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水调歌头》是一首脍炙人口、广为流传的北宋名词,并且被众多文人作曲家改编为歌曲,近现代以来,经过国内外多位翻译大家的精心翻译已经在海内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本文通过研究苏轼的代表词作《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林语堂、许渊冲、黄新渠和Turner不同版本的英译本,分别从语音美、形式美、意境美这三个方面特别是意境美这个方面分析和阐释其中蕴含的翻译美学,以及呈现出来的中国古典诗词在英译本中独特的艺术感染力,从而为进一步探讨今后的翻译作品如何更好地展示出原诗词的艺术魅力寻找突破口。
【关键词】水调歌头 三美论 语音 形式 意象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6-0003-02
一、许渊冲的“三美”论
众所周知,在翻译中国古典诗词时,由于受到翻译者所处的文化背景、语言习惯以及译者主体性等多种差异因素的影响,不可能使译文和原文在语言、文字、风格、意境、思想等方而完全一样。译者只能通过各种翻译于法使得译文在最人程度上接近原文,并且仍然葆有诗词的独特的艺术魅力。
古往今来,对于古典诗词的如何翻译,众多翻译人家都提出了各自的翻译美学理论。其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有:许渊冲先生曾经提出“翻译唐诗要尽可能传达原诗的意美、音美和形美”的“三美论”;林语堂先生曾经提出翻译的“三条标准”,即忠实、通顺和美。许先生把文学翻泽总结为“美化之艺术”,即三美、三化、三之的艺术。“三美”论为诗歌翻泽提供了标准和指南,认为诗歌翻泽作为“美化之艺术”要再现原诗的三美:意美、音美、形美(王平,2011:305)。所谓意美,就是诗的意境美,指的是表面语言所蕴含的意境,它是诗意赖以飞翔的翅膀。音美则是诗悦耳的韵律与和谐的节奏,在古诗中通过韵脚和押韵来实现,诗歌的节奏和韵脚能激发人们的情感。形美是指诗歌需要讲究特定的形式,包括段数、行数、音节数。由于中英两种语言的差异,汉诗英泽中准确地传达汉诗的韵律和形式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们力求在翻泽中做到“三美”的和谐统一。但如无法兼顾,应始终把意美放在首位,因为意境是诗歌的灵魂,这也是许先生将意美放在“三美”中第一位的原因。“三美”的重要性不是鼎足三分的,最重要的是意美,其次是音美,再其次是形美(李谧,2004:83)。“三美”论不仅是翻泽工作者从事诗歌翻泽需借鉴的重要翻泽原则,更是众多翻泽批评家评判诗歌优劣的重要衡量手段和标准。
1.音美
“音美”指译诗也具有诗的节奏美和押韵美。汉语的四个声调构成了其汉语发音的抑扬顿挫。而英语没有声调,只有重音,翻译时小可能在声调上做到对等。但翻译时常可借助英语的双声、叠韵或尾韵来尽力表现出原诗的“音美”。
特别在尾韵上,中英很相似,都常在句尾押韵。这篇译文通篇就基本采用押尾韵,较好地传达了原词的音韵美,使译词同样具有词的歌咏性和音乐性。例如,在上网的前四句用了ab ab的押韵方式,后四句又采用aabb式,这有助于充分体现中国诗歌文化的“韵味”。
2.形美
“形美”,指译诗有诗的形式美。中诗在行数,每行的字数上都有其自身的特色。英译时,也应尽量展现出原诗的特点。就此而言,一些译本小仅采用了诗体的形式,而且和原词一样分为上下两17,句式长短安排较为工整,总体上能较好地传达大多数中国古诗句式工整的“形美”。
俗话说“翻译难,译诗更难”,译诗只做到“形似”是远远小够的。诗之“形”往往只是冰由上露出水面的那一角,翻译时,对诗之“神”,即承载诗之生命的辞藻、音律和意境更要仔细斟酌,才能力求至臻至美。
3.意美
“意美”是指译诗也应有意象以及由意象组成的意境。中诗向来最讲究意境,常“言在其中,意在其外”。译诗只有注意在意境方面的传递,才能带给读者原词的意蕴。诗歌之意境几乎体现在每一句诗上,评析“意美”在译本中的体现需具体到每句诗。
二、“三美论”在苏轼名作《水调歌头》英译中的体现
1.语音美
中国古典诗词之所以朗朗上口、流传千百年而不衰,主要是因为古典诗词的节奏性和韵律感十分强,古典文人十分注重使用声律格式,如“平仄律”、押韵等,尤其是重视押尾韵。声律格式的合理使用,能增强诗歌的音律感和节奏感,从而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产生和谐的听觉满足感。在翻译古典诗词时,翻译家们特别注重保留原词的音乐性,确保翻译出的作品仍具有语音美。
《水调歌头·明月儿时有》每一句最后一个字分别是:“天,年,寒,间,眠,圆,全,娟”,押【an】的尾韵。中国的翻译人家人多数采用中国古典诗词的用律于法。例如,林语堂翻译的英文译本仍然保留了原来词中押韵的用律于法,在译作中既押头韵也押尾韵,句首为:festive , fly , fear, feel.押[fl韻;句尾为sky, by, high, tiedeny, goodbye, fly,押[ai]韵。许渊冲的英译本则采用隔行押韵,句首为:appear. sky. year. high. fly. be.me. play. gay. red. shed. bed. spite.bright. again. wane. days. man. can.displays。比较林语堂与许渊冲的翻译,不难发现,这两种译本都在极人程度上保留了原词在声律上的格式,确保了极强的韵律美。黄新渠的翻译则在前面四句中采用了押韵的形式,用bright.sky.tonight.high压[ai]韵。另一位翻译人家以英语为母语的John A.Turner,在将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儿时有》翻译为英语时,虽然没有采用中国传统诗歌的韵律格式,但是其充分发挥了自由诗体即兴创作的独特优势,也采用了隔行押韵的形式,在句尾分别用sky.by.high.压[ai]韵,而且在不受限制的前提下,再现原词的艺术风格,让读者读起来自然随性,朗朗上口。 由此可见,不管是仍采用中国古典诗词押韵的于法,还是自由诗体的不受限制风格,都仍然传递出了原词的音律美,保持了原词的音律感和节奏感。
2.形式美
中国古典传统诗词在创作的过程中,十分注重遵守格律的字数,同时特别强调诗词语句的工整、对仗,对于诗句的行数、分节、字数上都有严格的要求和明确的规定。但是众所周知,将古典诗词翻译为英语,因为语言的差异导致很难保持语句的工整以及对仗。但是,国内的翻译人家在翻译诗词作品时,还是尽量保留了原来诗词的人致结构和基本形式,保留了原诗词的形式美。例如,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儿时有》上阕9行,全词21行,而林语堂的英译本译文前半部分也是9行,全词一共21行,成功保留了原文的结构框架。
中国古典诗词在用字、用词、用句方而十分讲究字斟句酌,极力追求文字的简练以及用词的准确。但是,汉语和英语分别属于不同的语系,在用词的字数和句子的长短等方而都存在着较人的差异,所以在翻译时比较难以保持汉语语句原本的简练。但是,国内的翻译人家在翻译诗词作品时,仍然十分注重保持原诗语句长短,尽可能确保语言的简洁以及句子的简短有力。例如,黄新渠在翻译《水调歌头》中的“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和“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三句时,分别使用了23个词、11个词和20个词。许渊冲将“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翻译为:She munds the vermilion tower. Stoops to silk-pad loom. Shines on those who sleepless lie。原词用“转”、“低”、“照”三个动词构成排比,译文也使用了“mund"."stoop". "shine”三个动词构成排比,并且保持了顺序、句式、语义的基本相同。在尽可能保留了原词的语句长短的同时,完美地传递出了《水调歌头·明月儿时有》原本的形式美。而Turner的译作却没有很好地把形式的美体现出来。这也说明了文化对翻译的影响是巨大的。
3.意象美
中国古典诗词十分善于运用各种丰富多样、蕴含深远的意象,往往通过有限的文字营造出无尽的意境,在平凡的意象中赋予其丰富的思想内涵。例如,苏轼在《水调歌头·明月儿时有》一词中,虽然笔墨洒脱,但仍然通过月亮、酒等平凡的意象寄托了词作者丰富的思想感情。因此,翻译者在翻译该作品时,不仅仅需要翻译出词作的表而意思,更应当传递出作者在平凡意象之下传达出来的思想情感。
首先,是词牌名。词牌是具有中国特色文化的产物,因此翻译时应讲究一番,小仅要注意传达词牌的神韵与美感,还应尽量反映出它的历史来源和格律,这样才小仅能保持汉诗词牌的古风韵及其风雅,又能做到忠实原作。这首词的词牌“歌头”在古词牌中意为“前奏或序曲”,因此四位大家的译文中都将其译为“Prelude"是很恰当的。笔者认为词牌既是宋词的特色,就应该作为一个文化意象传译给外国读者。
其次,进入词的正文。上片首句“明月几时有”中“明月”二字是本诗的焦点。许渊冲的译本中将其译为“full moon”,看似“明月”并小一定是“满月”,但中秋之夜的明月当然就是“full moon",因此仍然是忠实原词的。更为妙的是“full moon"能让一幅画面顿入读者脑海:寂静的夜晚,一轮满月悬挂苍窍,月光如此明亮、皎洁。这同时能跟后面的“月有阴晴圆缺”形成呼应,因此这样翻译很富有意境美。而林语堂和黄新渠则把它译为“bright moon”,采用了直译的方法,忠实于原文,但在意境美方面差了一筹。而Turner则翻译为glorious moon,这其实体现不出中秋佳节圆而亮的明月的感觉,也凸显不了作者为何突然会思念亲人而作诗的感觉。第二句“把酒问青天”一词在中国古诗中已经显得有点俗套了,但它毕竟是个颇具中国文化色彩的词,那么翻译时该如何处理?其中,林语堂、许渊冲和Turn人译诗中采将其直译为sky。然而从文化角度来看,在中国古代用“青天”一词常含有敬畏之意,如人们称铁面无私的包拯“包青天”,称呼县官“青天大老爷”。因此仅用“sky”恐怕难传译出这样的意境了。黄新渠则翻译为Heaven,这其实在啊传达意义时会造成一定的误解,因为在西方人的宗教理念里,heaven与天空是不一样的概念。接着“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许渊冲采用直译,但补充了主语“I",使意境更完整清晰。其中将“何年”译为“what time”恰能与后面描写诗人“欲乘风归去”但又恐“高处小胜寒”有所呼应。因为“一年中的某个时候”和当时的气候是否寒冷密切相关。“高处小胜寒”被译为“too high and cold for me”簡洁易懂,又小影响原词意境的展现。而对“何似在人问”,译诗侧重把“天上”(high)和“人间”( earth)进行对比,暗含“在人问同样快乐,何必定要到天上”之意。显然能更好地体现诗人以“天上”喻“朝廷”和“人间”喻“地方”来表达“在外面做地方官同样可以做一番事业,何必非要回到朝廷?”的弦外之音。下片一开头用“转”、“低”、“照”三个动词惟妙惟肖地表现明月的动态,译诗则用一个“soft,体现月亮轻柔缓’漫的移动,月光慢慢透进屋子的意境美。但将“朱阁”译为“red mansion”,对于意境的体现恐怕效果会小佳,因为“red”一词在中西方文化中理解差异很大。在中国,“红”是指喜庆、显贵,但“red”往往让西方读者想到的是暴力或危险。此外,这句诗中“照无眠”是中国古诗词中典型的无主句。汉语重“意合”,所以常出现这种省略主语的现象。这种句子因主语小确定,意义也就具有朦胧和多义性,翻译时一般应对省略的主语加以补充,以达到英语的“形合”。但译诗却用“sleepless bed”这样一个移就的修辞手法,来表现睡在被月光照亮的床上的人无法安睡,这无形中添了一番诗意美。对“小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的翻译采用拟人的手法以及“spite”和“full and bright”问的强烈对比来体现诗人与亲人分别时看见明月更感伤的情怀,既“形似”又“神似”地传达原诗意境。接下来诗人借月之阴晴圆缺喻人之悲欢离合,悟出自古万事难以皆圆满的道理。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的翻译人家都十分注重对诗词中意象的翻译,因为他们都能充分认识到中国古典诗词中各种各样平凡的意象并不仅仅只是普通的意象,而是包含了作者深厚而丰富的感情。例如,Turner将“明月儿时有”翻译为When did this glorious moon begin to be",其中的“明月”翻译为“glorious moon",我们知道在英语中“glorious”一词不仅仅表示光辉灿烂,同时还有令人愉快的含义。而反观原词中的“明月”是指月满之时的圆月,带有圆满之意,因此,"glorious moon”的译法就恰当地表现出了原词作者使用的普通的意象“明月”之下所包含的团圆的思想感情。再如,许渊冲将“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中的“照无眠”翻译为“the sleepless bed",充分运用了换喻的修辞于法,以“无眠之床”代替“无眠之人”,避免出现“照无眠”的主语,使得原文的意象得以模糊化,这种翻译于法充分调动了读者的想象力,拓展了原词的想象空间和优美意境。 三、总结
通过对我国著名文人苏轼的代表词作《水调歌头·明月儿时有》的翻译人家的英文译本研究分析不难发现,中国古典诗歌的翻译是一门高深的学问,其中充满了各种翻译美学和翻译技巧。各位翻译人家的翻译作品充分展示了翻译诗词作品时应体现诗词的语音美、形式美、意象美,译本能够在最人程度上保留和原作相近的艺术风格和文化内涵,准确传达出作者在诗词里寄予的思想感情。这些成功的示例为今后翻译中国古典诗词提供了较好的范本,为中国古典诗词走出国门走向世界,为让更多的读者能够进一步接触和了解中国古典诗词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方艺洁. 浅谈许渊冲“三美”论的古典诗歌翻译——以《鹿柴》的不同英译本为例[J]. 海外英语,2015,17:101-102.
[2]孔祥立. “三美”论:《红楼梦》诗词翻译的理想标准——以许渊冲《葬花吟》英译为例[J]. 唐由师范学院学报,2008,04:12-15.
[3]李栖. “三美论”、“三似论”理论下的阿拉伯语俗语谚语翻译机制分析[J]. 语文学刊(外语教育与教学),2011,07:62-63+107.
[4]陆璐,姚剑鹏. 从“三美论”角度浅析许渊冲对叠词的翻译——以《元曲三百首》为例[J]. 宁波工程学院学报,2014,03:55-59.
[5] 刘千玲. 浅析诗歌翻译的“三美论”——许渊冲英译唐诗《登高》赏析[J]. 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03:76-77.
[6]劉文婷. 从“三美论”视角浅析中国古代青楼诗人诗词翻译——以柳如是诗词为例[J]. 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04:79-83.
[7]沈国荣. 基于许渊冲“三美论”拓展民族文学翻译空间[J]. 贵州民族研究,2015,01:119-122.
[8] 谭碧华,陈月红. 从“三美”论角度析英文电影片名的翻译[J].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03:103-105.
[9] 王西强. 浅议许渊冲古诗英译"三美"论在翻译实践中的得失[J].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S3:328-333.
[10]夏荥. “诗歌翻译三美论”再现——谈杨宪益译《葬花吟》[J].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8,08:215-216.
【关键词】水调歌头 三美论 语音 形式 意象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6-0003-02
一、许渊冲的“三美”论
众所周知,在翻译中国古典诗词时,由于受到翻译者所处的文化背景、语言习惯以及译者主体性等多种差异因素的影响,不可能使译文和原文在语言、文字、风格、意境、思想等方而完全一样。译者只能通过各种翻译于法使得译文在最人程度上接近原文,并且仍然葆有诗词的独特的艺术魅力。
古往今来,对于古典诗词的如何翻译,众多翻译人家都提出了各自的翻译美学理论。其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有:许渊冲先生曾经提出“翻译唐诗要尽可能传达原诗的意美、音美和形美”的“三美论”;林语堂先生曾经提出翻译的“三条标准”,即忠实、通顺和美。许先生把文学翻泽总结为“美化之艺术”,即三美、三化、三之的艺术。“三美”论为诗歌翻泽提供了标准和指南,认为诗歌翻泽作为“美化之艺术”要再现原诗的三美:意美、音美、形美(王平,2011:305)。所谓意美,就是诗的意境美,指的是表面语言所蕴含的意境,它是诗意赖以飞翔的翅膀。音美则是诗悦耳的韵律与和谐的节奏,在古诗中通过韵脚和押韵来实现,诗歌的节奏和韵脚能激发人们的情感。形美是指诗歌需要讲究特定的形式,包括段数、行数、音节数。由于中英两种语言的差异,汉诗英泽中准确地传达汉诗的韵律和形式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们力求在翻泽中做到“三美”的和谐统一。但如无法兼顾,应始终把意美放在首位,因为意境是诗歌的灵魂,这也是许先生将意美放在“三美”中第一位的原因。“三美”的重要性不是鼎足三分的,最重要的是意美,其次是音美,再其次是形美(李谧,2004:83)。“三美”论不仅是翻泽工作者从事诗歌翻泽需借鉴的重要翻泽原则,更是众多翻泽批评家评判诗歌优劣的重要衡量手段和标准。
1.音美
“音美”指译诗也具有诗的节奏美和押韵美。汉语的四个声调构成了其汉语发音的抑扬顿挫。而英语没有声调,只有重音,翻译时小可能在声调上做到对等。但翻译时常可借助英语的双声、叠韵或尾韵来尽力表现出原诗的“音美”。
特别在尾韵上,中英很相似,都常在句尾押韵。这篇译文通篇就基本采用押尾韵,较好地传达了原词的音韵美,使译词同样具有词的歌咏性和音乐性。例如,在上网的前四句用了ab ab的押韵方式,后四句又采用aabb式,这有助于充分体现中国诗歌文化的“韵味”。
2.形美
“形美”,指译诗有诗的形式美。中诗在行数,每行的字数上都有其自身的特色。英译时,也应尽量展现出原诗的特点。就此而言,一些译本小仅采用了诗体的形式,而且和原词一样分为上下两17,句式长短安排较为工整,总体上能较好地传达大多数中国古诗句式工整的“形美”。
俗话说“翻译难,译诗更难”,译诗只做到“形似”是远远小够的。诗之“形”往往只是冰由上露出水面的那一角,翻译时,对诗之“神”,即承载诗之生命的辞藻、音律和意境更要仔细斟酌,才能力求至臻至美。
3.意美
“意美”是指译诗也应有意象以及由意象组成的意境。中诗向来最讲究意境,常“言在其中,意在其外”。译诗只有注意在意境方面的传递,才能带给读者原词的意蕴。诗歌之意境几乎体现在每一句诗上,评析“意美”在译本中的体现需具体到每句诗。
二、“三美论”在苏轼名作《水调歌头》英译中的体现
1.语音美
中国古典诗词之所以朗朗上口、流传千百年而不衰,主要是因为古典诗词的节奏性和韵律感十分强,古典文人十分注重使用声律格式,如“平仄律”、押韵等,尤其是重视押尾韵。声律格式的合理使用,能增强诗歌的音律感和节奏感,从而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产生和谐的听觉满足感。在翻译古典诗词时,翻译家们特别注重保留原词的音乐性,确保翻译出的作品仍具有语音美。
《水调歌头·明月儿时有》每一句最后一个字分别是:“天,年,寒,间,眠,圆,全,娟”,押【an】的尾韵。中国的翻译人家人多数采用中国古典诗词的用律于法。例如,林语堂翻译的英文译本仍然保留了原来词中押韵的用律于法,在译作中既押头韵也押尾韵,句首为:festive , fly , fear, feel.押[fl韻;句尾为sky, by, high, tiedeny, goodbye, fly,押[ai]韵。许渊冲的英译本则采用隔行押韵,句首为:appear. sky. year. high. fly. be.me. play. gay. red. shed. bed. spite.bright. again. wane. days. man. can.displays。比较林语堂与许渊冲的翻译,不难发现,这两种译本都在极人程度上保留了原词在声律上的格式,确保了极强的韵律美。黄新渠的翻译则在前面四句中采用了押韵的形式,用bright.sky.tonight.high压[ai]韵。另一位翻译人家以英语为母语的John A.Turner,在将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儿时有》翻译为英语时,虽然没有采用中国传统诗歌的韵律格式,但是其充分发挥了自由诗体即兴创作的独特优势,也采用了隔行押韵的形式,在句尾分别用sky.by.high.压[ai]韵,而且在不受限制的前提下,再现原词的艺术风格,让读者读起来自然随性,朗朗上口。 由此可见,不管是仍采用中国古典诗词押韵的于法,还是自由诗体的不受限制风格,都仍然传递出了原词的音律美,保持了原词的音律感和节奏感。
2.形式美
中国古典传统诗词在创作的过程中,十分注重遵守格律的字数,同时特别强调诗词语句的工整、对仗,对于诗句的行数、分节、字数上都有严格的要求和明确的规定。但是众所周知,将古典诗词翻译为英语,因为语言的差异导致很难保持语句的工整以及对仗。但是,国内的翻译人家在翻译诗词作品时,还是尽量保留了原来诗词的人致结构和基本形式,保留了原诗词的形式美。例如,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儿时有》上阕9行,全词21行,而林语堂的英译本译文前半部分也是9行,全词一共21行,成功保留了原文的结构框架。
中国古典诗词在用字、用词、用句方而十分讲究字斟句酌,极力追求文字的简练以及用词的准确。但是,汉语和英语分别属于不同的语系,在用词的字数和句子的长短等方而都存在着较人的差异,所以在翻译时比较难以保持汉语语句原本的简练。但是,国内的翻译人家在翻译诗词作品时,仍然十分注重保持原诗语句长短,尽可能确保语言的简洁以及句子的简短有力。例如,黄新渠在翻译《水调歌头》中的“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和“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三句时,分别使用了23个词、11个词和20个词。许渊冲将“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翻译为:She munds the vermilion tower. Stoops to silk-pad loom. Shines on those who sleepless lie。原词用“转”、“低”、“照”三个动词构成排比,译文也使用了“mund"."stoop". "shine”三个动词构成排比,并且保持了顺序、句式、语义的基本相同。在尽可能保留了原词的语句长短的同时,完美地传递出了《水调歌头·明月儿时有》原本的形式美。而Turner的译作却没有很好地把形式的美体现出来。这也说明了文化对翻译的影响是巨大的。
3.意象美
中国古典诗词十分善于运用各种丰富多样、蕴含深远的意象,往往通过有限的文字营造出无尽的意境,在平凡的意象中赋予其丰富的思想内涵。例如,苏轼在《水调歌头·明月儿时有》一词中,虽然笔墨洒脱,但仍然通过月亮、酒等平凡的意象寄托了词作者丰富的思想感情。因此,翻译者在翻译该作品时,不仅仅需要翻译出词作的表而意思,更应当传递出作者在平凡意象之下传达出来的思想情感。
首先,是词牌名。词牌是具有中国特色文化的产物,因此翻译时应讲究一番,小仅要注意传达词牌的神韵与美感,还应尽量反映出它的历史来源和格律,这样才小仅能保持汉诗词牌的古风韵及其风雅,又能做到忠实原作。这首词的词牌“歌头”在古词牌中意为“前奏或序曲”,因此四位大家的译文中都将其译为“Prelude"是很恰当的。笔者认为词牌既是宋词的特色,就应该作为一个文化意象传译给外国读者。
其次,进入词的正文。上片首句“明月几时有”中“明月”二字是本诗的焦点。许渊冲的译本中将其译为“full moon”,看似“明月”并小一定是“满月”,但中秋之夜的明月当然就是“full moon",因此仍然是忠实原词的。更为妙的是“full moon"能让一幅画面顿入读者脑海:寂静的夜晚,一轮满月悬挂苍窍,月光如此明亮、皎洁。这同时能跟后面的“月有阴晴圆缺”形成呼应,因此这样翻译很富有意境美。而林语堂和黄新渠则把它译为“bright moon”,采用了直译的方法,忠实于原文,但在意境美方面差了一筹。而Turner则翻译为glorious moon,这其实体现不出中秋佳节圆而亮的明月的感觉,也凸显不了作者为何突然会思念亲人而作诗的感觉。第二句“把酒问青天”一词在中国古诗中已经显得有点俗套了,但它毕竟是个颇具中国文化色彩的词,那么翻译时该如何处理?其中,林语堂、许渊冲和Turn人译诗中采将其直译为sky。然而从文化角度来看,在中国古代用“青天”一词常含有敬畏之意,如人们称铁面无私的包拯“包青天”,称呼县官“青天大老爷”。因此仅用“sky”恐怕难传译出这样的意境了。黄新渠则翻译为Heaven,这其实在啊传达意义时会造成一定的误解,因为在西方人的宗教理念里,heaven与天空是不一样的概念。接着“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许渊冲采用直译,但补充了主语“I",使意境更完整清晰。其中将“何年”译为“what time”恰能与后面描写诗人“欲乘风归去”但又恐“高处小胜寒”有所呼应。因为“一年中的某个时候”和当时的气候是否寒冷密切相关。“高处小胜寒”被译为“too high and cold for me”簡洁易懂,又小影响原词意境的展现。而对“何似在人问”,译诗侧重把“天上”(high)和“人间”( earth)进行对比,暗含“在人问同样快乐,何必定要到天上”之意。显然能更好地体现诗人以“天上”喻“朝廷”和“人间”喻“地方”来表达“在外面做地方官同样可以做一番事业,何必非要回到朝廷?”的弦外之音。下片一开头用“转”、“低”、“照”三个动词惟妙惟肖地表现明月的动态,译诗则用一个“soft,体现月亮轻柔缓’漫的移动,月光慢慢透进屋子的意境美。但将“朱阁”译为“red mansion”,对于意境的体现恐怕效果会小佳,因为“red”一词在中西方文化中理解差异很大。在中国,“红”是指喜庆、显贵,但“red”往往让西方读者想到的是暴力或危险。此外,这句诗中“照无眠”是中国古诗词中典型的无主句。汉语重“意合”,所以常出现这种省略主语的现象。这种句子因主语小确定,意义也就具有朦胧和多义性,翻译时一般应对省略的主语加以补充,以达到英语的“形合”。但译诗却用“sleepless bed”这样一个移就的修辞手法,来表现睡在被月光照亮的床上的人无法安睡,这无形中添了一番诗意美。对“小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的翻译采用拟人的手法以及“spite”和“full and bright”问的强烈对比来体现诗人与亲人分别时看见明月更感伤的情怀,既“形似”又“神似”地传达原诗意境。接下来诗人借月之阴晴圆缺喻人之悲欢离合,悟出自古万事难以皆圆满的道理。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的翻译人家都十分注重对诗词中意象的翻译,因为他们都能充分认识到中国古典诗词中各种各样平凡的意象并不仅仅只是普通的意象,而是包含了作者深厚而丰富的感情。例如,Turner将“明月儿时有”翻译为When did this glorious moon begin to be",其中的“明月”翻译为“glorious moon",我们知道在英语中“glorious”一词不仅仅表示光辉灿烂,同时还有令人愉快的含义。而反观原词中的“明月”是指月满之时的圆月,带有圆满之意,因此,"glorious moon”的译法就恰当地表现出了原词作者使用的普通的意象“明月”之下所包含的团圆的思想感情。再如,许渊冲将“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中的“照无眠”翻译为“the sleepless bed",充分运用了换喻的修辞于法,以“无眠之床”代替“无眠之人”,避免出现“照无眠”的主语,使得原文的意象得以模糊化,这种翻译于法充分调动了读者的想象力,拓展了原词的想象空间和优美意境。 三、总结
通过对我国著名文人苏轼的代表词作《水调歌头·明月儿时有》的翻译人家的英文译本研究分析不难发现,中国古典诗歌的翻译是一门高深的学问,其中充满了各种翻译美学和翻译技巧。各位翻译人家的翻译作品充分展示了翻译诗词作品时应体现诗词的语音美、形式美、意象美,译本能够在最人程度上保留和原作相近的艺术风格和文化内涵,准确传达出作者在诗词里寄予的思想感情。这些成功的示例为今后翻译中国古典诗词提供了较好的范本,为中国古典诗词走出国门走向世界,为让更多的读者能够进一步接触和了解中国古典诗词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方艺洁. 浅谈许渊冲“三美”论的古典诗歌翻译——以《鹿柴》的不同英译本为例[J]. 海外英语,2015,17:101-102.
[2]孔祥立. “三美”论:《红楼梦》诗词翻译的理想标准——以许渊冲《葬花吟》英译为例[J]. 唐由师范学院学报,2008,04:12-15.
[3]李栖. “三美论”、“三似论”理论下的阿拉伯语俗语谚语翻译机制分析[J]. 语文学刊(外语教育与教学),2011,07:62-63+107.
[4]陆璐,姚剑鹏. 从“三美论”角度浅析许渊冲对叠词的翻译——以《元曲三百首》为例[J]. 宁波工程学院学报,2014,03:55-59.
[5] 刘千玲. 浅析诗歌翻译的“三美论”——许渊冲英译唐诗《登高》赏析[J]. 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03:76-77.
[6]劉文婷. 从“三美论”视角浅析中国古代青楼诗人诗词翻译——以柳如是诗词为例[J]. 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04:79-83.
[7]沈国荣. 基于许渊冲“三美论”拓展民族文学翻译空间[J]. 贵州民族研究,2015,01:119-122.
[8] 谭碧华,陈月红. 从“三美”论角度析英文电影片名的翻译[J].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03:103-105.
[9] 王西强. 浅议许渊冲古诗英译"三美"论在翻译实践中的得失[J].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S3:328-333.
[10]夏荥. “诗歌翻译三美论”再现——谈杨宪益译《葬花吟》[J].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8,08:215-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