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日记为突破口 促习作能力提升

来源 :当代家庭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99zh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三年级是习作的起始年级,学生脱离了“图”的凭借,根据生活进行写实习作。对于以“形象思维”为主的中年级学生,没有“图”的凭借会觉得有困难。三年级统编教材关注到中年级学生的特点,将“写日记”作为习作要求编入教材内容,并在各单元习作中渗透“围绕一个意思写”“观察要细致一点”等写作方法,为学生打开了习作的窗口。教师可根据单元语文要素中“体会作者是怎样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积累喜欢的语句”“关注有新鲜感的句子”等,将课文作为例子,以日记为突破口,提升学生的习作能力。
  关键词:统编教材;日记;提升习作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0)16-0004-01
  1.把握学段特点,激发习作兴趣
  三年级是习作的“入门”年级,生活中的人和事学生是熟悉的,但是要将其记录下来,学生会觉得有难度。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何在习作的起始年级激发孩子的习作兴趣是关键。
  首先,趣从“新”生,让学生不再畏难。统编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习作主题为“写日记”。教材例文以日记的形式记录了小作者“掉牙”的事。“掉牙”是每个孩子都经历过的事,例文短小有趣,读起来就像自己亲历过的事。在学生感受例文“趣”的同时,让他们说说日记里还可以写些什么,他们便有话可说。此时顺势而导,将日记的格式作个梳理,启发学生将生活的点滴记录下来,学生兴趣盎然,为习作入门搭好阶梯。其次,共情聊趣,课堂趣味横生。统编教材的编写遵循语文学科的基本规律和儿童学习语言的规律,内容贴近孩子的生活,易引起学生的共鸣。
  2.立足教材内容,拓宽习作空间
  学生面对作文常觉得无从下手,最棘手的问题是因为无话可说。要解决“写什么”的问题,关键在于多体验,拓宽习作思路。统编版三年级上册教材主题多元,内容丰富,是拓宽学生习作空间的好例子。
  (1)事事处处,皆是文章。统编版三年级上册教材将“日记”编入习作要求,这为教师引导学生习作搭建了平台。教师可以日记为突破口,纵观统编版三年级上册所有课文,我们可以发现单元主题多元,如第一单元“学校生活”,第二单元“金秋时节”,第六单元“祖国河山”,第七单元“我与自然”,第八单元“美好品质”。教师可立足单元主题,挖掘相关素材,用日记搭建平台,引导学生做记录,积累习作素材。
  (2)敏锐捕捉,合理筛选。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第二学段习作要求中指出要学生“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愿意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教师在立足单元主题拓宽日记写作空间的同时,要引导学生留心观察,敏锐捕捉生活中的人和事。学生的日记记录,常较随意,有事则长,无事则短。对于内容的选择也比较单一。教师可在小组内开展“循环日记”活动,让学生轮流写日记,在写日记的同时欣赏他人的日记。并在班级开展“我的生活我记录”日记展示活动,引导学生筛选生活中“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
  3.落实语文要素,给予方法指导
  统编教材以双线组元的形式,将隐性的人文主题与显性语文要素进行整合。语文要素作为一条明线,把学段目标的语文能力,学习语文的方法等化为一个个点,这一个个点组成了一条长长的线。我们要将这一条线装在心里,落实到每节课中,做到一课一得。
  (1)细读要素,串点成线。统编教材的语文要素在单元导读页、精读课文的课后练习、略读课文的课前导语中有所体现。我们可以通读教材,整理出相关的语文要素,并在平日教学中一点点渗透,教给学生一定的习作方法。比如,统编版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体会作者是怎样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在本单元《搭船的鸟》中,课后题中提示“想象作者对哪些事物作了细致观察”。教师可以以此为例,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并运用到日记中。养成观察的习惯,自然就能把事物或事件描述得真实具体。教材在第八单元的习作中,明确教给学生习作的方法“把你玩的过程像放电影一样在脑海里回想一遍,然后写下来。”此方法浅显易懂,对于三年级的学生的日记指导具有针对性,能解决学生写不清楚事件的问题。
  (2)积累运用,新鲜表达。《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二学段中习作要求中提到: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统编版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语文要素就是“阅读时,关注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作文要写得有血有肉,不仅仅要解决“写什么”的问题,“怎么写”也是提升写作能力的关键。在引导学生养成写日记习惯的同时,还应以教材为例,关注有新鲜感的词句,并试着运用到日记中。比如,统编版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大青树下的小学》的课后题“你的学校是什么样的?同学们在学校里做些什么?选择一个场景说一说。”这就可作为一个“日记”主题,带着学生到校园去走走看看,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场景进行观察,并尝试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祖国语言文字运用的实践性课程。日记,好似一座桥梁,打开了学生生活与习作的通道。学生日日思,天天练,通过自主的语言实践活动,积累语言经验,才能逐渐把握祖国语言文字的特点和规律,提升习作能力。
  参考文献
  [1]刘秋平.字字句句写出真情—微型日记视阈下学生习作能力的培养策略[J].小学教学参考,2014(13):83
  [2]王學成.如何通过日记训练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J].语文天地,2018(21):53-54
其他文献
摘要:培养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但是其并非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循序渐进、缓慢渗透的过程。美术教师在培养学生美术鉴赏能力的过程中需要进行多样化探索,通过循序渐进地流程来培养学生对于美术作品的认识,在鉴赏活动之中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长此以往必然能够为学生综合素养的形成提供帮助。下面,本文就培养学生美术鉴赏能力的途径作出了简单探析。  关键词:美术鉴赏;能力;培养途径  【中图分类号】G
场地平整中的测量和计算─—用PC—E500电子手簿计算土方量南方测绘仪器公司黄劲风建筑新土地的场地平整测量和计算,是基建中经常遇到的实际问题。正确而又快捷地计算建筑场地的土方量,是实现“三通一平”等工作的重要步骤之一。平整新场地的土方计算工作,历来采...
摘 要:小学高年级是学生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这对于他们初中的学习生活及未来生涯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这一时期的班主任,不仅要着力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更要注意孩子良好习惯和教养的培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0)15-0140-01  
介绍了传统的煤矿水仓清理方式的难点和不足。以燕煤公司水仓清理为例,阐述了使用煤矿水仓自动清挖设备的方法和效果,便于推广应用。
1993年(美国)国家大地测量的工作内容CharlesW.Challstrom国家海洋大气管理部的大地测量局建立并运用国家大地测量控制网,该控制网为纬度、经度和海拔高程提供了参考系统——国家空间参考系,这是所有测量
和谐校园的建设,是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而制定与实施的一项战略决策。和谐校园需要对校园各种文化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以达成各种资源运用的最优化,进而为教学活动的开展
北京市一等水准测量的最佳视线长度探讨林锡祯水准测量的作业方法从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测量成果的质量,92年版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对一等水准观测的最大视线长度作了重大修改,由原来的35m改为30m,这种修改是否对城市一等水准测量也有利呢?一、问题的提出北京...
摘要:随着精神文明建设的不断推进,对家庭教育问题给予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在目前的家庭教育中,由于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存在着一些比较明显的问题。本文首先分析了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然后针对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了几点策略。  关键词:家庭教育;问题;途径  【中图分类号】G78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8877(2020)16-0002-02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重要场所,对于孩子今后的发
微机在房地产测绘中的应用北京建筑工程学院郭再春一、前言目前,国内许多单位都在研制开发不同种类的城市房地产管理的计算机应用系统,并且有些系统已在房地产管理的某些业务中开展应用,关于计算机辅助设计(CAD)的应用,通过我们对上海、杭州、南京等城市的调研和...
全民健身计划面对的是人的世界,人的生命质量则在人的世界中占有较大权重。从人的现实环境为出发点、真正意义地关注人的生命质量、追求人的生命健康,是全民健身计划的主题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