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以现行规范和标准为依据,结合设计及施工配合中的经验教训,对地铁车站建筑设计中的易错问题进行了归纳总结,包括建筑布置、防水、地面工程等方面,分析了这些问题的症结所在,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改进措施。
关键词:地铁车站;建筑设计;要点
中图分类号: TU2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地铁是城市中快速准确、安全舒适、班次频密、大众运输、不受其他交通工具干扰的一种新型交通方式,而地铁的建设对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是不可逆转的,地铁线路一旦建设,难于恢复原状,并势必影响邻近地块儿的利用。地铁建设中主体结构设计使用年限通常为100年,结合城市规划及地块周边实际情况,如何减小地铁车站对周边地块的冲击是每个建筑设计人员应当思考的问题之一。
一、地铁建设的必要性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市规模和经济建设都有了飞速的发展,城市化进程在逐步加快,城市人口在急剧增加,大量流动人口涌进城市,人员出行和物资交流频繁,使城市交通面临着严峻的局势。当前,全国大中城市普遍存在着道路拥挤、车辆堵塞、交通秩序混乱的现象。如何解决城市交通问题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和大众的迫切呼声。
由于现代城市的居民出行和人口流动,在一天的高峰时间里,客流高度集中、流向大致相同的现象已很普遍,以往使用的公共汽车和无轨电车已很难适应现代客运交通的需要,尤其是百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为了缓和与改善城市交通紧张的局面,不是仅仅靠拓宽马路就能解决问题的。现代城市需要有一个与其现代化生活相适应的现代化交通体系,要形成一个与城市发展布局高度协调的综合交通格局。要把长远规划目标同近期调整改善结合起来。近期应做好与城市交通量基本相适应的道路网络系统,逐步改善常规公共交通的服务管理质量,有机地配合好综合交通规划,拓展空间利用条件,重点发展以轨道交通为骨干的公共交通网络,积极引入具有大、中客运量的地铁和轻轨交通方式。这是势所必然的发展趋向。
前一阶段,随着城市建设的迅猛发展,我国许多大城市都纷纷策划修建大、中运量的地铁或轻轨交通项目。近10年来,已有20多个大城市都不断投人大量人力和物力,进行了不同程度的轨道交通项目建设前期工作和可行性研究,但在项目选型、系统规模和建设标准等方面,都还存在着一定问题。随着经济的发展,计划修建轨道交通的城市将越来越多。因此,急需要提出一些导向性的建设方针政策,做到宏观调控更有科学依据,使各地的建设单位和咨询设计部门对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目标和要求都能建立在一个相对统一认识的基础上,避免在强调建设必要性的同时出现建设标准导向失误的不良后果。
二、地铁车站建筑存在的问题
1、车站建筑形式雷同
各个车站从乘客进出站流线设计到平面形式、空间效果相差不大。大多是二或三层的矩形空间,站厅层,设备层,站台层布置形式基本相同,装饰材料和效果也大同小异,标示性、地域性、文化性等个性因素较少。因此,当前地铁车站建筑需要个性化设计,需要能够充分体现地域特点和文化品位的设计作品。
2、忽视平面功能和车站细部设计的研究
车站与人的使用密切相关的,应能更好地体现以人为本、为人服务的概念。只有把平面功能设计与细部设计充分结合起来考虑,建成的车站才更便于人们使用。不少地铁车站都未设供乘客使用的卫生间,给乘客带来不便,这是平面功能设计的不足。上海轨道交通2号线的车站内没有卫生间,只能在站台上设简易卫生间亭子,使用时还要投币,对地铁空间品质有较大的影响。因此,加强平面及细部设计,才能方便乘客使用。
3、缺少功能性的综合开发
在很多城市中地铁车站仅建为单一的交通站点,它的功能性仅定位于交通功能,缺乏更多的功能性开发。其实,现代化的地铁车站应成为一些必要功能的结合体、承载体、复合体。完全可以让更多的商业元素进入地铁车站,出入口应与更多的商业设施相结合。这样既方便乘客,又可使地铁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香港地铁在地铁车站内进行大量的商业开发,同时出入口也紧密结合物业开发布置,这样的布局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值得学习。
三、地铁车站建筑设计的方法
1、地铁车站内部布局的设计方法
地铁车站建筑的设计是一个复杂性、综合性的系统工程,不但要确保线路上行驶车辆、接受和发送信号、车体通风等的协调关系,还必须运用专业化知识来实现整体设计方案的最优组合以降低地铁车站的造价。所以,在地铁车站主要建筑设计上必须采用最佳的方法,重点是对设备管理用房区、乘客公共区等进行设计。
在设备管理用房与乘客公共区的综合布局设计上,可采用端头厅式的布置方式,即分别将主要相关设备和管理用房分布在地铁车站的两端,将乘客公共区与地铁车站两侧的站厅层连接在一起,增大乘客公共区的空间,进而减少乘客的压抑感、恐慌感以及紧张感。还可以按照不同区域的使用性质和功能来确定设计方法,例如可以针对通风、通信、消防等的要求和相互关系来合理布置通风用房、信号用房和消防设备用房。对于乘客公共区的设计,可依据双层岛式、双层侧式的布置方法,选用集中布置类型,增加公共区可利用空间,开阔乘客视野,缩小车站建筑规模。还可以采用分散布置形式,在地铁车站的两端分别设计成乘客公共区,有利于乘客流动和快速乘降。
2、地铁车站内部环境的设计方法
地铁车站建筑作为高投入的公共交通工程项目,必须重视内部环境设计。在设计地铁车站内部环境时,可保持与车站设计相协调,一方面可实现地铁车站的安全性和适用性,另一方面有利于乘客的通达与换乘。可采用较为单一的地铁车站内部空间布局模式,在通长的地铁车站空间里,设计支撑柱子时必须考虑其节奏感,注重顶面处理以实现形体美观,还可以搭配不同的装修材料以美化空间。在地铁车站内部环境设计时,要采用合适的功能技术手段、造型艺术手段以及建筑装潢技巧,突出“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3、车站站位的选择
地铁车站站位的确定,主要应根据城市规划、城市现状、车站周边土地使用情况、区间线路、客流分布等因素,结合特定环境及特定需求,通过研究分析来综合加以确定。一般情况下,站型是根据全线的行车运营组织和地面环境、施工条件等因素综合加以确定的,常见的型式有岛式和侧式两种,其中侧式站台大多用在线路的起终点和区间宽度受限制的地方,岛式站台多用于中间站。
若无特殊情况,站位首选设在十字路口正下方,这样出入口可兼顾十字路口的四个象限的客流,有助于客流的吸引,且车站兼顾过街通道的功能但十字路口處经常有大量的管线,比如给、排水管线、电力管线、天然气管线、供暖管线等,各种管线改移都存在着不同的施工难点,这需要开发单位与各部门的密切沟通来实现后期的顺利施工。在设计前期也要考虑管线改移的施工难度及工程造价,应尽量使车站主体避让开难以改移的管线,从而减小施工风险及工程造价。
4、设备摆放位置对客流的影响
车站能力的薄弱环节是车站的自动售票机、进出闸机、站厅及站台自动扶梯口。控制好车站设备能力的薄弱环节,就能做好车站的客流组织方案,组织好车站的客流。
一般客流量不大的车站,其设备只需要满足计算要求并均匀布置即可。当车站位于商业区或交通枢纽处时,要根据实际情况判断哪个方向的客流集中,首先尽量加大该方向的非付费区空间,布置足够多的售票机,并避免排队人员与出站客流交叉,同时给出导引说明另一端的售票机无需排队字样,以缓解客流集中时造成的巨大压力。有的车站就经常会出现一端排长队买票,而另一端无人使用的情况。进出闸机则应该按楼、扶梯的布置方向,顺应客流方向布置,不要出现客流交叉,以提高进出闸机的利用率。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应保证站台与站厅之间至少有两部上行扶梯,两部下行扶梯,并以正“八”字形式均与布置,使客流均匀分布在站台内。为提高车站运行质量,每个出入口处也应设上、下行扶梯各一部。总之,以各种布置形式来拉开客流,避免集中、交叉,使客流在车站内均匀流动,实现乘客乘车的方便性、安全性、舒适性等一些基本要求。
结束语
地铁作为城市重要的公共交通工具,随着社会的发展,地铁车站设计越来越注重人性化和文化性,追求卓越产品,承担社会责任。这更加需要设计师们善于总结,注重细节,承前启后,共创城市公共交通美好未来。
参考文献
[1]利敏.地铁车站建筑设计中贯彻以人为本理念的探讨[J].地下工程与隧道,2010年.
[2]张伦,陈扶崑.地铁车站大客流运营组织探讨[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11年.
关键词:地铁车站;建筑设计;要点
中图分类号: TU2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地铁是城市中快速准确、安全舒适、班次频密、大众运输、不受其他交通工具干扰的一种新型交通方式,而地铁的建设对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是不可逆转的,地铁线路一旦建设,难于恢复原状,并势必影响邻近地块儿的利用。地铁建设中主体结构设计使用年限通常为100年,结合城市规划及地块周边实际情况,如何减小地铁车站对周边地块的冲击是每个建筑设计人员应当思考的问题之一。
一、地铁建设的必要性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市规模和经济建设都有了飞速的发展,城市化进程在逐步加快,城市人口在急剧增加,大量流动人口涌进城市,人员出行和物资交流频繁,使城市交通面临着严峻的局势。当前,全国大中城市普遍存在着道路拥挤、车辆堵塞、交通秩序混乱的现象。如何解决城市交通问题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和大众的迫切呼声。
由于现代城市的居民出行和人口流动,在一天的高峰时间里,客流高度集中、流向大致相同的现象已很普遍,以往使用的公共汽车和无轨电车已很难适应现代客运交通的需要,尤其是百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为了缓和与改善城市交通紧张的局面,不是仅仅靠拓宽马路就能解决问题的。现代城市需要有一个与其现代化生活相适应的现代化交通体系,要形成一个与城市发展布局高度协调的综合交通格局。要把长远规划目标同近期调整改善结合起来。近期应做好与城市交通量基本相适应的道路网络系统,逐步改善常规公共交通的服务管理质量,有机地配合好综合交通规划,拓展空间利用条件,重点发展以轨道交通为骨干的公共交通网络,积极引入具有大、中客运量的地铁和轻轨交通方式。这是势所必然的发展趋向。
前一阶段,随着城市建设的迅猛发展,我国许多大城市都纷纷策划修建大、中运量的地铁或轻轨交通项目。近10年来,已有20多个大城市都不断投人大量人力和物力,进行了不同程度的轨道交通项目建设前期工作和可行性研究,但在项目选型、系统规模和建设标准等方面,都还存在着一定问题。随着经济的发展,计划修建轨道交通的城市将越来越多。因此,急需要提出一些导向性的建设方针政策,做到宏观调控更有科学依据,使各地的建设单位和咨询设计部门对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目标和要求都能建立在一个相对统一认识的基础上,避免在强调建设必要性的同时出现建设标准导向失误的不良后果。
二、地铁车站建筑存在的问题
1、车站建筑形式雷同
各个车站从乘客进出站流线设计到平面形式、空间效果相差不大。大多是二或三层的矩形空间,站厅层,设备层,站台层布置形式基本相同,装饰材料和效果也大同小异,标示性、地域性、文化性等个性因素较少。因此,当前地铁车站建筑需要个性化设计,需要能够充分体现地域特点和文化品位的设计作品。
2、忽视平面功能和车站细部设计的研究
车站与人的使用密切相关的,应能更好地体现以人为本、为人服务的概念。只有把平面功能设计与细部设计充分结合起来考虑,建成的车站才更便于人们使用。不少地铁车站都未设供乘客使用的卫生间,给乘客带来不便,这是平面功能设计的不足。上海轨道交通2号线的车站内没有卫生间,只能在站台上设简易卫生间亭子,使用时还要投币,对地铁空间品质有较大的影响。因此,加强平面及细部设计,才能方便乘客使用。
3、缺少功能性的综合开发
在很多城市中地铁车站仅建为单一的交通站点,它的功能性仅定位于交通功能,缺乏更多的功能性开发。其实,现代化的地铁车站应成为一些必要功能的结合体、承载体、复合体。完全可以让更多的商业元素进入地铁车站,出入口应与更多的商业设施相结合。这样既方便乘客,又可使地铁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香港地铁在地铁车站内进行大量的商业开发,同时出入口也紧密结合物业开发布置,这样的布局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值得学习。
三、地铁车站建筑设计的方法
1、地铁车站内部布局的设计方法
地铁车站建筑的设计是一个复杂性、综合性的系统工程,不但要确保线路上行驶车辆、接受和发送信号、车体通风等的协调关系,还必须运用专业化知识来实现整体设计方案的最优组合以降低地铁车站的造价。所以,在地铁车站主要建筑设计上必须采用最佳的方法,重点是对设备管理用房区、乘客公共区等进行设计。
在设备管理用房与乘客公共区的综合布局设计上,可采用端头厅式的布置方式,即分别将主要相关设备和管理用房分布在地铁车站的两端,将乘客公共区与地铁车站两侧的站厅层连接在一起,增大乘客公共区的空间,进而减少乘客的压抑感、恐慌感以及紧张感。还可以按照不同区域的使用性质和功能来确定设计方法,例如可以针对通风、通信、消防等的要求和相互关系来合理布置通风用房、信号用房和消防设备用房。对于乘客公共区的设计,可依据双层岛式、双层侧式的布置方法,选用集中布置类型,增加公共区可利用空间,开阔乘客视野,缩小车站建筑规模。还可以采用分散布置形式,在地铁车站的两端分别设计成乘客公共区,有利于乘客流动和快速乘降。
2、地铁车站内部环境的设计方法
地铁车站建筑作为高投入的公共交通工程项目,必须重视内部环境设计。在设计地铁车站内部环境时,可保持与车站设计相协调,一方面可实现地铁车站的安全性和适用性,另一方面有利于乘客的通达与换乘。可采用较为单一的地铁车站内部空间布局模式,在通长的地铁车站空间里,设计支撑柱子时必须考虑其节奏感,注重顶面处理以实现形体美观,还可以搭配不同的装修材料以美化空间。在地铁车站内部环境设计时,要采用合适的功能技术手段、造型艺术手段以及建筑装潢技巧,突出“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3、车站站位的选择
地铁车站站位的确定,主要应根据城市规划、城市现状、车站周边土地使用情况、区间线路、客流分布等因素,结合特定环境及特定需求,通过研究分析来综合加以确定。一般情况下,站型是根据全线的行车运营组织和地面环境、施工条件等因素综合加以确定的,常见的型式有岛式和侧式两种,其中侧式站台大多用在线路的起终点和区间宽度受限制的地方,岛式站台多用于中间站。
若无特殊情况,站位首选设在十字路口正下方,这样出入口可兼顾十字路口的四个象限的客流,有助于客流的吸引,且车站兼顾过街通道的功能但十字路口處经常有大量的管线,比如给、排水管线、电力管线、天然气管线、供暖管线等,各种管线改移都存在着不同的施工难点,这需要开发单位与各部门的密切沟通来实现后期的顺利施工。在设计前期也要考虑管线改移的施工难度及工程造价,应尽量使车站主体避让开难以改移的管线,从而减小施工风险及工程造价。
4、设备摆放位置对客流的影响
车站能力的薄弱环节是车站的自动售票机、进出闸机、站厅及站台自动扶梯口。控制好车站设备能力的薄弱环节,就能做好车站的客流组织方案,组织好车站的客流。
一般客流量不大的车站,其设备只需要满足计算要求并均匀布置即可。当车站位于商业区或交通枢纽处时,要根据实际情况判断哪个方向的客流集中,首先尽量加大该方向的非付费区空间,布置足够多的售票机,并避免排队人员与出站客流交叉,同时给出导引说明另一端的售票机无需排队字样,以缓解客流集中时造成的巨大压力。有的车站就经常会出现一端排长队买票,而另一端无人使用的情况。进出闸机则应该按楼、扶梯的布置方向,顺应客流方向布置,不要出现客流交叉,以提高进出闸机的利用率。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应保证站台与站厅之间至少有两部上行扶梯,两部下行扶梯,并以正“八”字形式均与布置,使客流均匀分布在站台内。为提高车站运行质量,每个出入口处也应设上、下行扶梯各一部。总之,以各种布置形式来拉开客流,避免集中、交叉,使客流在车站内均匀流动,实现乘客乘车的方便性、安全性、舒适性等一些基本要求。
结束语
地铁作为城市重要的公共交通工具,随着社会的发展,地铁车站设计越来越注重人性化和文化性,追求卓越产品,承担社会责任。这更加需要设计师们善于总结,注重细节,承前启后,共创城市公共交通美好未来。
参考文献
[1]利敏.地铁车站建筑设计中贯彻以人为本理念的探讨[J].地下工程与隧道,2010年.
[2]张伦,陈扶崑.地铁车站大客流运营组织探讨[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1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