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胃出血患者护理中实施细节护理干预的效果

来源 :康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wan15935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究将细节护理干预实施在胃出血患者护理对于预后改善的积极影响。方法:随机抽取我院接诊的78例胃出血患者作为本次护理对象,分成研究组39例和对照组39例。研究组:对患者实施细节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评价护理总有效率。结果:总有效率:研究组是94.87%,对照组是82.05%,数据对比有差异,P<0.05。结论:临床上对胃出血患者执行细节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患者的发病症状,对预后大有帮助,是值得推广的护理方式。
  【关键词】急诊胃出血;细节护理;疗效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332/j.issn.2095-6525.2020.12.113
  现阶段人们的饮食与生活方式存在较多不规律的情况,使胃出血的临床发病率渐有提升的趋势。胃出血的发病突然,患者面对自己出现的眩晕、呕血以及便血等症状会出现严重的焦虑情绪,对疾病的治疗有恐慌心理。胃出血疾病大多需要急诊手术治疗,存在一定的风险,需要从护理的细节出发来保护患者的治疗疗效与安全[1]。本文探究在胃出血患者护理中应用细节护理干预对患者预后的改善价值,现总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1月~2020年5月接诊的78例胃出血患者作为护理对象。患者经过临床特征和内镜检查确诊,意识清楚,同意参与本次护理分析。排除:其他消化系统疾病、精神障碍、不参与护理等。护理需要分组对照,将患者分成研究组39例和对照组39例,研究组:男性患者有21例,女性有18例,年龄范围是24~73岁,平均年龄(44.17±1.95)岁。对照组:男性患者有20例,女性有19例,年龄范围是25~75岁,平均年龄(46.14±1.35)岁。年龄、性别数据比较无差异,P>0.05。
  1.2护理方式
  对照组:向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护理人员要密切关注患者的发病症状,遵照医嘱为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服务。
  研究组:在患者的常规护理过程中落实护理细节,实施细节护理干预,方法如下:(1)完善护理细节。在患者的急救过程中,护理人员要准备好各种急救仪器、药物等,如止血处理药物、升压药物、药物喷洒管和吸氧装置等。(2)优化护理环境。保持环境的温湿度和舒适度,缓解患者的紧张、焦虑等情绪[2]。向患者讲解主治医师和护理人员,减少陌生感。(3)心理护理。紧张、焦虑等情绪对于疾病的康复非常不利,因此护理人员要重视患者的心理疏导。鼓励患者与护理人员积极沟通和提问,在沟通过程中把握患者的情绪状态并有效疏导[3]。护理人员要重视患者情绪中的细节问题,从眼神、意识和语言等方面进行评估,为患者讲解疾病的康复需要有积极的心态,叮嘱患者良好配合。向患者讲解胃出血的发病原因、危险因素和注意事项等,使患者对自身疾病有正确的认知。(4)其他细节护理。患者在休养过程中可适当将脚抬高,及时将呕吐物、血迹清理干净,避免发生窒息和呛咳[4]。患者的饮食非常重要,当患者可以进食时,一定要选择柔软、温度适中的流食,避免造成胃內血管扩张。叮嘱患者不得食用坚硬、刺激性的食物。
  1.3评价指标
  在护理后,观察患者的发病症状是否有好转,评价标准如下:(1)显效:护理后患者无便血、呕血等症状,对患者进行内镜检查显示正常,大便便血检验无阳性。(2)有效:经过护理,患者的发病症状得到明显的控制,大便便血检验阴性在2次以上;(3)无效:发病症状无好转迹象或加重。
  1.4统计学方法
  护理分析所涉及的数据指标用SPSS26.0进行检验,指标数据的记录方式是(n,%),组间数据的检验工具是x2,差异对比存在明显的差异时,P<0.05。
  2 结果
   从下文的数据可知,研究组患者经过护理后取得的效果更好,数据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3 讨论
  胃出血是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因饮食不规律、情绪压力大等因素导致,现阶段临床的发病率渐有提升的趋势。鉴于胃出血的发病急,患者发病后需要快速抢救,如果在临床护理中有任何环节出现差错事件,会直接影响患者的治疗及康复效果。常规护理内容仅重视患者的疾病治疗,护理人员的主观能动性较低,护患沟通不足,导致护患纠纷事件时有发生。现代护理对护理的细节处理提出更高的要求,保证整体的护理质量,需要兼顾患者的生理和心理双重的护理,确保护理安全[5]。
  在胃出血患者的护理中应用细节护理干预模式,重视患者治疗期间的环境、心理、健康教育、饮食和行为等方面的护理,重视各个护理环节中的细节性。护理人员要主动为患者提供护理服务,优化护理流程,重视与患者的沟通,综合提升护理质量[6]。在细节护理干预中强调情绪和饮食的重要性,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护理。合理饮食,不要食用刺激性的食物,减轻胃部压力,避免再次出血。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在规避疾病发病的危险因素。
  从上文的数据分析可知,研究组患者护理中接受细节护理干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数据是94.87%,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数据是82.05%,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好,临床症状改善明显,表明细节护理干预在胃出血患者的护理中取得积极的价值。
  综上,在胃出血患者的护理中为患者实施细节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预后,促进各项发病症状的有效缓解,是值得推广的有效护理方案。
  参考文献:
  [1]曾燕.零缺陷护理方案对急性胃出血患者预后的影响[J].当代护士(上旬刊),2020,27(01):27-29.
  [2]付明霞,兰云.精细化护理对消化性溃疡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情绪及生活质量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9,28(33):3759-3762.
  [3]戴荷君.急诊胃出血患者护理中细节护理的应用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81):93.
  [4]林世欣.研究分析优质护理服务在胃出血患者中的应用价值[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77):312-313.
  [5]邓新意,钟玉红.细节护理在急诊胃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9,30(07):1176-1177.
  [6]郭茜.细节化护理干预在普外科临床护理的应用效果分析[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4(10):73.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分析传染科护理管理中的柔性管理理念实施办法及效果。方法:以本院传染科40名一线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评估护士的职业倦怠情况、留职意向、抑郁评分等。并对护士实施柔性管理办法进行管理干预。结果:对传染科护士进行柔性管理政策实施前后的各项评分测评,实施后護士的留职意向明显增强,P<0.05,且职业倦怠评分、抑郁评分明显下降,与实施前比较均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传染科中实施柔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循证护理在脑梗塞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脑梗塞患者62例(2019年03月至2020年03月),随机分为循证护理的观察组(31例)与常规护理的对照组(31例),观察患者生活质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低,P<0.05。结论:脑梗塞护理中应用循证护理,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借鉴。  【关键词】循证护理;脑梗塞;生活质量  【中图分类号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探讨紫黄软膏在皮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9年12月到2020年05月半年时间因婴幼儿腹泻以及排便频繁导致肛周红肿、糜烂患者50名,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常规组,实验组25名,常规组25名。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实验组采用紫黄软膏的使用对皮肤进行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治愈所需治疗时间以及治疗效果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优于常规组,所需治疗天数少于常规组
期刊
【摘要】目的:探究分析早期康复介入对重型颅脑损伤术后患者的生活能力的改善情况。方法:选取我院于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所收治的60例对重型颅脑损伤术后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样本对象,通过随机分组法将其划分为两组: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每组患者各3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的护理管理,而观察组患者则应用早期介入康复措施,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并发症、Barthel指数及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CS)。结果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優质护理模式在心血管内科患者护理中的实施效果。方法:我院内科全科VIP病房于(2019年6月—2020年04月)开始实施优质护理模式,分别选择实施前后科室各收治的30例心血管内科患者为研究对象,比较患者的负性情绪以及依从性评分。结果:两组患者的负性情绪评分比较,实施优质护理后明显优于实施前(P<0.05);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评估结果显示,实施后的依从性显著高于实施前,数据差异显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患有冠心病的患者在护理过程中采用综合护理干预,观察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带来的积极效果。方法:抽取本院2019年3月到2020年3月间患冠心病并且需要护理的100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每组50例,将其列为常规组和观察组,分别使用常规护理模式和融入综合护理的模式,观察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身体使用情况、精神和心理情况。结果:通过对比能够发现常规组的患者生活质量比研究组的要
期刊
【摘要】目的:使用联合护理管理的方式来对在普外科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进行护理,对其能够起到的应用效果进行深入的研究与探讨。方法:选择100例达到本次调查研究准入原则的患者作为调查研究对象,这100例患者均需要接受普外科的手术治疗。前一半的患者将会使用较为常规的护理方式来进行病症控制,后一半则会在使用PDCA循环管理模式的同时,尝试采用细节护理的方式来进行病症护理。这两组患者均选择2018年2月至20
期刊
【摘要】目的:探究为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行内固定术干预后,采取康复护理对预后产生的影响。方法:纳入病例:152例,病症: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入组时间:2018年3月-2020年3月,分组方式:电脑等量随机,组别:实验(康复护理),对照(常规护理),每组各76例,分析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治疗后发生畸形愈合、延迟愈合及骨不连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取内固定
期刊
【摘要】目的:本文主要针对综合护理模式在急性左心衰展开治疗的过程当中产生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择2018年1月 至2019年12月我院急诊科收治的76例急性左心衰作为护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常规组38例,病患接受常规护理,护理组38例病患,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的护理成效。结果:护理组病患的有效急救时间明显多于常规组病患,且其急救成功率显著高于常规组病患,风险事件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病患,除
期刊
【摘要】目的:探究在呼吸科护理工作中加强护 理风险管理的措施和效果。方法:随机选取140例本院呼吸科收治的患者,双盲法分组,研究组70例,行常规护理,对照组70例,加强风险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和护理安全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质量各项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86%,对照组为17.14%,P<0.05。结论:加强呼吸科的护理风险管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