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言文是我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用这种语言写成的文章是我们古代文化的瑰宝。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以不同方式,不同程度地融汇在文言文中。然而很长一段时间内,文言文教学得不到重视,目前高中文言文在教学上也面临着许多困境:学生厌学,教师厌教。探索文言文教学出路,走出文言文教学困境,已成迫在眉睫的问题。为什么会出现这样一种状况?我认为有以下原因:
一、教学内容脱离生活实际
文言文距现在年代久远,古代汉语中许多词的意义、用法和现代汉语不同,存在语言文字障碍。比如“所以”在现代汉语中是“表因果关系的连词”,而在文言文中,“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的“所以”就表目的,可译为“用来……的”;而在“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中“所以”就表原因,可译为“……的原因”。这类古今异义词的例子还有很多,这给我们学生阅读文言文带来了障碍。另外文言文作者所处的时代和文章反映的生活都跟学生相距甚远,学生感到有距离感。更重要的是在日常生活中根本不使用文言文,又与现代汉语的差异太大。在教学中,我们经常会碰上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老师,我们为什么要学文言文?如果对此不引起重视,那么我们的文言将会失传,文明将会流失。
二、教学方法单一化
长期以来,在中学文言文教学中,流行着以教师串讲为主的教学方法。教师讲文言文时,总是逐字逐句翻译,往往一讲到底;学生则很少有机会读课文、做练习,他们只需一支笔、一双眼睛、两只耳朵。这样做的结果往往是教师讲得唇干舌燥,学生只忙于记;学生成了被动的接受者,课堂死气沉沉,学习效果不理想,根本不能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和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即使教师讲得再好,也是事倍功半,学生也只能从听讲中得到某些益处;而长期缺读少练,使学生对文言文产生厌烦心理,最终影响了学生文言文能力的提高。
文言文是国粹,是打开古代文化宝库的钥匙,是承载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但我们在文言文教学中又面临如此困境,中学文言文教学路在何方?笔者联系自身教学实际,略谈一二。
一、教前精心备课,巧设教学法
语文教师要讲好一节古文课,就要自己弄懂文中字词句和每一段所表达的主要意思,了解每一个人物的简单经历。这些是在备课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问题。但这些远远不能把古文教学的重要性体现出来,因此,在备课时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1.要把课堂作为传播传统文化的主阵地
我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文言文恰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所以中学文言文教学应注重传统文化传播,阐发古人思想精华。中学课本中无论是以韩愈、苏轼等人作品为代表的唐宋散文,还是以归有光、方苞等人作品为代表的明清散文,都具有传统文化特质。这种文化特质在人物身上的体现正是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一种继承,因此,中学文言文教学要注重文本中人物身上所体现的这种特质。如《报任安书》,司马迁虽遭奇耻大辱,但仍奋发向上,这种精神是可贵的,如果能很好地利用这种文化特质,教现代中学生在磨难中只有积极向上方可有所成就,这就砥砺了学生的品格。又如将生死置之度外,对信念忠贞不渝的崇高品格,文天祥《指南录后序》一文中 “呜呼!予之及于死者,不知其几矣!……死生,昼夜事也”等语段就是传播这种崇高品格的载体。因此,在备课过程中要精心准备此类内容,把它作为一种工具,传播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这样不仅使学生受到经典文化的熏陶,更让学生觉得文言文离自己的生活很近,就不会有距离感了。
2.教学方法要由“灌”向“导”转变
文言文教学的传统作法是以教师“灌输”为主,学生只是被动接受。实践证明,这种作法教师费尽心机,学生学习效果并不理想。由传统的以“灌”为主到现在的以“导”为主的变化,真正体现了叶圣陶先生所说的“教是为了不教”的原则,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其自学能力。这种教学方法更注重教给学生方法,开发智力,回到了教学的根本目的。目前,这种以“导”为主的原则已为广大语文教师所接受,并普遍应用于教学中。文言文教学研究相关文章在这方面有较多体现,其中傅树勤老师的文章较有代表性。他否定了传统的“灌”的作法,提出:“必须以自己的积极性去带动学生的积极性,……必须明确教学的实质正如‘导儿学步’。”进一步提出了“导”的阶段性特征,并指出教师的任务就在于在每个阶段都设法使学生对应掌握的知识“逐渐自求得之”。我认为“导”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教师先要作好示范,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时的“导”不排除教师的讲,对重点、难点要讲透,真正起到示范作用。第二阶段是“相机诱导,牵放转换”。这时的“导”则是指导学生在实践中学本领,增加学生活动,教师掌握“牵”与“放”的尺度,逐步完成由“牵”到“放”的转换。常采用的课型是:预习—提问—讨论—总结—练习。第三阶段是“制定方案,指点登攀”。这时的“导”,主要是教师组织好复习,使学生掌握知识,发展能力。我编好复习计划和复习资料,引导学生训练,最终让学生自己动手完成。这种作法,既符合学生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学习规律,又充分体现了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的原则,学生学到的不仅是书本知识,更重要的是掌握了方法,提高了能力,由此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由“灌”到“导”,不仅改变了过去以串讲为主的教学方法,而且新法又行之有效,已为广大语文教师所接受。
二、注重基础知识,激发学习兴趣
学好文言文基础知识是学生读懂古文的必要前提,中学文言文教学必须重视基础知识的积累。那么如何在注重基础知识积累的同时,又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呢?
要夯实文言基础,增强学生信心,引导学生对文言基础知识主动进行分类整理,形成知识网络。具体做法如下:
1.文言特殊句式
例如常见的宾语前置句就有:(1)疑问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要前置。如:“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2)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要前置。如:“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3)以“是”或“之”为标志的宾语前置句。如“唯马首是瞻”“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等。另外像主谓倒装句“殓以嫁时之衣,甚矣吾贫可知也”(2010年江苏高考题),其实这与初中学过的《愚公移山》中“甚矣,汝之不惠”句式是相同的,如果学生掌握好课内的,就能以此类推做好高考题。
2.词类活用
比如名词活用作动词就有:(1)名词前有副词修饰时,此名词要活用作动词。“范增数目项王”中“目”,本义是“眼睛”,由于受副词 “数”(屡次)的修饰,在这里是“用眼睛示意”之意。(2) “而”连接动词和名词时,此名词要活用作动词。“下江陵,顺流而东也”中,由于“顺流”是动词性短语,所以“东”这个名词要活用作动词,表“向东进军”之意。(3)名词后带宾语时,此名词要活用作动词。“籍吏民,封府库”中“籍”后带宾语“吏民”,名词“户籍”就要活用作动词“登记户籍”。此外还有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等知识。学生对这些文言基础知识能够理解并掌握,通过自己的整理,积累一定的古文知识,才能顺畅读懂古文。可借此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既能让他们有一种成就感,又能掌握枯燥的古文知识,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呢?
中学文言文教学,与整个语文教学的要求是一致的。不管教师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都应以走出文言文教学困境为目的,最终实现“教为不教”。作为教师,我们应本着让学生乐学、乐读、乐于品味古文的原则,创新教学方法,夯实文言基础知识,不断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不断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代代传承,发扬光大,最终实现“拯救国宝、传承文明、提升人格”的目标。
参考资料:
1.石有平《对文言文教学的四点思考》,《语文教学通讯》2006年第1期。
2.潘保红《高中文言文教学的困惑与思考》,《教研天地》2007年第2期。
3.傅树勤《文言文教学宜致力于“导”》,《中学语文》1987年第1期。
4.吴克《如何走出高中文言文教学的困境》,《语文学刊》2007年第8期。
贫贱非辱,贫贱而谄求于人者为辱。
富贵非荣,富贵而利济于世者为荣。
——〔清〕王永彬《围炉夜话》
一、教学内容脱离生活实际
文言文距现在年代久远,古代汉语中许多词的意义、用法和现代汉语不同,存在语言文字障碍。比如“所以”在现代汉语中是“表因果关系的连词”,而在文言文中,“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的“所以”就表目的,可译为“用来……的”;而在“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中“所以”就表原因,可译为“……的原因”。这类古今异义词的例子还有很多,这给我们学生阅读文言文带来了障碍。另外文言文作者所处的时代和文章反映的生活都跟学生相距甚远,学生感到有距离感。更重要的是在日常生活中根本不使用文言文,又与现代汉语的差异太大。在教学中,我们经常会碰上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老师,我们为什么要学文言文?如果对此不引起重视,那么我们的文言将会失传,文明将会流失。
二、教学方法单一化
长期以来,在中学文言文教学中,流行着以教师串讲为主的教学方法。教师讲文言文时,总是逐字逐句翻译,往往一讲到底;学生则很少有机会读课文、做练习,他们只需一支笔、一双眼睛、两只耳朵。这样做的结果往往是教师讲得唇干舌燥,学生只忙于记;学生成了被动的接受者,课堂死气沉沉,学习效果不理想,根本不能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和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即使教师讲得再好,也是事倍功半,学生也只能从听讲中得到某些益处;而长期缺读少练,使学生对文言文产生厌烦心理,最终影响了学生文言文能力的提高。
文言文是国粹,是打开古代文化宝库的钥匙,是承载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但我们在文言文教学中又面临如此困境,中学文言文教学路在何方?笔者联系自身教学实际,略谈一二。
一、教前精心备课,巧设教学法
语文教师要讲好一节古文课,就要自己弄懂文中字词句和每一段所表达的主要意思,了解每一个人物的简单经历。这些是在备课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问题。但这些远远不能把古文教学的重要性体现出来,因此,在备课时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1.要把课堂作为传播传统文化的主阵地
我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文言文恰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所以中学文言文教学应注重传统文化传播,阐发古人思想精华。中学课本中无论是以韩愈、苏轼等人作品为代表的唐宋散文,还是以归有光、方苞等人作品为代表的明清散文,都具有传统文化特质。这种文化特质在人物身上的体现正是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一种继承,因此,中学文言文教学要注重文本中人物身上所体现的这种特质。如《报任安书》,司马迁虽遭奇耻大辱,但仍奋发向上,这种精神是可贵的,如果能很好地利用这种文化特质,教现代中学生在磨难中只有积极向上方可有所成就,这就砥砺了学生的品格。又如将生死置之度外,对信念忠贞不渝的崇高品格,文天祥《指南录后序》一文中 “呜呼!予之及于死者,不知其几矣!……死生,昼夜事也”等语段就是传播这种崇高品格的载体。因此,在备课过程中要精心准备此类内容,把它作为一种工具,传播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这样不仅使学生受到经典文化的熏陶,更让学生觉得文言文离自己的生活很近,就不会有距离感了。
2.教学方法要由“灌”向“导”转变
文言文教学的传统作法是以教师“灌输”为主,学生只是被动接受。实践证明,这种作法教师费尽心机,学生学习效果并不理想。由传统的以“灌”为主到现在的以“导”为主的变化,真正体现了叶圣陶先生所说的“教是为了不教”的原则,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其自学能力。这种教学方法更注重教给学生方法,开发智力,回到了教学的根本目的。目前,这种以“导”为主的原则已为广大语文教师所接受,并普遍应用于教学中。文言文教学研究相关文章在这方面有较多体现,其中傅树勤老师的文章较有代表性。他否定了传统的“灌”的作法,提出:“必须以自己的积极性去带动学生的积极性,……必须明确教学的实质正如‘导儿学步’。”进一步提出了“导”的阶段性特征,并指出教师的任务就在于在每个阶段都设法使学生对应掌握的知识“逐渐自求得之”。我认为“导”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教师先要作好示范,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时的“导”不排除教师的讲,对重点、难点要讲透,真正起到示范作用。第二阶段是“相机诱导,牵放转换”。这时的“导”则是指导学生在实践中学本领,增加学生活动,教师掌握“牵”与“放”的尺度,逐步完成由“牵”到“放”的转换。常采用的课型是:预习—提问—讨论—总结—练习。第三阶段是“制定方案,指点登攀”。这时的“导”,主要是教师组织好复习,使学生掌握知识,发展能力。我编好复习计划和复习资料,引导学生训练,最终让学生自己动手完成。这种作法,既符合学生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学习规律,又充分体现了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的原则,学生学到的不仅是书本知识,更重要的是掌握了方法,提高了能力,由此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由“灌”到“导”,不仅改变了过去以串讲为主的教学方法,而且新法又行之有效,已为广大语文教师所接受。
二、注重基础知识,激发学习兴趣
学好文言文基础知识是学生读懂古文的必要前提,中学文言文教学必须重视基础知识的积累。那么如何在注重基础知识积累的同时,又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呢?
要夯实文言基础,增强学生信心,引导学生对文言基础知识主动进行分类整理,形成知识网络。具体做法如下:
1.文言特殊句式
例如常见的宾语前置句就有:(1)疑问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要前置。如:“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2)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要前置。如:“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3)以“是”或“之”为标志的宾语前置句。如“唯马首是瞻”“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等。另外像主谓倒装句“殓以嫁时之衣,甚矣吾贫可知也”(2010年江苏高考题),其实这与初中学过的《愚公移山》中“甚矣,汝之不惠”句式是相同的,如果学生掌握好课内的,就能以此类推做好高考题。
2.词类活用
比如名词活用作动词就有:(1)名词前有副词修饰时,此名词要活用作动词。“范增数目项王”中“目”,本义是“眼睛”,由于受副词 “数”(屡次)的修饰,在这里是“用眼睛示意”之意。(2) “而”连接动词和名词时,此名词要活用作动词。“下江陵,顺流而东也”中,由于“顺流”是动词性短语,所以“东”这个名词要活用作动词,表“向东进军”之意。(3)名词后带宾语时,此名词要活用作动词。“籍吏民,封府库”中“籍”后带宾语“吏民”,名词“户籍”就要活用作动词“登记户籍”。此外还有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等知识。学生对这些文言基础知识能够理解并掌握,通过自己的整理,积累一定的古文知识,才能顺畅读懂古文。可借此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既能让他们有一种成就感,又能掌握枯燥的古文知识,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呢?
中学文言文教学,与整个语文教学的要求是一致的。不管教师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都应以走出文言文教学困境为目的,最终实现“教为不教”。作为教师,我们应本着让学生乐学、乐读、乐于品味古文的原则,创新教学方法,夯实文言基础知识,不断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不断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代代传承,发扬光大,最终实现“拯救国宝、传承文明、提升人格”的目标。
参考资料:
1.石有平《对文言文教学的四点思考》,《语文教学通讯》2006年第1期。
2.潘保红《高中文言文教学的困惑与思考》,《教研天地》2007年第2期。
3.傅树勤《文言文教学宜致力于“导”》,《中学语文》1987年第1期。
4.吴克《如何走出高中文言文教学的困境》,《语文学刊》2007年第8期。
贫贱非辱,贫贱而谄求于人者为辱。
富贵非荣,富贵而利济于世者为荣。
——〔清〕王永彬《围炉夜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