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训齐家:中华传统家教家风

来源 :月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SYANX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习训齐家:中华传统家教家风




  作者:李兵 編著
  定价:36元
  中华书局2020年11月出版
  一个家庭的精神风貌是社会和国家风气的缩影,家庭成员能够友好相处,家庭才能够和谐发展,国之大家才能风清气正。而一个家庭的良性发展,家教家风是其中一条充满正能量的精神纽带。本书提炼中国古代家训中的精髓,通过自先秦以来的历史人物故事,传递中华传统家教家风的正能量,实现“传承好家训,建设好家风”。
其他文献
昔郭君出亡a,谓其御者曰:“吾渴欲饮。”御者进清酒。  曰:“吾饥欲食。”御者进干脯粱糗b。  曰:“何备也?”御者曰:“臣储之。”  曰:“奚储之?”御者曰:“为君之出亡而道饥渴也。”  曰:“子知吾且亡乎?”御者曰:“然。”  曰:“何不以谏也?”御者曰:“君喜道谀而恶至言c。臣欲进谏,恐先郭亡,是以不谏也。”  郭君作色而怒曰:“吾所以亡者诚何哉?”御转其辞曰:“君之所以亡者,太贤。”  曰
期刊
中国的先民一直都在思考自身与自然的关系。儒家主张的“仁民爱物”与“民胞物与”指引着人们遵从本心,将仁爱贯注于天地万物之中;道家主张的无为洒脱与飘逸豁达,使人与自然的感情相互交融。可见,在中国文化中,不论儒家、道家,还是哲学、文学和艺术,都提倡融入自然,崇尚自然,热爱山水;都把天地自然看作一个有机的整体,人只是大自然中的一分子而已。  自古以来,人类始终表现出对大自然的关爱与亲近,把大自然看作可以与
期刊
夫人者国之先,国者君之本。人主之体,如山岳焉,高峻而不动;如日月焉,贞明而普照。兆庶之所瞻仰,天下之所归往。宽大其志,足以兼包;平正其心,足以制断。非威德无以致远,非慈厚无以怀人。抚九族以仁,接大臣以礼。奉先思孝,处位思恭。傾己勤劳,以行德义。此乃君之体也。(《帝范》卷一《君体》)  百姓是国家建立的先决条件,国家是君主立身的根本。君主的地位要像大山一样高峻,崇高而不动摇;君主的仁德要像日月一样,
期刊
举世瞩目的三星堆考古发现,向我们揭示了3000多年前古蜀国绚丽多彩的社会生活情景,以百科全书式的文化内涵,形象生动地展现了一个湮没的内陆农业文明的辉煌。在中国考古史上和世界考古史上,三星堆都称得上是前所未有、令人耳目一新的考古发现。三星堆考古发现提供的,并不仅仅是珍贵的资料,更重要的是将使学术界重新审视东方文明,人类文明发展史将因之而谱写新的篇章。三星堆考古发现揭示的,也不仅仅是一个湮没的文明,更
期刊
蜀于五代为僭国b,以险为虞,以富自足,舟车之迹不通乎中国者五十有九年c。宋受天命,一海内,四方次第平,太祖改元之三年d,始平蜀。然后蜀之丝枲织文之富e,衣被于天下,而贡输商旅之往来者,陆辇秦、凤f,水道岷江,不绝于万里之外。  岷江之来,合蜀众水,出三峡为荆江,倾折回直,捍怒斗激,束之为湍,触之为旋。顺流之舟顷刻数百里,不及顾视,一失毫厘与崖石遇,则糜溃漂没不见踪迹。故凡蜀之可以充内府、供京师而移
期刊
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法租界望志路106号召开。由于会场受到暗探注意和外国巡捕的搜查,最后一天的会议改在浙江嘉兴南湖的一艘游船上进行。当时出席大会的有13位,代表全国50多名中国共产党党员,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和尼克尔斯基也出席了大会。经过讨论,大会制定并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决议》,宣告中国共产党成立。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华民族发展史
期刊
在中国书法史上,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被称为“宋四家”。上一期我们介绍了苏轼,本期来谈谈黄庭坚。  号为山谷道人的黄庭坚,刚刚登上书法领地时,面对的是宋代书法的两种风度:以李建中、蔡襄为代表的古典传统派,恪守晋、唐古风而顶礼膜拜;以苏东坡为代表的创新派,举起尚意抒情的大旗,力图独辟蹊径,开创出新局面。但当时“尚意”书风还没有成为书法主流,在文化思潮的急剧演进中,传统和创新之间的对垒迫使黄庭坚做出
期刊
元代唯一能與赵孟頫齐名称雄的书家就是鲜于枢。  鲜于枢,字伯机,号困学山民、寄直老人。这位生长在元统治中心的大都人,以“北人”的身份和卓越才干被选派到浙东宣慰司,后改为江浙行省都事,成为元朝的一位官员。史载“公卿以词翰屡荐入馆阁,不果用,迁太常典薄”。或许因为他不是宋宗室,无须成为元统治者可有可无的“开明”点缀;或许因为他的个性、锐气、见解与元代统治者格格不入,不能成为理想的人才,所以始终没有得到
期刊
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新发现六个“祭祀坑”,目前已出土五百余件重要文物,青铜方尊、黄金面具、象牙……随着考古挖掘的深入,还将有更多文物出土,带来更多关于古蜀文明的消息,促进对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的理解。《华阳国志》中的古蜀文明传说  现代考古学在中国这片土地上扎根前,人们对古蜀文明的了解,主要源于传说。东晋时期,蜀地有一位叫常璩的史学家撰写了《华阳国志》,这是我国最早最完整的一部地方志,它记录了上起远
期刊
《孟子·梁惠王上》记载了孟子与齐宣王的一番交谈。齐宣王向孟子说起齐桓公、晋文公称霸之事,问一个国君应具备怎样的德行才能称王天下。孟子婉转地说:“您的大臣胡龁曾和我谈起,说大王有一次坐在庙堂上面,有一个人牵了一头牛经过,被您看见了,就问他要把牛牵到哪里去。他说是牵去杀了取血涂祭铸钟。您听后说:‘把那头牛放了吧,我不忍心看到它害怕发抖的样子,就这样没有罪过而走向受刑的地方。’牵牛人问道:“是不是新铸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