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周世耀先生是一名资深教育工作者,是培侨教育机构的付出者。年少时代,为接受较好的教育他考入培侨中学;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他加入培侨教育机构;今日,他担任培侨教育机构行政总监、培侨小学校监。在过往数十年的光阴里,他对教育事业专心致志,与培侨共同成长,历经曲折发展的风雨期,爭取公平待遇的斗爭期,最终迎来了开拓创新的发展期。怀着对教育的崇高理想,他一路品嘗苦与乐,一路收获内心的富足。
情繫培侨 共同成长
培侨的诞生,离不开一群胸怀“教育救国”理想的有志青年,他们为新中国的诞生,克服种种困难得以创办;培侨的成长,离不开一群胸怀“爱国爱校”抱负的培侨人,他们与港英政府斗智斗勇;培侨的辉煌,离不开一群心繫教育事业的“寻梦人”的大力推动……
纵观培侨的发展,其顽强斗爭、爭取自身权益的过往,在许多培侨人脑海里历历在目。
1946年,培侨中学於跑马地拔地而起,此时的香港,百废待兴。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培侨中学全体师生升起五星红旗,是香港第一批升国旗的学校,同时也是最早提倡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学校之一。
1960至70年代,铜锣湾分校、上水分校建立,後因无政府资助,经济困难,又纷纷停办。
1980年代,港英政府推行淘汰私校政策,培侨进入有史以来最为艰难的曲折期。
1991年,培侨终於拔开乌云见月明,获政府批準成为第一批“直接资助学校”之一,是办校以来首次从政府公币中获得办学资源,终获得平等待遇。
2000年,培侨跨入兴办教育的新时代,以领先创新办学理念,先後创办培侨小学、培侨书院,获得各界高度肯定和家长的热烈欢迎。
自成为培侨的一份子开始,周世耀先生与培侨共进同退,风雨前进,无怨无悔。未来在路上,他亦在路上。
30多年前,“我刚到培侨教书时,薪水相比其他受港英政府资助学校的教员,相差一大截,差不多只有他们的一半。”周世耀先生回忆说。那时,培侨中学受聘的第一个香港大学毕业生——曾钰成先生,月薪600元,高过时任校长吴康民先生的400元月薪,而当时的教师市价达2000多元。“选择留在培侨需要一定的理想与追求,才能夠坚持下来。”出於对培侨“最早提倡学生全面发展”之办学理念的执著与坚守,周世耀先生义无反顾地留了下来,转眼已是数十年。
30多年後,昔日的培桥中学已发展成培侨教育机构,旗下拥有:培侨中学、培侨小学、培侨书院,而周世耀先生亦从当时的教师,走向了行政管理之路,现担任培侨教育机构行政总监、培侨小学校监。“每个人的人生有不同的选择,有人选择从商,有人选择从政,而我选择了细水长流的教育工作,不同的岗位拥有不同的体会与收穫,选择了培侨教育,我未曾後悔过。”特别是培侨小学在众人的关注与讚扬中茁壮成长,更使他感到欣喜与欣慰。
孕育新津小 教育寻梦路
在《十年寻梦——培侨小学的故事》一书的後语中,记录着关於周世耀先生的一则故事,“我对柴湾地区有一种难以言喻的特殊感情,因我的年少时代,住在柴湾徒置区。我记得当时在柴湾的学校,还有不少设在八层徒置大厦天台的‘天台学校’,校舍设备非常简陋。为了追求接受较好的教育,那时我每天都要走十多分钟的路到柴湾的巴士总站,再乘车到跑马地上学。”就是这则故事,长久地奠定了他立志教育事业的初衷。
2000年,培侨小学於小西湾拔地而起,而为基层大众提供何种服务?为配合培侨小学的发展应聘请拥有何种办学理念的校长?困扰着培侨教育机构校董会,同时数十年前就根植於周世耀先生心中的想法也悄悄萌芽,直至遇到了提倡“人人学习、互相关怀”办学理念的连文尝校长,双方理念相当,一拍即合。
培小开办以来,在校董事会、校长、全体教职工、学生及家长的多方努力及配合之下,进行了多项的创新尝试工作:从诸多课外活动中,辅助挖掘学生潛能;从综艺、体育、中英文写作的教学方式,打破传统,多方突破,使学生真正爱上学习;从阅读推广、综艺汇演、校运会等学习经历中,鼓励学生敢於表达,培养学生多参与多体会的实践意识;且发扬教师专业奉献、家校合作精神,共同创办了一个“人人学习、互相关怀”的学习型学校。
十二年後的今天,一块“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乐土日益丰实,为学生们提供了宽鬆、自由的学习环境。一批批自信开朗、表达能力强、沟通能力好的毕业生,从培侨小学昂首走出,是周世耀先生最欣喜不过的事了。而培侨小学这家“梦工场”的运作经验,也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与探究,国内外许多相关机构纷纷来此交流切磋……
“教育,是育人的工作,需要坚持不懈去做,才能出成绩。有时,一些成绩可能暂时看不出来,但是我们坚持这个理念,一点一滴去做,终会有成效,心在梦在。所以,从事教育事业是一份很有意义的工作,从中我能得很大满足感。”一段发自心底的坦白,周世耀先生以行动来证明着。
对教育事业的承与担
一直以来,培侨教育机构都坚持爱国教育,即国民教育,因而被一些香港人称为“左派学校”,每年10月1日的国庆节到来之际,都会举办各种活动以示庆祝,意在使学生们谨记这一历史时刻。
2011年5月5日,香港政府推出“德育及国民教育科课程指引(小一至中六)諮询稿”,建议将此科作为必修科,不设公开试,只设校内评核,意在加深学生对国家(中国)的认识及国民身份的认同,提升学生的个人品德及国民素质。不过这一新必修科目的推出,在香港社会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各界持份者各持各理,众说纷纭。在这一点上,培侨远远地走在了前面。
作为资深的教育工作者的周世耀先生,他认为“培养学生拥有良好品德和祖国归属感,及对中国人身份的认同,我觉得是教育工作者应该做的工作。但是,在推行新必修科目时,不应是单纯的政治灌输,而是当学生在人格与品德的培养和成长期,给予正确的引导,再通过他们自己的思考、实践、分辨,慢慢建立起一个比较正面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这对社会的进步亦有推动作用。”
“这个科目,如何融入教学,起一个推动作用,培侨在这方面在过去是比较有经验的,我们就希望能夠多做一些,做好一些。”既不成为“洗脑教育”,又不将政治驾於教育理念,将是培侨教育机构未来一段摸索和解决的难题。
2008年,四川地震後,培侨中学、培侨小学、培侨书院以及培侨校友会积极行动,为支援災区纷纷慷慨解囊,数日之内迅速筹集100万元並透过重庆市政协牵线送到成都市蜀城中学帮助他们重建校舍。培侨教育机构行政总监周世耀表示,除了提供物质上的支援外,教育机构的主要责任还是教育学生体会事件中举国上下体现出来的团结、坚强、守望相助的精神。
除负责培侨的各方面工作之外,周世耀先生还被邀请担任重庆市政协委员、中华海外联谊会理事、香港教育工作者联会副会长、香港岛各界联合会会董等公职,常常带队到内地进行访问交流活动。
正如培侨中学的校歌《海燕之歌》所写的歌词那样:“培侨,像一个春天的花园,集合着一群优秀的儿女。”这些儿女,有海燕一样勇敢无畏的精神,亦有园丁似甘於奉献的行动,以青春点燃另一群人的青春,以生命感动另一群人的生命。周世耀先生,是许许多多培侨人中的一员,他正做着细水长流的培侨事业,以矢志不渝的培侨情传颂着生命之歌。
【周世耀先生,70年代加入培侨教育机构,现担任培侨教育机构行政总监、重庆市政协委员、中华海外联谊会理事、香港教育工作者联会副会长、香港岛各界联合会会董、培侨小学校监、培侨书院校董。】
情繫培侨 共同成长
培侨的诞生,离不开一群胸怀“教育救国”理想的有志青年,他们为新中国的诞生,克服种种困难得以创办;培侨的成长,离不开一群胸怀“爱国爱校”抱负的培侨人,他们与港英政府斗智斗勇;培侨的辉煌,离不开一群心繫教育事业的“寻梦人”的大力推动……
纵观培侨的发展,其顽强斗爭、爭取自身权益的过往,在许多培侨人脑海里历历在目。
1946年,培侨中学於跑马地拔地而起,此时的香港,百废待兴。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培侨中学全体师生升起五星红旗,是香港第一批升国旗的学校,同时也是最早提倡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学校之一。
1960至70年代,铜锣湾分校、上水分校建立,後因无政府资助,经济困难,又纷纷停办。
1980年代,港英政府推行淘汰私校政策,培侨进入有史以来最为艰难的曲折期。
1991年,培侨终於拔开乌云见月明,获政府批準成为第一批“直接资助学校”之一,是办校以来首次从政府公币中获得办学资源,终获得平等待遇。
2000年,培侨跨入兴办教育的新时代,以领先创新办学理念,先後创办培侨小学、培侨书院,获得各界高度肯定和家长的热烈欢迎。
自成为培侨的一份子开始,周世耀先生与培侨共进同退,风雨前进,无怨无悔。未来在路上,他亦在路上。
30多年前,“我刚到培侨教书时,薪水相比其他受港英政府资助学校的教员,相差一大截,差不多只有他们的一半。”周世耀先生回忆说。那时,培侨中学受聘的第一个香港大学毕业生——曾钰成先生,月薪600元,高过时任校长吴康民先生的400元月薪,而当时的教师市价达2000多元。“选择留在培侨需要一定的理想与追求,才能夠坚持下来。”出於对培侨“最早提倡学生全面发展”之办学理念的执著与坚守,周世耀先生义无反顾地留了下来,转眼已是数十年。
30多年後,昔日的培桥中学已发展成培侨教育机构,旗下拥有:培侨中学、培侨小学、培侨书院,而周世耀先生亦从当时的教师,走向了行政管理之路,现担任培侨教育机构行政总监、培侨小学校监。“每个人的人生有不同的选择,有人选择从商,有人选择从政,而我选择了细水长流的教育工作,不同的岗位拥有不同的体会与收穫,选择了培侨教育,我未曾後悔过。”特别是培侨小学在众人的关注与讚扬中茁壮成长,更使他感到欣喜与欣慰。
孕育新津小 教育寻梦路
在《十年寻梦——培侨小学的故事》一书的後语中,记录着关於周世耀先生的一则故事,“我对柴湾地区有一种难以言喻的特殊感情,因我的年少时代,住在柴湾徒置区。我记得当时在柴湾的学校,还有不少设在八层徒置大厦天台的‘天台学校’,校舍设备非常简陋。为了追求接受较好的教育,那时我每天都要走十多分钟的路到柴湾的巴士总站,再乘车到跑马地上学。”就是这则故事,长久地奠定了他立志教育事业的初衷。
2000年,培侨小学於小西湾拔地而起,而为基层大众提供何种服务?为配合培侨小学的发展应聘请拥有何种办学理念的校长?困扰着培侨教育机构校董会,同时数十年前就根植於周世耀先生心中的想法也悄悄萌芽,直至遇到了提倡“人人学习、互相关怀”办学理念的连文尝校长,双方理念相当,一拍即合。
培小开办以来,在校董事会、校长、全体教职工、学生及家长的多方努力及配合之下,进行了多项的创新尝试工作:从诸多课外活动中,辅助挖掘学生潛能;从综艺、体育、中英文写作的教学方式,打破传统,多方突破,使学生真正爱上学习;从阅读推广、综艺汇演、校运会等学习经历中,鼓励学生敢於表达,培养学生多参与多体会的实践意识;且发扬教师专业奉献、家校合作精神,共同创办了一个“人人学习、互相关怀”的学习型学校。
十二年後的今天,一块“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乐土日益丰实,为学生们提供了宽鬆、自由的学习环境。一批批自信开朗、表达能力强、沟通能力好的毕业生,从培侨小学昂首走出,是周世耀先生最欣喜不过的事了。而培侨小学这家“梦工场”的运作经验,也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与探究,国内外许多相关机构纷纷来此交流切磋……
“教育,是育人的工作,需要坚持不懈去做,才能出成绩。有时,一些成绩可能暂时看不出来,但是我们坚持这个理念,一点一滴去做,终会有成效,心在梦在。所以,从事教育事业是一份很有意义的工作,从中我能得很大满足感。”一段发自心底的坦白,周世耀先生以行动来证明着。
对教育事业的承与担
一直以来,培侨教育机构都坚持爱国教育,即国民教育,因而被一些香港人称为“左派学校”,每年10月1日的国庆节到来之际,都会举办各种活动以示庆祝,意在使学生们谨记这一历史时刻。
2011年5月5日,香港政府推出“德育及国民教育科课程指引(小一至中六)諮询稿”,建议将此科作为必修科,不设公开试,只设校内评核,意在加深学生对国家(中国)的认识及国民身份的认同,提升学生的个人品德及国民素质。不过这一新必修科目的推出,在香港社会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各界持份者各持各理,众说纷纭。在这一点上,培侨远远地走在了前面。
作为资深的教育工作者的周世耀先生,他认为“培养学生拥有良好品德和祖国归属感,及对中国人身份的认同,我觉得是教育工作者应该做的工作。但是,在推行新必修科目时,不应是单纯的政治灌输,而是当学生在人格与品德的培养和成长期,给予正确的引导,再通过他们自己的思考、实践、分辨,慢慢建立起一个比较正面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这对社会的进步亦有推动作用。”
“这个科目,如何融入教学,起一个推动作用,培侨在这方面在过去是比较有经验的,我们就希望能夠多做一些,做好一些。”既不成为“洗脑教育”,又不将政治驾於教育理念,将是培侨教育机构未来一段摸索和解决的难题。
2008年,四川地震後,培侨中学、培侨小学、培侨书院以及培侨校友会积极行动,为支援災区纷纷慷慨解囊,数日之内迅速筹集100万元並透过重庆市政协牵线送到成都市蜀城中学帮助他们重建校舍。培侨教育机构行政总监周世耀表示,除了提供物质上的支援外,教育机构的主要责任还是教育学生体会事件中举国上下体现出来的团结、坚强、守望相助的精神。
除负责培侨的各方面工作之外,周世耀先生还被邀请担任重庆市政协委员、中华海外联谊会理事、香港教育工作者联会副会长、香港岛各界联合会会董等公职,常常带队到内地进行访问交流活动。
正如培侨中学的校歌《海燕之歌》所写的歌词那样:“培侨,像一个春天的花园,集合着一群优秀的儿女。”这些儿女,有海燕一样勇敢无畏的精神,亦有园丁似甘於奉献的行动,以青春点燃另一群人的青春,以生命感动另一群人的生命。周世耀先生,是许许多多培侨人中的一员,他正做着细水长流的培侨事业,以矢志不渝的培侨情传颂着生命之歌。
【周世耀先生,70年代加入培侨教育机构,现担任培侨教育机构行政总监、重庆市政协委员、中华海外联谊会理事、香港教育工作者联会副会长、香港岛各界联合会会董、培侨小学校监、培侨书院校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