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朗读,其实是一种有声的阅读方式。就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而言。朗读是一种重要的能力和学习过程,它是阅读的起点,是理解文本的重要手段,是培养良好语感的主要途径,更是表情达意的关键载体。
宋代的朱熹就非常强调朗读,他曾说:“凡读书,需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牵强暗记,而要‘逐句玩味’、‘反复精详’、‘诵之宜舒缓不破,字字分明’。”因此。加强朗读训练,对提升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提高阅读教学的效能就显得尤为重要。但是,在日常的教学中,很多教师偏执地把目光集中在了学生的朗读训练上,却忽视了教师自身——这个重要的课堂构成元素的朗读训练。“高效低能”阅读教学瓶颈的打破,我认为首先应加强教师自身课前的朗读训练。
一、阅读教学中教师朗读存在的问题剖析
1 在平时的听课和指导教师备课过程中,我们常常会发现:教师在课前备足了学生,备精了设计,却恰恰忽视了备自身朗读,以至于教师在课堂上的朗读质量低下:不流利、读破句是常有的现象,偶尔也会读错字、读错音的,令人汗颜。这是因为我们很多老师过于自信,以为小学生的课文可以张口便读,何必多花时间在朗读训练上。
2 由于缺乏事先的朗读训练,使得教师对文本的熟悉度不够,随着课堂教学的进行,逐渐就感觉到自己对句子的情感体验难以在朗读中体现。这样,就造成了教师对文本解读有限,在课堂教学中难以真正落实文本、教师、学生的有效沟通。很多教师往往只关注了文本的表层意思,却忽视了文本更是一种作者心灵的倾诉、一座沟通历史的桥梁、一片情感世界的花园。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容易浮躁地、表层化地处理朗读,迭不到教材作为语文学习范文的要求,令人惋惜。
3 阅读教学中,教师的朗读指导由于受到自身朗读能力的束缚,对语言的感知、处理缺乏有效的指导和引领,对学生感知和领悟文本的指导、示范只能浅尝辄止,不能游刃有余。
二、教师课前朗读训练的必要性
1 这是小学语文教材的特点所决定的。编入教材的文章很多都是脍炙人口、绚烂多姿的美文。需要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才能回归那份纯美、壮丽;汉字的多音、多义和变调,要求教师在指导文本朗读前必须自己对每一个字词的音、义都做到胸有成竹,方能达到脱口而出的境界;另外,标点停顿和句中停顿的处理也依赖于教师的反复朗读。只有在教师自己充分把握的前提下,才能进行课堂朗读的有效指导。正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朗读是学习语文、培养语感、加深理解的重要过程。仅就这一点而言,默读是无法比拟的。
2 新课标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并与传统的教学方法有效结合,而“以读为本”则是语文教学多年来的经典方法。语文很多内容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而以读为本就是化说为读,在大量的、反复的朗读中自然而然地感知、感悟。当然。这一切又依托于教师对文本的熟悉程度。只有教师自己读通、读熟、读透了文本,领悟了作者的心声,才能有效地把这份感知、感受传递给学生。因此,教师事先的朗读训练可以称得上是与学生间架起的沟通文本的桥梁。
3 这同时也是现代课堂教学中教师角色地位的需要。在新的课堂教学组织体系中,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宰者,而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指导者和组织者。要进行有效的朗读指导,教师自身要有过硬的朗读功底和技能。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前必须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进行有效的朗读训练。例如,阅读教学中最常见的“范读”,教师只有进行了精心的朗读训练,才能在课堂上声情并茂地为学生范读,唤起学生心灵上的共鸣,真正大到感悟文本之功效。
三、课前朗读训练的实践性策略
1 教学前,教师得对文本进行整体的把握、处理
在信息飞速发展的今天,学生对一篇文章的阅读需求远远超过了作者简介、出处和内容,孩子们猎奇、求新的性格特点决定了他们往往会链接出层出不穷的新奇问题。因此,教师应第一时间在文本中走几个来回。不仅对文章的字、词、句要做到熟悉无误,而且对写作的时代背景、作者的意图都得反复推敲,从而心明如镜;另外,对文本所包含的各个侧面都应有深入浅出的掌控。事先不进行朗读,不去细细品尝文本,怎能做好操纵自如的舵手呢?
如在五年级上册《珍珠鸟》中有这样一段文字:“……待一会儿,扭头看,这小家伙竟趴在我的肩头睡着了,银灰色的眼睑盖住眸子,小红爪子刚好被胸脯上长长的绒毛盖住。我轻轻抬一抬肩,它没醒,睡得好熟!还咂咂嘴,难道在做梦?”
通过课前的反复朗读,我知道作者抓住“趴、睡着、盖住、咂咂嘴”一系列动词,写出了珍珠鸟对“我”的完全信任,甚至是产生了一种依赖,居然会在作者的肩头放心地熟睡;同时又通过“轻轻抬一抬肩”的描写,让读者感受到作者对小动物的呵护、真爱。最后,“还咂咂嘴,难道在做梦?”这是作者的联想,更是作者的追求和理想!这段话字里行间渗透着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美好境界。当然,达到这种境界的,首先是人对动物无微不至的爱。其次才会有动物对人的信任、依赖。
由此可见,只有通过课前反复地朗读、摸索。教师对文本才会有共性的认识和自己独特的解读。
2 反复朗读,循序渐进
对文本的朗读处理,我们可从读通顺、读正确开始,逐步做到读流利、有感情,最后达到融入自我体验的个性化朗读处理的境界。
《一夜的工作》教学前,我是先把字、词、词组读正确,例如:转椅、分量、备咨询等;然后发现里面几个描写总理一丝不苟地工作的句子较难读,于是花工夫读顺;最后我抓住了几个关键的句子边朗读边琢磨其中蕴涵的意思:
A “那是一间高大的宫殿式的房子,室内陈设极其简单,一张不大的写字台,两把小转椅,一盏台灯,如此而已。”“极其简单”是什么意思?(简单到了不能再简单)“极其”能否换成“相当”、“很”?(不能)“如此而已”是什么意思?(仅仅这几样,再没别的东西了)体会“如此而已”所表达的意思和感情。(体会周总理的生活是多么简朴)建筑高大与陈设简单对比说明了什么?(周总理生活十分简朴)反映了周总理严于律己、与人民同甘共苦的精神境界。
B “值班室的同志送来两杯热腾腾的绿茶……好像并没有因为多了一个人而增加了分量。”考虑到这个句子容易使学生产生误解:有的学生会认为,上述这句话意思是花生米跟平时一样多,没有增加分量。这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反复朗读上文,相机引导:首先,从“两杯绿茶”可以推断花生米也应该是两个人的,分量自然也就有所增加;其次,从句子本身来看,若去掉“好像”就是肯定花生米没有增加;如有“好像”,意思是实际上增加了。但看起来好像没有增加似的。增加了的花生米都可以数得清颗数,说明了——平时没有客人时就更少了。周总理工作十分劳苦与食物的简单对比。又可以看出总理生活上的简朴。
3 加强日常的朗读训练,多读书,读好书
多学习语言表达的艺术,在不断的阅读体验中增强自己的语言积累,丰富自己的语感,提升对文本体验的认知程度。有条件的学校可以专门为教师设置一间朗读室。便于教师在课前进行大声的反复的朗读训练。
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执教的《杨氏之子》,其一大亮点是通过抓住“甚聪惠”展开课堂教学。“惠”是通假字。跟智慧的“慧”是一个意思,但作者为什么不直接用“慧”,这两个字究竟有什么区别呢?于老师在平时非常重视语言的积累,加上严谨的教学态度,他在课前的反复朗读中发现了“症结”,并通过翻阅《辞海》,发现“惠”包含三层意思:1、仁慈;2、柔顺;3、跟“慧”相通。意思是聪明。其中仁慈、柔顺的意思是有教养、有礼貌。和蔼慈善。于老师先是让学生通过朗读理解“惠”的聪明含义,然后再反问学生:“仅仅只是聪明吗?”再次安排课文朗读,结果学生发现杨氏之子不仅聪明还很有教养、很有礼貌。,这样,一次精彩的生成就在教师课前的反复朗读和个性化的解读中产生了。
又如王崧舟老师在执教《长相思》一课时,先让学生从文本朗读中寻找作者的“身”在哪里。当学生发现作者的“身”其实是在那不断前进的行军征途中时,王老师随之安排与学生接读,通过六次“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的反复朗读,使学生对纳兰性德的征途之艰有了深刻的体会。接着又通过想象说话和朗读,学生发现词人的旅途不仅没有亲人的关怀,更没有宁静的夜空,有的只是漫天的风雪、寂寞的征途、无尽的哀思。最后再让学生进入词中去感受朗读,学生的心此时紧紧贴在了作者的心上,两者在词中找到了一扇互通的心灵之门。
朗读的功效在于使无声的文字演绎成有声的语言,读懂作者的心声,感悟写作的意境。身为一线的语文教师,应加强课前自身循序渐进、独具匠心的朗读训练,这不仅能提升自我的语文素养,更能夯实语文教学的根基。
宋代的朱熹就非常强调朗读,他曾说:“凡读书,需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牵强暗记,而要‘逐句玩味’、‘反复精详’、‘诵之宜舒缓不破,字字分明’。”因此。加强朗读训练,对提升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提高阅读教学的效能就显得尤为重要。但是,在日常的教学中,很多教师偏执地把目光集中在了学生的朗读训练上,却忽视了教师自身——这个重要的课堂构成元素的朗读训练。“高效低能”阅读教学瓶颈的打破,我认为首先应加强教师自身课前的朗读训练。
一、阅读教学中教师朗读存在的问题剖析
1 在平时的听课和指导教师备课过程中,我们常常会发现:教师在课前备足了学生,备精了设计,却恰恰忽视了备自身朗读,以至于教师在课堂上的朗读质量低下:不流利、读破句是常有的现象,偶尔也会读错字、读错音的,令人汗颜。这是因为我们很多老师过于自信,以为小学生的课文可以张口便读,何必多花时间在朗读训练上。
2 由于缺乏事先的朗读训练,使得教师对文本的熟悉度不够,随着课堂教学的进行,逐渐就感觉到自己对句子的情感体验难以在朗读中体现。这样,就造成了教师对文本解读有限,在课堂教学中难以真正落实文本、教师、学生的有效沟通。很多教师往往只关注了文本的表层意思,却忽视了文本更是一种作者心灵的倾诉、一座沟通历史的桥梁、一片情感世界的花园。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容易浮躁地、表层化地处理朗读,迭不到教材作为语文学习范文的要求,令人惋惜。
3 阅读教学中,教师的朗读指导由于受到自身朗读能力的束缚,对语言的感知、处理缺乏有效的指导和引领,对学生感知和领悟文本的指导、示范只能浅尝辄止,不能游刃有余。
二、教师课前朗读训练的必要性
1 这是小学语文教材的特点所决定的。编入教材的文章很多都是脍炙人口、绚烂多姿的美文。需要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才能回归那份纯美、壮丽;汉字的多音、多义和变调,要求教师在指导文本朗读前必须自己对每一个字词的音、义都做到胸有成竹,方能达到脱口而出的境界;另外,标点停顿和句中停顿的处理也依赖于教师的反复朗读。只有在教师自己充分把握的前提下,才能进行课堂朗读的有效指导。正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朗读是学习语文、培养语感、加深理解的重要过程。仅就这一点而言,默读是无法比拟的。
2 新课标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并与传统的教学方法有效结合,而“以读为本”则是语文教学多年来的经典方法。语文很多内容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而以读为本就是化说为读,在大量的、反复的朗读中自然而然地感知、感悟。当然。这一切又依托于教师对文本的熟悉程度。只有教师自己读通、读熟、读透了文本,领悟了作者的心声,才能有效地把这份感知、感受传递给学生。因此,教师事先的朗读训练可以称得上是与学生间架起的沟通文本的桥梁。
3 这同时也是现代课堂教学中教师角色地位的需要。在新的课堂教学组织体系中,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宰者,而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指导者和组织者。要进行有效的朗读指导,教师自身要有过硬的朗读功底和技能。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前必须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进行有效的朗读训练。例如,阅读教学中最常见的“范读”,教师只有进行了精心的朗读训练,才能在课堂上声情并茂地为学生范读,唤起学生心灵上的共鸣,真正大到感悟文本之功效。
三、课前朗读训练的实践性策略
1 教学前,教师得对文本进行整体的把握、处理
在信息飞速发展的今天,学生对一篇文章的阅读需求远远超过了作者简介、出处和内容,孩子们猎奇、求新的性格特点决定了他们往往会链接出层出不穷的新奇问题。因此,教师应第一时间在文本中走几个来回。不仅对文章的字、词、句要做到熟悉无误,而且对写作的时代背景、作者的意图都得反复推敲,从而心明如镜;另外,对文本所包含的各个侧面都应有深入浅出的掌控。事先不进行朗读,不去细细品尝文本,怎能做好操纵自如的舵手呢?
如在五年级上册《珍珠鸟》中有这样一段文字:“……待一会儿,扭头看,这小家伙竟趴在我的肩头睡着了,银灰色的眼睑盖住眸子,小红爪子刚好被胸脯上长长的绒毛盖住。我轻轻抬一抬肩,它没醒,睡得好熟!还咂咂嘴,难道在做梦?”
通过课前的反复朗读,我知道作者抓住“趴、睡着、盖住、咂咂嘴”一系列动词,写出了珍珠鸟对“我”的完全信任,甚至是产生了一种依赖,居然会在作者的肩头放心地熟睡;同时又通过“轻轻抬一抬肩”的描写,让读者感受到作者对小动物的呵护、真爱。最后,“还咂咂嘴,难道在做梦?”这是作者的联想,更是作者的追求和理想!这段话字里行间渗透着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美好境界。当然,达到这种境界的,首先是人对动物无微不至的爱。其次才会有动物对人的信任、依赖。
由此可见,只有通过课前反复地朗读、摸索。教师对文本才会有共性的认识和自己独特的解读。
2 反复朗读,循序渐进
对文本的朗读处理,我们可从读通顺、读正确开始,逐步做到读流利、有感情,最后达到融入自我体验的个性化朗读处理的境界。
《一夜的工作》教学前,我是先把字、词、词组读正确,例如:转椅、分量、备咨询等;然后发现里面几个描写总理一丝不苟地工作的句子较难读,于是花工夫读顺;最后我抓住了几个关键的句子边朗读边琢磨其中蕴涵的意思:
A “那是一间高大的宫殿式的房子,室内陈设极其简单,一张不大的写字台,两把小转椅,一盏台灯,如此而已。”“极其简单”是什么意思?(简单到了不能再简单)“极其”能否换成“相当”、“很”?(不能)“如此而已”是什么意思?(仅仅这几样,再没别的东西了)体会“如此而已”所表达的意思和感情。(体会周总理的生活是多么简朴)建筑高大与陈设简单对比说明了什么?(周总理生活十分简朴)反映了周总理严于律己、与人民同甘共苦的精神境界。
B “值班室的同志送来两杯热腾腾的绿茶……好像并没有因为多了一个人而增加了分量。”考虑到这个句子容易使学生产生误解:有的学生会认为,上述这句话意思是花生米跟平时一样多,没有增加分量。这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反复朗读上文,相机引导:首先,从“两杯绿茶”可以推断花生米也应该是两个人的,分量自然也就有所增加;其次,从句子本身来看,若去掉“好像”就是肯定花生米没有增加;如有“好像”,意思是实际上增加了。但看起来好像没有增加似的。增加了的花生米都可以数得清颗数,说明了——平时没有客人时就更少了。周总理工作十分劳苦与食物的简单对比。又可以看出总理生活上的简朴。
3 加强日常的朗读训练,多读书,读好书
多学习语言表达的艺术,在不断的阅读体验中增强自己的语言积累,丰富自己的语感,提升对文本体验的认知程度。有条件的学校可以专门为教师设置一间朗读室。便于教师在课前进行大声的反复的朗读训练。
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执教的《杨氏之子》,其一大亮点是通过抓住“甚聪惠”展开课堂教学。“惠”是通假字。跟智慧的“慧”是一个意思,但作者为什么不直接用“慧”,这两个字究竟有什么区别呢?于老师在平时非常重视语言的积累,加上严谨的教学态度,他在课前的反复朗读中发现了“症结”,并通过翻阅《辞海》,发现“惠”包含三层意思:1、仁慈;2、柔顺;3、跟“慧”相通。意思是聪明。其中仁慈、柔顺的意思是有教养、有礼貌。和蔼慈善。于老师先是让学生通过朗读理解“惠”的聪明含义,然后再反问学生:“仅仅只是聪明吗?”再次安排课文朗读,结果学生发现杨氏之子不仅聪明还很有教养、很有礼貌。,这样,一次精彩的生成就在教师课前的反复朗读和个性化的解读中产生了。
又如王崧舟老师在执教《长相思》一课时,先让学生从文本朗读中寻找作者的“身”在哪里。当学生发现作者的“身”其实是在那不断前进的行军征途中时,王老师随之安排与学生接读,通过六次“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的反复朗读,使学生对纳兰性德的征途之艰有了深刻的体会。接着又通过想象说话和朗读,学生发现词人的旅途不仅没有亲人的关怀,更没有宁静的夜空,有的只是漫天的风雪、寂寞的征途、无尽的哀思。最后再让学生进入词中去感受朗读,学生的心此时紧紧贴在了作者的心上,两者在词中找到了一扇互通的心灵之门。
朗读的功效在于使无声的文字演绎成有声的语言,读懂作者的心声,感悟写作的意境。身为一线的语文教师,应加强课前自身循序渐进、独具匠心的朗读训练,这不仅能提升自我的语文素养,更能夯实语文教学的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