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大学生是我国高校培养的高层次人才,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未来。近年来,伴随着社会的转型和经济的飞速发展,大学生面临着更多的挑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也日益突出,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因此,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已刻不容缓。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危机;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10-00-01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的发展,高等教育的跨越式发展,高校大学生心理危机问题正在被越来越多人关注。作为教育对象的大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急剧变化之中, 加之其思想不成熟、情感冲动,心理承受力差, 使他们难以处理好生活和学习中发生的各种心理冲突,大学生容易发生心理失衡,尤其当他们面临来自家庭、 学校、 自身等方面的特殊情况, 而又无法通过以前的方式去应付, 便容易陷于惊惶失措中,给家庭、学校、社会带来严重的影响,因此,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已刻不容缓。
一、大学生心理危机的涵义与特性
1.大学生心理危机的涵义
心理危机是指当面临突然或重大事件,个体既不能回避,又无法用通常解决的方法来解决问题时所出现的心理失衡状态。一般而言,当个体遭遇重大问题或者变化发生使个体感到难以解决、难以把握时,平衡就会打破,正常的生活收到干扰,内心的紧张不断积蓄,继而出现无所适从甚至思维和行为的紊乱,进入一种失衡状态,结合大学生的生活状态,当大学生面对严重应激事件时,不能用通常的方法解决时所发生的心理失衡状态。
2.大学生心理危机的特性
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其心理危机与其他人群既有共性,也有其特性,主要表现在:第一,心理脆弱性。生活中的有些事情,发生在社会其他阶层成员的身上可能不足以造成心理危机,而大学生由于其心理欠成熟,缺乏社会的历练,其应对能力相对较差,所以他们容易把一些并不严重的事件评定为应激事件,从而陷入心理危机状态。第二,心理危机多样性。大学生由于人格缺陷、自我认知偏激、学业压力、择业受挫、人际交往矛盾冲突等引发的心理危机呈现多样化态势,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不同干预。第三,潜在性强。大学生有时由于一些轻度的心理不适,没有得到及时的干预和救助,甚至有些学生发现心理危机后,不会求助或者没有求助,长期积累造成了严重的心理危机,酿成悲剧,造成了更为严重的后果。
二、大学生主要存在的心理问题
1.新环境适应方面的问题
在大學的生活环境里,新生面临的新的环境主要是生活环境和学术氛围的环境,各地差异性的生活习惯构成的复杂性是在大学生上大学之前没有遇到过的,同学来自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的省市,以及个人独立生活能力和习惯的培养等等。另外,高中阶段主要是基础教育,以知识储备为主,但大学的学术环境不同,更多的是强调个体学习的主体性,引导学生用学术研究的方式去思考、研究问题,这两种环境都是大学生在中学时代所不曾接触的,都要求很快的适应。
2.人际交往的问题
现代大学生的交际困难主要表现为不会独立生活。目前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受长辈溺爱,常常任性自私,做事以自我为中心,不考虑周围人的立场和感受,使一些大学生遇事只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当他人的看法、想法与自己的想法不一致时,容易导致交际困难,在没有倾诉对象的情况下,容易导致心理疾病。
3.学习的困惑与压力
大学生的学习困惑与压力有一部分来自于所学专业并非是自己喜欢的,这使他们长期处于冲突与痛苦之中,课程负担过重,学习方法有问题,精神长期处于过度紧张也会带来压力,另一方面,由于就业压力还要参加各类证书及考研所带来的应试压力等。大学的学习完全靠个人,自学能力强的学生脱颖而出,而有些中学时的姣姣者,由于没有很好的掌握大学的学习方式方法,中学时的优越感已不复存在,自尊心和好胜心得不到充分的满足,产生了不知从何学起,难免会产生困惑、迷茫和无所适从的感觉。
三、大学生心理危机应对策略
1.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丰富多彩的课余文化生活,健康愉快的问题活动,可以培养人的兴趣,锻炼社会实践能力,陶冶人的情操,使生活丰富多彩,缓解压力,促进大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因此,我们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鼓励大学生积极参加校园文化活动,可以扩大人际交往的范围,使大学生的情绪情感变得愉快、积极,成为推动学习、健康心理的内在动力。
2.加强大学生的心理辅导
学校应通过心理辅导老师或者是咨询体系,在大学生郁闷、压抑等不良心理问题产生时,通过个别咨询、团体辅导、心理行为训练、书信咨询、电话咨询、网络咨询等多种形式,有针对性的及时有效的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指导与帮助,
从而缓解心理压力、疏导不良情绪、改变不合理的认知、学习新的适应方法和解决心理问题的方法,最终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3.完善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
大学阶段是大学生人生中非常重要的发展阶段,这个时期正是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形成的时期,所以必须注重思想政治教育,联系实际,把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疏导结合起来,针对大学生遇到的问题进行政治教育和心理疏导,这样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起到良好的指导作用。
总之,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系统的工程,需要各方面对大学生进行辅导才能起到良好的效果;同时,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也是一项艰苦而长期的任务,我们要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专业技能,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和个性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盛艳秋.大学生心理问题及对策[J]学术论坛2010.
[2]孙芝凤.主体性教育理念与大学生心理素质培养[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4.
[3]韩翼祥,常雪梅.大学生心理辅导[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3.
作者简介:刘金梅(1979-),女,吉林长春人,硕士,长春工程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工商管理。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危机;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10-00-01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的发展,高等教育的跨越式发展,高校大学生心理危机问题正在被越来越多人关注。作为教育对象的大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急剧变化之中, 加之其思想不成熟、情感冲动,心理承受力差, 使他们难以处理好生活和学习中发生的各种心理冲突,大学生容易发生心理失衡,尤其当他们面临来自家庭、 学校、 自身等方面的特殊情况, 而又无法通过以前的方式去应付, 便容易陷于惊惶失措中,给家庭、学校、社会带来严重的影响,因此,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已刻不容缓。
一、大学生心理危机的涵义与特性
1.大学生心理危机的涵义
心理危机是指当面临突然或重大事件,个体既不能回避,又无法用通常解决的方法来解决问题时所出现的心理失衡状态。一般而言,当个体遭遇重大问题或者变化发生使个体感到难以解决、难以把握时,平衡就会打破,正常的生活收到干扰,内心的紧张不断积蓄,继而出现无所适从甚至思维和行为的紊乱,进入一种失衡状态,结合大学生的生活状态,当大学生面对严重应激事件时,不能用通常的方法解决时所发生的心理失衡状态。
2.大学生心理危机的特性
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其心理危机与其他人群既有共性,也有其特性,主要表现在:第一,心理脆弱性。生活中的有些事情,发生在社会其他阶层成员的身上可能不足以造成心理危机,而大学生由于其心理欠成熟,缺乏社会的历练,其应对能力相对较差,所以他们容易把一些并不严重的事件评定为应激事件,从而陷入心理危机状态。第二,心理危机多样性。大学生由于人格缺陷、自我认知偏激、学业压力、择业受挫、人际交往矛盾冲突等引发的心理危机呈现多样化态势,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不同干预。第三,潜在性强。大学生有时由于一些轻度的心理不适,没有得到及时的干预和救助,甚至有些学生发现心理危机后,不会求助或者没有求助,长期积累造成了严重的心理危机,酿成悲剧,造成了更为严重的后果。
二、大学生主要存在的心理问题
1.新环境适应方面的问题
在大學的生活环境里,新生面临的新的环境主要是生活环境和学术氛围的环境,各地差异性的生活习惯构成的复杂性是在大学生上大学之前没有遇到过的,同学来自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的省市,以及个人独立生活能力和习惯的培养等等。另外,高中阶段主要是基础教育,以知识储备为主,但大学的学术环境不同,更多的是强调个体学习的主体性,引导学生用学术研究的方式去思考、研究问题,这两种环境都是大学生在中学时代所不曾接触的,都要求很快的适应。
2.人际交往的问题
现代大学生的交际困难主要表现为不会独立生活。目前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受长辈溺爱,常常任性自私,做事以自我为中心,不考虑周围人的立场和感受,使一些大学生遇事只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当他人的看法、想法与自己的想法不一致时,容易导致交际困难,在没有倾诉对象的情况下,容易导致心理疾病。
3.学习的困惑与压力
大学生的学习困惑与压力有一部分来自于所学专业并非是自己喜欢的,这使他们长期处于冲突与痛苦之中,课程负担过重,学习方法有问题,精神长期处于过度紧张也会带来压力,另一方面,由于就业压力还要参加各类证书及考研所带来的应试压力等。大学的学习完全靠个人,自学能力强的学生脱颖而出,而有些中学时的姣姣者,由于没有很好的掌握大学的学习方式方法,中学时的优越感已不复存在,自尊心和好胜心得不到充分的满足,产生了不知从何学起,难免会产生困惑、迷茫和无所适从的感觉。
三、大学生心理危机应对策略
1.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丰富多彩的课余文化生活,健康愉快的问题活动,可以培养人的兴趣,锻炼社会实践能力,陶冶人的情操,使生活丰富多彩,缓解压力,促进大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因此,我们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鼓励大学生积极参加校园文化活动,可以扩大人际交往的范围,使大学生的情绪情感变得愉快、积极,成为推动学习、健康心理的内在动力。
2.加强大学生的心理辅导
学校应通过心理辅导老师或者是咨询体系,在大学生郁闷、压抑等不良心理问题产生时,通过个别咨询、团体辅导、心理行为训练、书信咨询、电话咨询、网络咨询等多种形式,有针对性的及时有效的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指导与帮助,
从而缓解心理压力、疏导不良情绪、改变不合理的认知、学习新的适应方法和解决心理问题的方法,最终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3.完善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
大学阶段是大学生人生中非常重要的发展阶段,这个时期正是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形成的时期,所以必须注重思想政治教育,联系实际,把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疏导结合起来,针对大学生遇到的问题进行政治教育和心理疏导,这样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起到良好的指导作用。
总之,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系统的工程,需要各方面对大学生进行辅导才能起到良好的效果;同时,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也是一项艰苦而长期的任务,我们要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专业技能,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和个性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盛艳秋.大学生心理问题及对策[J]学术论坛2010.
[2]孙芝凤.主体性教育理念与大学生心理素质培养[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4.
[3]韩翼祥,常雪梅.大学生心理辅导[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3.
作者简介:刘金梅(1979-),女,吉林长春人,硕士,长春工程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工商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