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历史遗存 惜藏宝之旅

来源 :荣誉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weib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李权先生踏足收藏界已近三十年,与许多资深行家一样,对文物古董“痴心一片”,具有浓厚的“淘宝”情结。时光荏苒间,由好奇把玩到识辨鉴赏,他已醉在其中,藏品逾千。古人云,“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正是源于一腔热爱,他勤读书,多求教,终炼出眼力,练得实力。
  
  喜古玩 为爱好 坚定收藏之旅
  
  历史不可再现,古董亦不可再生,因年代悠远,饱含前人智慧,具备极高的艺术价值,古文物在今人眼中,皆附上了一层神秘多姿的色彩。试想,当你被置于这样一间风华长存的展览馆,凝神细听,是否会有厚重的黄沙穿堂而过、沧桑的余味呼啸而来,而令周身环绕在一种谓为奇妙的触感之中?
  在国家“藏宝于民”的鼓励之下,不少爱好者涌入收藏市场,但是大家目的不同,动机各异,有的人为附庸风雅,有的人为怀古寻旧,而李权先生是另一种——去伪存真,明辨是非,保护古代文化遗产,推广传统中国文化。所谓“缘来一线牵”,走上这条收藏之旅,他亦经历了一番层层深入、逐步转变的过程。
  李权先生原是澳门珠宝行业的从事者,界内的资深人士,曾授徒传承技艺,通过接单出货,勤奋打拼,令生活达至衣食无忧。受职业影响,他在过去的几个阶段,先后对首饰、奇石、玉器都曾作有一定研究,一度视为心头之好,专意把玩赏鉴。但都说,“人往高处走”,条件允许之下,李权先生所走的藏宝路线亦随之拔高。
  更加庞博且复杂的古董市场引起了他的兴趣。随着眼界日益开阔,了解愈发透彻,李权先生把曾经聚焦到其它宝物上的目光收回,全部投向了古玩,对收藏的锺爱之情弥坚,更尽己所能,坚持了三十年。由于拿捏分寸到位,懂得如何平衡家庭、事业与爱好,他得到了亲人的支持,而今退休十余年,得以把主要精力转移到收藏领域,与志同道合的同仁相互切磋,交流心得。
  收藏这一行,包罗万象,受高额利润的刺激,市场难免出现仿冒现象,以假乱真,混淆视听。自然,术业不精会付出代价,一着不慎会毁去英名。虽已有不少人为之倾家荡产的案例在先,但李权先生并不受此束缚,即便“失足”数次,依旧勇探深浅。他无畏地说,“愈是困难,就越要挑战自己。”语气坚定,颇有壮士出征的豪迈。的确,“哪儿跌倒,从哪儿爬起来”,恐怕正因为不缺乏这种“愈战愈勇”的精神,他才能吸取经验,收藏到不少宝贝珍奇。
  
  寻宝物 藏精品 收获丰富经验
  
  中国的历史文化遗存逾越千年,经代代相传,浮现于世,且不论无以计算的价值,但看那栩栩如生的造型,巧夺天工的外观,斑斓错杂的色彩,已足足引人惊叹不已。但毕竟闻多见少,若无功底扎实的考证能力,精细犀利的判定眼光,岂能保证手中之物确出自古人之手?即便有书可查,有规律可循,但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科技日益发达的当今,稍有差池依旧难逃买到赝品的经历,是从此撤退离场,抑或继续一战方休呢?如何抉择,李权先生的回答无疑是“坚持”,因为爱不释手,他已能做到“宠辱不惊”。以自身为例,热情的他告诫来者,“关键还在于心态”。
  介绍自己的收藏生涯,李权先生毫不讳言:入门阶段属于“交学费”,中后期才摸清门道,有幸淘宝。不论哪一种过程,对他来说都难忘而宝贵。可以猜想的是,从一窍不通到略知一二,再到别有心得,他不仅为之付出了金钱和时间,更耗费了大量精力,如同攀爬高山,每上升一个新的高度,心境的起伏亦随之改变,记忆自是深刻。
  为了解来龙去脉,他勤读中国文物出土实录;为玩赏实物价值,他关注香港权威拍卖会;为领悟“寻宝”要领,他请教业界同仁一一指点。多年的潜心研究,已在无形中让他的性格增添了些许“格物致知”的韧劲,加进了一点“心无旁骛”的耐性,令他看来平易可亲。论及收获,李权先生自言,“最快乐的事在于见过不少珍宝,由此参得要义,能与朋友分享,并获认同。”
  世事皆无绝对之分,收藏界尤其如此,因主观性强,以至于面对同一样物品,各家的述说或都大相径庭。李权先生注重自身修养,不随意给予赞成,也不轻易全盘否定,唯运用所学,细察慢品,寻根究底。在家中所有藏品之中,李权先生最为看重的一件是“圆明园记”,劫后余生的文物之一。
  众所周知,圆明园曾是世界级的“珍宝博物馆”,在腐败的清末王朝统治时期,被“八国联军”烧成了一片断壁残垣,成为国人心中一道永远不能愈合的伤疤。近几年,关于它的重建一事,街头巷尾争相热议,吵得沸沸扬扬。在历史已然过去,一切不复往昔的情况之下,能得到其中的一件珍品,不可不谓之罕有。
  虽尚未送予专家鉴定,但是已为资深人士的李权先生对这件藏品较有信心,透过他的眼神,似有一种兴奋的光芒愈照愈强,令摆放在近旁的其它古玩都黯然失色。由于始终保持过去的职业敏感,他对古董的工艺分外留心。“你看,这里的每一刀都很精细……”他仔细地端详着这件珍奇,细致地介绍着,让人恍惚觉得,此时,文物的真伪已不那么重要,对待艺术品的态度才更加值得欣赏。
  对于是否将所藏珍品交与下一代继承的问题,李权先生持保留态度。他宽容地说,“若非真正喜欢,便难以领会其中乐趣,即便费心栽培、指导,都难以形成气候。只有年轻人爱好,才可能把这一行发扬光大。”所以,下一步,他打算把藏品公开,同业界沟通交流,一道推广中国传统文化,公诸同好。
  
  建展馆 扬文化 加强业界交流
  
  受制于多方面原因,澳门政府对收藏界的注意力始终有限,业界缺乏一个平台来施展、传承。所谓“求人不如求己”,在得不到实质性支持的基础上,为完成心愿,2011年,李权先生联合同为收藏爱好者的刘道子先生合开了一间“澳门莲花古董艺术交流中心”,将自己心爱的古董文物悉数慷慨献出、展览,供大家鉴赏,给曾经布下些许愁云的业界带来了一丝朝气,一丝蓬勃。
  该展馆约达一百六十平方米,如此规模在港澳台地区可谓名列前茅。谈及目的、宗旨,两位负责人大方介绍:建此展馆不图名,不图利,只希望对外开放,与行家交流,保存珍贵历史文物,不至于白白流失。如有需要,亦可供游客参观。
  虽然其中少数藏品并不完全被大家认可,但从材料、艺术、市场三个角度来看,有其珍贵之处,不乏一定的玩赏价值。走进灯火通明的展览室,流连其中,汉武帝印章、大型木制砚台、千手观音、鼻烟壶、成化五彩……还有许多不知名目的藏品,在墙上、桌上、橱窗里尽情地展现着各自的姿态,昔日风采依旧,由于聚在一堂,既有含蓄的雅致味道,亦有迂回的壮观气势,令人初看惊艳,再见回味。
  拥有这般韵味十足的展馆,不禁揣想,无论换作谁,内心都可能有一点隐隐的自豪感吧!然而,李权先生和刘道子先生似乎表现出的是另一个层面的喜悦。他们说,“最重要是推动文化。”如其所愿,澳门莲花古董艺术交流中心的成立确吸引了一批业界同仁。大家每天都会一起餐聚,每个月,更会定期济济一堂,分享最近的收获。李权先生笑说,“这是非常开心的时光。”俨然,他对收藏的锺爱之情并未随岁月洗礼而淡漠褪去,反而已愈益深浓。
  李权先生的人生格言很简单,不论为家庭、事业,抑或古玩收藏,仅“聆听”二字,便足以看出他为人处世的谦虚和用心。聆听是一种美德,正因为懂得聆听自己的主张,聆听他人的想法,他得以两面平衡,在两全中获得想要的生活。
  
  【李权先生,原从事珠宝业,已退休十余年,现为澳门莲花古董艺术交流中心负责人之一。他爱好收藏,已入门数十年,家中藏品过千,不乏珍宝。目前,正致力于展馆工作,希望加强业界交流,推广中国传统文化。】
  
其他文献
周世耀先生是一名资深教育工作者,是培侨教育机构的付出者。年少时代,为接受较好的教育他考入培侨中学;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他加入培侨教育机构;今日,他担任培侨教育机构行政总监、培侨小学校监。在过往数十年的光阴里,他对教育事业专心致志,与培侨共同成长,历经曲折发展的风雨期,爭取公平待遇的斗爭期,最终迎来了开拓创新的发展期。怀着对教育的崇高理想,他一路品嘗苦与乐,一路收获内心的富足。  情繫培侨 共同成长 
期刊
【本刊讯】3月15至16日,2012年全国新闻出版单位数字出版部主任工作交流会在京隆重举行,来自全国近200家新闻出版机构数字出版负责人及数字技术商、销售渠道商、阅读终端厂商的代表,参加了这一专业会议。  新闻出版总署科技与数字出版司处长王强出席会议并发表了题为《2012年国家数字出版重点工作及国家数字出版工程》的讲话。他指出了新闻出版总署2012年的数字出版举措包括:统一思想认识;加强政策引导;
期刊
黎锦文先生是一位颇为低调、平实的人,不喜欢显山露水,但熟悉他的人,却知道这些是他为人谦虚的态度。真正的他,是一个富有浓郁色彩的人物,他不仅是一个在律师行业颇有地位的专业律师,也是一个在社会服务上尽心尽力的奉献者。他拥有足够多的荣誉和头衔,不管是在政界,还是在社会活动中,或者是在专业领域,都能够听到他的声音。他名誉香江,但却低调、洒脱、豁达;慈在他心中,善在他脚下。他的多重身份下面,沉淀的是一段段精
期刊
朱立夫先生是香港纺织界的翘楚,自1975年入行,继承父业已有37年。正所谓“长江后浪推前浪”,开阔的思维和出众的才略令他决胜商战之秋,带领企业以强劲之势,迅速于国内外市场占据着重要的席位,品牌打响,荣光尽享。不过,光阴易消逝,世事多起伏,如今纺织业面临生存窘境,一向行事缜密的他又将如何率先突出重围,探索转型之路?    危机四伏:认清形势 究其症结    朱立夫博士所带领的香港中大实业有限公司成立
期刊
林赛兰女士是一个乐天向上的人,跻身风起云涌的地产行业,经受二十年风雨洗礼,依然做得有声有色。投身社团,她同样以饱满的热情服务业界,更参与香港新界地产代理商联会的创办,积极为业界争取合法权益,提升竞争力。她更以独立女性的身份参与妇女工作,展现新时代女性的自立自强和精神风貌。    因为自强而赢得掌声    香港房地产行业素有香港经济“晴雨表”之称,虽然几经起伏,但仍然是香港经济的支柱之一。在这样的大
期刊
吴锡奎医生是一位名扬海内外的中医,怀着一颗仁爱且博爱之心,他在医师这个圣洁的岗位上,履行着厚重而神圣的职责——治病救人,杏林春暖。他在医学的道路上潜心钻研,对脊椎病的防治有很深的造诣,并精心研制出羓鸡丸、颈适安两种药物,为广大脊椎病患者带来福音。他着书立说,教书育人,把中医这一传统文化世代承传。沿着医学这条道路,他执着行走了四十余载,虽历经崎岖,却始终不离不弃,无怨无悔,用仁心妙术,惠泽四方。  
期刊
邓桂材先生是一位默默为患者解除病痛的全科中医师,行医之路多遇阻碍,可是他以不断学习、持续进修的精神,不断提升自我,以获得业界和社会的认可。他朴实无华,却有一颗长怀慈善的心,用仁心仁术救助病者;他不善言辞,但以数十年不变的实际行动,为患者和中医界服务。    行医之路多曲折    中华医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而千百年来正是中医维护了人民的健康体魄,给了他们创造历史的力量
期刊
杨紫琼获法国荣誉勋章 萨科齐为其颁奖  3月14日,法国总统萨科齐为杨紫琼颁发法国至高荣誉勋章。杨紫琼身着简约灰色连身裙,在未婚夫托特陪同下,现身巴黎爱丽榭宫,与时尚杂志《Vogue》意大利版总编辑Franca Sozzani及法国音乐人Jean-Michel Jarre等,一同获法国颁发最高勋衔“骑士荣誉勋章”。当杨紫琼获法国总统萨科齐亲手在胸前挂上勋章时,笑得非常开心,心情十分雀跃。    加
期刊
田丽卿女士是一位心地善良、重情重义的现代女性,事业有成,服务社会的初衷不改。二十多年来,她在亲人的支持之下,活跃于多个社团中,奔波于公益的平台上,始终心怀热忱,笃定如初。古人曾留有遗训,“不以善小而不为”,她正是如此,由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帮助亟待援手的弱势群体,发出一分光亮,收获一份快乐。    助人为乐二十年    2011年,一直栖居于地产界的田丽卿女士成功加盟“世纪21高盛物业”,由原公
期刊
陈国和教授是一位执着坚定的行医者,无论内地,还是香港;无论动乱,还是和平;不论贫穷,还是富贵,他行医为人的信念从来不曾动摇。古人说:“不为良相,则为良医。”陈国和先生为此努力为之,悬壶济世半辈子,因懂得中医学乃仁心仁术,故在他心中,医德重于医技,“但愿世间人无病,不愁架上药生尘”,也因此身体力行,用可风医德,泽被于众。    治人济世 认知践行    中医药在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中最具实践性和济世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