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笔者之所以探访老舍先生诞生地——小杨家胡同8号院,源于《新文学史料》杂志1980年1月刊上的文章《记老舍诞生地》。
《新文学史料》杂志是在香饵胡同一家废品回收站的旧报纸堆里翻到的。当时,吸引我的除了《记老舍诞生地》的文章标题,还有作者署名——胡青、舒乙。众所周知,胡青是老舍先生的夫人,舒乙是老舍先生的儿子。他们的文章记述绝少偏差。只是,时隔30年,老舍先生诞生的那条胡同以及那座院落又是怎样一番景象?
带着几分好奇,笔者几经转折,按着胡青和舒乙在《记老舍诞生地》一文中的指引,在新街口南大街路东找到了依然狭窄的小杨家胡同口。
小杨家胡同和大杨家胡同在清朝末年时统称为“羊圈”,分为两条胡同以后,依规模分别命名,南边规模较小的被称为“小羊圈胡同”。1949年后,因为“羊圈”的名称言之不雅,这才改名为“小杨家胡同”“大杨家胡同”。
在小说《四世同堂》中,老舍描写的“小羊圈胡同”的原型还真就是他出生并成长所在的“小杨家胡同”。
说不定,这个地方在当初或者真是个羊圈,因为它不像一般的北平的胡同那样直直的,或略微有一两个弯儿,而是颇像一个葫芦。通到西大街去的是葫芦嘴和脖子,很细很长,而且很脏。葫芦的嘴是那么窄小,人们若不留心细找,或向邮差打听,便很容易忽略过去。进了葫芦脖子,看见了墙根堆着的垃圾,你才敢放胆往里面走,像哥伦布看到海上漂浮着的东西才敢向前进那样。走了几十步,忽然眼一明,你看见了葫芦的胸:一个东西有四十步、南北有三十步的圆圈,中间有两棵大槐树,四周有六七家人家。再往前走,又是一个小巷———葫芦的腰。穿过“腰”又是一块空地,比“胸”大着两倍,这便是葫芦的“肚”了。“胸”和“肚”大概就是羊圈吧!
老舍先生是在1944年开始创作长篇小说《四世同堂》的,他笔下的“小羊圈”是“那么窄小,人们若不留心细找,或向邮差打听,便很容易忽略过去”。如今,小杨家胡同东口还像小说里描写的那么窄小——仅宽1.5米,而且没有任何路牌标识。如果不是常住,或是经常穿行其间的人,确实很容易忽略过去。
拐进胡同口,就跟小说里描写的那样——进了窄小的“葫芦嘴”,走过“葫芦脖”,便是“葫芦胸”。只是,现在的“葫芦胸”里没有大槐树。过了“葫芦腰”,来到了“肚”的位置。
关于老舍先生诞生的5号院(今8号院),胡青和舒乙是在1979年秋来到这里的,他们在文章中说明:
在老舍的长篇小说《四世同堂》里,小胡同叫“小羊圈”。念过这部小说的读者都会记得:《四世同堂》描写的小羊圈胡同是个葫芦状的小胡同,葫芦胸里有七个门。在路东的尽南头住着祁老人一家四代十口人。祁老人的小院是个细长条,门牌五号。这个细长的小院就是老舍故居的翻牌。
老舍先生在《四世同堂》中,对祁老爷子的小院有详细描写:
“……院子是东西长而南北短的一个长条,所以南北房不能相对;假若相对起来,院子便被挤成一条缝,而颇像轮船上房舱中间的走道了。南房两间,因此是紧靠街门,而北房五间面对着南院墙。两间东房是院子的东尽头;东房北边有块小空地,是厕所。”
另外,他还在自传体小说《小人物自述》中描绘了这座院落的街门:
“街门门楼是用瓦摆成了一些古钱的,到我记事的时候,可是那些古钱已然都歪七扭八的,在钱眼里探出些不十分绿的草叶来……两扇门的破旧是不易形容得恰到好处的,大概的说,它们是瘦透玲珑,像画中的石头那么处处有孔有缝。自然这一点也无碍乎我们天天晚上把它们关好……影壁是不值得一提的,它终年的老塌倒半截,渐渐地,它的砖也都被撤去有它用,于是它也就安于矮短,到秋天还长出一两条瓜蔓来,像故意率俏似的。”
胡青和舒乙在小杨家胡同8号院看到的情况还与老舍先生在《四世同堂》《小人物自述》,以及《正红旗下》等作品中描写的“几乎一模一样”。“我们按着实际情况绘制了一幅小院子的平面示意图,它和小说中的描写是多么的吻合啊!”
老舍就诞生在北面三间正房中靠东面的一间,当时是光绪二十五年,即1899年2月3日。
先生在《小人物自述》中描写了这间房里的布局:
里间是顺檐的一铺大炕,对着炕是一张长大的“连三”。这张桌子上有一对画着“富贵白头”的帽筒,里面并没有什么东西,外面可有不少的铁锯子。桌头摆着个豆青地蓝花的大掸瓶,样式拙重,只装一把鸡毛掸子,有些大而无当。炕与连三之间,靠着西墙,是一个大木箱,也兼作凳子……两只红漆小凳是随便放在哪里都可以的。但是每天早上必定在连三的前边,暂充当洗脸盆架……
当我来到这座小院时看到:
有着“古钱”形状瓦饰的门楼早已经被拆了,替代而建的是一座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街门。至于院里的房子也都翻盖过了,而且正房前搭起了许多小棚子,南院墙前的空地上也盖起了一排平房,挤占得过道只有2米左右宽,真就像“轮船上房舱中间的走道了”。
翻新过的北房,以及东屋,用的都是红砖,房屋的架构已经不是原来的样子。住在北房的王大爷说:“这里是老舍故居,没错!不过,院里原有的房子都翻建过了,已经找不到老房子了。原来南墙前的院子盖起的平房一共是5间。”
对于老舍先生诞生的小杨家胡同,还有8号院,胡青和舒乙在《记老舍诞生地》一文中的态度是:
这次我们找到的这个小胡同和小院子,也许也能为读者增添一些有趣的读书资料或者聊天资料。这倒不是因为它是老舍的诞生地,作为一所又破又老又小的房子,实属不登大雅之堂,就是拆了它,也不会有人感到惋惜。它的有趣之处在于:由“一向不见经传”而入了书卷,而且是入了好几部。有了它,让我们知道了《四世同堂》里的祁老人住的那个葫芦胸里,知道了《正红旗下》里的“我”——那个马甲的儿子出生在哪个房子里,和由此而展开的一系列故事,这不是也挺有意思吗?
小杨家胡同8号院是被西城区政府列入为保护北京的历史文化遗产和古都风貌而设定的西城区挂牌“保护院落”名单的。然而,8号院的院门上并没有“保护院落”的标志牌。
在8号院里的居民都知道这里是老舍先生诞生的地方,却还是尽可能在“富余空间”搭建起自家的储物间和简易棚……对于他们来说,纪念文学家们的事情是我们这些外来的“闯入者”们的事,他们最重要的首先是在这里生活!
(编辑·麻雯)
mawen214@163.com
《新文学史料》杂志是在香饵胡同一家废品回收站的旧报纸堆里翻到的。当时,吸引我的除了《记老舍诞生地》的文章标题,还有作者署名——胡青、舒乙。众所周知,胡青是老舍先生的夫人,舒乙是老舍先生的儿子。他们的文章记述绝少偏差。只是,时隔30年,老舍先生诞生的那条胡同以及那座院落又是怎样一番景象?
带着几分好奇,笔者几经转折,按着胡青和舒乙在《记老舍诞生地》一文中的指引,在新街口南大街路东找到了依然狭窄的小杨家胡同口。
小杨家胡同和大杨家胡同在清朝末年时统称为“羊圈”,分为两条胡同以后,依规模分别命名,南边规模较小的被称为“小羊圈胡同”。1949年后,因为“羊圈”的名称言之不雅,这才改名为“小杨家胡同”“大杨家胡同”。
在小说《四世同堂》中,老舍描写的“小羊圈胡同”的原型还真就是他出生并成长所在的“小杨家胡同”。
说不定,这个地方在当初或者真是个羊圈,因为它不像一般的北平的胡同那样直直的,或略微有一两个弯儿,而是颇像一个葫芦。通到西大街去的是葫芦嘴和脖子,很细很长,而且很脏。葫芦的嘴是那么窄小,人们若不留心细找,或向邮差打听,便很容易忽略过去。进了葫芦脖子,看见了墙根堆着的垃圾,你才敢放胆往里面走,像哥伦布看到海上漂浮着的东西才敢向前进那样。走了几十步,忽然眼一明,你看见了葫芦的胸:一个东西有四十步、南北有三十步的圆圈,中间有两棵大槐树,四周有六七家人家。再往前走,又是一个小巷———葫芦的腰。穿过“腰”又是一块空地,比“胸”大着两倍,这便是葫芦的“肚”了。“胸”和“肚”大概就是羊圈吧!
老舍先生是在1944年开始创作长篇小说《四世同堂》的,他笔下的“小羊圈”是“那么窄小,人们若不留心细找,或向邮差打听,便很容易忽略过去”。如今,小杨家胡同东口还像小说里描写的那么窄小——仅宽1.5米,而且没有任何路牌标识。如果不是常住,或是经常穿行其间的人,确实很容易忽略过去。
拐进胡同口,就跟小说里描写的那样——进了窄小的“葫芦嘴”,走过“葫芦脖”,便是“葫芦胸”。只是,现在的“葫芦胸”里没有大槐树。过了“葫芦腰”,来到了“肚”的位置。
关于老舍先生诞生的5号院(今8号院),胡青和舒乙是在1979年秋来到这里的,他们在文章中说明:
在老舍的长篇小说《四世同堂》里,小胡同叫“小羊圈”。念过这部小说的读者都会记得:《四世同堂》描写的小羊圈胡同是个葫芦状的小胡同,葫芦胸里有七个门。在路东的尽南头住着祁老人一家四代十口人。祁老人的小院是个细长条,门牌五号。这个细长的小院就是老舍故居的翻牌。
老舍先生在《四世同堂》中,对祁老爷子的小院有详细描写:
“……院子是东西长而南北短的一个长条,所以南北房不能相对;假若相对起来,院子便被挤成一条缝,而颇像轮船上房舱中间的走道了。南房两间,因此是紧靠街门,而北房五间面对着南院墙。两间东房是院子的东尽头;东房北边有块小空地,是厕所。”
另外,他还在自传体小说《小人物自述》中描绘了这座院落的街门:
“街门门楼是用瓦摆成了一些古钱的,到我记事的时候,可是那些古钱已然都歪七扭八的,在钱眼里探出些不十分绿的草叶来……两扇门的破旧是不易形容得恰到好处的,大概的说,它们是瘦透玲珑,像画中的石头那么处处有孔有缝。自然这一点也无碍乎我们天天晚上把它们关好……影壁是不值得一提的,它终年的老塌倒半截,渐渐地,它的砖也都被撤去有它用,于是它也就安于矮短,到秋天还长出一两条瓜蔓来,像故意率俏似的。”
胡青和舒乙在小杨家胡同8号院看到的情况还与老舍先生在《四世同堂》《小人物自述》,以及《正红旗下》等作品中描写的“几乎一模一样”。“我们按着实际情况绘制了一幅小院子的平面示意图,它和小说中的描写是多么的吻合啊!”
老舍就诞生在北面三间正房中靠东面的一间,当时是光绪二十五年,即1899年2月3日。
先生在《小人物自述》中描写了这间房里的布局:
里间是顺檐的一铺大炕,对着炕是一张长大的“连三”。这张桌子上有一对画着“富贵白头”的帽筒,里面并没有什么东西,外面可有不少的铁锯子。桌头摆着个豆青地蓝花的大掸瓶,样式拙重,只装一把鸡毛掸子,有些大而无当。炕与连三之间,靠着西墙,是一个大木箱,也兼作凳子……两只红漆小凳是随便放在哪里都可以的。但是每天早上必定在连三的前边,暂充当洗脸盆架……
当我来到这座小院时看到:
有着“古钱”形状瓦饰的门楼早已经被拆了,替代而建的是一座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街门。至于院里的房子也都翻盖过了,而且正房前搭起了许多小棚子,南院墙前的空地上也盖起了一排平房,挤占得过道只有2米左右宽,真就像“轮船上房舱中间的走道了”。
翻新过的北房,以及东屋,用的都是红砖,房屋的架构已经不是原来的样子。住在北房的王大爷说:“这里是老舍故居,没错!不过,院里原有的房子都翻建过了,已经找不到老房子了。原来南墙前的院子盖起的平房一共是5间。”
对于老舍先生诞生的小杨家胡同,还有8号院,胡青和舒乙在《记老舍诞生地》一文中的态度是:
这次我们找到的这个小胡同和小院子,也许也能为读者增添一些有趣的读书资料或者聊天资料。这倒不是因为它是老舍的诞生地,作为一所又破又老又小的房子,实属不登大雅之堂,就是拆了它,也不会有人感到惋惜。它的有趣之处在于:由“一向不见经传”而入了书卷,而且是入了好几部。有了它,让我们知道了《四世同堂》里的祁老人住的那个葫芦胸里,知道了《正红旗下》里的“我”——那个马甲的儿子出生在哪个房子里,和由此而展开的一系列故事,这不是也挺有意思吗?
小杨家胡同8号院是被西城区政府列入为保护北京的历史文化遗产和古都风貌而设定的西城区挂牌“保护院落”名单的。然而,8号院的院门上并没有“保护院落”的标志牌。
在8号院里的居民都知道这里是老舍先生诞生的地方,却还是尽可能在“富余空间”搭建起自家的储物间和简易棚……对于他们来说,纪念文学家们的事情是我们这些外来的“闯入者”们的事,他们最重要的首先是在这里生活!
(编辑·麻雯)
mawen21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