嗜酸细胞性胃肠炎49例临床及内窥镜特点

来源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ng00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儿童嗜酸细胞性胃肠炎(EG)的临床特点及内窥镜下表现。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7月至2015年7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确诊为EG的49例患儿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内窥镜(胃镜和/或肠镜)下表现及诊治情况。

结果

儿童EG常见消化道症状分别是便血(23例)、腹泻(20例)、呕吐(18例)和腹痛(15例);初次入院时年龄为1个月7 d~13岁7个月,平均年龄为59.4个月,其中以<1岁的患儿为主(19例,38.77%);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升高患儿20例(占40.82%),血清IgE水平增高患儿6/18例(占33.33%);内窥镜检查病变累及食管(4例)、胃(14例)、十二指肠(20例)、小肠(15例)、结肠(28例)、直肠(6例),最常见的胃镜下表现为黏膜充血水肿(27例次)和糜烂(9例次),最常见的结肠镜下表现为黏膜充血水肿(25例次)和结节样增生(24例次)。所有患儿首先采用饮食回避治疗,8例患儿予糖皮质激素治疗,9例口服顺尔宁,9例口服氯雷他定治疗。患儿症状均有缓解,5例停药后复发。

结论

儿童EG临床表现以便血、腹泻、呕吐和腹痛常见,部分患儿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及血清IgE升高,常见的胃镜下表现为黏膜充血水肿和糜烂,常见的结肠镜表现为黏膜充血水肿和结节样增生。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儿童贲门失弛缓症(AC)的临床特征及不同治疗方案的疗效和预后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8月至2015年9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消化科住院治疗的36例AC患儿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等临床资料,比较不同治疗方案的疗效及预后情况。采用AC临床症状评分(Eckardt评分)对患儿症状进行分级,治疗有效的标准为治疗后Eckardt评分≤3分。应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
肠道菌群是指定植在人体肠道内数量惊人且种类繁多的微生物,其参与机体如营养代谢、免疫调节及抗菌等多种重要的生理过程。近年来研究表明,肠道菌群参与多种肺部疾病,如肺炎、肺结核、支气管哮喘的发生发展,在机体内形成"肠-肺"轴,现对肠道菌群与"肠-肺"轴之间的关系进行综述。
目的探讨不同病因所致婴儿肝炎综合征(IHS)患儿血清高尔基体糖蛋白73(GP73)的表达及其可能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2年2-12月于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就诊的IHS患儿79例,其中胆道闭锁组15例,感染组29例,Citrin缺陷致新生儿肝内胆汁淤积症(NICCD)组5例,不明病因组30例。同期体检健康婴儿30例为健康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GP73水平,用免疫比浊
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组病因尚不明确的慢性复发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性疾病,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肠道微生态失衡在IBD发病中起重要作用。粪菌移植通过重建肠道菌群治疗微生态失衡相关性疾病,在临床已显现疗效,现主要阐述粪菌移植在儿童IBD中的应用。
儿童功能性便秘(FC)作为临床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一直被临床医师所重视。由于其发病率高,且对患儿的身体健康及精神的不良影响,造成了较大的社会负担。在治疗过程中,症状难以控制,容易复发,近年来针对于儿童FC的研究报道不断涌现,现就儿童FC的诊断、病因、治疗和可能遇到的问题以及随访等方面进行综述。
随着抗生素的滥用,艰难梭菌感染日益增多,且难治性及复发性病例发生率增高。对甲硝唑和/或万古霉素传统治疗的耐药性增高,复发性艰难梭菌感染亟待寻求新的治疗手段。粪菌移植已广泛应用于成人艰难梭菌感染的治疗,但在儿童中的应用较少。现就粪菌移植用于儿童艰难梭菌感染治疗的相关问题进行综述。
目的探讨胆道闭锁(BA)婴儿嗜肝病毒和非嗜肝病毒感染情况,分析各种病毒感染与BA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收集2010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收治的184例BA婴儿的病历资料和病原学检测结果,分析3类嗜肝病毒即甲肝病毒(HAV)、乙肝病毒(HBV)、戊肝病毒(HEV)和5类非嗜肝病毒即巨细胞病毒(CMV)、EB病毒(EBV)、单纯疱疹病毒(HSV)、肠道病毒(EV)、柯萨
目的探讨严重脓毒症患儿血脂联素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择2012年7月至2014年7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儿科重症监护病房(PICU)收治的严重脓毒症患儿39例及脓毒症患儿47例,并以同期30例非脓毒症危重患儿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入PICU 24 h内外周静脉血脂联素水平,并测定其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并于入院24 h内
目的分析溃疡性结肠炎(UC)患儿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抗凝血酶Ⅲ(ATⅢ)和血小板(PLT)诊断指标的临床价值,探寻评估UC患儿病情及严重程度的有效指标。方法分析2012年1月至2016年9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消化科住院的UC患儿资料,选择25例缓解期、36例活动期UC患儿为研究对象,选取本院同期30例健康体检儿
粪菌移植(FMT)是指将来源于健康供体的粪菌液移植到患者消化道内,以恢复肠道微生态、治疗特定的肠内外疾病。目前有关儿童的FMT资料有限,需要建立专业团队,严格把握适应证,规范化、精准化地开展临床实践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