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教材与课程标准的关系
要有效使用高中历史新课程教材,就必须要正确认识它与《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之间的关系。教材的编写是以《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为依据,其指导思想和原则符合课程标准的规定,所体现的教学思想、教学目标都是一致的。因此,《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是指导教学活动、优化教学过程、衡量教学成果的纲领性文件,我们的教学活动必须立足于课程标准。
首先,我们要认真研究课标,深刻理解课标所阐释的有关教材与教学的课程理念及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一体的课程目标。教学活动要紧紧围绕着从整体上落实这些课程目标。其次,我们要认真研究高中历史新课程教材,根据课标的要求,学生的学习兴趣、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状况,以及教师自己的专业素养来对教材进行适当处理,有效整合教学内容和教学资源,在不加重学生学习负担的基础上,帮助学生构建利于深化学生认识的历史知识结构体系。
二、选修与必修的关系
根据课标要求,历史课分为必修课与选修课。必修课是学生必须学习的基础课,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学生较全面、系统地掌握整个人类社会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科学技术等领域的发展。选修课是为一部分对历史学科有兴趣、有一定历史素养的学生开设的,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的历史视野,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同时也能够为学生提供多种选择,提升学生的认知层面。因此,在教学时序的安排上,我们应根据教学内容对必修课加以重新整合。
以人民版选修二为例,专题“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在很多内容上与必修一有重复之处,特别是在课程主题、基本理念、基本知识线索上有对应的衔接关系。教师在讲授时可借鉴并参考必修一中的对应内容,提醒并帮助学生回顾、复习相关知识。但是同时应注意教学内容的侧重点不同,必修一侧重于对各国近代民主体制的构建与特点进行评述,选修二侧重于从英、美、法、中等国民主力量同专制势力斗争的角度,分析各国民主建设的史实和成就。
三、必修模块之间的关系
高中历史新课程设置有三个必修模块,这三个模块密不可分,从不同角度反映人类社会历史的主要内容,它们之间互相渗透、互相联系。因此,教师应从历史事件相互联系的特点出发,在落实每节课教学目标时,对教材进行适当灵活的整合,帮助学生对一个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概况进行归纳,构建一个阶段历史发展的框架,形成对专题知识体系的完整认识,拓展思维。
以人民版必修一为例,教师在对该模块进行教学时,可适当联系其他模块知识。如必修一专题“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可联系必修二专题“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必修一专题“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可联系必修二专题“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必修一专题“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可联系必修三专题“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在教学中阐明社会政治与经济、文化发展的关系,帮助学生全面、深刻地认识历史发展的进程和趋势。
四、模块内部专题之间的关系
现行高中历史新课程教材在模块专题的安排上,采取了先中国后世界、先古代后现代的方式。对学生而言虽然有益于先易后难、由远及近地了解历史,但忽略了历史是全球大背景下的历史。在同一模块中,中外史实被非常清晰地割裂开,不适合全球史观的要求。教师在教学时可适当将各专题的先后顺序加以调整,将同时代的中国和西方的内容放在一起,进行比较性教学,使学生学习历史的视野更加开阔,理解更为深刻,认识历史发展的整体性和规律性。
以人民版必修二为例,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可以先讲授专题五“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再讲授专题二“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通过把中国经济史纳入世界经济史的范畴,把中西方历史贯通,形成一个整体,使学生认识中国和世界的内在联系,多视角、多层次地分析和解决问题。
五、同一专题内容之间的关系
高中历史新课程教材采用专题编写体例,每个专题集中探究一个比较宏观的历史问题,而每个专题又由相互联系的各课构成有机整体。教师在教学中要灵活使用教材,根据课标要求和学生的实际学习水平对教材进行适当的取舍调整和补充。
以人民版必修二为例,在专题“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中课标要求从近代中国资本主义产生、曲折发展的史实,探讨影响其产生、发展变化的主要因素,认识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教材在编排上分为三课“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按阶段归纳近代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表现,分为五个阶段:(一)产生;(二)初步发展;(三)民国初年“短暂的春天”;(四)国民党统治前期进一步发展;(五)国民党统治后期的困境。通过分析每个阶段发展变化的原因和影响,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
六、初高中历史教材的衔接
现行高中历史新课程教材在编撰上采取古今贯穿、中外合编的专题体系,这一体系是在初中通史体系基础上设置的。相对初中历史而言,高中历史教材结构的逻辑性、系统性更强。而很多学生初中时对历史课不够重视,历史基础知识薄弱、视野狭隘,缺乏对知识整体性的把握,导致初高中历史知识的割裂,严重影响高中历史课程的学习。因此,在对高中历史教材进行处理时,教师要注意与初中历史教材的衔接,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强化基础知识的掌握,引导学生及时实现知识的迁移,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七、历史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
新课程改革提出既注意体现学科间共同基础性,也注重相关课程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高中历史新课程教材存在很多与其他学科间的交叉知识。以人民版为例,必修一中涉及政治课中的政体、国体、法律的专业知识;必修二中涉及公司制、产权制、股份制、市场经济、世界经济区域化全球化等经济专业知识;必修三的思想文化专题,由于其理论性强、专业性强、流派纷呈、时空跨越大等特点,涉及比较深奥的自然科学或哲学、文学理论知识。教师在教学时仅凭一本教材和现有知识水平很难驾驭教材。因此,教师一方面要不断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另一方面要展开与其他学科教师间的合作,通过集体备课、相互协商来进行跨学科教学。在教学中将历史史实与政治理论、经济常识、地理知识、文学理论等知识相结合,既能解答学生对某一知识点的疑问,也能扩大学生视野与分析角度,增强跨学科综合能力的训练。
高中历史新课程编写的多样化,说明我们的教育改革已经取得很大的成绩,但在改革过程中我们深刻感到对新教材使用的困惑,这严重影响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效果。作为一线历史教师,只有不断强化自身的专业素质和教学技能与技巧,努力提高自身的政治素养,才能实现高中历史新课程改革的平稳过渡。
参考文献
[1]朱汉国主编.历史教学研究与案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高中历史教科书简评[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5(1-2).
[3]甘波.历史课程改革中要把握好的几对关系[J].中学历史教学,2005(4-5).
(责任编辑 庞丹丹)
要有效使用高中历史新课程教材,就必须要正确认识它与《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之间的关系。教材的编写是以《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为依据,其指导思想和原则符合课程标准的规定,所体现的教学思想、教学目标都是一致的。因此,《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是指导教学活动、优化教学过程、衡量教学成果的纲领性文件,我们的教学活动必须立足于课程标准。
首先,我们要认真研究课标,深刻理解课标所阐释的有关教材与教学的课程理念及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一体的课程目标。教学活动要紧紧围绕着从整体上落实这些课程目标。其次,我们要认真研究高中历史新课程教材,根据课标的要求,学生的学习兴趣、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状况,以及教师自己的专业素养来对教材进行适当处理,有效整合教学内容和教学资源,在不加重学生学习负担的基础上,帮助学生构建利于深化学生认识的历史知识结构体系。
二、选修与必修的关系
根据课标要求,历史课分为必修课与选修课。必修课是学生必须学习的基础课,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学生较全面、系统地掌握整个人类社会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科学技术等领域的发展。选修课是为一部分对历史学科有兴趣、有一定历史素养的学生开设的,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的历史视野,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同时也能够为学生提供多种选择,提升学生的认知层面。因此,在教学时序的安排上,我们应根据教学内容对必修课加以重新整合。
以人民版选修二为例,专题“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在很多内容上与必修一有重复之处,特别是在课程主题、基本理念、基本知识线索上有对应的衔接关系。教师在讲授时可借鉴并参考必修一中的对应内容,提醒并帮助学生回顾、复习相关知识。但是同时应注意教学内容的侧重点不同,必修一侧重于对各国近代民主体制的构建与特点进行评述,选修二侧重于从英、美、法、中等国民主力量同专制势力斗争的角度,分析各国民主建设的史实和成就。
三、必修模块之间的关系
高中历史新课程设置有三个必修模块,这三个模块密不可分,从不同角度反映人类社会历史的主要内容,它们之间互相渗透、互相联系。因此,教师应从历史事件相互联系的特点出发,在落实每节课教学目标时,对教材进行适当灵活的整合,帮助学生对一个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概况进行归纳,构建一个阶段历史发展的框架,形成对专题知识体系的完整认识,拓展思维。
以人民版必修一为例,教师在对该模块进行教学时,可适当联系其他模块知识。如必修一专题“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可联系必修二专题“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必修一专题“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可联系必修二专题“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必修一专题“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可联系必修三专题“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在教学中阐明社会政治与经济、文化发展的关系,帮助学生全面、深刻地认识历史发展的进程和趋势。
四、模块内部专题之间的关系
现行高中历史新课程教材在模块专题的安排上,采取了先中国后世界、先古代后现代的方式。对学生而言虽然有益于先易后难、由远及近地了解历史,但忽略了历史是全球大背景下的历史。在同一模块中,中外史实被非常清晰地割裂开,不适合全球史观的要求。教师在教学时可适当将各专题的先后顺序加以调整,将同时代的中国和西方的内容放在一起,进行比较性教学,使学生学习历史的视野更加开阔,理解更为深刻,认识历史发展的整体性和规律性。
以人民版必修二为例,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可以先讲授专题五“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再讲授专题二“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通过把中国经济史纳入世界经济史的范畴,把中西方历史贯通,形成一个整体,使学生认识中国和世界的内在联系,多视角、多层次地分析和解决问题。
五、同一专题内容之间的关系
高中历史新课程教材采用专题编写体例,每个专题集中探究一个比较宏观的历史问题,而每个专题又由相互联系的各课构成有机整体。教师在教学中要灵活使用教材,根据课标要求和学生的实际学习水平对教材进行适当的取舍调整和补充。
以人民版必修二为例,在专题“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中课标要求从近代中国资本主义产生、曲折发展的史实,探讨影响其产生、发展变化的主要因素,认识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教材在编排上分为三课“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按阶段归纳近代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表现,分为五个阶段:(一)产生;(二)初步发展;(三)民国初年“短暂的春天”;(四)国民党统治前期进一步发展;(五)国民党统治后期的困境。通过分析每个阶段发展变化的原因和影响,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
六、初高中历史教材的衔接
现行高中历史新课程教材在编撰上采取古今贯穿、中外合编的专题体系,这一体系是在初中通史体系基础上设置的。相对初中历史而言,高中历史教材结构的逻辑性、系统性更强。而很多学生初中时对历史课不够重视,历史基础知识薄弱、视野狭隘,缺乏对知识整体性的把握,导致初高中历史知识的割裂,严重影响高中历史课程的学习。因此,在对高中历史教材进行处理时,教师要注意与初中历史教材的衔接,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强化基础知识的掌握,引导学生及时实现知识的迁移,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七、历史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
新课程改革提出既注意体现学科间共同基础性,也注重相关课程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高中历史新课程教材存在很多与其他学科间的交叉知识。以人民版为例,必修一中涉及政治课中的政体、国体、法律的专业知识;必修二中涉及公司制、产权制、股份制、市场经济、世界经济区域化全球化等经济专业知识;必修三的思想文化专题,由于其理论性强、专业性强、流派纷呈、时空跨越大等特点,涉及比较深奥的自然科学或哲学、文学理论知识。教师在教学时仅凭一本教材和现有知识水平很难驾驭教材。因此,教师一方面要不断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另一方面要展开与其他学科教师间的合作,通过集体备课、相互协商来进行跨学科教学。在教学中将历史史实与政治理论、经济常识、地理知识、文学理论等知识相结合,既能解答学生对某一知识点的疑问,也能扩大学生视野与分析角度,增强跨学科综合能力的训练。
高中历史新课程编写的多样化,说明我们的教育改革已经取得很大的成绩,但在改革过程中我们深刻感到对新教材使用的困惑,这严重影响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效果。作为一线历史教师,只有不断强化自身的专业素质和教学技能与技巧,努力提高自身的政治素养,才能实现高中历史新课程改革的平稳过渡。
参考文献
[1]朱汉国主编.历史教学研究与案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高中历史教科书简评[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5(1-2).
[3]甘波.历史课程改革中要把握好的几对关系[J].中学历史教学,2005(4-5).
(责任编辑 庞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