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当前全新的历史性课题,农村成校作为社会重要的组成部分,创建和谐校园,为和谐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技术支持,必然成为学校发展的潮流和方向。所以,必须深刻认识农村成校和谐校园建设的重要意义,明确和谐校园创建的内容,努力探索农村成校和谐校园建设的基本途径,促进成教事业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农村成校;和谐校园;策略
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要论断,是改革开放深入发展提出的历史性课题,是加深对党的执政规律认识的结果,是全新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结果。农村成校作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创建和谐社会中,必须从创建和谐校园做起,把创建和谐校园,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为当地经济建设服务作为共同理想。那么,和谐校园的内容是什么?意义何在?怎样创建和谐校园?研究和回答这几个问题,对于深化对和谐社会的认识,进而建设成人学校和谐校园,加快成人教育事业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
1 和谐校园建设的意义
和谐作为一种思想,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神的精髓。古人云:“和而不同,求同存异。”这就是说,和谐不是指完全统一,而是指事物协调、均衡、有序的发展状态。具体延伸到学校、延伸到和谐校园,主要是指学校校园内部各种要素处于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状态,主要表现为校园组织结构要素和谐、教育环境和谐和人际关系和谐等。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成人教育越来越受重视,农村成校教师队伍不断壮大,从20世纪60~90年代初的一乡(镇)一人发展到目前按总人口1.5或2:10 000比例配员;培训内容及形式从原来单一的“扫盲”工作,发展到现在的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社会大培训;成校教师从原来的乡镇指派,到现在的从中小学教师队伍中抽调;学员的来源从原来单一的青壮年到现在的各行各业人员;在培训的模式上,从原来的一个中心,发展到以成校为基地,区域内跨部门、跨行业的联合办学新模式。随着成教事业的蓬勃发展,农村成校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合理发展越来越成为摆在成教工作者面前的艰巨任务,然而片面追求规模、利润,忽视培训质量提高的问题仍然存在,影响和制约着农村成人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所以,建设成人学校和谐校园就显得更加必要。
从整个社会的层面看,建设和谐校园,不仅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而且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同时,也是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首先,学校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建设和谐社会过程中应该率先垂范。其次,以人为本作为成人学校科学发展观的价值内核,贯穿于成人教育的方方面面。以人为本,就是要关心人,尊重人,促进人的全面健康发展,建立教师和学员愉悦的精神环境。再次,和谐校园和和谐社会是辨证的统一。一方面,建设和谐社会为和谐校园建设提供持续的动力,一个公平、公正的和谐社会将为和谐校园建设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另一方面,实现和谐校园,将直接为和谐社会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技术支持。
从成校校园内部要求来说,建设和谐校园,不仅是为培养“新型农民”服务,为提高市民综合素质服务,为当地经济建设服务,而且是增强校园创造力,实现校园安定有序的现实需要。一所学校的发展,既需要硬实力,也需要软实力,学校教师和广大学员如果人际关系和谐,把全部精力都用在教育教学、教育培训和教育管理上,目标就会较快实现;和谐的环境培养美德,给人以前进的动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而创造活力是学校生命力和生存发展的现实力量和动力源泉,是成教事业协调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基础条件。这就要求尊重和保护好教师首创精神,承认、尊重和爱护广大学员的个性差异,使每个成员的积极性、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和切实保证。同时,成校和谐校园的一个最重要方面就是教师与教师、学员与学员、教师与学员、领导与教师之间的和谐,使校园井井有条,学校管理秩序、教育教学秩序、教育培训秩序都呈现出一种持续的、连贯的、平稳的运行态势,实现校园结构稳定、关系融洽,使教师能够心平气和地干工作,求发展。
2 创建和谐校园的策略
2.1 优美的校园环境是和谐的根本
成人学员跨进校园所见到的一切,所接触的一切,处处是俯拾不完的美丽,身心自会有说不尽的愉悦,思想上也会无止境地翱翔。据统计,慈溪市共有成校20所,现已有70%的成校成为省级示范性学校。横河镇成人中等文化技术学校由于硬件设备还未达标而未能跨入省级示范性学校的行列,但校园内的浓浓绿意,墙头上的名言警句也令人沉醉,不仅能给人以美德陶冶,也能给人以智慧的启迪,由此感受到希望和力量。另外,学校还通过教师、学员所创造的人文环境,如宣传窗内的佳作等,激发教师和广大学员每颗心灵的自豪感和对学校的热爱之情。总之,一个净化了的环境,会使人的心灵美化,并能激起一种奋发向上的自尊自爱意识。
2.2 以制度建设为抓手,创建有序健康校园
孟子曰:“不以规矩,不成方圆。”诚然,有序健康的校园氛围,必须通过一系列健全科学的制度去规范约束。《慈溪市成教工作者职责》《教师考勤制度》《学校教学质量奖励制度》等涉及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倘若能认真研读,严格执行,对形成健康有序的校园一定大有裨益。但制度建设必须注意两点。1)制度的制定过程要透明,教师的参与度要高,校长不能搞一言堂。制度出台前,不仅要征求领导班子的意见,还要征求教师代表的意见,并在全体教师会上通过。这样的制度才有说服力,执行起来才有力度,效果更明显。2)要善于创新,理论联系实际,体现学校个性。制度一旦出台,切不可朝三暮四,弱化制度的刚性特征。
2.3 以思想道德建设为抓手,共创和谐校园
近几年来,学校由于培训模式的创新,教育培训的层次及规格在提高,教育培训的类型也在不断增多。学校年培训人数日益增多,占全镇总人口的40%以上,远远超过全镇中小学的学生数。因此,建立和谐健康的教师和广大学员的关系,是农村成校和谐校园的显著特征。良好的教师与学员的关系,会成为教师教学、教育管理和学员学习的强大动力,使教学活动成为一项其乐融融的双边活动。由于教育培训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为此,建立和谐的教师和学员关系显得尤为重要。
1)强化师德建设。师德是校园和谐之母,是校园和谐的基础,为此必须强化师德建设。学校在实践中除了严格按要求完成教师的政治学习和业务进修,以提高教师的政治素养和师德情操外,特别注重教师日常的道德修养。如提出教师修养的五字德性要求,严格要求教师在长期的工作生活中,时刻用恭(恭敬待人)、诚(不讲谎言诳语)、和(和气、和蔼)、让(甘为人梯、乐做绿叶)、清(清白做人)规范自己。在处理与学员的关系上,则强调教师对学员的“爱心”。通过学习让爱心传递,让亲情延伸。教师只有全身心地去关爱学员,为人师表,才能提高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效果,才能赢得广大学员的尊重和爱戴。
2)培养尊师意识。建立和谐的教师和学员关系是师生双方互动的过程,成校学员也应该尊重教师的劳动。学员只有充分认识教师工作的辛苦,理解教师培桃育李的心情,才能加倍努力学习,更加尊重老师。因此,学校利用开学典礼、集会、班会、报告会、座谈会、走访等形式,组织开展各种教育活动,培养学员尊师爱生的情感。如此以思想道德建设为抓手,教师与学员互相理解、互相尊重的和谐关系就会逐渐确立起来。
2.4 以人文关怀为抓手,创建领导与教师和谐校园
学校管理可以是微笑的。如果说制度建设是一种硬性约束,那么,以人文关怀为切入点的管理就是一种心与心、情与情的交流。具体体现在管理者和被管理者情感上的共鸣、行动上的一致,从而达到和谐校园之目的。因此,从这个层面上来说,以人文关怀为主导的个性化管理,在管理中的地位尤为重要,作用会更大一些。
人文关怀的立足点是坚持以人为本,凡事多从教师的角度、要求、困难去想想,去考虑考虑。从根本上说,没有一个教师愿意自甘人后,否则,则是领导的素质、管理能力与水平的问题。
坚持以人为本,就必须关怀入微,还必须公正无私,不能感情用事。待人做事公平公正,只有这样,才能使教师心悦诚服,更加爱岗就业。
3 小结
总而言之,和谐校园是成校教师和广大学员生活的家园和精神的乐园,是成长的摇篮。学校必须顺应和谐社会这个当今社会发展的主旋律,全力构建公平、有序、文明、协调、包容的和谐校园,为建设和谐的社会主义社会贡献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陈水平.农村成人教育的现状与发展策略[J].成人教育,2004(1):3-4
[2]齐高岱,赵世平.成人教育大辞典[M].东营:石油大学出版社,2000
[3]孙百才.农村教育发展的现状与对策[J].教育探索,2004(3)
[4]施亚贤,顾建辉.地方高校成人教育和谐发展的策略研究[J].成人教育,2009(5):20-21
[5]吴文.和谐教育最辉煌的篇章[J].江苏教育,2009(5):20-23
[6]丘鸿诠.道德与和谐[G]//共和国60年重大获奖理论成果汇编.北京:中国社科文献出版社,2005:545-549
(作者单位:浙江省慈溪市横河镇成人中等文化技术学校)
关键词农村成校;和谐校园;策略
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要论断,是改革开放深入发展提出的历史性课题,是加深对党的执政规律认识的结果,是全新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结果。农村成校作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创建和谐社会中,必须从创建和谐校园做起,把创建和谐校园,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为当地经济建设服务作为共同理想。那么,和谐校园的内容是什么?意义何在?怎样创建和谐校园?研究和回答这几个问题,对于深化对和谐社会的认识,进而建设成人学校和谐校园,加快成人教育事业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
1 和谐校园建设的意义
和谐作为一种思想,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神的精髓。古人云:“和而不同,求同存异。”这就是说,和谐不是指完全统一,而是指事物协调、均衡、有序的发展状态。具体延伸到学校、延伸到和谐校园,主要是指学校校园内部各种要素处于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状态,主要表现为校园组织结构要素和谐、教育环境和谐和人际关系和谐等。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成人教育越来越受重视,农村成校教师队伍不断壮大,从20世纪60~90年代初的一乡(镇)一人发展到目前按总人口1.5或2:10 000比例配员;培训内容及形式从原来单一的“扫盲”工作,发展到现在的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社会大培训;成校教师从原来的乡镇指派,到现在的从中小学教师队伍中抽调;学员的来源从原来单一的青壮年到现在的各行各业人员;在培训的模式上,从原来的一个中心,发展到以成校为基地,区域内跨部门、跨行业的联合办学新模式。随着成教事业的蓬勃发展,农村成校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合理发展越来越成为摆在成教工作者面前的艰巨任务,然而片面追求规模、利润,忽视培训质量提高的问题仍然存在,影响和制约着农村成人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所以,建设成人学校和谐校园就显得更加必要。
从整个社会的层面看,建设和谐校园,不仅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而且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同时,也是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首先,学校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建设和谐社会过程中应该率先垂范。其次,以人为本作为成人学校科学发展观的价值内核,贯穿于成人教育的方方面面。以人为本,就是要关心人,尊重人,促进人的全面健康发展,建立教师和学员愉悦的精神环境。再次,和谐校园和和谐社会是辨证的统一。一方面,建设和谐社会为和谐校园建设提供持续的动力,一个公平、公正的和谐社会将为和谐校园建设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另一方面,实现和谐校园,将直接为和谐社会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技术支持。
从成校校园内部要求来说,建设和谐校园,不仅是为培养“新型农民”服务,为提高市民综合素质服务,为当地经济建设服务,而且是增强校园创造力,实现校园安定有序的现实需要。一所学校的发展,既需要硬实力,也需要软实力,学校教师和广大学员如果人际关系和谐,把全部精力都用在教育教学、教育培训和教育管理上,目标就会较快实现;和谐的环境培养美德,给人以前进的动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而创造活力是学校生命力和生存发展的现实力量和动力源泉,是成教事业协调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基础条件。这就要求尊重和保护好教师首创精神,承认、尊重和爱护广大学员的个性差异,使每个成员的积极性、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和切实保证。同时,成校和谐校园的一个最重要方面就是教师与教师、学员与学员、教师与学员、领导与教师之间的和谐,使校园井井有条,学校管理秩序、教育教学秩序、教育培训秩序都呈现出一种持续的、连贯的、平稳的运行态势,实现校园结构稳定、关系融洽,使教师能够心平气和地干工作,求发展。
2 创建和谐校园的策略
2.1 优美的校园环境是和谐的根本
成人学员跨进校园所见到的一切,所接触的一切,处处是俯拾不完的美丽,身心自会有说不尽的愉悦,思想上也会无止境地翱翔。据统计,慈溪市共有成校20所,现已有70%的成校成为省级示范性学校。横河镇成人中等文化技术学校由于硬件设备还未达标而未能跨入省级示范性学校的行列,但校园内的浓浓绿意,墙头上的名言警句也令人沉醉,不仅能给人以美德陶冶,也能给人以智慧的启迪,由此感受到希望和力量。另外,学校还通过教师、学员所创造的人文环境,如宣传窗内的佳作等,激发教师和广大学员每颗心灵的自豪感和对学校的热爱之情。总之,一个净化了的环境,会使人的心灵美化,并能激起一种奋发向上的自尊自爱意识。
2.2 以制度建设为抓手,创建有序健康校园
孟子曰:“不以规矩,不成方圆。”诚然,有序健康的校园氛围,必须通过一系列健全科学的制度去规范约束。《慈溪市成教工作者职责》《教师考勤制度》《学校教学质量奖励制度》等涉及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倘若能认真研读,严格执行,对形成健康有序的校园一定大有裨益。但制度建设必须注意两点。1)制度的制定过程要透明,教师的参与度要高,校长不能搞一言堂。制度出台前,不仅要征求领导班子的意见,还要征求教师代表的意见,并在全体教师会上通过。这样的制度才有说服力,执行起来才有力度,效果更明显。2)要善于创新,理论联系实际,体现学校个性。制度一旦出台,切不可朝三暮四,弱化制度的刚性特征。
2.3 以思想道德建设为抓手,共创和谐校园
近几年来,学校由于培训模式的创新,教育培训的层次及规格在提高,教育培训的类型也在不断增多。学校年培训人数日益增多,占全镇总人口的40%以上,远远超过全镇中小学的学生数。因此,建立和谐健康的教师和广大学员的关系,是农村成校和谐校园的显著特征。良好的教师与学员的关系,会成为教师教学、教育管理和学员学习的强大动力,使教学活动成为一项其乐融融的双边活动。由于教育培训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为此,建立和谐的教师和学员关系显得尤为重要。
1)强化师德建设。师德是校园和谐之母,是校园和谐的基础,为此必须强化师德建设。学校在实践中除了严格按要求完成教师的政治学习和业务进修,以提高教师的政治素养和师德情操外,特别注重教师日常的道德修养。如提出教师修养的五字德性要求,严格要求教师在长期的工作生活中,时刻用恭(恭敬待人)、诚(不讲谎言诳语)、和(和气、和蔼)、让(甘为人梯、乐做绿叶)、清(清白做人)规范自己。在处理与学员的关系上,则强调教师对学员的“爱心”。通过学习让爱心传递,让亲情延伸。教师只有全身心地去关爱学员,为人师表,才能提高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效果,才能赢得广大学员的尊重和爱戴。
2)培养尊师意识。建立和谐的教师和学员关系是师生双方互动的过程,成校学员也应该尊重教师的劳动。学员只有充分认识教师工作的辛苦,理解教师培桃育李的心情,才能加倍努力学习,更加尊重老师。因此,学校利用开学典礼、集会、班会、报告会、座谈会、走访等形式,组织开展各种教育活动,培养学员尊师爱生的情感。如此以思想道德建设为抓手,教师与学员互相理解、互相尊重的和谐关系就会逐渐确立起来。
2.4 以人文关怀为抓手,创建领导与教师和谐校园
学校管理可以是微笑的。如果说制度建设是一种硬性约束,那么,以人文关怀为切入点的管理就是一种心与心、情与情的交流。具体体现在管理者和被管理者情感上的共鸣、行动上的一致,从而达到和谐校园之目的。因此,从这个层面上来说,以人文关怀为主导的个性化管理,在管理中的地位尤为重要,作用会更大一些。
人文关怀的立足点是坚持以人为本,凡事多从教师的角度、要求、困难去想想,去考虑考虑。从根本上说,没有一个教师愿意自甘人后,否则,则是领导的素质、管理能力与水平的问题。
坚持以人为本,就必须关怀入微,还必须公正无私,不能感情用事。待人做事公平公正,只有这样,才能使教师心悦诚服,更加爱岗就业。
3 小结
总而言之,和谐校园是成校教师和广大学员生活的家园和精神的乐园,是成长的摇篮。学校必须顺应和谐社会这个当今社会发展的主旋律,全力构建公平、有序、文明、协调、包容的和谐校园,为建设和谐的社会主义社会贡献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陈水平.农村成人教育的现状与发展策略[J].成人教育,2004(1):3-4
[2]齐高岱,赵世平.成人教育大辞典[M].东营:石油大学出版社,2000
[3]孙百才.农村教育发展的现状与对策[J].教育探索,2004(3)
[4]施亚贤,顾建辉.地方高校成人教育和谐发展的策略研究[J].成人教育,2009(5):20-21
[5]吴文.和谐教育最辉煌的篇章[J].江苏教育,2009(5):20-23
[6]丘鸿诠.道德与和谐[G]//共和国60年重大获奖理论成果汇编.北京:中国社科文献出版社,2005:545-549
(作者单位:浙江省慈溪市横河镇成人中等文化技术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