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八大以来,互助县紧紧围绕从严治党要求,以坚定理想信念为核心,以思想理论和党风党纪教育为支撑,不断健全完善“六位一体”的党员干部理论武装和党性教育格局,全县广大党员干部“知、信、行、为”的意识和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一、加强和改进党员干部理论武装和党性教育的实践
(一)党员干部学习教育培训现状及特点。深入分析全县党员干部结构,准确掌握党员干部队伍的现状及特点,为全面谋划和科学推进党员干部理论武装和党性教育奠定了基础。一是虽受传统观念束缚和消极思想冲击,但党员干部的身份意识更加明确。始终坚持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学习教育的中心内容,切实强化宣传引导和督促指导,使学习教育的触角从有组织有成效的“三会一课”延伸至党员干部工作生活的点点滴滴、使学习教育的重要意义从书本笔记延伸至党员干部的一言一行。通过立行立改的查摆整改和潜移默化的熏陶引导,进一步增强了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特别是党的十八大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二是虽受客观因素影响和主观因素干扰,但教育培训的力度始终没有放松。始终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要求,不断强化措施,坚持党员领导干部带头示范,一层带一层、一级抓一级,切实加强日常教育和管理,把注意力放在平时分散学习与组织集中学习的有机结合、放在组织的教育管理与个人的自我修养的有机结合上,把注意力放在党员干部的“八小时之外”,持续加力不松劲,逐步形成了一个相对闭合的党性教育体系。三是虽受师资条件限制和制度缺陷制约,但创新实践的进取劲头更加积极。在组织开展专题学习教育和经常性学习教育时,更加注重丰富教育培训载体,通过现场体验、故事讲述、反面警示等多种形式引导党员干部积极思考、比较分析和消化吸收;更加注重把理论学习与克服本领恐慌、拒腐防变联系起来,把党性锻炼与全面发展自我、提升综合素质结合起来;更加注重分层次、分对象、按领域、划阶段,使党性教育更具针对性;更加注重提升党性教育制度的科学化水平,进一步补齐工作上的短板。
(二)加强和改进党员干部理论武装和党性教育的具体做法。针对全县党员干部队伍现状,结合当前工作实际,坚持问题导向,分类对症施策,促使全县党员干部学习教育培训工作有序有效推进。一是着眼于“严”,深入查摆整改,提振党员干部的精神面貌。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坚持把加强学习教育作为洗礼党员干部思想、标注精神“新坐标”的重要工作来抓,创新开展“读编学增”和“四真四强”等主题活动,通过查摆整改,进一步拧紧了思想“总开关”。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中,通过县处级领导干部带头整改“不严不实”问题、集中整治基层干部“庸懒散慢乱奢”问题、有效解决饮水安全及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等一系列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找准了与“三严三实”的差距。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把加强学习教育体现在坚持高起点定位、严标准要求和逐级示范推动上,对照“四讲四有”标准,分类制定了各领域合格党员具体要求。二是着眼于“新”,拓宽参学渠道,积极打造媒体党务平台。充分开发和运用新媒体,以“互助党建网”为核心,建成“互助党建网、干部基本能力提升自主选学大讲堂、党员手机报、党建视窗、流动放映车”五位一体的“媒体党务”工作平台,进一步畅通了党建工作政策宣传、理论学习和业务交流的渠道,实现了“低成本传递信息,无障碍互动交流,零距离联系党员”的基本目标,成为全县各级党组织交流党建工作的重要阵地和面向社会展示党建工作成果的窗口。三是着眼于“精”,突出针对性,抓好各类主体培训。每年度按计划举办十余类主体培训班,聘请省市委党校专家教授授课,内容涵盖党的十八大、理想信念、基层党建等多个领域,共举办40场次、参训6700余人次;大力强化实践锻炼,组织千名干部下乡开展“两讲两促”等活动,特别是在精准扶贫工作中,组织专题业务培训会2期、“第一书记”座谈会两次,“面对面”问诊把脉具体问题;组织1300余名机关干部按要求注册参加海东市“万人在线”网上自主选学,并按月按季度进行督促检查,核实选学进展、调阅学习笔记,确保了网络选学有序有效开展。四是着眼于“强”,加强设施建设,着力打造党性教育阵地。在县委党校原有硬件及师资基础上,引资改善办公和住宿餐饮条件,于2015年9月揭牌成立“海东市农村干部学院”,青海省委组织部“青海省农村干部学院”。同年,认领打造“青海省第一个农村党支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党建项目,进一步打牢了党员干部教育培训主阵地。积极打造抓乡促村前沿“指挥所”,充分发挥“党建工作站”直接与农村党组织和党员群众接触的优势,搭建起了县乡村党组织“连心桥”。五是着眼于“考”,加强督查指导,强化评估结果运用。注重强化教学秩序管理、学员自我管理和全程跟班管理,寓干部考察于学习教育培训全过程,探索建立党员干部学习教育培训管理台账和考评机制;在对扶贫(驻村)干部的管理考核中,探索推行“五个一”管理办法,并设立“晾晒台”,强化组织督查和群众监督;在加强经常性学习教育管理中,创新开展“互查互评互学”活动,实行“督考合一”工作机制,更加注重对“加强平时”的督促考核。六是着眼于“实”,突出实效性,更加注重学用有机结合。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中,全县广大党员干部普遍经受了最严格的党性洗礼,通过认真学习践行和不断整改提高,进一步推动了“四风”问题和“不严不实”问题的持续解决。在加强“三基”建设工作中,积极开展党性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积极打造乡镇“全科干部”,推行“四夜”工作制度,编印《海东市乡镇“全科”干部工作系列手册》,并进一步建强县乡村三级“一站式服务”综合办公平台。
(三)成效和启示。首先要调查梳理。提高党性教育科学化水平是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题中应有之义,是一项系统复杂的工程。只有做到底数明、情况实、思路清,才能把加强和改进党员干部理论武装和党性教育引向深入。在具体工作中,我们把摸底调研作为第一步骤,在掌握全县党员干部总体结构特点、分析各类干扰因素、自查反省工作短板等实际问题的基础上,明确了坚持“严、新、精、强、考、实”的工作目标和引导树牢党员身份意识、持续加力经常性教育、创新丰富教育载体的总体思路,为扎实有效加强和改进党员干部理论武装和党性教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关键是路线方向。注重党员干部理论武装和党性教育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党员先进性的必由之路,唯有坚持正确的思想路线,运用科学的学习教育方法,才能确保党员干部理论武装和党性教育方向不偏、力度不减。在具体工作中,我们围绕突出针对性和实效性、深入查摆整改、拓宽参学渠道、加强设施建设和督查指导等多个方面定举措、抓落实,并统筹推进其他环节工作,确保了加强和改进党员干部理论武装和党性教育扎实有效开展。重点在分类施策。不同领域的党员干部对于党性锻炼的认知水平、自身提升的要求和党性原则的觉悟不同,唯有坚持分类施策、对症下药,才能使工作举措更加贴近实际、符合要求、取得实效。在具体工作中,我们着眼于“加强”和“改进”,积极打造五位一体“媒体党务”,促进党员干部理论学习经常化、自主化,分领域制定合格党员标准,丰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载体,等等。通过坚持区别对待、分类施策,有效促进了党员干部理论武装和党性教育科学化水平进一步提升。 二、存在的问题及意见建议
近年来,虽然互助县在加强和改进党员干部理论武装和党性教育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与新形势下党员干部教育培训所面临的新任务新要求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深入查找,综合分析,主要存在以下问题少数党员干部身份意识淡漠,工作标准和自我要求降低,有时过分讲求实惠、存在畏难情绪,尤其面对新形势新要求以及改革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不求上进、疲沓飘浮;少数党组织负责人凭经验办事、工作教条,导致党组织工作弱化、制度松懈、效率低下,组织生活不够健全、“三会一课”难以到位、党员教育缺乏新意;考评量化形式化,浮于提交心得、抄写笔记,甚至是写非所想或他人代笔的党性分析材料,背离了学习教育的初衷,致使党性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大打折扣。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结合全县党员干部实际,建议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着力提升党员干部的理论水平,强化党性锻炼。一是进一步加强基础性工作。要着力建立各级各类党员干部素质标准体系,对不同层级、不同岗位党员干部的素质要求具体化、规范化、科学化,既为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提供明确的目标,又可以让党员干部认清差距,增强学习的内在动力;要着力做好培训需求的调查工作,建立健全党员档案,弄清不同层级、不同部门、不同年龄阶段、不同学历层次、不同任职经历的党员干部对学习教育内容的具体要求,制订长期、中期、短期的学习教育培训目标,以进一步增强学习教育的针对性;要着力加强载体和阵地建设,在加强党校建设的同时,抓好网站建设和远程教育工程,把软性的教学资源摆到网上去,并发力建强县乡网络视频设施,搭建崭新的教育培训工作平台。二是进一步改进培训方式。要着眼于集中和分散的有机结合,认真制定年度、季度和月周学习计划,细化并动态调整学习内容,充分利用“三会一课”和“固定党日”等集中学习机会,同时,把理论学习要点整理成自学提纲,将自学提升落实在“八小时以外”;要着眼于解决现实工作中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坚持按需分类分级开展,将党员干部和普通党员的学习教育内容和标准区别开来;要着眼于培训和实践的有机结合,在搞好常规理论学习教育培训的基础上,注意发挥参观考察和实践锻炼的作用,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党员干部特别是年轻党员干部外出参观考察、到改革发展的第一线和急难险重的工作岗位进行实践锻炼;要着眼于改进教育方法,采取启发教育、情景模拟、案例教学、对策研究、双向交流、菜单式选课,以及远程教育和网络平台等现代教学手段,创造条件增强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党员干部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增强学习教育培训的吸引力和实效性。三是进一步创新工作机制。要探索实行党员干部岗位任职资格制度,按照不同岗位党员干部应具备的理论水准和党性要求,强制性要求其在任职期内必须达到,以进一步激发党员干部学习的内在驱动力;要探索多样化的教育培训机制,充分利用各方面智力资源与物质资源为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服务,拓宽学习教育培训面,努力形成“大学习、大教育、大培训”的思路和格局;要健全完善考评奖惩机制,坚持学用结合、择优而用,将党员干部参加学习教育培训情况作为干部监督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认真落实奖惩措施,努力营造党员干部积极参学的良好氛围。
一、加强和改进党员干部理论武装和党性教育的实践
(一)党员干部学习教育培训现状及特点。深入分析全县党员干部结构,准确掌握党员干部队伍的现状及特点,为全面谋划和科学推进党员干部理论武装和党性教育奠定了基础。一是虽受传统观念束缚和消极思想冲击,但党员干部的身份意识更加明确。始终坚持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学习教育的中心内容,切实强化宣传引导和督促指导,使学习教育的触角从有组织有成效的“三会一课”延伸至党员干部工作生活的点点滴滴、使学习教育的重要意义从书本笔记延伸至党员干部的一言一行。通过立行立改的查摆整改和潜移默化的熏陶引导,进一步增强了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特别是党的十八大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二是虽受客观因素影响和主观因素干扰,但教育培训的力度始终没有放松。始终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要求,不断强化措施,坚持党员领导干部带头示范,一层带一层、一级抓一级,切实加强日常教育和管理,把注意力放在平时分散学习与组织集中学习的有机结合、放在组织的教育管理与个人的自我修养的有机结合上,把注意力放在党员干部的“八小时之外”,持续加力不松劲,逐步形成了一个相对闭合的党性教育体系。三是虽受师资条件限制和制度缺陷制约,但创新实践的进取劲头更加积极。在组织开展专题学习教育和经常性学习教育时,更加注重丰富教育培训载体,通过现场体验、故事讲述、反面警示等多种形式引导党员干部积极思考、比较分析和消化吸收;更加注重把理论学习与克服本领恐慌、拒腐防变联系起来,把党性锻炼与全面发展自我、提升综合素质结合起来;更加注重分层次、分对象、按领域、划阶段,使党性教育更具针对性;更加注重提升党性教育制度的科学化水平,进一步补齐工作上的短板。
(二)加强和改进党员干部理论武装和党性教育的具体做法。针对全县党员干部队伍现状,结合当前工作实际,坚持问题导向,分类对症施策,促使全县党员干部学习教育培训工作有序有效推进。一是着眼于“严”,深入查摆整改,提振党员干部的精神面貌。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坚持把加强学习教育作为洗礼党员干部思想、标注精神“新坐标”的重要工作来抓,创新开展“读编学增”和“四真四强”等主题活动,通过查摆整改,进一步拧紧了思想“总开关”。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中,通过县处级领导干部带头整改“不严不实”问题、集中整治基层干部“庸懒散慢乱奢”问题、有效解决饮水安全及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等一系列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找准了与“三严三实”的差距。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把加强学习教育体现在坚持高起点定位、严标准要求和逐级示范推动上,对照“四讲四有”标准,分类制定了各领域合格党员具体要求。二是着眼于“新”,拓宽参学渠道,积极打造媒体党务平台。充分开发和运用新媒体,以“互助党建网”为核心,建成“互助党建网、干部基本能力提升自主选学大讲堂、党员手机报、党建视窗、流动放映车”五位一体的“媒体党务”工作平台,进一步畅通了党建工作政策宣传、理论学习和业务交流的渠道,实现了“低成本传递信息,无障碍互动交流,零距离联系党员”的基本目标,成为全县各级党组织交流党建工作的重要阵地和面向社会展示党建工作成果的窗口。三是着眼于“精”,突出针对性,抓好各类主体培训。每年度按计划举办十余类主体培训班,聘请省市委党校专家教授授课,内容涵盖党的十八大、理想信念、基层党建等多个领域,共举办40场次、参训6700余人次;大力强化实践锻炼,组织千名干部下乡开展“两讲两促”等活动,特别是在精准扶贫工作中,组织专题业务培训会2期、“第一书记”座谈会两次,“面对面”问诊把脉具体问题;组织1300余名机关干部按要求注册参加海东市“万人在线”网上自主选学,并按月按季度进行督促检查,核实选学进展、调阅学习笔记,确保了网络选学有序有效开展。四是着眼于“强”,加强设施建设,着力打造党性教育阵地。在县委党校原有硬件及师资基础上,引资改善办公和住宿餐饮条件,于2015年9月揭牌成立“海东市农村干部学院”,青海省委组织部“青海省农村干部学院”。同年,认领打造“青海省第一个农村党支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党建项目,进一步打牢了党员干部教育培训主阵地。积极打造抓乡促村前沿“指挥所”,充分发挥“党建工作站”直接与农村党组织和党员群众接触的优势,搭建起了县乡村党组织“连心桥”。五是着眼于“考”,加强督查指导,强化评估结果运用。注重强化教学秩序管理、学员自我管理和全程跟班管理,寓干部考察于学习教育培训全过程,探索建立党员干部学习教育培训管理台账和考评机制;在对扶贫(驻村)干部的管理考核中,探索推行“五个一”管理办法,并设立“晾晒台”,强化组织督查和群众监督;在加强经常性学习教育管理中,创新开展“互查互评互学”活动,实行“督考合一”工作机制,更加注重对“加强平时”的督促考核。六是着眼于“实”,突出实效性,更加注重学用有机结合。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中,全县广大党员干部普遍经受了最严格的党性洗礼,通过认真学习践行和不断整改提高,进一步推动了“四风”问题和“不严不实”问题的持续解决。在加强“三基”建设工作中,积极开展党性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积极打造乡镇“全科干部”,推行“四夜”工作制度,编印《海东市乡镇“全科”干部工作系列手册》,并进一步建强县乡村三级“一站式服务”综合办公平台。
(三)成效和启示。首先要调查梳理。提高党性教育科学化水平是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题中应有之义,是一项系统复杂的工程。只有做到底数明、情况实、思路清,才能把加强和改进党员干部理论武装和党性教育引向深入。在具体工作中,我们把摸底调研作为第一步骤,在掌握全县党员干部总体结构特点、分析各类干扰因素、自查反省工作短板等实际问题的基础上,明确了坚持“严、新、精、强、考、实”的工作目标和引导树牢党员身份意识、持续加力经常性教育、创新丰富教育载体的总体思路,为扎实有效加强和改进党员干部理论武装和党性教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关键是路线方向。注重党员干部理论武装和党性教育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党员先进性的必由之路,唯有坚持正确的思想路线,运用科学的学习教育方法,才能确保党员干部理论武装和党性教育方向不偏、力度不减。在具体工作中,我们围绕突出针对性和实效性、深入查摆整改、拓宽参学渠道、加强设施建设和督查指导等多个方面定举措、抓落实,并统筹推进其他环节工作,确保了加强和改进党员干部理论武装和党性教育扎实有效开展。重点在分类施策。不同领域的党员干部对于党性锻炼的认知水平、自身提升的要求和党性原则的觉悟不同,唯有坚持分类施策、对症下药,才能使工作举措更加贴近实际、符合要求、取得实效。在具体工作中,我们着眼于“加强”和“改进”,积极打造五位一体“媒体党务”,促进党员干部理论学习经常化、自主化,分领域制定合格党员标准,丰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载体,等等。通过坚持区别对待、分类施策,有效促进了党员干部理论武装和党性教育科学化水平进一步提升。 二、存在的问题及意见建议
近年来,虽然互助县在加强和改进党员干部理论武装和党性教育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与新形势下党员干部教育培训所面临的新任务新要求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深入查找,综合分析,主要存在以下问题少数党员干部身份意识淡漠,工作标准和自我要求降低,有时过分讲求实惠、存在畏难情绪,尤其面对新形势新要求以及改革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不求上进、疲沓飘浮;少数党组织负责人凭经验办事、工作教条,导致党组织工作弱化、制度松懈、效率低下,组织生活不够健全、“三会一课”难以到位、党员教育缺乏新意;考评量化形式化,浮于提交心得、抄写笔记,甚至是写非所想或他人代笔的党性分析材料,背离了学习教育的初衷,致使党性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大打折扣。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结合全县党员干部实际,建议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着力提升党员干部的理论水平,强化党性锻炼。一是进一步加强基础性工作。要着力建立各级各类党员干部素质标准体系,对不同层级、不同岗位党员干部的素质要求具体化、规范化、科学化,既为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提供明确的目标,又可以让党员干部认清差距,增强学习的内在动力;要着力做好培训需求的调查工作,建立健全党员档案,弄清不同层级、不同部门、不同年龄阶段、不同学历层次、不同任职经历的党员干部对学习教育内容的具体要求,制订长期、中期、短期的学习教育培训目标,以进一步增强学习教育的针对性;要着力加强载体和阵地建设,在加强党校建设的同时,抓好网站建设和远程教育工程,把软性的教学资源摆到网上去,并发力建强县乡网络视频设施,搭建崭新的教育培训工作平台。二是进一步改进培训方式。要着眼于集中和分散的有机结合,认真制定年度、季度和月周学习计划,细化并动态调整学习内容,充分利用“三会一课”和“固定党日”等集中学习机会,同时,把理论学习要点整理成自学提纲,将自学提升落实在“八小时以外”;要着眼于解决现实工作中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坚持按需分类分级开展,将党员干部和普通党员的学习教育内容和标准区别开来;要着眼于培训和实践的有机结合,在搞好常规理论学习教育培训的基础上,注意发挥参观考察和实践锻炼的作用,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党员干部特别是年轻党员干部外出参观考察、到改革发展的第一线和急难险重的工作岗位进行实践锻炼;要着眼于改进教育方法,采取启发教育、情景模拟、案例教学、对策研究、双向交流、菜单式选课,以及远程教育和网络平台等现代教学手段,创造条件增强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党员干部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增强学习教育培训的吸引力和实效性。三是进一步创新工作机制。要探索实行党员干部岗位任职资格制度,按照不同岗位党员干部应具备的理论水准和党性要求,强制性要求其在任职期内必须达到,以进一步激发党员干部学习的内在驱动力;要探索多样化的教育培训机制,充分利用各方面智力资源与物质资源为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服务,拓宽学习教育培训面,努力形成“大学习、大教育、大培训”的思路和格局;要健全完善考评奖惩机制,坚持学用结合、择优而用,将党员干部参加学习教育培训情况作为干部监督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认真落实奖惩措施,努力营造党员干部积极参学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