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礼物》原名《商场奇谭》,写于2018年春节期间。
那个春节,我一直带着笔记本电脑,在商场三层的咖啡厅里写作。玻璃墙外,一家家店铺就像一个个岛屿,流水一般的行人,就在这岛屿之间缓缓流动,周而复始,无穷无尽。流水之中,偶尔闪现出一两张使人印象深刻的少女面孔,有着一望而知的迷惘。这些年轻的脸,就像庞德的诗句,像湿漉漉的黑色枝条上的花瓣,深深印在我脑海中。在这迷宫一样的商场里,少女想要寻求的、将要得到的会是什么呢?而在外人看来,已届中年的我,眼中是否也有这种迷惘,也在寻求什么?《礼物》就是这样来到我笔下的。
从落笔到最终完稿,这篇故事历经了两次大的修改。最初,我设想被困商场的只是少女的梦境,最终在打烊时间里醒来的她,还来得及赶上回家的最后一班地铁。初稿完成后,我自己很不满意,总觉得是“未完成”的,因此搁置了很久。
2019年,我以忐忑的心情,把这篇稿件投给《少年文艺》。在《少年文艺》改稿会上,编辑老师和作家朋友们针对《商场奇谭》,提出很多宝贵的意见建议,“南柯一梦”的结局也受到了批评,被作家朋友吴越称之为“国产恐怖片”式写法。这些建议,使我得以跳脱出原文的桎梏,重新审视存在的问题,也促使我下了决心,要好好修改这篇文章。
写第二稿时,我吸纳好友王林柏、蓝钥匙等共同参与改稿会的作家的意见,把原有的架构完全推翻,增写了一个现实世界的少女,与幽灵少女互为镜像,以双主人公的形式重写了整个故事。
执行主编谢倩霓和责编吴佳欣第一时间重审了文章。她们诚恳地向我建议,双主人公的设定削弱了故事原有的情感力量,故事无法下沉,两个女孩也缺乏紧密的共鸣和碰撞。于是,我放弃这个构思,又回到了最初的思路上,以第一人称的口吻向读者深切诉说。经历了这样的摸索之后,我才初初感到,尽管仍有缺憾,但故事的珠线终于握在了我的手中。
故事里,关于少女主人公学业部分的描写,是我的亲身经历。作为不被肯定的孩子,那种缺失感也一直烙印在我的生命里,如影随形,陪我走过了前半生。因此,在这篇文章的创作上,我的情感是真挚而痛切的。
“一切痛苦与欢乐,都是生命的馈赠。”这样的话,我们人人会说,但不见得真心认同。我惟愿,当生命的礼物放进掌心时,每个人都能够辨认和珍惜。
引用一段当初与佳欣探讨时的聊天记录:“家庭教育失当的孩子,经常会在物质方面渴求‘被爱’的感觉。当家庭接纳和容留的功能不足时,商场作为一种现代综合体,从各方面为孤独的孩子提供了一个类似大型游乐场的环境,同时,商品經济又有引导消费、模糊真实需求的特性,这是我写这篇故事的初衷。”其余要说的话,我都已经写在作品里了。
因为有着《少年文艺》师友们的陪伴,《礼物》虽然在孤独中写下,但修改和最终定稿的过程,充满了珍贵的记忆。
谢谢你们,谢谢此刻正在阅读文章的你。
那个春节,我一直带着笔记本电脑,在商场三层的咖啡厅里写作。玻璃墙外,一家家店铺就像一个个岛屿,流水一般的行人,就在这岛屿之间缓缓流动,周而复始,无穷无尽。流水之中,偶尔闪现出一两张使人印象深刻的少女面孔,有着一望而知的迷惘。这些年轻的脸,就像庞德的诗句,像湿漉漉的黑色枝条上的花瓣,深深印在我脑海中。在这迷宫一样的商场里,少女想要寻求的、将要得到的会是什么呢?而在外人看来,已届中年的我,眼中是否也有这种迷惘,也在寻求什么?《礼物》就是这样来到我笔下的。
从落笔到最终完稿,这篇故事历经了两次大的修改。最初,我设想被困商场的只是少女的梦境,最终在打烊时间里醒来的她,还来得及赶上回家的最后一班地铁。初稿完成后,我自己很不满意,总觉得是“未完成”的,因此搁置了很久。
2019年,我以忐忑的心情,把这篇稿件投给《少年文艺》。在《少年文艺》改稿会上,编辑老师和作家朋友们针对《商场奇谭》,提出很多宝贵的意见建议,“南柯一梦”的结局也受到了批评,被作家朋友吴越称之为“国产恐怖片”式写法。这些建议,使我得以跳脱出原文的桎梏,重新审视存在的问题,也促使我下了决心,要好好修改这篇文章。
写第二稿时,我吸纳好友王林柏、蓝钥匙等共同参与改稿会的作家的意见,把原有的架构完全推翻,增写了一个现实世界的少女,与幽灵少女互为镜像,以双主人公的形式重写了整个故事。
执行主编谢倩霓和责编吴佳欣第一时间重审了文章。她们诚恳地向我建议,双主人公的设定削弱了故事原有的情感力量,故事无法下沉,两个女孩也缺乏紧密的共鸣和碰撞。于是,我放弃这个构思,又回到了最初的思路上,以第一人称的口吻向读者深切诉说。经历了这样的摸索之后,我才初初感到,尽管仍有缺憾,但故事的珠线终于握在了我的手中。
故事里,关于少女主人公学业部分的描写,是我的亲身经历。作为不被肯定的孩子,那种缺失感也一直烙印在我的生命里,如影随形,陪我走过了前半生。因此,在这篇文章的创作上,我的情感是真挚而痛切的。
“一切痛苦与欢乐,都是生命的馈赠。”这样的话,我们人人会说,但不见得真心认同。我惟愿,当生命的礼物放进掌心时,每个人都能够辨认和珍惜。
引用一段当初与佳欣探讨时的聊天记录:“家庭教育失当的孩子,经常会在物质方面渴求‘被爱’的感觉。当家庭接纳和容留的功能不足时,商场作为一种现代综合体,从各方面为孤独的孩子提供了一个类似大型游乐场的环境,同时,商品經济又有引导消费、模糊真实需求的特性,这是我写这篇故事的初衷。”其余要说的话,我都已经写在作品里了。
因为有着《少年文艺》师友们的陪伴,《礼物》虽然在孤独中写下,但修改和最终定稿的过程,充满了珍贵的记忆。
谢谢你们,谢谢此刻正在阅读文章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