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格威:我生命中最差的一年

来源 :职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ybyou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11年到1999年,大卫·奥格威(David Ogilvy)在88个有生之年,从事了不低于5份职业,每一份都做得不错;而他最杰出的作品——奥美,创立于他38岁人生颇低潮那年。
  
  “一生经历丰富的男人注定让人羡慕。”大卫·奥格威在其自传中举例——“洛伦佐·达-庞德,一个生于威尼斯的犹太人,被迫改信基督教,学做神职人员,因声名狼藉的私生活匆忙逃离意大利跑到维也纳,成了国王的秘书,并为莫扎特三部最好的歌剧写了剧本。之后他开了一家药房,在曼哈顿开了一家酒厂。去世时享年89岁,是哥伦比亚意大利文荣誉教授。”
  “犹大·本杰明,来自路易斯安纳州的参议员,当时联合政府的智囊团成员。南北战争后逃到伦敦,是个55岁一文不名的难民。19年后他去世时,已经成为英国律师业业务最多的律师。”
  他一直追求人生的丰富,其自传不羁的叙述后,却有着另外的伏线。
  
  “恶童”日记
  
  1911年6月23日,奥格威诞生,家境不错,他的祖父、父亲都生在这一天。
  3岁前,在奶妈南希·尼金斯的宠爱下,即使把饭喷奶妈一床,奥格威仍被表扬为“勇敢的宝贝小主人”。但是随着一战中英国向德国宣战,父亲破产,家里的新佣人“从来不拒绝间断打击我的自信”。
  6岁,因为在聚会上和某个非洲主教玩了一下午滚球,奥格威于是觉得黑人是比较优秀的人种,进而在晚上洗澡时命姐姐把自己掐成一个黑人。同样这一年,父亲开始用传统苏格兰方式培养他,每天灌一大杯生血、啤酒,每周吃三次小牛脑。有人要在他的成绩单上写点批评,父亲就会说,“这家伙是头蠢驴!”
  在幼儿园因为被其他男孩嘲笑娘娘腔而跟人打架,“母亲教育我武力解决问题是懦夫行为,我很快像她汇报我的唇枪舌剑已经能打败学校里所有的男孩儿了”。同时,“戒掉这个习惯花了我40年的时间。”
  
  第一份工作是厨师
  
  认为在学校是“消磨时间”,奥格威辍学后到巴黎皇家饭店当了一名厨师。
  “在那儿,我找到了我所需要的纪律。每天10个小时,每周6天,我都必须像根擀面杖一样直直地站在炙热的火炉前,从头到脚浸泡在淋漓的汗水中。饭店的调味主厨告诉我每个厨师到40岁时必定非死即疯。那时,其他厨师都已经出徒,所以我必须从最低等的伙计做起。派给我的第一项工作是为客人们的狗准备餐点,我必须每天两次从炖汤的大锅中捞骨头给它们吃。汤厨是个脾气暴躁的醉鬼,痛恨我的入侵并且拿生鸡蛋砸我。”
  
  第一次跳槽
  
  “成为法国餐厅主厨需要花费的时间,和成为大医院的主治外科医生一样长。必须掌握大量菜肴的烹饪方法,有能力领导一群脾气火爆的疯子厨师,还要拥有厨师中鲜有的足够的教育程度,以应付下采购订单、设计菜谱等案头工作……如果我继续留下,就必须面对奴隶般微薄的薪水、残酷压力以及永无止境的疲惫,而且要忍受15年。所以当将军炉具(Aga)提供给我向英国厨师销售烹饪炉具的工作机会时,我接受了。”
  销售将军炉具让奥格威有光明正大的理由去探访那些他感兴趣的人家。注意,他跳槽前后的两份工作业绩都非常出色,其中因为推销将军炉业绩实在太好,公司委托他写一个销售手册。“《财富》杂志的编辑们在30年后看到那个手册时,报道说那可能是有史以来写得最好的销售手册。我寄了一份手册给我哥哥弗兰西斯,他当时在伦敦一家名叫美瑟-克劳瑟的广告公司工作,于是这家公司就雇用了我。”
  
  疯狂25岁和下一个梦想雏形
  
  此后三年,奥格威在广告公司工作,并自称:“流连于通宵音乐会和舞会,和一系列新认识的朋友去航海,狂饮葡萄酒,喝下午茶。”当年他25岁,“如果你觉得这些几近轻浮,那你可真说对了。但也就是在那段时间,我养成了拼命工作的习惯,而且在薪水加倍的时候,我尝到了努力工作的甜头。”在广告公司工作的时候。奥格威每天晚上到下议院听议员辩论,“当时我正梦想着在唐宁街完成自己的职业生涯。”
  
  开展异国前程的最好公司是盖洛普
  
  之后,奥格威来到被很多英国人视作野蛮之地的纽约,他度过一段四处做客的生活,其中“最幸运的转折”是乔治·盖洛普邀请他参加自己的公司。“如果你决定在异国寻找自己的好前程,最好的办法就是先在当地的盖洛普民意测验机构中找份工作。在那儿,你会知道那个国家的人有什么样的生活目标,他们对当时最重要的话题持有什么样的看法,还有他们的生活习惯如何。很快,你对这个国家的了解就会比许多本国人还多。”
  
  亲历二战的职业
  
  奥格威一度得偿所愿,从事政府工作,兼任英国政府在美国公众舆论方面的顾问,随着二战战况深化,他被邀请加入威廉·史蒂文森领导的英国情报机构。他的第一个任务是去多伦多附近的营地接受间谍和破坏活动训练。在那儿,他学会了如何跟踪一个人而不引起他的怀疑——走在他前面,还学会用左轮手枪、塑料炸弹炸毁桥梁和动力供应线,抓住警犬的两只前腿。撕裂胸部,弄残它们。
  在为战略情报局工作的同时,奥格威还在英国大使馆担任二等秘书。在那儿,他跟自己玩游戏,“就是看我拟的电报稿有多少能获得哪些吹毛求疵的上司们的认可,我的纪录是4个星期42封。”
  
  从农夫到广告人
  
  1940年,奥格威和盖洛普坐火车去芝加哥,路上,他看到窗外一群像是清教徒的人,盖洛普说他们是阿米什人,三星期后,奥格威和妻子骑着自行车开始寻找他们,并经常抽时间和他们住在一起。二战结束后,他又和妻子回到那里,做了一段全职农夫。“在兰开斯特的那几年是我一生中最真实的时光。但是我永远无法以务农为生的事实也越来越明显。我太多虑了,我担心烟草、甘蓝和麦子的价格,我担心洪水。我并没有健壮得足以胜任农活的身体,我觉得除草和给烟草掐尖乏味得难以忍受……”所以,他想,何不效仿祖父当年,从一个失败的农夫成为一名成功的商人,成立一家广告公司呢?
  
  努力工作不会置人死地
  
  “与大多数初入行的人不同,当时我对广告已经有很多了解。盖洛普博士把他所发现的影响广告成败的因素传授给了我。”奥格威还从一系列人那里吸收了精华。“只要我把这些知识付诸应用,再加上一点点想象力,我就能创造出一系列广告运动,它们使奥美一夜成名。”《观察家》曾报道说,奥格威可能是继丘吉尔争取美国通过租借法案之后,帮英国赚钱最多的人。
  奥美的势如破竹马上显现,不变的是奥格威的办事信条:“人们会死于疲倦;死于心理冲突;死于疾病,但不会死于努力工作。工作越努力,就会越快乐。常常在晚上和周末工作的广告公司更能激励员工的士气。”   随着《一个广告人的自白》出版,他的繁忙程度超过了想象,“我摇摇晃晃地从一个会议赶到另一个会议。”下面是他的一页日记:
  五点起床,到书房做家庭作业——三份简报。七点半,把早餐拿上楼给妻子。
  开车到办公室。怀特海德打电话来,说他想放弃舒味斯的广告。搞什么鬼?要是客户都这样,我们还怎么活?休斯顿来电话讨论壳牌石油下一波的广告。
  到放映室审了五条新拍的电视广告。广告里有两个证券经纪人。他们满嘴都是华尔街傻透了的行话。从“卡位”开始,接着“买进卖出”,最后他们得到了“销售高潮的重复爆发”。
  中午在办公室的自助餐厅吃饭,忍住与一位漂亮女秘书同桌的诱惑。跟来自哈佛商学院的毫无幽默感的年轻人谈话。
  下午两点跟负责我们最大客户通用视频的比尔·菲利普碰面。比尔遇到了麻烦。西奥多·罗斯福总统第一次尝试麦斯威尔咖啡时,惊叫道:“好喝到最后一滴!”这句话一直都是我们的广告语。现在那些疯子律师要我们“证明”麦斯威尔真的是“好喝到最后一滴”。预演一个新客户的说明会。晚八点二十分回到家,吃完晚饭又去做家庭作业。
  
  奥格威建议
  
  不能用良好文字表达的商人难有所成就
  周末我写超过150份便条、信件和笔记。每年我都会回到英国拜访当地的客户。除了这些,假期我还做一些自由撰稿人的工作。同时利用业余时间为好几项慈善事业充当志愿者。我还加入了纽约爱乐交响乐团的董事。在此期间,我形成了8条关于学校的看法,其中一条是:“学校能够教给学生最有用的技能之一就是写清晰、明白的报告。想要成为商人,如果不能做良好的文字表达,就很难有所成就。如果想要成为医生,能以文从字顺的论文向医学杂志投稿,对自己也会有很大助益。”
  
  想在外交部出人头地,就得做好琐碎事
  使馆的外交官中,我最喜欢乔治·桑松爵士,他是著名的日本事务权威。有一天在使馆的自助餐厅吃中饭,他从眼镜后面用揶揄的目光打量着我:“你昨天发给内阁办公室的电报糟透了。要想在外交部门出人头地,就得做好这样的琐碎小事。我年轻时在驻日使馆做三等秘书时,恰好有机会陪萧伯纳觐见日本天皇。我关于那次会见的报告无关紧要,却在伦敦广为流传,而且为我的外交生涯奠定了基础。”
  
  盖洛普的薪水低?付学费我都愿意
  盖洛普有个怪癖:支付薪水非常小气。我当时的周薪是40美元,比我提供服务的好莱坞大亨们的园丁还少。后来成为加拿大驻联合国大使的索尔·瑞,当时受雇盖洛普写了一本书——周薪50美元;后来成为《运动画报》总编辑的杰克·提比和后来成为外交政策协会主席的比尔·里杰特当时负责撰写盖洛普的民意调查报告交报社,每周的薪水也只有100美元;阿尔弗雷德·马克斯后来自己创办了一系列法国杂志,当时的周薪也只有45美元。我想我们中没有人曾抱怨这样微薄的薪水,因为我们从这份工作中学到的东西太多了。说实话,如果要我为盖洛普给我的教育付学费,我都愿意。除了民意测验,他还教我3个具有无上价值的处事方法:
  1 不敢拒绝的事情,就大大方方地答应;
  2 不知道答案时,就想办法混淆题目;
  3 把别人的浴室弄得臭熏熏时,划跟火柴,臭味就会消失。
  盖洛普是个极其谦虚的人。有份杂志刊登了一篇攻击他的调查方法的文章,列出了38条问题,他把手下爱将都找来,告诉我们他承认其中的36条。
  
  保持伙伴关系就像维持美满婚姻一样难
  我们的伙伴应该具有以下品质:
  ■稳定性,在压力下工作的勇气,逆境中乐观的精神,宽广的胸怀
  ■卓越的头脑——不墨守成规
  ■信奉努力工作
  ■具有反传统的特质
  ■面对困难抉择的魄力,包括开除表现不佳的员工
  ■有鼓动性的热情
  ■快速解决棘手问题的能力
  
  做使领导的活动变得很容易的下属
  在一次重要战役前夕,丘吉尔的祖先,第一位马布罗公爵出去勘察地形。途中,他的手套掉到地上。他的参谋长卡多根立刻下马,把手套捡起来还给他。当天晚餐后,马布罗颁下了当天的最后一道命令:“卡多根,在我掉手套的地方部署一连炮兵!”
  “我已经这么做了。”卡多根回答。他已经理解了马布罗的想法,并且“事先执行”了他的命令。
  
  关于领导
  传统智慧认为,领导能力是三种因素的组合——领导者自身、他所领导的人和当时的实际情况。我曾见过成功的大企业领导者变成政府部门领导后,领导才能在华盛顿并不奏效。也见过将军们成为工业界主管后,变得笨拙慌乱。我还见过一些美国人,他们在纽约是成功的领导者,到欧洲后却业绩平平,因为他们不能随着欧洲员工不同的心理需求调整自己的领导风格。
  每每见到大企业排斥不合乎他们公司传统的领导者,我都会难过。最好的领导者个性中应该有很强的“创造”特质,只有这样他们才不会拒绝创新,才会去实践它,而创新正是企业生命力之所在。有些顶尖的领导者在工作之外却孤僻得让人吃惊,有些人性生活乱七八糟,有些人还酗酒。
  我不相信“惧怕”是有效领导的要素。人们在快乐的气氛中才能做出最好的成绩。波尔实验室中那些最先分离出原子的物理学家总是互相搞恶作剧。
  好的领导者会表现得自信。他们从不气量狭窄。他们从不推诿责任。他们能很快恢复活力。他们会从失败中站起来。
  拒绝把领导职能分给属下的主管,对企业没有任何好处。领导层有越多中心人物,企业就会越强大。这正是奥美强大起来的原因。
其他文献
比赛场景01    马思超在比赛前说,自己突然觉得有点紧张,而且越走向比赛场地,越是紧张。由于上午的拍摄耽误了中午的休息,再加上紧张,马思超跑去买了几罐红牛分给大家。“做项目的时候熬夜,我们就靠这玩意儿撑下来。喝点东西状态会好些。”他解释道。  到了比赛场地,马思超抽到了1号。他拿着牌子,吐着舌头对我说“你看!”还没等我反应过来,又自言自语道:“哎,算了,没事,就这样吧!”  第一轮的自我介绍很顺
期刊
就好像人要两条腿走路,毕业生的职业规划也是如此——应该让“爱好”和“专业”这两条腿多活动,在毕业的前三五年里,在“兴趣爱好”和“专业”这两点连成的线上多跑动,来回反复,终于杀出一条血路来,当你发现一件工作是自己关心的,并且有能力去推动的,才安份了。  我小时候有很多梦想,考大学之前希望做外交官,后来外交官的梦想破灭了,留在大学里当老师,然后又在BBC做了几年的记者,现在又回过头做教育。这条越走越窄
期刊
初学谈判的人,常常有一点想不通:为什么有时我们会选择输?谈判不是要力求双赢吗,为什么要输给他?    其实,谈判的每一个回合,都可以有五种结果:赢、和、输、破、拖。  赢,是按照我的意思达成协议。和,是双方各让一步。输,是按照对方的意思达成协议。破,是破局。拖,是拖时间。  如果不是看一局,而是想跟对方建立长远的关系,那就可能以“和”为首要目标。如果是要放长线钓大鱼,那第一回合我们就可能选择“输”
期刊
一个设计没有被客户接受,被批评了两旬,怎么会失去灵魂呢?是不是你的灵魂也太薄了?    前一段我看到一本书,叫《如何成为一个平面设计师而不失去灵魂》(How To Be a Designer Without Losing Your Soul)。书名很好笑,我看了也觉得很遗憾。  要教人成为一个“不失去灵魂的设计师”,这口气好像在说:你不喜欢我的工作,但是为了赚你的钱,我继续忍气吞声好了——这真是非
期刊
不要忘了,九十月是每年社会招聘的第二个旺季,坚持就会有收获。    8月份暑期招聘会往往是每年应届毕业生找校园招聘职位的最后机会。按照往年的统计,每年都会有15%~20%的应届毕业生无法在当年落实工作,或者第一份工作三个月内就离职,从而又加入到求职的队伍中。今年求职的形势更严峻,毕业生就业率可能还要低一些。  应届毕业生找好工作的黄金时间为6个月,也就是在前一年的11月到第二年4月份。如果在这6个
期刊
猎头行业是已知的最具势利眼的几个行业之一,猎头看候选人有用时疯狂联系,没用就当候选人不存在,尤其当你最需要他的时候。    最近给程序员Sue做职业咨询时,她跟我聊到了一个被猎头骚扰的话题。“我的一个同事每月都能被猎头‘骚扰’几次,推荐给她不同的工作机会。”Sue说,“我和她部门相同、工作相似,却很少有猎头联系我,平均一年也就3个左右。而且都是在我不想换的时候问我有没有兴趣考虑新机会,等我想换工作
期刊
这次四川大学站的六名参赛选手中,有四名有着类似的经历:他们来自同一个年级、同一个专业,是同一个项目的同一个团队的成员,其中两人甚至还在同一个寝室。而且,这都是他们的第一次面试,在比赛环节中,他们既是朋友又是竞争对手,发生了很多趣事。    马思超、罗振兴、田丹和郭泉四个人之间再熟悉不过了。他们戏称彼此“互为领导和打工的”,因为在不同的项目,他们常常被分到同一组,今天这个当组长,明天那个当组长。类似
期刊
Karen的大学学习生活是与父母妥协的产物。父母一心希望她能够学习医学,而她更希望学习英语。最后双方各退一步,Karen报考了华西医科大学学习英语。  “那时候毕业的出路就是留在学校里当老师。”Karen说,“但是我不想当老师,又不愿意放弃自己的本专业,于是到了新华社四川分社从事翻译工作。”枯燥的翻译工作很快就让Karen厌倦了,她开始思考自己职业生涯的未来规划。  其实一开始Karen并不太清楚
期刊
“这是一个靓丽的行业,但也是辛苦的行业,”朱晓洁说,“做一份工作,你就要接受这份工作带来的一切。”朱晓洁,雅诗兰黛公司中国区的人力资源总监。在她看来,对美的激情和执着是构建职业生涯的重要基石。  每个人都有最初工作的经验,朱晓洁总结了自己走过的路,认为找到引路人,懂得沟通和关怀,学会负责,用结果说话,是必要的职业要素。    找到引路者    “在早期时,找到偶像会少些迷惘。”  刚从大学毕业后,
期刊
在求职的过程中,一定有一个角色要扮演,就是失败者。  只有扮演好这个角色,才能体会求职过程中的妙趣横生,还不枉费好好活了一把,反正在不会完结的道路上,再怎么失败也一走都是暂时的。    陈浩面试中化招标失败,是我怎么也没有想到的。之前和他聊天就觉得他适合业务助理这个职位。他以前的实习经历,他为人处事那种“混不吝”的态度,他的灵活和一种闯劲,他和贸易伙伴打交道的热情,甚至包括他作为南疆人的优秀酒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