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发散思维是大脑在思维时呈现的一种扩散状态的思维模式,它表现为思维视野广阔,呈现出多维发散状,从一个目标出发,沿着各种不同的途径去思考,探求多种答案,是测定创造力的主要标志之一。本文拟从文本解读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作初步探讨。
一、文本多元解读之必需
文本解读是阅读教学甚至是语文教学最主要的方式和途径,对作品主题思想、写作特色、遣词造句的品析等无不通过文本解读来实现。没有文本的解读就进入不了作品。文本的多元解读即是对作品文本的多义、多角度、多层次理解,作品是作者在特定条件下的思维产物,而读者又是带着自身的主客观因素去进入作品的。解读也是一种创作过程,所以,多义、多层次理解是可能的、存在的。尤其是在实行新课程标准的大背景下,倡导、引导学生实行文本的多元解读,是培养学生思维之必要,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之必要。语文课程标准多处提及:“培养学生养成独立思考、质疑探究的习惯,增强思维的严密性、深刻性和批判性。”“敢于探异求新,走进新的学习领域,尝试新的方法,追求思维的创新,表达的创新,学习多角度多层次地阅读,对优秀作品能够常读常新,获得新的体验和发现。”在“阅读与鉴赏”要求中也提及要发展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对文本能作出自己的分析判断,努力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这些都是进行多元解读的理论依据和要求。另外,在倡导质疑探究理念的主流话语下,多元解读也是对传统一元解读占统治地位的颠覆,是对“思维定势”的挑战和质疑。
二、在多元解读中培养发散性思维例析
(一)从不同身份角度解读周朴园对鲁侍萍的真情或假意
在《雷雨》的阅读教学中,最能吸引人、最有争议、也是最能激发思维火花的就是周朴园对鲁侍萍的情感问题。这个问题其实作者后来谈及时也有点“语焉不详”了。在对这样有争议的材料进行文本解读时切不可一语定乾坤而浪费了好材料。文本解读的目的似乎不在乎分清真情或假意,而在于认识人性之复杂,在于通过解读过程来培养学生多角度多层次认识人物的能力,在于发散思维能力的训练。而且多角度多层次解读过程,也就是一个探究的过程。就周朴园对鲁侍萍的情感来看,周朴园几十年来保持当年的室内摆设,保存以前物品,似乎难说是“作秀”,而见面后周朴园态度的转变,到最后的凶相毕露却又让人质疑其真情。在探究质疑的过程中,从阶级立场角度,从人性角度多方观照这一人物形象,就可认识到周朴园思想性格的多重性。从人性角度、从“自然人”角度来看,从“纯情感”来看,在内心世界,在潜意识里,周朴园对鲁侍萍的情感也许是真的,对鲁侍萍的思念和怀念是真情,是没有杂质、没有附加条件的情感;而当真正的侍萍出现在眼前,对他的身分、家庭带来冲击,带来威胁时,作为社会人的周朴园从情感世界回到真实的现实社会中,刚刚还沉浸在往事中的周朴园便立刻恢复了冷静与理性,厉声质问“你来干什么?”通过这样不同角度的分析,便可知这两种情感也许都为真。如此解读下来,思维得到了训练,认识得到了深化。
(二)从时代文化差异中解读玛蒂尔德的虚荣心问题
法国作家莫泊桑的短篇小说《项链》,是中学语文课本的传统篇目,其中主人公玛蒂尔德更是让人印象深刻,可以说是跨国度跨民族,穿越时空的。在讲读这篇课文时,如果只从资产阶级虚荣心角度来解读玛蒂尔德形象,从这一角度一语统之的话,则太单调,太浪费材料了。从知人论世角度,针对当时的时代背景。也许当时的“题旨”真是讽刺“小资们”的虚荣心,通过其十年艰辛付出的巨大代价来讽刺虚荣心之危害。而世易时移,从与时俱进的角度,结合当今社会的审美心态看,不少学生都认为玛蒂尔德追求幸福时尚的生活完全是正当的,无可指摘的,似乎与虚荣二字都扯不上关系。如果再从虚荣角度来解读这一形象便会让人有隔世之感,且难以服从众了。而不妨结合当今社会的审美心态去切入,去开拓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去热议,也许可以起到与知人论世角度切入殊途同归的效果。
三、小结
以上分析,仅从某些角度,某些方面来诠释多元、多角度进行文本解读。首先是教教材之必需,否则无法深入,只有平面一元的理解,没有立体多元的构建。其次也是用教材教之必需,用教材教是要培养学生的思维水平、语文综合素养,多元解读能从多个渠道、以多种方式让学生认识世界、认识人生,即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在多元理念之下探究,解读文本,哪怕有一些误读,我想也是利大于弊的。
一、文本多元解读之必需
文本解读是阅读教学甚至是语文教学最主要的方式和途径,对作品主题思想、写作特色、遣词造句的品析等无不通过文本解读来实现。没有文本的解读就进入不了作品。文本的多元解读即是对作品文本的多义、多角度、多层次理解,作品是作者在特定条件下的思维产物,而读者又是带着自身的主客观因素去进入作品的。解读也是一种创作过程,所以,多义、多层次理解是可能的、存在的。尤其是在实行新课程标准的大背景下,倡导、引导学生实行文本的多元解读,是培养学生思维之必要,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之必要。语文课程标准多处提及:“培养学生养成独立思考、质疑探究的习惯,增强思维的严密性、深刻性和批判性。”“敢于探异求新,走进新的学习领域,尝试新的方法,追求思维的创新,表达的创新,学习多角度多层次地阅读,对优秀作品能够常读常新,获得新的体验和发现。”在“阅读与鉴赏”要求中也提及要发展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对文本能作出自己的分析判断,努力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这些都是进行多元解读的理论依据和要求。另外,在倡导质疑探究理念的主流话语下,多元解读也是对传统一元解读占统治地位的颠覆,是对“思维定势”的挑战和质疑。
二、在多元解读中培养发散性思维例析
(一)从不同身份角度解读周朴园对鲁侍萍的真情或假意
在《雷雨》的阅读教学中,最能吸引人、最有争议、也是最能激发思维火花的就是周朴园对鲁侍萍的情感问题。这个问题其实作者后来谈及时也有点“语焉不详”了。在对这样有争议的材料进行文本解读时切不可一语定乾坤而浪费了好材料。文本解读的目的似乎不在乎分清真情或假意,而在于认识人性之复杂,在于通过解读过程来培养学生多角度多层次认识人物的能力,在于发散思维能力的训练。而且多角度多层次解读过程,也就是一个探究的过程。就周朴园对鲁侍萍的情感来看,周朴园几十年来保持当年的室内摆设,保存以前物品,似乎难说是“作秀”,而见面后周朴园态度的转变,到最后的凶相毕露却又让人质疑其真情。在探究质疑的过程中,从阶级立场角度,从人性角度多方观照这一人物形象,就可认识到周朴园思想性格的多重性。从人性角度、从“自然人”角度来看,从“纯情感”来看,在内心世界,在潜意识里,周朴园对鲁侍萍的情感也许是真的,对鲁侍萍的思念和怀念是真情,是没有杂质、没有附加条件的情感;而当真正的侍萍出现在眼前,对他的身分、家庭带来冲击,带来威胁时,作为社会人的周朴园从情感世界回到真实的现实社会中,刚刚还沉浸在往事中的周朴园便立刻恢复了冷静与理性,厉声质问“你来干什么?”通过这样不同角度的分析,便可知这两种情感也许都为真。如此解读下来,思维得到了训练,认识得到了深化。
(二)从时代文化差异中解读玛蒂尔德的虚荣心问题
法国作家莫泊桑的短篇小说《项链》,是中学语文课本的传统篇目,其中主人公玛蒂尔德更是让人印象深刻,可以说是跨国度跨民族,穿越时空的。在讲读这篇课文时,如果只从资产阶级虚荣心角度来解读玛蒂尔德形象,从这一角度一语统之的话,则太单调,太浪费材料了。从知人论世角度,针对当时的时代背景。也许当时的“题旨”真是讽刺“小资们”的虚荣心,通过其十年艰辛付出的巨大代价来讽刺虚荣心之危害。而世易时移,从与时俱进的角度,结合当今社会的审美心态看,不少学生都认为玛蒂尔德追求幸福时尚的生活完全是正当的,无可指摘的,似乎与虚荣二字都扯不上关系。如果再从虚荣角度来解读这一形象便会让人有隔世之感,且难以服从众了。而不妨结合当今社会的审美心态去切入,去开拓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去热议,也许可以起到与知人论世角度切入殊途同归的效果。
三、小结
以上分析,仅从某些角度,某些方面来诠释多元、多角度进行文本解读。首先是教教材之必需,否则无法深入,只有平面一元的理解,没有立体多元的构建。其次也是用教材教之必需,用教材教是要培养学生的思维水平、语文综合素养,多元解读能从多个渠道、以多种方式让学生认识世界、认识人生,即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在多元理念之下探究,解读文本,哪怕有一些误读,我想也是利大于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