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民日报》在微博上搞了个官话、套话征集活动,“高度重视”居于最反感官话之首,以下依次是“亲自过问”、“现场指挥”、“积极、及时、确保”等。
毛泽东在70年前就发出了“反对党八股”的呼吁,可是以“假大空”为特征的官话、套话似乎从来没有退出官场,扎根在部分领导干部的正式或半正式讲话中。在每年的地方“两会”上,尤其有集中的爆发。《人民日报》就曾引述一位人大代表的“学习体会”,让我们见证什么是中国式的官话、套话,兹录如下:
“今天***市长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高屋建瓴、简洁务实、深入人心。通过听取《政府工作报告》,对我的触动很大,倍感振奋、深感自豪、深受鼓舞、深受启发。报告实事求是、求真务实,言简意赅、数据详实,是一份集民智、顺民意、得民心的报告……可以感到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全市上下共同努力,全市改革开放成果显著,社会和谐稳定,实现了大开发、大发展、大建设,全市变化日新月异……”
我们看到,中央“八项规定”要求不讲空话,尽管报纸和电视登载的官员文章或讲话已有一定进步,可官话和套话还是免不了。
官话、套话为何禁不绝?原因不外乎三种:一是如上所述,形成了路径依赖,随口说出来;二是出于种种顾虑,不愿或不敢说真话、普通人的话;三是缺乏实地调查和独立思想,说不出来。无论哪一种,背后往往是官僚思维,是僵化作风与权力惰性。
不过,细细深究下去,事情似乎又不这么简单。很多官员其实不是不清楚“官话”的危害,但在“官话”成为“官场基本运行规则”的情况下,也不得不按照这一“官话”的话语体系来说话。所以,对我们来讲,问题的症结可归结于,“官话”何以成为“官场基本运行规则”,我们要解开的是这个问题。
我认为,根子出在选拔干部的方式,是对上负责,而不是对下负责。
长期以来,我们培养提拔党政干部主要看政治品德、看政绩、看处理问题的能力,指挥群众主要靠公文层层传达。党政官员善于在机关内部处理上下级关系:对上级领导,哪些话该说哪些话不该说、该如何说从而使领导明白、接受自己的意图;对下级,怎样说明自己的意图、布置任务、情感管理,等等,都很娴熟。但如何与机关以外的群众以及媒体打交道,则既没有传统,也没有训练,不习惯于向群众解释。民主社会,政府是不能像指挥下级那样指挥群众的,而必须像说服上级那样说服群众。要说服群众,就必须用群众的语言和方式,这里既有训练问题,要学会做群众工作,更有官员对群众切身利益的了解和理解问题,否则,高高在上,不关心群众疾苦,思想上和感情上不亲近群众,只听汇报,只看材料,官员说的话群众肯定是不爱听的。
因此,要克服官员们习惯性的“官话”流俗,一方面有赖于个人的努力,就像教育部前新闻发言人、被舆论认为有个性的官员王旭明所言,“立场是政府的,语言是自己的”;但另一方面,关键在于改变“官话”背后那套“对上不对下”的官员选拔和任用制度。王旭明也曾承认,要用自己的语言说话,实践起来非常难,因为在讲究纪律和服从的官场里,重要的是跟大家一致。这样看来,只有官场的生态环境摆正了,官员们普遍对群众负责,国内政治生活中长期使用的这套过时的话语系统和规则,自然就没了市场。
就此而言,中国式“官话”的泛滥,反映了老百姓选拔和监督政府与官员的权力还十分有限,这不是喊几句改变,或者出现几个个性十足的官员就能改正过来的,也不是对官员们加以培训就能做到的。它需要有个过程。但作为第一步,应该允许官员说错话,或者说真话不打棍子、不扣帽子,假如连这点都做不到,大家就只能讲大话、套话、空话、永远正确的废话。
总之,中国式官话表现为一套“重复的老话、正确的废话、漂亮的空话、通用的套话、违心的假话”,它背后的根源,是干部选拔方式。不把干部选拔的权力交还百姓,官话、套话就不可能消除。
(摘自新华出版社《中国改革新观察》 )
毛泽东在70年前就发出了“反对党八股”的呼吁,可是以“假大空”为特征的官话、套话似乎从来没有退出官场,扎根在部分领导干部的正式或半正式讲话中。在每年的地方“两会”上,尤其有集中的爆发。《人民日报》就曾引述一位人大代表的“学习体会”,让我们见证什么是中国式的官话、套话,兹录如下:
“今天***市长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高屋建瓴、简洁务实、深入人心。通过听取《政府工作报告》,对我的触动很大,倍感振奋、深感自豪、深受鼓舞、深受启发。报告实事求是、求真务实,言简意赅、数据详实,是一份集民智、顺民意、得民心的报告……可以感到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全市上下共同努力,全市改革开放成果显著,社会和谐稳定,实现了大开发、大发展、大建设,全市变化日新月异……”
我们看到,中央“八项规定”要求不讲空话,尽管报纸和电视登载的官员文章或讲话已有一定进步,可官话和套话还是免不了。
官话、套话为何禁不绝?原因不外乎三种:一是如上所述,形成了路径依赖,随口说出来;二是出于种种顾虑,不愿或不敢说真话、普通人的话;三是缺乏实地调查和独立思想,说不出来。无论哪一种,背后往往是官僚思维,是僵化作风与权力惰性。
不过,细细深究下去,事情似乎又不这么简单。很多官员其实不是不清楚“官话”的危害,但在“官话”成为“官场基本运行规则”的情况下,也不得不按照这一“官话”的话语体系来说话。所以,对我们来讲,问题的症结可归结于,“官话”何以成为“官场基本运行规则”,我们要解开的是这个问题。
我认为,根子出在选拔干部的方式,是对上负责,而不是对下负责。
长期以来,我们培养提拔党政干部主要看政治品德、看政绩、看处理问题的能力,指挥群众主要靠公文层层传达。党政官员善于在机关内部处理上下级关系:对上级领导,哪些话该说哪些话不该说、该如何说从而使领导明白、接受自己的意图;对下级,怎样说明自己的意图、布置任务、情感管理,等等,都很娴熟。但如何与机关以外的群众以及媒体打交道,则既没有传统,也没有训练,不习惯于向群众解释。民主社会,政府是不能像指挥下级那样指挥群众的,而必须像说服上级那样说服群众。要说服群众,就必须用群众的语言和方式,这里既有训练问题,要学会做群众工作,更有官员对群众切身利益的了解和理解问题,否则,高高在上,不关心群众疾苦,思想上和感情上不亲近群众,只听汇报,只看材料,官员说的话群众肯定是不爱听的。
因此,要克服官员们习惯性的“官话”流俗,一方面有赖于个人的努力,就像教育部前新闻发言人、被舆论认为有个性的官员王旭明所言,“立场是政府的,语言是自己的”;但另一方面,关键在于改变“官话”背后那套“对上不对下”的官员选拔和任用制度。王旭明也曾承认,要用自己的语言说话,实践起来非常难,因为在讲究纪律和服从的官场里,重要的是跟大家一致。这样看来,只有官场的生态环境摆正了,官员们普遍对群众负责,国内政治生活中长期使用的这套过时的话语系统和规则,自然就没了市场。
就此而言,中国式“官话”的泛滥,反映了老百姓选拔和监督政府与官员的权力还十分有限,这不是喊几句改变,或者出现几个个性十足的官员就能改正过来的,也不是对官员们加以培训就能做到的。它需要有个过程。但作为第一步,应该允许官员说错话,或者说真话不打棍子、不扣帽子,假如连这点都做不到,大家就只能讲大话、套话、空话、永远正确的废话。
总之,中国式官话表现为一套“重复的老话、正确的废话、漂亮的空话、通用的套话、违心的假话”,它背后的根源,是干部选拔方式。不把干部选拔的权力交还百姓,官话、套话就不可能消除。
(摘自新华出版社《中国改革新观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