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高陵概况
高陵县地处陕西省关中平原腹地,位于西安市辖域北部,属西安市近郊县,全县辖4镇4乡,88个行政村,740个村民小组。总面积294平方公里,总人口28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1.9万。高陵县地势平坦,土壤肥沃,人称关中的“白菜心”。距西安市中心仅20公里,距咸阳国际机场10公里。泾渭二水横贯东西,西禹、西铜高速公路、210国道及西延铁路横贯南北,泾河火车站位于其中。随市政府北迁和城园一体化建设步伐的加快,高陵县已与西安市紧紧融为一体。
90年代末期,高陵县立足本县实际,确立了开放带动战略,以开放促开发,以开发求发展,大胆探索工业强县的路子,举全县之力发展泾河工业园区。进入21世纪特别是县十三次党代会以来,全县上下紧紧围绕建设繁荣富裕文明和谐城市新区目标,积极实施和全力推进泾河工业园带动战略、农业产业化经营战略和城镇化战略三大经济社会发展战略,高陵经济社会取得了长足发展。
二、县域经济发展现状
全县地方生产总值由2003的13.89亿元,增长到2007年的51亿元,翻了近两番,年平均增长38.4%,2008年完成84.98亿元,增长33.1%;全县固定资产投资由2003年的9.15亿元,增长到2007年的69亿元,较2003年翻了近三番,平均增长65.7%,2008年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00.2亿元,增长45.2%;全县地方财政收入由2003年的7071万元,增长到2007年的2.58亿元,较2003年翻了近两番,平均增长38.2%,2008年仅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3.0874亿元,增长45.8%。其他各项经济指标也都大幅度增长,2008年工业总产值完成203.32亿元,增长32.5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52.99亿元,增长40.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8.09亿元,增长25.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1890元,增长20.1%;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708元,增长20.3%。随着县域经济发展的不断加快和深入,全县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三次产业比例由2003年的29:48:23,发展到2008年的10.4:78.6:11,工业经济占据主导地位,发展活力日益增强,综合实力不断攀升,2008年跨入陕西省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十强县行列。
三、县财政支持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努力
一是积极争取上级建设资金,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仅2008年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00.2亿元,增长45.2%。一批关乎长远发展的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相继竣工或开工兴建,县域发展环境有了极大改善,为招商引资、对外开放奠定了坚实基础。2009年,县财政继续加大投入,统筹城乡发展支出安排财政资金11154万元,主要用于农村基础设施配套、农业生产发展扶持、农民务工培训和医疗保障、园区基础设施提升、县城基础设施提升等。
二是及时兑现园区企业优惠政策,鼓励企业技术更新改造和科技创新,促进企业持续发展。
三是加快投融资体制建设。2006年12月,“高陵县三阳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成立。2007年,三阳公司为县城供水工程融资2500万元,占该项目总投资3512万元的71.18%,该项目采取融资代建合作形式,在项目建设期内,财政不还款付息,从2009年开始至2018年,县级财政年均负担400万元左右的项目回购款。对于项目回购资金,主要考虑到随着土地出让收支的不断规范化管理,土地出让收支纳入预算管理,各项回购资金的安排并不会挤占财政一般预算收支。
尽管近年来高陵县财政收入超常规增长,县财政在支持县域经济发展方面做出了一定努力,但由于高陵财政基础薄弱,基数小,加之公共支出和人员支出不断加大,财政主要保证人员工资和机构运转,同时国家土地政策紧缩,以土地开发促进发展的空间急剧缩小,财政用于经济发展方面的资金十分有限。随着县域经济社会的巨大发展,高陵县固定资产投资急剧增长,资金瓶颈问题仍然是滞碍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
四、财政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基本要求和今后的思路
(一)财政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基本要求。
区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成国民经济的地域空间与单元体现。财政作为调控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工具,财政部门应积极转变支持经济发展的思路,充分发挥财政政策的导向作用和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采取新的手段和措施实现财政与经济的良性发展。一是支持区域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投资环境,以财政政策工具引导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二是改变财政主体型投资方式和直接支持竞争性企业的作法,采取间接支持方式、以诱导型投资特别是财政贴息促进民间、企业主体性投资,努力扩大财政投资的乘数效应,带动社会投资跟进增长。三是通过各类财政改革和体制创新,进一步完善财政职能的发挥,有力推动区域经济的健康发展。四是致力于提高区域公共服务能力,以转移支付的财政分配体制和降低财政运行成本的思路,加快公共财政建设步伐,是促进区域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战略。
(二)加快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建设,努力破解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瓶颈难题。
基础设施在区域内的社会和经济发展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完善的基础设施体系既是经济实力的体现,也是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保障。与发达地区相比,高陵的基础设施建设还相对落后,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经济地理环境等宏观方面条件导致经济总量有限,另一方面,在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方面相对落后,基础设施投资来源基本上是由本级财政和上级财政补助组成,因而高陵县的基础设施建设整体水平仍停留在较低的水平。
发展区域经济,资金启动必不可少。而财政资金支持是有限的,因此,发挥财政导向作用,吸纳社会闲散资金,逐步拓宽社会投资渠道,对于区域经济的发展是较为重要的。通过加强与各金融部门的联系、探索多种形式的金融贷款模式、创新和实践经营城市理念、创新土地经营和储备工作、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构建符合市场规律要求的投融资平台等有效措施,千方百计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大财政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
高陵县地处陕西省关中平原腹地,位于西安市辖域北部,属西安市近郊县,全县辖4镇4乡,88个行政村,740个村民小组。总面积294平方公里,总人口28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1.9万。高陵县地势平坦,土壤肥沃,人称关中的“白菜心”。距西安市中心仅20公里,距咸阳国际机场10公里。泾渭二水横贯东西,西禹、西铜高速公路、210国道及西延铁路横贯南北,泾河火车站位于其中。随市政府北迁和城园一体化建设步伐的加快,高陵县已与西安市紧紧融为一体。
90年代末期,高陵县立足本县实际,确立了开放带动战略,以开放促开发,以开发求发展,大胆探索工业强县的路子,举全县之力发展泾河工业园区。进入21世纪特别是县十三次党代会以来,全县上下紧紧围绕建设繁荣富裕文明和谐城市新区目标,积极实施和全力推进泾河工业园带动战略、农业产业化经营战略和城镇化战略三大经济社会发展战略,高陵经济社会取得了长足发展。
二、县域经济发展现状
全县地方生产总值由2003的13.89亿元,增长到2007年的51亿元,翻了近两番,年平均增长38.4%,2008年完成84.98亿元,增长33.1%;全县固定资产投资由2003年的9.15亿元,增长到2007年的69亿元,较2003年翻了近三番,平均增长65.7%,2008年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00.2亿元,增长45.2%;全县地方财政收入由2003年的7071万元,增长到2007年的2.58亿元,较2003年翻了近两番,平均增长38.2%,2008年仅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3.0874亿元,增长45.8%。其他各项经济指标也都大幅度增长,2008年工业总产值完成203.32亿元,增长32.5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52.99亿元,增长40.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8.09亿元,增长25.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1890元,增长20.1%;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708元,增长20.3%。随着县域经济发展的不断加快和深入,全县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三次产业比例由2003年的29:48:23,发展到2008年的10.4:78.6:11,工业经济占据主导地位,发展活力日益增强,综合实力不断攀升,2008年跨入陕西省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十强县行列。
三、县财政支持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努力
一是积极争取上级建设资金,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仅2008年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00.2亿元,增长45.2%。一批关乎长远发展的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相继竣工或开工兴建,县域发展环境有了极大改善,为招商引资、对外开放奠定了坚实基础。2009年,县财政继续加大投入,统筹城乡发展支出安排财政资金11154万元,主要用于农村基础设施配套、农业生产发展扶持、农民务工培训和医疗保障、园区基础设施提升、县城基础设施提升等。
二是及时兑现园区企业优惠政策,鼓励企业技术更新改造和科技创新,促进企业持续发展。
三是加快投融资体制建设。2006年12月,“高陵县三阳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成立。2007年,三阳公司为县城供水工程融资2500万元,占该项目总投资3512万元的71.18%,该项目采取融资代建合作形式,在项目建设期内,财政不还款付息,从2009年开始至2018年,县级财政年均负担400万元左右的项目回购款。对于项目回购资金,主要考虑到随着土地出让收支的不断规范化管理,土地出让收支纳入预算管理,各项回购资金的安排并不会挤占财政一般预算收支。
尽管近年来高陵县财政收入超常规增长,县财政在支持县域经济发展方面做出了一定努力,但由于高陵财政基础薄弱,基数小,加之公共支出和人员支出不断加大,财政主要保证人员工资和机构运转,同时国家土地政策紧缩,以土地开发促进发展的空间急剧缩小,财政用于经济发展方面的资金十分有限。随着县域经济社会的巨大发展,高陵县固定资产投资急剧增长,资金瓶颈问题仍然是滞碍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
四、财政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基本要求和今后的思路
(一)财政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基本要求。
区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成国民经济的地域空间与单元体现。财政作为调控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工具,财政部门应积极转变支持经济发展的思路,充分发挥财政政策的导向作用和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采取新的手段和措施实现财政与经济的良性发展。一是支持区域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投资环境,以财政政策工具引导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二是改变财政主体型投资方式和直接支持竞争性企业的作法,采取间接支持方式、以诱导型投资特别是财政贴息促进民间、企业主体性投资,努力扩大财政投资的乘数效应,带动社会投资跟进增长。三是通过各类财政改革和体制创新,进一步完善财政职能的发挥,有力推动区域经济的健康发展。四是致力于提高区域公共服务能力,以转移支付的财政分配体制和降低财政运行成本的思路,加快公共财政建设步伐,是促进区域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战略。
(二)加快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建设,努力破解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瓶颈难题。
基础设施在区域内的社会和经济发展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完善的基础设施体系既是经济实力的体现,也是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保障。与发达地区相比,高陵的基础设施建设还相对落后,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经济地理环境等宏观方面条件导致经济总量有限,另一方面,在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方面相对落后,基础设施投资来源基本上是由本级财政和上级财政补助组成,因而高陵县的基础设施建设整体水平仍停留在较低的水平。
发展区域经济,资金启动必不可少。而财政资金支持是有限的,因此,发挥财政导向作用,吸纳社会闲散资金,逐步拓宽社会投资渠道,对于区域经济的发展是较为重要的。通过加强与各金融部门的联系、探索多种形式的金融贷款模式、创新和实践经营城市理念、创新土地经营和储备工作、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构建符合市场规律要求的投融资平台等有效措施,千方百计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大财政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