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脊髓海绵状血管瘤手术后长期神经功能的多因素回归分析

来源 :中国综合临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xunzhi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影响脊髓海绵状血管瘤术后长期神经功能恢复的临床因素。方法采用单因素与多因素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55例具有完整脊髓海绵状血管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其2年后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28例(50.9%)患者 Aminoff-Logue 评分至少较术前提高1个等级,14例(25.5%)患者等级无明显改变,13例(23.6%)较术前至少退步1个等级。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患者临床类型( OR=3.27,95%CI 2.34~15.83,P=0.006)、初次发病至手术时间( OR=2.93,95%CI 1.41~10.61,P=0.012)、末次发病至手术时间( OR=4.31,95%CI 2.46~12.32,P=0.019)与术后长期神经功能恢复独立相关。结论对于出现功能障碍的脊髓海绵状血管瘤患者,不管何种临床类型及神经功能障碍程度,均应在发病后早期行手术治疗,以改善术后神经功能的恢复。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 PCT)及C反应蛋白( CRP)在发热性疾病中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09年5月至2014年2月在我院住院的140例发热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按出院诊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老年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 IL-6)、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C反应蛋白( CRP)的水平及与吸烟、体质量指数( BMI)的关系。方法选取2012年12月至2014年
目的:分析和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TIA )与颅内外血管狭窄的相关性,并比较TIA频发与偶发病例的血管狭窄特点。方法2013年7月至2014年6月我院神经内科确诊的TIA住院病例230例进行
目的:观察95例未合并代谢综合征( METS)脑梗死患者住院期间METS发生率及METS各组分的变化,分析并讨论可能原因,更好地指导脑梗死临床治疗。方法连续收集未合并METS脑梗死患者95例,
目的:比较单独补充硫酸亚铁治疗与联合治疗(补充硫酸亚铁和左甲状腺素)对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缺铁性贫血的改善效果。方法60例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合并缺铁性贫血患者,随机
目的:探讨膝关节镜下手术治疗半月板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6例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分为两组,每组43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半开放性半月板切除术治
目的:探讨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介入治疗前后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检测46例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行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介入治疗前及治疗1个月后
目的:探讨舒洛地特与双嘧达莫联合用药对慢性肾衰竭合并糖尿病患者动静脉内瘘术后血栓形成的防治作用。方法将90例慢性肾衰竭合并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动静脉内瘘成形术后
目的:评价持续低效血液透析滤过( SLEDF)对重症急性胰腺炎( SAP)的治疗价值。方法将42例SAP患者随机分为持续静脉-静脉血液滤过( CVVH)组和SLEDF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分别接受CVVH和
目的:比较内窥镜系统与维间盘孔镜两种术式,探讨经皮椎间孔镜TESSY技术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治疗优势。方法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280例按随机表法分组,椎间孔镜组140例采用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