名人和机构合作,有效整合多方资源,实现资源共享。除此以外,建立与大众媒体的沟通和联系,大胆创新,与新媒体合作,利用新的网络传播方式,创建特色的文化品牌空间。
  4 结语
  广州图书馆的名人专藏阅览空间构建,是公共图书馆挖掘馆藏特色,深化个性服务的一次有效尝试,取得了阶段性的建设成果。今后在专藏文献建设方面可继续丰富专藏的学科收藏范围,可将数字化资源建设作为专藏资源建设的重点。名人专藏建设已成为公共图书馆特色馆藏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资源建设中所占比例日趋增加,由于实体文献保管场地趋于饱和,对专藏文献进行优化整合与数字化管理已迫在眉睫,进一步建立有关名人专藏的专题全文电子资源库,既便于读者使用专藏文献,也利于珍贵专藏文献的保存和管理。
  随着时代发展,公共图书馆成为公众知识共享、交流互动、休闲娱乐的城市文化空间已成为一种趋势。广州图书馆在地方名人专藏建设和专题阅览空间运营的过程中,积极发挥自身文化资源优势,成功打造了一个个生动的阅读推广案例,逐步改变名人专藏长期以来形成的刻板形象,使专藏更加鲜活展现在读者眼前,成为市民大众走近名人、了解名人学术研究成果的桥梁,充分体现了现代公共图书馆自由、平等、开放的精神,适应时代发展潮流,成为公共图书馆在构筑全民智慧共享空间进程中的新范本。
  参考文献
  [1]许安标,钱锋,杨志今.《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释义[M].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18:3.
  [2]广州图书馆.2011—2015 年广州图书馆发展规划[EB/OL].[2020-01-20].https://wenku.baidu.com/view/c62bfc8402d276a2002.
  作者简介:苏晓明(1979-),女,广州图书馆馆员。研究方向:图书馆服务。
其他文献
摘要:高校阅读推广活动有其特殊性,应根据高校服务教育教学及读书育人的需求构建一定的模式,便于大范圍推广。唐山学院图书馆经过多年的实践,摸索出了定制式阅读推广模式、嵌入式阅读推广模式以及社团分享模式。文章就新型阅读推广模式的效果、适用性及存在问题进行了阐释。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推广模式  中图分类号:G25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3897/j.cnki.hbkjty.20
期刊
摘要:挖掘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是当代图书馆的使命之一。文章详细阐释了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华夏复兴,衣礼偕行”汉服文化推广活动开展情况,分析其在思路定位、过程实施等方面的创新实践探索,以期对高校图书馆传承和发展中华传统文化、践行中华传统文化爱国教育以及打造新时代图书馆形象等方面提供实践借鉴。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 中华传统文化;文化育人; 阅读推广  中图分类号:G258.6;G252
期刊
摘要:将青少年学生的数字阅读活动与信息素养技能学习相结合,提出一种交互式的信息素养培育模式。通过依托小组合作完成一系列趣味性强、有挑战性的数字阅读活动,引导和帮助青少年学生正确检索知识和内容,学习运用检索技巧和信息工具。该活动在培育青少年学生的深层思维阅读与高阶能力信息素养的同时,有效激发了青少年学生的求知欲望,对青少年学生的信息素养教育具有实际指导意义。  关键词:青少年学生;信息素养;数字阅读
期刊
摘要:通过网络调查法和文献调研法对东莞图书馆读者留言事件的发生过程和影响效果进行分析。以东莞图书馆读者留言事件为切入点,分析东莞图书馆对读者留言事件开展营销服务成功的原因,提出了图书馆开展事件营销的建议。  关键词:突发事件;图书馆;事件营销  中图分类号:G25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3897/j.cnki.hbkjty.2021.0037  0 引言  近年来,图书馆界对营销服务
期刊
摘要:公共图书馆作为公益性文化服务机构,为促进全民阅读,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助力城市文化建设起着重要的作用。公共图书馆在城市文化建设过程中具有文化载体、城市文化象征以及文化建设基地的作用。以天津滨海新区图书馆助力城市文化建设的实践为例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公共图书馆参与城市文化建设的途径。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城市文化建设;滨海新区图书馆  中图分类号:G258.2 文献标识码:A  DOI:1
期刊
摘要:以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图书馆为研究对象,探求公共图书馆开展文化扶贫项目的现状及效益,分析扶贫项目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难点与困境,并从文化扶贫精准识别、扶贫动态管理机制建设、扶贫项目反馈评估及多元主体协同扶贫四个方面提出可操作性建议,以此为图书馆开展文化扶贫项目实践提供借鉴参考。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文化扶贫;精准扶贫  中图分类号:G258.2文献标识码:A  DOI:10.13897/j.cn
期刊
摘要: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公共图书馆应建立起科学合理的服务体系和服务机制。以包头市图书馆为例,分析疫情对图书馆管理和服务的影响,提出应对疫情采取的服务对策,总结出公共图书馆在应急管理机制及应急服务方面的建议,包括:建立应急管理机制、加强舆论引导、创新服务方式、提升馆员专业水平、强化联盟协作等。  关键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图书馆;应急服务;应急管理  中图分类号:G258.2 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要:内容开放式平台是网络环境下知识生成与传播的重要实现机制。《内容开放式平台中的知识传播研究》一书以知识传播的动力和动力机制问题为核心内容,并系统阐述了公共知识和内容开放式平台两个基础问题。该书内容丰富、理论多元、视角独特、方法规范且新颖,对于认识和推动网络空间中的知识传播活动具有一定价值。  关键词:内容开放式平台;知识传播;公共知识;MOA模型  中图分类号:G256.4;G250.73文献
期刊
摘要:“设计思维”在国外公共图书馆的运用已有十余年的发展历程,并取得了显著成效。近年来,国内公共图书馆也逐步尝试运用和推广“设计思维”,其中,开展“设计思维”培训是在国内大范围推广“设计思维”的有效手段。文章以“图书馆中的设计思维”研修班为例,从培训的难点入手,提出国内开展“设计思维”培训应注重培养本土导师、循序渐进地将培训常态化、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授课模式以及注重对优秀案例的总结和分享。  
期刊
摘要:近年来微信小程序在手机端广泛应用,因其具备巨大的流量入口和即用即走的特性,掀起了各行业积极布局小程序的热潮。文章从微信小程序的概念及特点入手,通过深度解读福建省图书馆微信小程序在数字阅读推广中的应用现状、功能亮点及不足之处,提出相应的改进策略,为公共图书馆应用微信小程序的相关实践提供参考。  关键词:微信小程序;图书馆;阅读推广  中图分类号:G250.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