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从主题上说,《春潮》算得上我期待已久的国产电影,它讨论上世纪50年代生的母亲,与70年代后出生的女儿之间的“恩恩怨怨”,并且启用了很好的女演员,中国台湾的金燕玲和大陆的郝蕾。但是,整部电影看下来的感觉是:不像,不够。两位演员的表演可谓尽心,可一个南国,一个东北,首先就不像,演员的物质基础决定了电影艺术的上层建筑。不够呢?慢慢说。不管怎样,金和郝两位实力派,毕竟把观众带入了关于母亲的影像叙事之中,完成了一部当代少见的,旨在反思母爱观念的作品。
至今记得学生时代,有老师在课堂上说,没做过母亲的女人是不完整的,后来我作为教师参加毕业典礼,哲学系一位同事对台下说,女生以后当好母亲,为人类做最大贡献。确实,只要人工智能还在路上,美丽的新世界还未到来,女人就要继续为人类做这样的基本贡献。哲学之永恒肇始的问题“我是谁”不是提给女人的,身为女人的“我”是人子之母,总得以母性、母爱来定义自身,已经决定,毋须多问。
《春潮》人物设定的一个特点是,祖孙三代女子都有自己完整的姓名,分别是纪明岚、郭建波、郭婉婷。这就少见。40岁开外的报社编辑郭建波,在一切意义上都是1980年代以后成长起来的独立女性:漂亮、沉静、藏着锋芒、孤孤单单。这样的女人在今天中国的大、中城市里已经比比皆是,但这样的形象在国产电影里还是少之又少。《春潮》的表现有很写实的一面,比如,倘若在欧洲电影里,郭建波一定是独居的,房子还不小,但在中国的语境里,带着女儿,跟着母亲,住得很拥挤是常态。“自己的一间屋”不是物质上没有——电影里有她一间堆满书籍的宿舍,也不是精神上缺乏,不然她不会跟自己的妈妈乌眼鸡一样,到底是哪里理不清呢?
有部美剧《性学大师》,主题与我们不太相干,其中一个细节却很有趣。丽兹·卡潘饰演的前夜总会歌手,助理护士,单独抚养几个孩子,为了保住自己的工作,她宁可另外花钱雇人照看孩子。这似乎构成了一种奇妙的转换,女人要一份工作,哪怕这工作是替别人照看孩子,或者是帮别人的丈夫做研究,但通过薪酬制度,同样的劳动对女性呈现不同的价值。而中国人更加习以为常的,是家庭成员之间的劳动交换,如纪明岚抚养外孙女,交换的是未来病床前女儿对她的照顾。郭建波虽然有工作,却不得不因为这种劳动交换而与母亲同处一室,当然,她因此也获得了更多的私人时间,电影镜头刻画她在私人时空里表现出性的狂欢与沉醉,这与母亲家的沉闷无趣构成鲜明对比。
电影试图表现外祖母纪明岚是一个脾气火爆,控制欲强的人,她看不惯一切不循规蹈矩的东西,批评女儿的新闻报道不够“正能量”,她经常无缘无故地发作,随意毁掉女儿的私人物品。其实在日常生活中,和中国的大部分老年人一样,纪明岚也有自己的兴趣爱好,组织合唱队,管理社区事务,参加同学聚会等等,她甚至还获得了一个新的追求者。不过后面的这些情节,并没能合理地解释人物性格的来源,只是标注了这样一种符号化的母亲的存在,如果不是金燕玲的表演部分抵消了人物设置的生硬感,观众更要以为这里存在一种隐喻了。
对郭建波的表现就完全不一样了,从表面上看,她是一个不称职的母亲,对女儿缺少陪伴,女儿根本想不起小时候有妈妈在身边,为了和情人幽会,她将女儿锁在房里。但是,电影给了她足够的主观视角,使得我们无法对她的行为产生恶感,反而充分激发了同情,所有人都希望看到她的个人世界继续打开,一路深入下去,而电影也正是朝着这一方向在努力。郭建波的吸引力和合理性就建立在她逃离母亲的角色之上,看到郝蕾的几段表演,让人想到的还是《颐和园》里的余虹,的确是这样,她身上散发着整个1980以及1990年代初个性思潮的气息,在这个意义上,如果说她母亲的牢笼是身边所有的人,那么她的牢笼就是她自己。
在母亲病床前最后的独白,显示了郝蕾的功力,中国电影演员里有独白能力的大概不到千分之一,而很多人会激赏这一独白,更因为它加强了这部电影的戏剧冲突,没有像很多小品类电影一样,来一个180度的温情反转。女儿对着病床上无法开口的母亲说,“你安静了世界就安静了。”这是极有分量的一句话,多少压抑、不甘和怨怼随之表达了出来,如果电影不是过多地倚重女儿郭建波的视角,那么就可以更加复杂地看待女儿与母亲之间的情感博弈,按照福柯的观点,这显然是一种微观权力的博弈。疾病是一具难以想象的枷锁,女儿把母亲这一生命阶段概括为“世界的安静”,但这个世界并不是母亲的世界,而是她郭建波的世界,母亲所在的那个世界,无论过去还是未来都是她所无法想象的,纵使她自己也是一名母亲。在这一时刻,个人主义单向度的解放感,母亲的离去带来的遗憾与悲伤,潜意识中自由的快乐,以及这种快乐带来的罪恶感与自我厌恶,一切都还远远不够以一段四分钟的独白所表现。
电影的名字“春潮”象征涌动的生命活力,在电影的开头,郭建波为了驱逐母亲带到家里来的老人合唱队,弄坏了厨房水管,影片结尾处,她和年轻的盲人按摩师亲密相处,从门缝里朝外涌出潮水,一直蔓延到无边无际的远方,越过老人们的剧场,流淌到女儿们的海滩。这一幕几乎是在模仿《赤桥下的暖流》,在那部日本电影里,清水美沙扮演的女主角欲念澎湃,在无所谓时间和空间的无名小镇上,用快乐的暖流治愈一切。《春潮》以暖流结尾,意味着郭建波式的个性自由和身体解放超越了一切,很清楚地表明这依旧是一则童话。
二
中年女导演玛格丽特从噩梦中惊醒——她梦见病床上的妈妈死了,惊魂未定,下床双脚踩到满地的水,原来是水管爆了,屋子被淹,她手忙腳乱,不知所措,心情难以形容,第二天早上,她已经转移到妈妈的老房子里睡觉,又被一个抄水表的吵醒,竟然崩溃大哭。从水管到泪腺,这是每个独居女人的现实主义生活,哪怕是具有强悍性格的女导演,所以究竟谁真的会去把好好的水管弄坏呢?郭建波的革命手段真是比她妈妈的合唱团还要理想主义。
玛格丽特是2015年的电影《我的母亲》的女主人公,导演南尼·莫雷蒂出生于意大利,一门三代知识分子,他的哥哥弗朗哥·莫雷蒂是著名的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南尼·莫雷蒂最有名的作品是获得2001年戛纳金棕榈奖的《儿子的房间》。《我的母亲》延续了他深具洞察与表现力的细腻风格。最为难能可贵的是,男性导演既将自己在职业与生活上的感悟,通过一位女性人物表现出来,同时又刻画出女人独有的性格、视角与内省方式,在我看来,这正是一条“怎么写女人”的正确路径。 电影中的女导演玛格丽特,由意大利女演员玛格丽特·贝饰演,这位演员出生于1962年,出演这部电影时已经53岁了。《我的母亲》与《春潮》在立意上颇多相似之处,郝蕾扮演郭建波时年也有43岁,两个女主角都是事业有所成就的知识分子女性,但都遇到了一些问题,需要自我追问。她们的家庭也一样,都由单身的外祖母、母亲和外孙女构成。两部影片都涉及外祖母患病到去世的过程。与郭建波相比,玛格丽特的性格更加坚定、强悍,她的前夫、男友和哥哥都觉得她为人过于苛刻,难以相处。当母亲病危时,玛格丽特脑海中常常闪现过去与母亲相处的场景,她回想起这样一幕:当她发现年迈母亲的驾驶证已经失效却仍然在开车,她二话不说,坐进驾驶室,把那辆母亲刚刚找人修好的车,一次两次三次朝墙上撞,直到撞烂为止,母亲只好在边上瞅着,难过地说不出话来。
不过,正因为有如此相似的结构,才更可以比较两部电影的不同之处。首先是两位女主角职业上的困境,作为记者的郭建波,最大的不如意在于外部环境对她的“压迫”,为了简单快速地阐明这一点,电影中出现了一个平庸无能,只求自保的上级,在他的比照下,自然更加显示出郭建波自由思想的可贵。但设置这样一个脸谱化的上级实在还是伤痕文学的表现手法。郭建波周围都是这类脸谱人物的腔调,他们发出刺耳的背景声音,这声音只加强了她对于自己的世界的固守,不会激发出反思的契机。这些声音当然也无法建立起各自不同的世界,只能为了起到突出女主人公的作用而存在。哪怕是戏份第二重要的母亲纪明岚,其实同样是这刺耳的背景声音之一,而这正是问题所在。
在《我的母亲》里,玛格丽特的职业上的问题是重点表现的,当然这与南尼·莫雷蒂自己的经验有关。有趣的是,《春潮》里的纪明岚质疑女儿郭建波,为什么不多报道一些正能量,而玛格丽特的母亲对玛格丽特同样有此一问:“你为什么要拍一部人们失业、罢工的电影,这不是令人不快的吗?”在电影的发布会上,也有人不停地问玛格丽特,在别的导演都退守个人内心时,为什么她还坚持拍社会题材的电影,她并不知道怎样作答,她一贯自信,此时却陷入自我怀疑之中,感到介入世界的无力,哪怕是介入自己的母亲的世界也是困难的。玛格丽特以前一直把与自己不同的东西视为异质,把自己不会去做的事视为错事,这不对吗?为了这个,她专门在拍片的间隙,约来了刚刚分手的男友,想听听他究竟是怎么看待自己的。
在我看来这是一幕平静而优美的场景,罗马城市夜幕下的广场上,一辆用作道具的公交车缓缓驶过,玛格丽特和男友在饮料机前的简易桌椅上面对面坐着,她向他倾诉心中苦闷,女儿初恋了却不告诉妈妈,去告诉了外祖母,男友指出她内心对事、对人的隔膜,“你不喜欢任何东西”。这时她想起,当女儿问她为什么一定要把拉丁文学好时,她并不能真正回答这个问题,只让她去把这门课学好,做好就对了。面对母亲的疾病她无能为力,这种无力感开始摧毁她原有针对种种事情的信念,首先是从她的职业开始的。导演事业,并不是仅仅为了烘托女主人公个性而存在的装饰,而是在这里得到了真实的表现与辨析,玛格丽特遇到了一个棘手的过气明星,处处给她的拍摄添麻烦,而即使是这样一个配角的世界也是完整而有趣的,约翰·特托罗的精彩表演,差点抢了主角的许多戏。
母亲的世界当然更具有完整性,当她疾病缠身,即将离开人世之时,这种完整性才表现出来。玛格丽特与妈妈各自的世界,在这个时刻真正发生了交叉,“我的母亲”这一命名也就选在了这一时刻。在这最后的时刻,许多母女相处的细节同样是来自导演莫雷蒂的亲身体验,就在他拍摄这部片子的同时,他的母亲在家中去世了。电影中甚至出现了这样的情节,玛格丽特在片场工作,传来了母亲离开的消息,她沉默了,但仍然坚持把当晚的任务拍完。
这里没有女儿的独白,而变成了母亲去世后,由她过去的学生们回忆老师的众人的声音,玛格丽特才知道母亲年轻时有非常亲切、活泼的一面,这印证了她对于自己并不了解母亲的怀疑。她走到母亲用过的写字台前,打量着她用过的书籍,做过的笔记,感受她书房的光线,在这种光线里,玛格丽特取代了母亲的位置,她的眼里再度噙满泪水。
三
全世界最知名的母亲,当属圣母玛利亚。五百多年前,这位母亲的形象一再出现在西斯廷绘画之中,后来却很少能成为20世纪电影的主角,在几部与耶稣有关的电影中,圣母的出场也仅仅是浮光掠影,更不用说以她为中心来编故事了。不过,不一定非得表现圣母本身,圣母般的母爱和受难的故事在电影中是多见的。上帝罚夏娃受生育之苦,就连《西游记》中的黑风怪都知道将自己的生日称为“母难之日”。更何况,痴心父母古来多,母爱作为一种无法脱离的自然,经常成为悲剧的先决条件,无论对这些悲剧的书写是要起到什么作用。
在上海1930年代的左翼电影里,吴永刚导演、阮玲玉主演的默片《神女》,无论在立意、艺术表现和宣传影响上,都成为左翼电影运动的一个小小高峰,尤其是阮玲玉在这部电影中的悲剧形象,几乎可以与同时代“嘉宝的脸”(罗兰·巴特语)相提并论。这位无名无姓的单身母亲,深爱着她那无父的儿子,为了供他上学,每天晚上去行皮肉生意,又被流氓控制难以脱身,最终愤而将流氓杀死,获了重刑。卖淫、杀人的罪孽,与阮玲玉楚楚可怜的身姿,以及小黎铿明亮动人的大眼睛构成了强烈的对比,这种强对比度正是左翼电影获得成功的最大法宝。
时隔两年,阮玲玉又主演了另外一部叫好叫座的左翼电影,《新女性》,这部電影中构成强烈对比的是这位“新女性”前后判若云泥的生活。在电影开始时,小学教师韦明靠教音乐谋生,兼职写作,除了拥有稳定的工作外,她还是一个有“书写权”的女作家,有“自己的一间屋”和一份呼之欲出的爱情,她生活在上海都市的中心,是一个“摩登女郎”。但很快她就遭遇了一系列的危机,丢了工作,遭到侮辱,失掉爱情,沦为暗娼,而这一切就是因为她在乡下有一女儿,染上了重病,为了救治女儿,她必须想法挣钱,陷入了一系列不公正社会的圈套中。无论是否“新女性”,对女人来说,母亲的身份都最为天然,母性伦理都最为正当,也不可避免,《新女性》延续了《神女》的方式,将这一因素看做讨论女性身份构成的不可或缺的因素,从这里开始挑战、批判现存社会制度,也解构了“摩登女郎”的符号。影片的最后,女主人公韦明郁郁而死,预兆了阮玲玉在电影上映同年的自杀身亡。 著名的香港电影《法外情》,几乎是《神女》的改写版,只不过把重心转移到了神女长大后的儿子身上,他并不知道自己是底层妓女的孩子,而他的律师职业最终为他那可怜的生母洗刷了清白。1985年香港与大陆的许多观众,都为刘德华与叶德娴的精彩表演捧一鞠同情之泪。27年以后,他们俩再度合作,在许鞍华的电影《桃姐》里,不是扮演母子,而是扮演衰老的家佣和她从小将之带大的少爷,他如同她的螟蛉之子,却是跨越了主仆两个阶层。为女佣的母亲,为娼妓的母亲,为奴隶的母亲。
我所看到最新的一部“神女”电影,是2017的美国电影《弗洛里达乐园》,这部小成本片意外地得到了多项专业电影奖项的提名。在紧邻奥兰多迪士尼的一个破败小镇上,一对母女住在一个叫做“魔法城堡”的廉价汽车旅馆里,年轻的妈妈只有二十出头,没有固定工作,靠吃救济生活。6岁的小女儿在“他人的迪士尼”之外靠童真的想象力,自己建立了地上的乐园,而妈妈只能走上卖淫之路,最后连女儿的监护权都失去了。少女妈妈是美国长久以来的一个社会问题,这些缺乏教育,没有生计的女孩们,在无意识地做了母亲以后,很快就陷入了贫困,卖淫常常是她们难以避免的结局。这部电影用清新、明快、哀而不伤的色调刻画了纯真与不幸的交织。
身体奴役是女性深重的苦难,而妓女又是极端地反道德,要解决这一矛盾,莫过于让妓女成为“神女”——母亲,母爱会净化她的身体,使她所受的苦难免于道德指控,而成为纯净的悲剧人物。在梅尔·吉布森执导的教义电影《耶稣受难记》里,圣母玛利亚与抹大拉的玛利亚在某种意义上合成了同一种女性,为耶稣的受难而感到十分痛苦的女性。母爱、罪感、悲悯、神恩这些元素由这群为耶稣的尸身膏油的女性们共同表达出来,其中最亮眼的,还是莫妮卡·贝鲁奇扮演的抹大拉的玛利亚,就是那个众人朝她扔石头,而被耶稣一句话解救了的妓女。这个演员选得太好,几乎想象不出还有比莫妮卡·贝鲁奇更合适的抹大拉的玛利亚,她浑身写明了下沉的肉欲,脸庞却瘦削,双唇紧闭,眼神里有种无辜的清澈。这位意大利艳星最有名的作品是《玛丽娜》(又名《西西里岛的美丽传说》),该片在漫长的电影史中脱颖而出,成为一代又一代男孩的启蒙片。在电影中,玛丽娜的处境越来越糟糕,最后沦为权力的玩物,这在何种程度上隐喻了意大利在二战时的处境暂且不提,只说戏里戏外,男孩们对她的迷恋使他们几乎忘记了,每家都还有个灰头土脸持扫帚的妈妈,她代替了他们所有人的妈妈。
四
哈姆雷特不能忍受自己的母亲过了中年还有情欲,疯狂地当面咒骂她,骂得丹麦皇后几乎断气,弗洛伊德会说,这是恋母情结的反面表现,杀父娶母的竟然不是我,而是一个臭烘烘的叔叔!母亲的罪孽无可开脱,只有为儿子喝下毒酒。法国人瞧着觉得英国人负担太重,太不自然,20世纪的法国电影可以清新自然地表现母子主题,无论是路易·马勒的《好奇心》(又名《心脏杂音》),还是法国作家克理斯多夫·奥诺雷跨界执导的《母亲,爱的限度》,都把母亲刻画成了儿子的性启蒙者,罪感在这里成了人性深度的敞开。《母亲,爱的限度》改编自法国理论家乔治·巴塔耶的同名小说,这部小说是巴塔耶自己的理论著作《情色论》的一种文学实践,谈不上有多么成功,就像一切理论家的文学作品一样,却能够打开限度。但是,这些限度之外的母亲并不是自由的象征,无论是小说中写的那个母亲,还是电影中扮演母亲的伊莎贝尔·于佩尔,看起来都深深地陷入痛苦与深渊之中。
陷入深渊的母亲不但自囚,而且囚禁了她的孩子,《春潮》也想表现这一点,但面对高知高冷的女儿,妈妈那点老皇历的威权只是色厉内荏。有些爆米花电影倒把这种囚禁表现得轻松有趣,比如2020年贺岁片《囧妈》里徐峥的妈妈,在火车上不停地往儿子嘴里塞吃的东西。当然,如果真的要看母亲对儿子的控制造成的悲剧,还得打开电视收看社会新闻与真人秀节目,艺术来源于生活,常常远远赶不上生活。
那么,如何解救被囚禁的母亲?“救母”是象征意味浓厚的文学主题。我首先想到的是科幻电影《终结者》,陆陆续续一共拍了七部,再拍几年,就会到达第一部中所设置的未来时间——2029年了。这个故事就是从“救母”开始的,人类被机器人攻陷,起义军领袖发现机器人要到1984年去杀害自己的母亲,以便取消他的存在,便派了得力的手下,穿越到那一年去保护母亲,他年轻英俊的手下干将与琳达·汉密尔顿演的母亲相爱,她怀孕了——恰是孕育了若干年后的起义军首领。由于异质性的“他者”(机器人)入犯,我派出年轻的“自我”(父亲),穿越时光,娶了母亲,诞下“自我”。在这个意味深长的循环论证中,主动的自我创造的目的正是为了排斥非我,母亲为这个过程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子宫,没有子宫,就没有自我创造。这看起来又是尼采的“上帝死了”以后才会产生的一种思考。在另外一部脍炙人口的科幻系列电影《异形》里,人被杀死,尸体被异形征用为“子宫”,用来孵化小怪物,这表现了我们潜意识深处对于自我创造的焦虑。有时候,女人也会对自己能创造出什么感到无比焦虑,在波兰斯基的恐怖片《罗斯玛丽的婴儿》(又名《魔鬼圣婴》)里,罗斯玛丽和丈夫搬进新公寓,她梦见与魔鬼交合,不久怀了孕,成天心惊胆战,而常来串门的隔壁老王一家人越看越像是魔鬼的远亲,终于有一天她诞下了无瞳孔的婴儿,却对她露出了稚子的粲然一笑。这部电影原本打算邀请希区柯克来导演,希区柯克必然会更加注重心理性,让观众看懂这是在讲女性的产前恐惧症,而波兰斯基更喜欢表现怪力乱神,无意之中深描了女性和她所处的家庭乃至社会内在的脆弱。
无论如何,当《终结者》第一部里,金发碧眼的大学生琳达·汉密尔顿出现在镜头前时,青春、美丽、纯情,令人震惊,就像是没吃禁果之前的夏娃,母亲的苦难和憔悴还与她完全无关,而到了第二部里,她已经是个精神失常的疯女人了。
救母就是救自身,这个主题古已有之,又屡经改编,从《劈山救母》到《宝莲灯》,许仙无能救不了白娘子,她中了状元的儿子却可以。1979年的日本動画片《龙子太郎》也拍得相当动人。太郎的妈妈怀孕了,因为缺乏食物,偷吃了村子里的两尾鱼,被变成一条龙,她留下了自己的眼睛作为母乳喂养孩子,成了一条瞎眼的龙,太郎成年后不远千里寻找母亲,在龙的帮助下,搬走了堵住湖水的岩石,湖水倾泻而下,万亩良田得到灌溉,人们不再困于贫穷和饥饿,龙也力竭而死。这是一个典型的农业时代的神话。最后天神受了感动,让死掉的龙身脱去了鳞片,一个洁白丰腴的裸女出现在太郎面前——妈妈复活了。《龙子太郎》的日本原版里,龙妈妈的配音是吉永小百合,时年35岁,后来她又出演了山田洋次导演的《母亲》(2008)和《假如和母亲一起生活》(2015)两部电影,演的都是二战及战后的昭和时代,受战争影响而忍辱负重的母亲。《龙子太郎》中文配音版那隐忍、悲戚的母亲的声音,则来自刚刚去世的刘广宁。献出眼睛,变得疯癫,放弃生命,这些都是母亲愿意做的,这是永远的母爱的盲目与宿命。 被囚禁的母亲对于女儿来说则是一个更为复杂的问题,因为母亲在任何意义上都是女儿的镜像,要逃避妈妈这个人可能不难,要逃避这一镜像却非易事。这也是为什么在《春潮》《我的母亲》等电影中,女儿也总是有她自己的女儿的原因。这一设计在华裔导演王颖的《喜福会》里达到了极致,一桌麻将的四个移民老太太,跟各自的女儿之间都有故事,在她们的回忆中,又有各自母亲的生存镜像,而她们的四个年轻女儿中有三个也已为人母,简直就是一个母系社会。电影改编自谭恩美的小说,加上王颖本人的华裔身份,不可避免地带上了海外华文文学共有的叙事立场和气味,过于追求今昔对比和中美反差,反而显得刻板。相比之下,王颖拍摄于2010年的《芳心天涯》则放松得多。这部电影仿佛为苏珊·萨兰登和娜塔莉·波特曼两人量身定做,娜塔莉·波特曼已经从《这个杀手不太冷》里的小女孩,长成了叛逆期少女,温柔而冷静,带点酷与不屑,终日想寻找自己那从未谋面的父亲,萨珊·萨兰登扮演的老妈,则永远想追求带有华丽戏剧感的生活,一再被欺骗,一再受挫。这部电影是喜剧,却并不是爆米花电影,影片最后,母亲最心爱的,也象征了她与生俱来的性格的那辆金色奔驰车,终于被卖掉,换取了女儿远走的学费,某种程度上,这种牺牲把她自己从浮夸幻想的陷阱中救了出来,从此她是一个人生活了,真是喜中有悲,悲中有喜。
五
关于我母亲的一切。
这部西班牙电影有这样一个名字,似乎已经说明了它的丰富性。导演是西班牙国宝级的阿莫多瓦,永远关注底层、女人、妓女、变性人,关注这个国家里的穷街陋巷、医院和停尸房,小酒馆……这部电影的视角是双重的,单身母亲玛努艾拉年轻时过着嬉皮士艺术家的生活,和变性人丈夫分手后独自生下儿子,她想看到儿子长大,成为作家,儿子则想看到母亲的过去,有过怎样的生活?他的生父是谁?一个大雨的夜晚,儿子被疾驰的车辆撞翻,在那一刹那他看到世界,人,车,一切都颠倒了过来,电影也就此获得了仿佛是儿子亡魂的视角:他看到他死后,母亲回到巴塞罗那,去寻访父亲,回到了过去的生活的漩涡中,他看到和他同父的艾滋病婴儿的出生,自己的母亲收养了他,用自己的名字为他命名……
这是一曲伤心巴塞罗那之歌,女人们,变性的男人们,母亲们,女儿们,孩子们,台上演的是“欲望号街车”,台下演的是不平常的遭际中平常的悲欢。阿莫多瓦的电影说不出有多么特别,但又处处特别,处处令人会心。电影中有三种不同类型的母亲,除了玛努艾拉以外,特别动人的是佩内洛普·克鲁兹扮演的年轻修女罗萨,纯洁而热情,极想有为,却莽莽撞撞地怀上了孩子,染上了艾滋病,不幸殒命。罗萨的妈妈是一个典型的有钱人,虽然牵挂女儿,却不接受她向弱者的无条件付出,更不接受她留下的罹染重症的婴儿。在很多时候,母亲的爱同样受到一些严格的社会前提的制约,阶级、民族、肤色这些屏障,有时连母爱的普遍性亦会在上面撞得粉碎,比如那首风靡一时的电影插曲《草帽歌》,出自日本电影《人证》,其中的母亲杀死自己的混血儿子,就是为了掩盖历史与个人记忆,这也是“我妈妈的一切”。
佩内洛普·克鲁兹,《芳芳郁金香》中的惹火少女,《加勒比海盗》中的迷人女海盗,《午夜巴塞罗那》中的美貌艺术家,如果《巴黎圣母院》十年前重拍,我认为她是扮演艾丝美拉达的不二人选。但谁能想到,她曾多次出演底层的母亲,而且都获得了重要奖项的提名。第一次是阿莫多瓦的电影《回归》,第二次是西班牙导演胡里奥·密谭的《妈妈》,而在去年刚刚上映的阿莫多瓦的新片《痛苦与荣耀》里,她又扮演男主人公儿时的母亲,他们是住在窑洞里的赤贫阶级,她却竭力抚养儿子长大成人并让他接受教育。阿莫多瓦是怎么看出克鲁兹身上潜在的母性之光的?或者,阿莫多瓦可以挖掘一切女人身上母性的本能,如同善于挖掘男人身上那一半的女人一样。
《回归》不是一部大城市电影,它的立足点在西班牙中西部的农村,原型是阿莫多瓦自己的故乡拉曼查地区。很多人对它的观感是,很像拉美小说,比如《百年孤独》。影片一开头,肆虐的狂风无休止地刮过墓园,刮过村庄,村子里的人在议论蕾木妲和索欧两姐妹的母亲“亡灵”归来的事。佩内洛普·克鲁兹扮演的蕾木妲在马德里是个清洁工,自从给母亲扫墓回来后,人生就发生了一系列意想不到的变化,首先是丈夫欲强奸女儿,而被女儿反抗刺死,蕾木妲为了保护女儿,全力隐匿丈夫的尸体,没想到反而因此寻到了人生的新事业。与此同时,妹妹家里住进了母亲的“亡灵”,母亲专为与蕾木妲和解而从乡下来到马德里,引发了母女之间多年未有的正面对峙。《回归》里表现的家庭结构也与《春潮》及《我的母亲》类似,所有三代都是女人,不同的是,《回归》里的男人都是被女人杀死的。蕾木妲从母亲那里得知,造成她与母亲不和的罪魁祸首正是当年强奸了她的父亲,母亲得知此事后放火烧死了父亲和他的情人,而历史已经重演,她如今又杀死了欲强奸自己女兒的丈夫。在这里,父亲不仅缺位,而且成了压迫与侵害者。母亲与女儿们建立起的联盟天然地具有一种社会主义的倾向,这部电影里节奏最为轻快的一段,是当蕾木妲临时决定为一个剧组做饭时,她找到了街坊四邻的女人,问这个借蔬菜,问那个赊牛排,在这一过程中也让她们帮她埋掉了丈夫的尸体。这些分开看一个个都是惨兮兮的女人,聚集在一起却成为了彼此的肢体,似乎没有什么她们处理不了的问题,甚至死了两个坏男人也不在话下,这是典型的无产者的形态。所以,2006年的戛纳电影节,干脆把最佳女主角颁给了这一群女演员。
2015年的电影《妈妈》也是一部很独特的作品,佩内洛普·克鲁兹扮演一个被丈夫遗弃,又失业了的女人玛格达,她罹患乳腺癌,在切除了一侧的乳房以后,年幼的儿子出现了某种心理障碍,总是逃避与她对视,这让她感到分外痛苦。电影用一种非常写实的手法,表现她经历这一切苦难的过程。在她好不容易调整自己,打算开始新生活时,灾难又一次降临,癌细胞扩散了,医生告诉她最多只有六个月的生命,燃起的希望再次被摧毁,玛格达此时的眼神,失望,淡漠,逆来顺受又幽怨灼人,真实得动人心魄。
一次意外的怀孕完全改变了玛格达生命最后的日子,她放弃了所有治疗,打算把最后一点能量用来挽救这个即将来临的女儿,这是最后的斗争,残损的身体全力以赴供给新生命以足够的养分,像是一片轰塌的废墟,正在开出一片奇异的花朵,结出终极的果实,这是属于女性身体的奇迹。我对这部电影不满的地方在于,后半部分表现得过于理想化了,几乎脱离了原有的写实,而在毁坏和新生两极之间被撕扯的母亲,经历了怎样惊人的心理与生理的考验,这是多么伟大的表现空间。
玛格达在分娩之前,用手机摄录了自己留给女儿的一段话,因为女儿将无法与她谋面。对玛格达的女儿来说,对任何人来说,最痛苦的莫过于不知母亲身在何处,正如《回归》里的蕾木妲对归来的妈妈说:“没有了你的日子,我真不知道该怎么过。”
(2020年7月11日,谨以此文纪念母亲去世一周年)
(责任编辑:丁小宁)
从主题上说,《春潮》算得上我期待已久的国产电影,它讨论上世纪50年代生的母亲,与70年代后出生的女儿之间的“恩恩怨怨”,并且启用了很好的女演员,中国台湾的金燕玲和大陆的郝蕾。但是,整部电影看下来的感觉是:不像,不够。两位演员的表演可谓尽心,可一个南国,一个东北,首先就不像,演员的物质基础决定了电影艺术的上层建筑。不够呢?慢慢说。不管怎样,金和郝两位实力派,毕竟把观众带入了关于母亲的影像叙事之中,完成了一部当代少见的,旨在反思母爱观念的作品。
至今记得学生时代,有老师在课堂上说,没做过母亲的女人是不完整的,后来我作为教师参加毕业典礼,哲学系一位同事对台下说,女生以后当好母亲,为人类做最大贡献。确实,只要人工智能还在路上,美丽的新世界还未到来,女人就要继续为人类做这样的基本贡献。哲学之永恒肇始的问题“我是谁”不是提给女人的,身为女人的“我”是人子之母,总得以母性、母爱来定义自身,已经决定,毋须多问。
《春潮》人物设定的一个特点是,祖孙三代女子都有自己完整的姓名,分别是纪明岚、郭建波、郭婉婷。这就少见。40岁开外的报社编辑郭建波,在一切意义上都是1980年代以后成长起来的独立女性:漂亮、沉静、藏着锋芒、孤孤单单。这样的女人在今天中国的大、中城市里已经比比皆是,但这样的形象在国产电影里还是少之又少。《春潮》的表现有很写实的一面,比如,倘若在欧洲电影里,郭建波一定是独居的,房子还不小,但在中国的语境里,带着女儿,跟着母亲,住得很拥挤是常态。“自己的一间屋”不是物质上没有——电影里有她一间堆满书籍的宿舍,也不是精神上缺乏,不然她不会跟自己的妈妈乌眼鸡一样,到底是哪里理不清呢?
有部美剧《性学大师》,主题与我们不太相干,其中一个细节却很有趣。丽兹·卡潘饰演的前夜总会歌手,助理护士,单独抚养几个孩子,为了保住自己的工作,她宁可另外花钱雇人照看孩子。这似乎构成了一种奇妙的转换,女人要一份工作,哪怕这工作是替别人照看孩子,或者是帮别人的丈夫做研究,但通过薪酬制度,同样的劳动对女性呈现不同的价值。而中国人更加习以为常的,是家庭成员之间的劳动交换,如纪明岚抚养外孙女,交换的是未来病床前女儿对她的照顾。郭建波虽然有工作,却不得不因为这种劳动交换而与母亲同处一室,当然,她因此也获得了更多的私人时间,电影镜头刻画她在私人时空里表现出性的狂欢与沉醉,这与母亲家的沉闷无趣构成鲜明对比。
电影试图表现外祖母纪明岚是一个脾气火爆,控制欲强的人,她看不惯一切不循规蹈矩的东西,批评女儿的新闻报道不够“正能量”,她经常无缘无故地发作,随意毁掉女儿的私人物品。其实在日常生活中,和中国的大部分老年人一样,纪明岚也有自己的兴趣爱好,组织合唱队,管理社区事务,参加同学聚会等等,她甚至还获得了一个新的追求者。不过后面的这些情节,并没能合理地解释人物性格的来源,只是标注了这样一种符号化的母亲的存在,如果不是金燕玲的表演部分抵消了人物设置的生硬感,观众更要以为这里存在一种隐喻了。
对郭建波的表现就完全不一样了,从表面上看,她是一个不称职的母亲,对女儿缺少陪伴,女儿根本想不起小时候有妈妈在身边,为了和情人幽会,她将女儿锁在房里。但是,电影给了她足够的主观视角,使得我们无法对她的行为产生恶感,反而充分激发了同情,所有人都希望看到她的个人世界继续打开,一路深入下去,而电影也正是朝着这一方向在努力。郭建波的吸引力和合理性就建立在她逃离母亲的角色之上,看到郝蕾的几段表演,让人想到的还是《颐和园》里的余虹,的确是这样,她身上散发着整个1980以及1990年代初个性思潮的气息,在这个意义上,如果说她母亲的牢笼是身边所有的人,那么她的牢笼就是她自己。
在母亲病床前最后的独白,显示了郝蕾的功力,中国电影演员里有独白能力的大概不到千分之一,而很多人会激赏这一独白,更因为它加强了这部电影的戏剧冲突,没有像很多小品类电影一样,来一个180度的温情反转。女儿对着病床上无法开口的母亲说,“你安静了世界就安静了。”这是极有分量的一句话,多少压抑、不甘和怨怼随之表达了出来,如果电影不是过多地倚重女儿郭建波的视角,那么就可以更加复杂地看待女儿与母亲之间的情感博弈,按照福柯的观点,这显然是一种微观权力的博弈。疾病是一具难以想象的枷锁,女儿把母亲这一生命阶段概括为“世界的安静”,但这个世界并不是母亲的世界,而是她郭建波的世界,母亲所在的那个世界,无论过去还是未来都是她所无法想象的,纵使她自己也是一名母亲。在这一时刻,个人主义单向度的解放感,母亲的离去带来的遗憾与悲伤,潜意识中自由的快乐,以及这种快乐带来的罪恶感与自我厌恶,一切都还远远不够以一段四分钟的独白所表现。
电影的名字“春潮”象征涌动的生命活力,在电影的开头,郭建波为了驱逐母亲带到家里来的老人合唱队,弄坏了厨房水管,影片结尾处,她和年轻的盲人按摩师亲密相处,从门缝里朝外涌出潮水,一直蔓延到无边无际的远方,越过老人们的剧场,流淌到女儿们的海滩。这一幕几乎是在模仿《赤桥下的暖流》,在那部日本电影里,清水美沙扮演的女主角欲念澎湃,在无所谓时间和空间的无名小镇上,用快乐的暖流治愈一切。《春潮》以暖流结尾,意味着郭建波式的个性自由和身体解放超越了一切,很清楚地表明这依旧是一则童话。
二
中年女导演玛格丽特从噩梦中惊醒——她梦见病床上的妈妈死了,惊魂未定,下床双脚踩到满地的水,原来是水管爆了,屋子被淹,她手忙腳乱,不知所措,心情难以形容,第二天早上,她已经转移到妈妈的老房子里睡觉,又被一个抄水表的吵醒,竟然崩溃大哭。从水管到泪腺,这是每个独居女人的现实主义生活,哪怕是具有强悍性格的女导演,所以究竟谁真的会去把好好的水管弄坏呢?郭建波的革命手段真是比她妈妈的合唱团还要理想主义。
玛格丽特是2015年的电影《我的母亲》的女主人公,导演南尼·莫雷蒂出生于意大利,一门三代知识分子,他的哥哥弗朗哥·莫雷蒂是著名的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南尼·莫雷蒂最有名的作品是获得2001年戛纳金棕榈奖的《儿子的房间》。《我的母亲》延续了他深具洞察与表现力的细腻风格。最为难能可贵的是,男性导演既将自己在职业与生活上的感悟,通过一位女性人物表现出来,同时又刻画出女人独有的性格、视角与内省方式,在我看来,这正是一条“怎么写女人”的正确路径。 电影中的女导演玛格丽特,由意大利女演员玛格丽特·贝饰演,这位演员出生于1962年,出演这部电影时已经53岁了。《我的母亲》与《春潮》在立意上颇多相似之处,郝蕾扮演郭建波时年也有43岁,两个女主角都是事业有所成就的知识分子女性,但都遇到了一些问题,需要自我追问。她们的家庭也一样,都由单身的外祖母、母亲和外孙女构成。两部影片都涉及外祖母患病到去世的过程。与郭建波相比,玛格丽特的性格更加坚定、强悍,她的前夫、男友和哥哥都觉得她为人过于苛刻,难以相处。当母亲病危时,玛格丽特脑海中常常闪现过去与母亲相处的场景,她回想起这样一幕:当她发现年迈母亲的驾驶证已经失效却仍然在开车,她二话不说,坐进驾驶室,把那辆母亲刚刚找人修好的车,一次两次三次朝墙上撞,直到撞烂为止,母亲只好在边上瞅着,难过地说不出话来。
不过,正因为有如此相似的结构,才更可以比较两部电影的不同之处。首先是两位女主角职业上的困境,作为记者的郭建波,最大的不如意在于外部环境对她的“压迫”,为了简单快速地阐明这一点,电影中出现了一个平庸无能,只求自保的上级,在他的比照下,自然更加显示出郭建波自由思想的可贵。但设置这样一个脸谱化的上级实在还是伤痕文学的表现手法。郭建波周围都是这类脸谱人物的腔调,他们发出刺耳的背景声音,这声音只加强了她对于自己的世界的固守,不会激发出反思的契机。这些声音当然也无法建立起各自不同的世界,只能为了起到突出女主人公的作用而存在。哪怕是戏份第二重要的母亲纪明岚,其实同样是这刺耳的背景声音之一,而这正是问题所在。
在《我的母亲》里,玛格丽特的职业上的问题是重点表现的,当然这与南尼·莫雷蒂自己的经验有关。有趣的是,《春潮》里的纪明岚质疑女儿郭建波,为什么不多报道一些正能量,而玛格丽特的母亲对玛格丽特同样有此一问:“你为什么要拍一部人们失业、罢工的电影,这不是令人不快的吗?”在电影的发布会上,也有人不停地问玛格丽特,在别的导演都退守个人内心时,为什么她还坚持拍社会题材的电影,她并不知道怎样作答,她一贯自信,此时却陷入自我怀疑之中,感到介入世界的无力,哪怕是介入自己的母亲的世界也是困难的。玛格丽特以前一直把与自己不同的东西视为异质,把自己不会去做的事视为错事,这不对吗?为了这个,她专门在拍片的间隙,约来了刚刚分手的男友,想听听他究竟是怎么看待自己的。
在我看来这是一幕平静而优美的场景,罗马城市夜幕下的广场上,一辆用作道具的公交车缓缓驶过,玛格丽特和男友在饮料机前的简易桌椅上面对面坐着,她向他倾诉心中苦闷,女儿初恋了却不告诉妈妈,去告诉了外祖母,男友指出她内心对事、对人的隔膜,“你不喜欢任何东西”。这时她想起,当女儿问她为什么一定要把拉丁文学好时,她并不能真正回答这个问题,只让她去把这门课学好,做好就对了。面对母亲的疾病她无能为力,这种无力感开始摧毁她原有针对种种事情的信念,首先是从她的职业开始的。导演事业,并不是仅仅为了烘托女主人公个性而存在的装饰,而是在这里得到了真实的表现与辨析,玛格丽特遇到了一个棘手的过气明星,处处给她的拍摄添麻烦,而即使是这样一个配角的世界也是完整而有趣的,约翰·特托罗的精彩表演,差点抢了主角的许多戏。
母亲的世界当然更具有完整性,当她疾病缠身,即将离开人世之时,这种完整性才表现出来。玛格丽特与妈妈各自的世界,在这个时刻真正发生了交叉,“我的母亲”这一命名也就选在了这一时刻。在这最后的时刻,许多母女相处的细节同样是来自导演莫雷蒂的亲身体验,就在他拍摄这部片子的同时,他的母亲在家中去世了。电影中甚至出现了这样的情节,玛格丽特在片场工作,传来了母亲离开的消息,她沉默了,但仍然坚持把当晚的任务拍完。
这里没有女儿的独白,而变成了母亲去世后,由她过去的学生们回忆老师的众人的声音,玛格丽特才知道母亲年轻时有非常亲切、活泼的一面,这印证了她对于自己并不了解母亲的怀疑。她走到母亲用过的写字台前,打量着她用过的书籍,做过的笔记,感受她书房的光线,在这种光线里,玛格丽特取代了母亲的位置,她的眼里再度噙满泪水。
三
全世界最知名的母亲,当属圣母玛利亚。五百多年前,这位母亲的形象一再出现在西斯廷绘画之中,后来却很少能成为20世纪电影的主角,在几部与耶稣有关的电影中,圣母的出场也仅仅是浮光掠影,更不用说以她为中心来编故事了。不过,不一定非得表现圣母本身,圣母般的母爱和受难的故事在电影中是多见的。上帝罚夏娃受生育之苦,就连《西游记》中的黑风怪都知道将自己的生日称为“母难之日”。更何况,痴心父母古来多,母爱作为一种无法脱离的自然,经常成为悲剧的先决条件,无论对这些悲剧的书写是要起到什么作用。
在上海1930年代的左翼电影里,吴永刚导演、阮玲玉主演的默片《神女》,无论在立意、艺术表现和宣传影响上,都成为左翼电影运动的一个小小高峰,尤其是阮玲玉在这部电影中的悲剧形象,几乎可以与同时代“嘉宝的脸”(罗兰·巴特语)相提并论。这位无名无姓的单身母亲,深爱着她那无父的儿子,为了供他上学,每天晚上去行皮肉生意,又被流氓控制难以脱身,最终愤而将流氓杀死,获了重刑。卖淫、杀人的罪孽,与阮玲玉楚楚可怜的身姿,以及小黎铿明亮动人的大眼睛构成了强烈的对比,这种强对比度正是左翼电影获得成功的最大法宝。
时隔两年,阮玲玉又主演了另外一部叫好叫座的左翼电影,《新女性》,这部電影中构成强烈对比的是这位“新女性”前后判若云泥的生活。在电影开始时,小学教师韦明靠教音乐谋生,兼职写作,除了拥有稳定的工作外,她还是一个有“书写权”的女作家,有“自己的一间屋”和一份呼之欲出的爱情,她生活在上海都市的中心,是一个“摩登女郎”。但很快她就遭遇了一系列的危机,丢了工作,遭到侮辱,失掉爱情,沦为暗娼,而这一切就是因为她在乡下有一女儿,染上了重病,为了救治女儿,她必须想法挣钱,陷入了一系列不公正社会的圈套中。无论是否“新女性”,对女人来说,母亲的身份都最为天然,母性伦理都最为正当,也不可避免,《新女性》延续了《神女》的方式,将这一因素看做讨论女性身份构成的不可或缺的因素,从这里开始挑战、批判现存社会制度,也解构了“摩登女郎”的符号。影片的最后,女主人公韦明郁郁而死,预兆了阮玲玉在电影上映同年的自杀身亡。 著名的香港电影《法外情》,几乎是《神女》的改写版,只不过把重心转移到了神女长大后的儿子身上,他并不知道自己是底层妓女的孩子,而他的律师职业最终为他那可怜的生母洗刷了清白。1985年香港与大陆的许多观众,都为刘德华与叶德娴的精彩表演捧一鞠同情之泪。27年以后,他们俩再度合作,在许鞍华的电影《桃姐》里,不是扮演母子,而是扮演衰老的家佣和她从小将之带大的少爷,他如同她的螟蛉之子,却是跨越了主仆两个阶层。为女佣的母亲,为娼妓的母亲,为奴隶的母亲。
我所看到最新的一部“神女”电影,是2017的美国电影《弗洛里达乐园》,这部小成本片意外地得到了多项专业电影奖项的提名。在紧邻奥兰多迪士尼的一个破败小镇上,一对母女住在一个叫做“魔法城堡”的廉价汽车旅馆里,年轻的妈妈只有二十出头,没有固定工作,靠吃救济生活。6岁的小女儿在“他人的迪士尼”之外靠童真的想象力,自己建立了地上的乐园,而妈妈只能走上卖淫之路,最后连女儿的监护权都失去了。少女妈妈是美国长久以来的一个社会问题,这些缺乏教育,没有生计的女孩们,在无意识地做了母亲以后,很快就陷入了贫困,卖淫常常是她们难以避免的结局。这部电影用清新、明快、哀而不伤的色调刻画了纯真与不幸的交织。
身体奴役是女性深重的苦难,而妓女又是极端地反道德,要解决这一矛盾,莫过于让妓女成为“神女”——母亲,母爱会净化她的身体,使她所受的苦难免于道德指控,而成为纯净的悲剧人物。在梅尔·吉布森执导的教义电影《耶稣受难记》里,圣母玛利亚与抹大拉的玛利亚在某种意义上合成了同一种女性,为耶稣的受难而感到十分痛苦的女性。母爱、罪感、悲悯、神恩这些元素由这群为耶稣的尸身膏油的女性们共同表达出来,其中最亮眼的,还是莫妮卡·贝鲁奇扮演的抹大拉的玛利亚,就是那个众人朝她扔石头,而被耶稣一句话解救了的妓女。这个演员选得太好,几乎想象不出还有比莫妮卡·贝鲁奇更合适的抹大拉的玛利亚,她浑身写明了下沉的肉欲,脸庞却瘦削,双唇紧闭,眼神里有种无辜的清澈。这位意大利艳星最有名的作品是《玛丽娜》(又名《西西里岛的美丽传说》),该片在漫长的电影史中脱颖而出,成为一代又一代男孩的启蒙片。在电影中,玛丽娜的处境越来越糟糕,最后沦为权力的玩物,这在何种程度上隐喻了意大利在二战时的处境暂且不提,只说戏里戏外,男孩们对她的迷恋使他们几乎忘记了,每家都还有个灰头土脸持扫帚的妈妈,她代替了他们所有人的妈妈。
四
哈姆雷特不能忍受自己的母亲过了中年还有情欲,疯狂地当面咒骂她,骂得丹麦皇后几乎断气,弗洛伊德会说,这是恋母情结的反面表现,杀父娶母的竟然不是我,而是一个臭烘烘的叔叔!母亲的罪孽无可开脱,只有为儿子喝下毒酒。法国人瞧着觉得英国人负担太重,太不自然,20世纪的法国电影可以清新自然地表现母子主题,无论是路易·马勒的《好奇心》(又名《心脏杂音》),还是法国作家克理斯多夫·奥诺雷跨界执导的《母亲,爱的限度》,都把母亲刻画成了儿子的性启蒙者,罪感在这里成了人性深度的敞开。《母亲,爱的限度》改编自法国理论家乔治·巴塔耶的同名小说,这部小说是巴塔耶自己的理论著作《情色论》的一种文学实践,谈不上有多么成功,就像一切理论家的文学作品一样,却能够打开限度。但是,这些限度之外的母亲并不是自由的象征,无论是小说中写的那个母亲,还是电影中扮演母亲的伊莎贝尔·于佩尔,看起来都深深地陷入痛苦与深渊之中。
陷入深渊的母亲不但自囚,而且囚禁了她的孩子,《春潮》也想表现这一点,但面对高知高冷的女儿,妈妈那点老皇历的威权只是色厉内荏。有些爆米花电影倒把这种囚禁表现得轻松有趣,比如2020年贺岁片《囧妈》里徐峥的妈妈,在火车上不停地往儿子嘴里塞吃的东西。当然,如果真的要看母亲对儿子的控制造成的悲剧,还得打开电视收看社会新闻与真人秀节目,艺术来源于生活,常常远远赶不上生活。
那么,如何解救被囚禁的母亲?“救母”是象征意味浓厚的文学主题。我首先想到的是科幻电影《终结者》,陆陆续续一共拍了七部,再拍几年,就会到达第一部中所设置的未来时间——2029年了。这个故事就是从“救母”开始的,人类被机器人攻陷,起义军领袖发现机器人要到1984年去杀害自己的母亲,以便取消他的存在,便派了得力的手下,穿越到那一年去保护母亲,他年轻英俊的手下干将与琳达·汉密尔顿演的母亲相爱,她怀孕了——恰是孕育了若干年后的起义军首领。由于异质性的“他者”(机器人)入犯,我派出年轻的“自我”(父亲),穿越时光,娶了母亲,诞下“自我”。在这个意味深长的循环论证中,主动的自我创造的目的正是为了排斥非我,母亲为这个过程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子宫,没有子宫,就没有自我创造。这看起来又是尼采的“上帝死了”以后才会产生的一种思考。在另外一部脍炙人口的科幻系列电影《异形》里,人被杀死,尸体被异形征用为“子宫”,用来孵化小怪物,这表现了我们潜意识深处对于自我创造的焦虑。有时候,女人也会对自己能创造出什么感到无比焦虑,在波兰斯基的恐怖片《罗斯玛丽的婴儿》(又名《魔鬼圣婴》)里,罗斯玛丽和丈夫搬进新公寓,她梦见与魔鬼交合,不久怀了孕,成天心惊胆战,而常来串门的隔壁老王一家人越看越像是魔鬼的远亲,终于有一天她诞下了无瞳孔的婴儿,却对她露出了稚子的粲然一笑。这部电影原本打算邀请希区柯克来导演,希区柯克必然会更加注重心理性,让观众看懂这是在讲女性的产前恐惧症,而波兰斯基更喜欢表现怪力乱神,无意之中深描了女性和她所处的家庭乃至社会内在的脆弱。
无论如何,当《终结者》第一部里,金发碧眼的大学生琳达·汉密尔顿出现在镜头前时,青春、美丽、纯情,令人震惊,就像是没吃禁果之前的夏娃,母亲的苦难和憔悴还与她完全无关,而到了第二部里,她已经是个精神失常的疯女人了。
救母就是救自身,这个主题古已有之,又屡经改编,从《劈山救母》到《宝莲灯》,许仙无能救不了白娘子,她中了状元的儿子却可以。1979年的日本動画片《龙子太郎》也拍得相当动人。太郎的妈妈怀孕了,因为缺乏食物,偷吃了村子里的两尾鱼,被变成一条龙,她留下了自己的眼睛作为母乳喂养孩子,成了一条瞎眼的龙,太郎成年后不远千里寻找母亲,在龙的帮助下,搬走了堵住湖水的岩石,湖水倾泻而下,万亩良田得到灌溉,人们不再困于贫穷和饥饿,龙也力竭而死。这是一个典型的农业时代的神话。最后天神受了感动,让死掉的龙身脱去了鳞片,一个洁白丰腴的裸女出现在太郎面前——妈妈复活了。《龙子太郎》的日本原版里,龙妈妈的配音是吉永小百合,时年35岁,后来她又出演了山田洋次导演的《母亲》(2008)和《假如和母亲一起生活》(2015)两部电影,演的都是二战及战后的昭和时代,受战争影响而忍辱负重的母亲。《龙子太郎》中文配音版那隐忍、悲戚的母亲的声音,则来自刚刚去世的刘广宁。献出眼睛,变得疯癫,放弃生命,这些都是母亲愿意做的,这是永远的母爱的盲目与宿命。 被囚禁的母亲对于女儿来说则是一个更为复杂的问题,因为母亲在任何意义上都是女儿的镜像,要逃避妈妈这个人可能不难,要逃避这一镜像却非易事。这也是为什么在《春潮》《我的母亲》等电影中,女儿也总是有她自己的女儿的原因。这一设计在华裔导演王颖的《喜福会》里达到了极致,一桌麻将的四个移民老太太,跟各自的女儿之间都有故事,在她们的回忆中,又有各自母亲的生存镜像,而她们的四个年轻女儿中有三个也已为人母,简直就是一个母系社会。电影改编自谭恩美的小说,加上王颖本人的华裔身份,不可避免地带上了海外华文文学共有的叙事立场和气味,过于追求今昔对比和中美反差,反而显得刻板。相比之下,王颖拍摄于2010年的《芳心天涯》则放松得多。这部电影仿佛为苏珊·萨兰登和娜塔莉·波特曼两人量身定做,娜塔莉·波特曼已经从《这个杀手不太冷》里的小女孩,长成了叛逆期少女,温柔而冷静,带点酷与不屑,终日想寻找自己那从未谋面的父亲,萨珊·萨兰登扮演的老妈,则永远想追求带有华丽戏剧感的生活,一再被欺骗,一再受挫。这部电影是喜剧,却并不是爆米花电影,影片最后,母亲最心爱的,也象征了她与生俱来的性格的那辆金色奔驰车,终于被卖掉,换取了女儿远走的学费,某种程度上,这种牺牲把她自己从浮夸幻想的陷阱中救了出来,从此她是一个人生活了,真是喜中有悲,悲中有喜。
五
关于我母亲的一切。
这部西班牙电影有这样一个名字,似乎已经说明了它的丰富性。导演是西班牙国宝级的阿莫多瓦,永远关注底层、女人、妓女、变性人,关注这个国家里的穷街陋巷、医院和停尸房,小酒馆……这部电影的视角是双重的,单身母亲玛努艾拉年轻时过着嬉皮士艺术家的生活,和变性人丈夫分手后独自生下儿子,她想看到儿子长大,成为作家,儿子则想看到母亲的过去,有过怎样的生活?他的生父是谁?一个大雨的夜晚,儿子被疾驰的车辆撞翻,在那一刹那他看到世界,人,车,一切都颠倒了过来,电影也就此获得了仿佛是儿子亡魂的视角:他看到他死后,母亲回到巴塞罗那,去寻访父亲,回到了过去的生活的漩涡中,他看到和他同父的艾滋病婴儿的出生,自己的母亲收养了他,用自己的名字为他命名……
这是一曲伤心巴塞罗那之歌,女人们,变性的男人们,母亲们,女儿们,孩子们,台上演的是“欲望号街车”,台下演的是不平常的遭际中平常的悲欢。阿莫多瓦的电影说不出有多么特别,但又处处特别,处处令人会心。电影中有三种不同类型的母亲,除了玛努艾拉以外,特别动人的是佩内洛普·克鲁兹扮演的年轻修女罗萨,纯洁而热情,极想有为,却莽莽撞撞地怀上了孩子,染上了艾滋病,不幸殒命。罗萨的妈妈是一个典型的有钱人,虽然牵挂女儿,却不接受她向弱者的无条件付出,更不接受她留下的罹染重症的婴儿。在很多时候,母亲的爱同样受到一些严格的社会前提的制约,阶级、民族、肤色这些屏障,有时连母爱的普遍性亦会在上面撞得粉碎,比如那首风靡一时的电影插曲《草帽歌》,出自日本电影《人证》,其中的母亲杀死自己的混血儿子,就是为了掩盖历史与个人记忆,这也是“我妈妈的一切”。
佩内洛普·克鲁兹,《芳芳郁金香》中的惹火少女,《加勒比海盗》中的迷人女海盗,《午夜巴塞罗那》中的美貌艺术家,如果《巴黎圣母院》十年前重拍,我认为她是扮演艾丝美拉达的不二人选。但谁能想到,她曾多次出演底层的母亲,而且都获得了重要奖项的提名。第一次是阿莫多瓦的电影《回归》,第二次是西班牙导演胡里奥·密谭的《妈妈》,而在去年刚刚上映的阿莫多瓦的新片《痛苦与荣耀》里,她又扮演男主人公儿时的母亲,他们是住在窑洞里的赤贫阶级,她却竭力抚养儿子长大成人并让他接受教育。阿莫多瓦是怎么看出克鲁兹身上潜在的母性之光的?或者,阿莫多瓦可以挖掘一切女人身上母性的本能,如同善于挖掘男人身上那一半的女人一样。
《回归》不是一部大城市电影,它的立足点在西班牙中西部的农村,原型是阿莫多瓦自己的故乡拉曼查地区。很多人对它的观感是,很像拉美小说,比如《百年孤独》。影片一开头,肆虐的狂风无休止地刮过墓园,刮过村庄,村子里的人在议论蕾木妲和索欧两姐妹的母亲“亡灵”归来的事。佩内洛普·克鲁兹扮演的蕾木妲在马德里是个清洁工,自从给母亲扫墓回来后,人生就发生了一系列意想不到的变化,首先是丈夫欲强奸女儿,而被女儿反抗刺死,蕾木妲为了保护女儿,全力隐匿丈夫的尸体,没想到反而因此寻到了人生的新事业。与此同时,妹妹家里住进了母亲的“亡灵”,母亲专为与蕾木妲和解而从乡下来到马德里,引发了母女之间多年未有的正面对峙。《回归》里表现的家庭结构也与《春潮》及《我的母亲》类似,所有三代都是女人,不同的是,《回归》里的男人都是被女人杀死的。蕾木妲从母亲那里得知,造成她与母亲不和的罪魁祸首正是当年强奸了她的父亲,母亲得知此事后放火烧死了父亲和他的情人,而历史已经重演,她如今又杀死了欲强奸自己女兒的丈夫。在这里,父亲不仅缺位,而且成了压迫与侵害者。母亲与女儿们建立起的联盟天然地具有一种社会主义的倾向,这部电影里节奏最为轻快的一段,是当蕾木妲临时决定为一个剧组做饭时,她找到了街坊四邻的女人,问这个借蔬菜,问那个赊牛排,在这一过程中也让她们帮她埋掉了丈夫的尸体。这些分开看一个个都是惨兮兮的女人,聚集在一起却成为了彼此的肢体,似乎没有什么她们处理不了的问题,甚至死了两个坏男人也不在话下,这是典型的无产者的形态。所以,2006年的戛纳电影节,干脆把最佳女主角颁给了这一群女演员。
2015年的电影《妈妈》也是一部很独特的作品,佩内洛普·克鲁兹扮演一个被丈夫遗弃,又失业了的女人玛格达,她罹患乳腺癌,在切除了一侧的乳房以后,年幼的儿子出现了某种心理障碍,总是逃避与她对视,这让她感到分外痛苦。电影用一种非常写实的手法,表现她经历这一切苦难的过程。在她好不容易调整自己,打算开始新生活时,灾难又一次降临,癌细胞扩散了,医生告诉她最多只有六个月的生命,燃起的希望再次被摧毁,玛格达此时的眼神,失望,淡漠,逆来顺受又幽怨灼人,真实得动人心魄。
一次意外的怀孕完全改变了玛格达生命最后的日子,她放弃了所有治疗,打算把最后一点能量用来挽救这个即将来临的女儿,这是最后的斗争,残损的身体全力以赴供给新生命以足够的养分,像是一片轰塌的废墟,正在开出一片奇异的花朵,结出终极的果实,这是属于女性身体的奇迹。我对这部电影不满的地方在于,后半部分表现得过于理想化了,几乎脱离了原有的写实,而在毁坏和新生两极之间被撕扯的母亲,经历了怎样惊人的心理与生理的考验,这是多么伟大的表现空间。
玛格达在分娩之前,用手机摄录了自己留给女儿的一段话,因为女儿将无法与她谋面。对玛格达的女儿来说,对任何人来说,最痛苦的莫过于不知母亲身在何处,正如《回归》里的蕾木妲对归来的妈妈说:“没有了你的日子,我真不知道该怎么过。”
(2020年7月11日,谨以此文纪念母亲去世一周年)
(责任编辑:丁小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