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车企们最近发现,自己的处境相比以前更为不妙了。
今年夏粮欠收,秋粮也不乐观;股市几度下行,据说GDP增幅下调至7.8%,大环境看上去很不美妙……按常理,如此来,汽车作为支柱产业要来救命,倒是又可能得到一些提振的政策,但是,且慢,美好的消息到来之前,往往是要经过个相当不美妙甚至糟糕的历险。再说中国人从来就是这样只顾眼下走极端,没有人会记得未雨筹缪的真正内涵。
这不,石家庄也传出消息了,鉴于日甚一日的拥堵,说是明年对汽车按尾号实施单双号出行。此消息一出,又不知道多少城市蠢蠢欲动,话说石家庄这火车运来的城市才几岁,它都嫌拥堵要单双号了,更不知道多少城市的资历排在它前面呢。说撺掇它去限行有些过分,但是,有它当出头鸟,大家总是高兴的。
汽车企业似乎就已经习惯了这些朝令夕改。至这个消息出来也有几天了,但是,并没有一家汽车企业为此出声。似乎是逆来顺受有些习惯了,而且也颇如甄嬛说的那样:容不容得下臣妾是你的度量,能不能让你容下臣妾,是臣妾的本事。汽车企业如今都挺有本事,不信你瞧。
般来说,听到限购限行,汽车企业应该会心头紧。但是,恰恰相反,他们似乎已经习以为常,甚至能在不利中找出有利。比如你单双号出行吧,咱们赶紧想想,有钱人定要再赶着购辆以补足单双,所以,石家庄这最后的晚餐定是最盛最史无前例地丰盛,而且,一定是名流云集,一定要赶上。
当然,这时间也够紧的。限行之后,必定限购。富人再买一辆,穷人借钱也要提前买。所以,无论是豪车还是百姓车,这一通热闹!
总有一天,全国的二线城市都会限购银行,那么,正在兴头头地扩张的汽车企业,日子怎么过?不要跟我說三四线是广阔的天地,车要行在马路上,农村的小土路,到时岂不更得堵死?事实上,现在就算是合资企业也早三四线开辟战场了,记得个自主品牌销售老总说:人家财力强,其实田间地头到处是人家合资的网络了!
汽车从来就是块肥肉,各城市要GDP,找汽车:各城市要税收,找汽车;批地、给政策、给钱,通忙乎。举止看看,全国哪个大城市没有汽车产业?至于是否真出了成绩,有没有上量,无人去管。官员们的政绩上,倒是汽车片红,产业一片兴旺。
这些带来的问题还在后面。
还是先说说大量汽车的拥上路带来的拥堵、污染。几乎没有哪个城市做好了相应的应对,说是叶公好龙倒有几公分相像。关键是,叶公好龙,是叶公自己也想不到龙真的会来,而官员们好汽车,却是明明知道汽车会大军压境的。
这样短视的政府,使得汽车企业两头受气,而我们的生存环境可是一天不如一天。当我们刚刚要享受汽车生活的便利时,汽车限购了,银行了,我们没买车的赶紧买车,哪怕影响了生活:不相信会限购的,到现在还在巴巴地摇那个可望不可及的号:已经买车的,也不知道哪天银行,得搬着手指头算好,哪天才不算违法行施。
也许,汽车企业已经愤怒地在心里哭着说:臣妾做不到哇!
的确也是这么个形景。政府是高高在上的皇帝,一切全凭心气,汽车企业就是那些后宫三千,争来争去无非是皇上的高兴。因为,一旦哪天皇上不开心了,出个什么政策了,再繁华佳丽地,也变成了冷宫。
就像人们抱怨中国的一切都是一窝蜂一样,就算今天的市场经济,也没有脱离了官治人治的模式,而市场却并不逆来顺受,经济规律自会发生作用,报复如影随形。
那时候,就会再出现2010年的奇观:鼓励政策没到期,限制政策已来到。并行不悖,各有其理。
可怜的汽车企业!可怜的中国工业!可怜的环境!最可怜的,还是我们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中国人!
今年夏粮欠收,秋粮也不乐观;股市几度下行,据说GDP增幅下调至7.8%,大环境看上去很不美妙……按常理,如此来,汽车作为支柱产业要来救命,倒是又可能得到一些提振的政策,但是,且慢,美好的消息到来之前,往往是要经过个相当不美妙甚至糟糕的历险。再说中国人从来就是这样只顾眼下走极端,没有人会记得未雨筹缪的真正内涵。
这不,石家庄也传出消息了,鉴于日甚一日的拥堵,说是明年对汽车按尾号实施单双号出行。此消息一出,又不知道多少城市蠢蠢欲动,话说石家庄这火车运来的城市才几岁,它都嫌拥堵要单双号了,更不知道多少城市的资历排在它前面呢。说撺掇它去限行有些过分,但是,有它当出头鸟,大家总是高兴的。
汽车企业似乎就已经习惯了这些朝令夕改。至这个消息出来也有几天了,但是,并没有一家汽车企业为此出声。似乎是逆来顺受有些习惯了,而且也颇如甄嬛说的那样:容不容得下臣妾是你的度量,能不能让你容下臣妾,是臣妾的本事。汽车企业如今都挺有本事,不信你瞧。
般来说,听到限购限行,汽车企业应该会心头紧。但是,恰恰相反,他们似乎已经习以为常,甚至能在不利中找出有利。比如你单双号出行吧,咱们赶紧想想,有钱人定要再赶着购辆以补足单双,所以,石家庄这最后的晚餐定是最盛最史无前例地丰盛,而且,一定是名流云集,一定要赶上。
当然,这时间也够紧的。限行之后,必定限购。富人再买一辆,穷人借钱也要提前买。所以,无论是豪车还是百姓车,这一通热闹!
总有一天,全国的二线城市都会限购银行,那么,正在兴头头地扩张的汽车企业,日子怎么过?不要跟我說三四线是广阔的天地,车要行在马路上,农村的小土路,到时岂不更得堵死?事实上,现在就算是合资企业也早三四线开辟战场了,记得个自主品牌销售老总说:人家财力强,其实田间地头到处是人家合资的网络了!
汽车从来就是块肥肉,各城市要GDP,找汽车:各城市要税收,找汽车;批地、给政策、给钱,通忙乎。举止看看,全国哪个大城市没有汽车产业?至于是否真出了成绩,有没有上量,无人去管。官员们的政绩上,倒是汽车片红,产业一片兴旺。
这些带来的问题还在后面。
还是先说说大量汽车的拥上路带来的拥堵、污染。几乎没有哪个城市做好了相应的应对,说是叶公好龙倒有几公分相像。关键是,叶公好龙,是叶公自己也想不到龙真的会来,而官员们好汽车,却是明明知道汽车会大军压境的。
这样短视的政府,使得汽车企业两头受气,而我们的生存环境可是一天不如一天。当我们刚刚要享受汽车生活的便利时,汽车限购了,银行了,我们没买车的赶紧买车,哪怕影响了生活:不相信会限购的,到现在还在巴巴地摇那个可望不可及的号:已经买车的,也不知道哪天银行,得搬着手指头算好,哪天才不算违法行施。
也许,汽车企业已经愤怒地在心里哭着说:臣妾做不到哇!
的确也是这么个形景。政府是高高在上的皇帝,一切全凭心气,汽车企业就是那些后宫三千,争来争去无非是皇上的高兴。因为,一旦哪天皇上不开心了,出个什么政策了,再繁华佳丽地,也变成了冷宫。
就像人们抱怨中国的一切都是一窝蜂一样,就算今天的市场经济,也没有脱离了官治人治的模式,而市场却并不逆来顺受,经济规律自会发生作用,报复如影随形。
那时候,就会再出现2010年的奇观:鼓励政策没到期,限制政策已来到。并行不悖,各有其理。
可怜的汽车企业!可怜的中国工业!可怜的环境!最可怜的,还是我们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中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