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俗话说千里不同风、万里不同俗,许多少数民族的食俗,亦是五光十色、各不相同、各具特色。
世代生活在塞北大草原上的蒙古族,称春节为“白节”,正月叫“白月”。除夕夜阖家围坐在蒙古包内的火炉边,年轻人向长辈敬献“辞岁酒”,然后全家饱餐烤羊腿和煮水饺。
满族的年夜饭很讲究。年三十家宴十分丰盛而隆重,家家户户的主食有用糯米或面粉包制的饺子,豆包等,还有用高粱米、小米做出最具特色的食品饽饽。饽饽的品种很多,因季节不同,制作方法也各异,春节时,多做豆面饽饽,把黄米(又称黍米)、小米磨成面。加上豆面蒸制而成,食用时用油煎或蘸糖。其色黄味香,香甜适口;传统年菜有鲜美的血肠、煮白肉及别具一格的酸菜氽白肉,而象征吉庆有余的鱼菜更是不可少,子时还要吃一顿送旧迎新的鲜肉水饺。
每年藏历正月初一,时间几乎与汉族的春节相当。藏族人从腊月初就为隆重的节日准备下酿制的青稞酒。每家准备一个叫做“切玛”的五谷斗,里面装一些炒熟的麦粒和蚕豆以及糌粑和青稞,插上青稞穗,制成呈圆形状的喜盒,点缀一些小块酥油,以象征五谷丰登,祈愿吉祥如意。每家临近过年时都要准备好各种吃食——油炸“喀赛”(是一种用酥油、白面、糖做的面食),用人参果、酥油、糖做的米饭以及撒有盐巴的酥油块。大年初一清晨由家中最年长者先起床,从外面打来一桶吉祥水喂饱牲畜后,大家起床后每个人都身着节日盛装按辈份排坐。由长者端来一个叫“祝苏其码”的五谷斗,里面装着各色食品,每人抓一点吃,接受长者的祝福。同时也向长辈表示祝愿。之后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喝青稞酒、吃人参果。这一天全家人团圆在一起都不外出,初一过后亲友邻居之间都互相拜年。互道“扎西德勒”(吉祥如意)和“洛萨尔”(新年好),互献哈达,互祝愉快幸福,并用青稞酒、酥油茶和糕点招待客人。
居住在内蒙古呼伦贝尔盟和黑龙江的鄂伦春族人,以春节为新年,他们以各种捕获的野兽和活鱼做成美味佳肴,除夕年夜饭全家围坐烤火守岁,夜半时,要拿一个桦木盒,一边模仿着马叫声,一边围绕马厩走几圈,祈求明年自己的马能繁衍兴旺。初一早晨,人们互相拜年,并举行跳舞、赛马等活动庆贺。
维吾尔族的年节家宴食品有用大米、羊肉、葡萄干等做的香喷喷的“普罗”;用面粉、羊肉、大葱等做成的“匹提尔芒达”(包子):用带骨羊肉熬制的“格西”(手抓羊肉);用面粉团抻成的“兰曼”(抻面)以及与汉族馄饨相类似的酸辣可口的“曲曲尔”等。此外,还有多种民族传统糕点和小吃。如艾西姆桑扎(圆盘馓子)、“亚依玛扎”(花边馓子)、“波呼萨克”(炸吉皮)、“沙木波萨”(炸合子)、“卡依克卡”(花色炸食)等等。
春节宴十分丰富,一桌酒席少则12道菜,多则36道,其中有一道须是白萝卜和青菜切丝共炒,寓意来年清清白白;还有一道是煮圆子,寓意全家人团团圆圆。
大年初一清早要从塘里弄出几条又大又精灵的鲤鱼,煎、炸、烧、炖摆上餐桌,再加上一盘香气四溢的腌鱼,整桌菜以鱼为主,侗族人说:“春节吃鱼,预兆新的一年吉庆有余(鱼),五谷丰登,余钱余粮,幸福美满。”
祖国西南边陲的佤族人,新年第一次见面除相互道喜外,还赠以糯米粑团、甘蔗和芭蕉,以此祝愿家庭生活和睦、甘甜、美好。
春节期间,台湾高山族同胞有吃“长年菜”的习俗,长年菜也叫芥菜,是一种茎和叶子较长,稍有苦辣味道的植物,吃这种菜预示寿命长,有的人将长长的粉丝加入长年莱里象征着长生不老。
广西壮族人春节第一餐吃甜食。寓意新的一年“甜蜜如意,生活美好”。这种传统食品——米花和糯米饼,不但清甜可口,而且外观极美,他们习惯年三十晚上煮好初一全天的饭,以示来年要丰收。这种饭叫“粽粑”。有时达一尺长、五六斤重。象征着“富裕”,春节期间还要欢歌赛舞,年轻小伙借此机会寻找自己喜爱的姑娘。
人们每年春节前、每家每户都要春制“毫补冷细”(意为过年粑粑),是将预先把浸泡好的糯米装入蒸饭的甑子里,用大火蒸1个多小时,放入石碓窝内舂捣,放芭蕉叶中炭火烤软,蘸着蜂蜜或苏子糖,预示来年“甜甜如蜜”。
苗族有过年打糍粑的食俗,在每年农历二十七八就要打糍粑。糍粑是用上等的糯米经冷水浸泡后,控干水蒸熟,再放入木石槽或木槽内,用木锤打得茸烂,再用熟油抹手后、捏成饼状,晾干后而成。可炸、煎、烙、煮、也可现打现吃。糍粑不仅是苗乡的节日食品,也是送亲馈友的礼品。新春佳节亲朋好友往来都要送上几块。
在欢庆春节时要献上用面粉制成的小鸡、牛、羊等,分食羊肉后要将羊血洒到树林里,亲邻好友互相邀请,拜年做客,同饮“咂酒”(用青稞、大麦煮熟,加酒曲拌匀,放入坛内,以草盖之酿成)。饮酒方式也别具一格,大家轮流用细管吸饮,边吸边向坛内添入清水,等其味淡后连酒渣一起分而饮之。
白族年初一大清早,全家老幼都要喝泡米花糖水,预示新的一年能过上花蜜般的甜日子。
世代生活在塞北大草原上的蒙古族,称春节为“白节”,正月叫“白月”。除夕夜阖家围坐在蒙古包内的火炉边,年轻人向长辈敬献“辞岁酒”,然后全家饱餐烤羊腿和煮水饺。
满族的年夜饭很讲究。年三十家宴十分丰盛而隆重,家家户户的主食有用糯米或面粉包制的饺子,豆包等,还有用高粱米、小米做出最具特色的食品饽饽。饽饽的品种很多,因季节不同,制作方法也各异,春节时,多做豆面饽饽,把黄米(又称黍米)、小米磨成面。加上豆面蒸制而成,食用时用油煎或蘸糖。其色黄味香,香甜适口;传统年菜有鲜美的血肠、煮白肉及别具一格的酸菜氽白肉,而象征吉庆有余的鱼菜更是不可少,子时还要吃一顿送旧迎新的鲜肉水饺。
每年藏历正月初一,时间几乎与汉族的春节相当。藏族人从腊月初就为隆重的节日准备下酿制的青稞酒。每家准备一个叫做“切玛”的五谷斗,里面装一些炒熟的麦粒和蚕豆以及糌粑和青稞,插上青稞穗,制成呈圆形状的喜盒,点缀一些小块酥油,以象征五谷丰登,祈愿吉祥如意。每家临近过年时都要准备好各种吃食——油炸“喀赛”(是一种用酥油、白面、糖做的面食),用人参果、酥油、糖做的米饭以及撒有盐巴的酥油块。大年初一清晨由家中最年长者先起床,从外面打来一桶吉祥水喂饱牲畜后,大家起床后每个人都身着节日盛装按辈份排坐。由长者端来一个叫“祝苏其码”的五谷斗,里面装着各色食品,每人抓一点吃,接受长者的祝福。同时也向长辈表示祝愿。之后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喝青稞酒、吃人参果。这一天全家人团圆在一起都不外出,初一过后亲友邻居之间都互相拜年。互道“扎西德勒”(吉祥如意)和“洛萨尔”(新年好),互献哈达,互祝愉快幸福,并用青稞酒、酥油茶和糕点招待客人。
居住在内蒙古呼伦贝尔盟和黑龙江的鄂伦春族人,以春节为新年,他们以各种捕获的野兽和活鱼做成美味佳肴,除夕年夜饭全家围坐烤火守岁,夜半时,要拿一个桦木盒,一边模仿着马叫声,一边围绕马厩走几圈,祈求明年自己的马能繁衍兴旺。初一早晨,人们互相拜年,并举行跳舞、赛马等活动庆贺。
维吾尔族的年节家宴食品有用大米、羊肉、葡萄干等做的香喷喷的“普罗”;用面粉、羊肉、大葱等做成的“匹提尔芒达”(包子):用带骨羊肉熬制的“格西”(手抓羊肉);用面粉团抻成的“兰曼”(抻面)以及与汉族馄饨相类似的酸辣可口的“曲曲尔”等。此外,还有多种民族传统糕点和小吃。如艾西姆桑扎(圆盘馓子)、“亚依玛扎”(花边馓子)、“波呼萨克”(炸吉皮)、“沙木波萨”(炸合子)、“卡依克卡”(花色炸食)等等。
春节宴十分丰富,一桌酒席少则12道菜,多则36道,其中有一道须是白萝卜和青菜切丝共炒,寓意来年清清白白;还有一道是煮圆子,寓意全家人团团圆圆。
大年初一清早要从塘里弄出几条又大又精灵的鲤鱼,煎、炸、烧、炖摆上餐桌,再加上一盘香气四溢的腌鱼,整桌菜以鱼为主,侗族人说:“春节吃鱼,预兆新的一年吉庆有余(鱼),五谷丰登,余钱余粮,幸福美满。”
祖国西南边陲的佤族人,新年第一次见面除相互道喜外,还赠以糯米粑团、甘蔗和芭蕉,以此祝愿家庭生活和睦、甘甜、美好。
春节期间,台湾高山族同胞有吃“长年菜”的习俗,长年菜也叫芥菜,是一种茎和叶子较长,稍有苦辣味道的植物,吃这种菜预示寿命长,有的人将长长的粉丝加入长年莱里象征着长生不老。
广西壮族人春节第一餐吃甜食。寓意新的一年“甜蜜如意,生活美好”。这种传统食品——米花和糯米饼,不但清甜可口,而且外观极美,他们习惯年三十晚上煮好初一全天的饭,以示来年要丰收。这种饭叫“粽粑”。有时达一尺长、五六斤重。象征着“富裕”,春节期间还要欢歌赛舞,年轻小伙借此机会寻找自己喜爱的姑娘。
人们每年春节前、每家每户都要春制“毫补冷细”(意为过年粑粑),是将预先把浸泡好的糯米装入蒸饭的甑子里,用大火蒸1个多小时,放入石碓窝内舂捣,放芭蕉叶中炭火烤软,蘸着蜂蜜或苏子糖,预示来年“甜甜如蜜”。
苗族有过年打糍粑的食俗,在每年农历二十七八就要打糍粑。糍粑是用上等的糯米经冷水浸泡后,控干水蒸熟,再放入木石槽或木槽内,用木锤打得茸烂,再用熟油抹手后、捏成饼状,晾干后而成。可炸、煎、烙、煮、也可现打现吃。糍粑不仅是苗乡的节日食品,也是送亲馈友的礼品。新春佳节亲朋好友往来都要送上几块。
在欢庆春节时要献上用面粉制成的小鸡、牛、羊等,分食羊肉后要将羊血洒到树林里,亲邻好友互相邀请,拜年做客,同饮“咂酒”(用青稞、大麦煮熟,加酒曲拌匀,放入坛内,以草盖之酿成)。饮酒方式也别具一格,大家轮流用细管吸饮,边吸边向坛内添入清水,等其味淡后连酒渣一起分而饮之。
白族年初一大清早,全家老幼都要喝泡米花糖水,预示新的一年能过上花蜜般的甜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