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45年8月抗战胜利后,毛泽东偕同周恩来、王若飞等由延安飞抵重庆,和国民党进行和平谈判。在此期间。他曾在下榻的“桂园”宴请柳亚子、王昆仑等民主人士。柳亚子敬赠毛泽东七律一首,同时向他“索句”。几天后,毛泽东便把9年前创作的《沁同春·雪》书赠给柳亚子。柳亚子深为毛词那磅礴的气势、丰富的内涵、深刻的思想所折服,“推为千古绝唱”,不禁称赞:“展读之余,叹为中国有词以来第一作手。虽苏、辛犹未能抗手,况余子乎?”不久,他就作了一首和词,并和毛词一并交给《新华日报》,要求同时发表。《新华日报》因未征得毛泽东本人同意,只单独发表了柳亚子的“和词”,而《沁园春·雪》却因此在报社内部披露,并很快被传抄出去。
柳亚子的“和词”一发表,立即引起广泛关注,人们很想拜读毛泽东“咏雪”原词。当时重庆民营报《新民报晚刊》的副刊编辑吴祖光对此事尤为热心,他四处奔波,几经周折,找来了好几个人传抄的却又不全的毛词,最后“把一共三个传抄本凑起来”,终于得到一份完整的《沁园春·雪》。他如获至宝,感到这“自铸伟词”、“大气磅礴”的咏雪之作“睥睨六合,气雄万古”,是一份“可遇难求的最精彩的稿件”,于是在11月14日该报副刊《西方夜谭》的显著位置上以《毛同·沁园春》为题隆重推出这首杰作,并配发了一段热情洋溢的“按语”:“毛润之先生能诗词,似鲜为人知。客有抄得其《沁同春·雪》一词者,风调独绝,文情并茂。而气魄之大,乃不可及。”这就是《沁同春·雪》的首次公开发表。毛泽东这一“传抄稿”一经刊出,立刻轰动山城,传诵一时。
毛词首次刊载两周后,重庆《大公报》因势而动,将《新华日报》上柳亚子的和同和《新民报晚刊》上的毛词集于一起,以《转载两首新词》为题再度刊出,又一次引起人们的争相传阅,这是毛词“传抄稿”在重庆的第二次发表。随即山城的各大报纸竞相转载,无一例外地发表了大量的步韵、唱和之作和评论文章,掀起了一股“《沁园春》热”。
毛词的发表轰动山城,随即波及全国,世人从此知道了毛泽东“不独是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而且还是卓越的文学家,伟大的诗人。这首咏雪的《沁园春》词无论置诸任何古今中外的伟大诗作之中,也都是第一流的杰作中之杰作”。当时在重庆的美国女记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评述道:“毛泽东写的这首词震惊了重庆文坛,那些文化人以为他是一个从西北来的土宣传家,而看到的却是一个在哲学和文学方面都远远超过他们的人。”
柳亚子的“和词”一发表,立即引起广泛关注,人们很想拜读毛泽东“咏雪”原词。当时重庆民营报《新民报晚刊》的副刊编辑吴祖光对此事尤为热心,他四处奔波,几经周折,找来了好几个人传抄的却又不全的毛词,最后“把一共三个传抄本凑起来”,终于得到一份完整的《沁园春·雪》。他如获至宝,感到这“自铸伟词”、“大气磅礴”的咏雪之作“睥睨六合,气雄万古”,是一份“可遇难求的最精彩的稿件”,于是在11月14日该报副刊《西方夜谭》的显著位置上以《毛同·沁园春》为题隆重推出这首杰作,并配发了一段热情洋溢的“按语”:“毛润之先生能诗词,似鲜为人知。客有抄得其《沁同春·雪》一词者,风调独绝,文情并茂。而气魄之大,乃不可及。”这就是《沁同春·雪》的首次公开发表。毛泽东这一“传抄稿”一经刊出,立刻轰动山城,传诵一时。
毛词首次刊载两周后,重庆《大公报》因势而动,将《新华日报》上柳亚子的和同和《新民报晚刊》上的毛词集于一起,以《转载两首新词》为题再度刊出,又一次引起人们的争相传阅,这是毛词“传抄稿”在重庆的第二次发表。随即山城的各大报纸竞相转载,无一例外地发表了大量的步韵、唱和之作和评论文章,掀起了一股“《沁园春》热”。
毛词的发表轰动山城,随即波及全国,世人从此知道了毛泽东“不独是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而且还是卓越的文学家,伟大的诗人。这首咏雪的《沁园春》词无论置诸任何古今中外的伟大诗作之中,也都是第一流的杰作中之杰作”。当时在重庆的美国女记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评述道:“毛泽东写的这首词震惊了重庆文坛,那些文化人以为他是一个从西北来的土宣传家,而看到的却是一个在哲学和文学方面都远远超过他们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