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23.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20-0221-02
小学音乐教育是向学生实施美育的主要手段,是学校教育工作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它对少年儿童未来的成长具有深远的影响,对提高民族素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培养热爱社会主义的“四有”人才起着重要作用。我在教学中一直认为,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是相互渗透,相互结合,相互促进的。音乐教育对于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随着时代的发展,小学音乐教育已逐渐由传统的纯技能技巧型向素质型转化。这种必然性的变化,使得受教育者不仅对音乐产生喜爱,从音乐中得到乐趣,而且能从音乐乐趣的体验中得到性情的陶冶,精神的升华,智力的开发。因此,提高所有受教育对象的音乐素质和审美能力,是音乐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重要任务。是小学音乐教育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我们音乐教育工作者必须重视素质教育。
一、音乐教学中的思想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是以提高人的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是提高全民族素质的奠基工程,是基础教育的根本任务和目的。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已成为时代的呼唤,历史的必然。
为了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在唱歌课上加上了思想教育的渗透。好的音乐能振奋人的精神,打动人的心灵,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记得我每次教唱《歌唱二小放牛郎》时,学生们总是百唱不厌。他们深深地被王二小勇敢,顽强,机灵的英雄形象所感动。当唱到歌曲的高潮处时,我总看到同学脸上挂着晶莹的泪花,随着音乐的起伏,眼泪情不自禁地流淌着,我和孩子们的心交织在一起了,都被王二小的事迹所震撼着,我们的心在颤抖,激动……王二小为掩护干部和群众,英勇地牺牲了自己幼小的生命。正是这种崇高的品德激励着同学们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勤奋学习,为建设祖国奉献一切,从此告慰英灵,这种理智的情感随着人的认识和实践的逐步深入而得到发展,从而使潜在的才智得到充分的发展,我们紧紧抓住这一环节,大力在音乐教学中渗透思想教育,教育学生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尊老爱幼,团结同学,关心集体,热爱劳动,热爱科学,誓做共产主义接班人。
通过唱歌教学,学生不但对乐曲产生了不同的感受,而且更激发了爱国之情,也培养学生表现歌曲的能力。充分利用课内的时间让学生通过唱歌教学的各个环节,熟练地演唱歌曲并通过歌曲的介绍,分析和处理等手段,使学生比较深刻地感受和体会音乐的艺术形象,较好地把握住歌曲的思想感情,这样的教学,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习积极性,丰富了教学内容,活跃了课堂气氛,使教学高潮不断出现,学生的音乐素质在欢乐、和谐的气氛中逐渐得到提高,音乐素质和思想素质都增强了。
二、音乐教学中的身体素质
体育能增强学生的体质,音乐同样能通过节奏、律动、舞蹈等达到锻炼身体,增强体质的作用。如音乐课中的舞蹈教学,具有教育性、趣味性,能启发少儿展开丰富的联想。能发展儿童对音乐的感受力,记忆力,想象力和表现力,陶冶少儿的性情和品格。音乐的节奏要鲜明,强烈,能引起儿童的动感,节奏的强弱,动静、停顿等都应鲜明。音乐形象应生动体现,乐句最好是整齐的,这有利于少儿对舞蹈形象情感的表现和抒发,他们对事物的爱憎直接表现在言行举止上。对于一、二年级学生来说,自制力差,但动感极强,于是我采用“律动教学法”,即将每节所学歌曲以律动的形式来进行,这样既省时又省力,还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少儿舞蹈《一分钱》通过儿童的口和行,叙述他们拾到一分钱交到警察叔叔这一件小事,曲调天真活泼,充满稚气。歌词毫无说教的味道,却非常自然地体现了拾金不昧的美德。又如:小鸭子一摇一摆,小兔子一蹦一跳,生活中跺跺脚,拍拍手,跳一跳都是少儿舞蹈的动作原型。这些动作来自少儿本身的生活,少儿做起来也亲切。动作鲜明欢快,丰满又有朝气,充分把握少儿思维形象的具体性,好奇性,幼想性和模仿性。发挥其长而避免其短,使他们表演的动作更有感染力,上节奏课时,利用常用的体育课口号来练习节奏,“锻炼身体,保卫祖国。锻炼身体,建设祖国。”,让学生边读节奏边走步,即提高了学生的学习音乐的兴趣,又锻炼了学生的身体。
所以让学生在唱中动,在动中感受音乐。使音乐形象唤起了孩子对美好向往,从而达到了美的熏陶和情操的陶冶,在艺术作品的表演中。少儿的道德感,理智感,忠实实践感和美感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启迪,对人的身体素质将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三、音乐教学中的心理素质教学
心理学告诉我们,儿童都具有好动和爱表现自己的心理,使之能欣赏美、鉴赏美、表现美,同时小学生正处于机体能量代谢的旺盛时期,他们朝气蓬勃,在各方面都表现出积极向上的趋势的心理特点,在教学中引入竞争机制,设计开展各种竞赛活动。如小歌星评比,舞蹈赛,乐曲演奏等,培养学生的进取心理,另外在音乐课外活动中,开展合唱,集体舞,乐器合奏等活动,培养学生间的团结友爱,互助协作的精神他们对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音乐活动有着强烈的参与意识和表现愿望。
在合唱教学中,我选择了“趣味性”教学方法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发他们的兴趣,使学生在一种和谐融洽的教学气氛中进行声部的感受和体验,为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我采用了“旋律接龙”的游戏,使学生的身心得到了健康地发展。
通过“趣味性”的游戏练习,学生对歌曲的内容、情感、节奏、旋律都有了一个完整的印象,加深了对作品的感受,使学生的学习生活更加多样化,更加丰富多彩,并且使学生身心得到了锻炼,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同时通过学生自身的参与,培养了学生的音乐表演能力,发挥了音乐教育所蕴含着的思想品德教育的巨大效能,激发他们学习音乐的兴趣,使学生们心灵得到净化,情感得到升华,素质得到了提高。
总之,音乐教学中的素质教育,就是改革过去那种为考试而进行的应试教育,从根本上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培养跨世纪的人才。而素质教育主要包括德智体美劳教育五个部分。所以培养小学生的音乐素质,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文化艺术素质,是我们每一位音乐教师应尽的责任,我们要用音乐去开启孩子们纯洁的心灵,用音乐去陶冶孩子们开朗的性格,让他们去感受美好的人生。在音乐教学中走出音乐课堂教学的新路子,在今后的实际教学工作中不断探索。
小学音乐教育是向学生实施美育的主要手段,是学校教育工作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它对少年儿童未来的成长具有深远的影响,对提高民族素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培养热爱社会主义的“四有”人才起着重要作用。我在教学中一直认为,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是相互渗透,相互结合,相互促进的。音乐教育对于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随着时代的发展,小学音乐教育已逐渐由传统的纯技能技巧型向素质型转化。这种必然性的变化,使得受教育者不仅对音乐产生喜爱,从音乐中得到乐趣,而且能从音乐乐趣的体验中得到性情的陶冶,精神的升华,智力的开发。因此,提高所有受教育对象的音乐素质和审美能力,是音乐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重要任务。是小学音乐教育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我们音乐教育工作者必须重视素质教育。
一、音乐教学中的思想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是以提高人的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是提高全民族素质的奠基工程,是基础教育的根本任务和目的。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已成为时代的呼唤,历史的必然。
为了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在唱歌课上加上了思想教育的渗透。好的音乐能振奋人的精神,打动人的心灵,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记得我每次教唱《歌唱二小放牛郎》时,学生们总是百唱不厌。他们深深地被王二小勇敢,顽强,机灵的英雄形象所感动。当唱到歌曲的高潮处时,我总看到同学脸上挂着晶莹的泪花,随着音乐的起伏,眼泪情不自禁地流淌着,我和孩子们的心交织在一起了,都被王二小的事迹所震撼着,我们的心在颤抖,激动……王二小为掩护干部和群众,英勇地牺牲了自己幼小的生命。正是这种崇高的品德激励着同学们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勤奋学习,为建设祖国奉献一切,从此告慰英灵,这种理智的情感随着人的认识和实践的逐步深入而得到发展,从而使潜在的才智得到充分的发展,我们紧紧抓住这一环节,大力在音乐教学中渗透思想教育,教育学生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尊老爱幼,团结同学,关心集体,热爱劳动,热爱科学,誓做共产主义接班人。
通过唱歌教学,学生不但对乐曲产生了不同的感受,而且更激发了爱国之情,也培养学生表现歌曲的能力。充分利用课内的时间让学生通过唱歌教学的各个环节,熟练地演唱歌曲并通过歌曲的介绍,分析和处理等手段,使学生比较深刻地感受和体会音乐的艺术形象,较好地把握住歌曲的思想感情,这样的教学,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习积极性,丰富了教学内容,活跃了课堂气氛,使教学高潮不断出现,学生的音乐素质在欢乐、和谐的气氛中逐渐得到提高,音乐素质和思想素质都增强了。
二、音乐教学中的身体素质
体育能增强学生的体质,音乐同样能通过节奏、律动、舞蹈等达到锻炼身体,增强体质的作用。如音乐课中的舞蹈教学,具有教育性、趣味性,能启发少儿展开丰富的联想。能发展儿童对音乐的感受力,记忆力,想象力和表现力,陶冶少儿的性情和品格。音乐的节奏要鲜明,强烈,能引起儿童的动感,节奏的强弱,动静、停顿等都应鲜明。音乐形象应生动体现,乐句最好是整齐的,这有利于少儿对舞蹈形象情感的表现和抒发,他们对事物的爱憎直接表现在言行举止上。对于一、二年级学生来说,自制力差,但动感极强,于是我采用“律动教学法”,即将每节所学歌曲以律动的形式来进行,这样既省时又省力,还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少儿舞蹈《一分钱》通过儿童的口和行,叙述他们拾到一分钱交到警察叔叔这一件小事,曲调天真活泼,充满稚气。歌词毫无说教的味道,却非常自然地体现了拾金不昧的美德。又如:小鸭子一摇一摆,小兔子一蹦一跳,生活中跺跺脚,拍拍手,跳一跳都是少儿舞蹈的动作原型。这些动作来自少儿本身的生活,少儿做起来也亲切。动作鲜明欢快,丰满又有朝气,充分把握少儿思维形象的具体性,好奇性,幼想性和模仿性。发挥其长而避免其短,使他们表演的动作更有感染力,上节奏课时,利用常用的体育课口号来练习节奏,“锻炼身体,保卫祖国。锻炼身体,建设祖国。”,让学生边读节奏边走步,即提高了学生的学习音乐的兴趣,又锻炼了学生的身体。
所以让学生在唱中动,在动中感受音乐。使音乐形象唤起了孩子对美好向往,从而达到了美的熏陶和情操的陶冶,在艺术作品的表演中。少儿的道德感,理智感,忠实实践感和美感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启迪,对人的身体素质将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三、音乐教学中的心理素质教学
心理学告诉我们,儿童都具有好动和爱表现自己的心理,使之能欣赏美、鉴赏美、表现美,同时小学生正处于机体能量代谢的旺盛时期,他们朝气蓬勃,在各方面都表现出积极向上的趋势的心理特点,在教学中引入竞争机制,设计开展各种竞赛活动。如小歌星评比,舞蹈赛,乐曲演奏等,培养学生的进取心理,另外在音乐课外活动中,开展合唱,集体舞,乐器合奏等活动,培养学生间的团结友爱,互助协作的精神他们对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音乐活动有着强烈的参与意识和表现愿望。
在合唱教学中,我选择了“趣味性”教学方法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发他们的兴趣,使学生在一种和谐融洽的教学气氛中进行声部的感受和体验,为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我采用了“旋律接龙”的游戏,使学生的身心得到了健康地发展。
通过“趣味性”的游戏练习,学生对歌曲的内容、情感、节奏、旋律都有了一个完整的印象,加深了对作品的感受,使学生的学习生活更加多样化,更加丰富多彩,并且使学生身心得到了锻炼,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同时通过学生自身的参与,培养了学生的音乐表演能力,发挥了音乐教育所蕴含着的思想品德教育的巨大效能,激发他们学习音乐的兴趣,使学生们心灵得到净化,情感得到升华,素质得到了提高。
总之,音乐教学中的素质教育,就是改革过去那种为考试而进行的应试教育,从根本上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培养跨世纪的人才。而素质教育主要包括德智体美劳教育五个部分。所以培养小学生的音乐素质,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文化艺术素质,是我们每一位音乐教师应尽的责任,我们要用音乐去开启孩子们纯洁的心灵,用音乐去陶冶孩子们开朗的性格,让他们去感受美好的人生。在音乐教学中走出音乐课堂教学的新路子,在今后的实际教学工作中不断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