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结合当下素质教育提出的育人理念,对因材施教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解读因材施教对于课程改革深化的必要性,剖析探索素质教育下因材施教的创新空间,从而解决现实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为教学培养全面发展的创造性人才提供理论支撑。
关键词: 江苏牛津初中英语教学 因材施教 创新措施
随着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化和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因材施教这一教学原则重新受到人们的关注。广大教育工作者在探索建构素质教育全新模式的时候,积极学习借鉴世界先进的教育思想方法,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以课程改革为实施素质教育的突破口进行实践,挖掘因材施教的科学性和合理性,重新肯定这一教学原则的价值。
一、素质教育呼唤因材施教
素质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学理念,其以提高国民的整体素质为目标,以促进每个人的全面发展为宗旨,使每个学生都得到“最优发展”,给现代教学注入新的活力。这个目标没有否认学生差异的客观实际,而是以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为出发点,促使每个学生个性得到充分的张扬。这就表明开展因材施教的必要性,只有尊重、承认差异,才能更有效地促进学生个体的更好发展。
柳斌同志在《三谈关于素质教育的思考》中说:“转变教育思想应着重提出两方面:以德育人是大根本,因材施教乃总法则。之所以把因材施教称为‘总法则’,原因就在于它在教育快速发展的今天,其内涵不断丰富起来,成为了有助于每一个国民发展个性和养成健全人格的必须遵循的一条最重要的、最基本的教学原则。”长期以来,因材施教原则在制定教育政策和方针的过程中体现了其重要价值。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讲,素质教育呼唤因材施教,因材施教是现代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策略。
二、因材施教的具体创新措施
素质教育的全面推广,为因材施教营造了良好的舆论环境,在新时期大力提倡因材施教的创新教学模式势在必行。笔者尝试从初中英语课程实践中,探索素质教育下因材施教的创新措施,为新时期因材施教的发展添砖铺路。
1.备课分层,实地制定教学目标,设计教学过程,为因材施教提供支撑。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根据教材和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师应按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情况,分层次备课,具体制定教学目标,这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为因材施教提供支撑。教师不仅要游刃有余、深入浅出地驾驭和讲解教材,而且要因材施教,根据每位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出适合不同层次学生参与的教学内容和课堂提问,调动每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鼓励各层次学生表现自己。此外,训练技能也要注意层次和梯度,从而帮助他们树立学习英语的信心。
2.建立灵活多样的课堂教学模式,为因材施教提供主阵地。
课堂是贯彻因材施教的主要阵地,这就需要教师在良好的教学环境下创建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多尝试情景教学、社会实践教学等新型教学模式,代替传统的单一的传授式教学方式,由过去单调记忆知识变为将英语融入生活的新型教学模式;多以Pairwork,groupwork形式,开展游戏、辩论、模拟采访、制作海报、英语小品或话剧表演等活动;课程内容可以丰富多样,如生活课堂的开展,教唱一首经典英文歌,阅读报纸,英文写作课,诗歌欣赏,美文摘抄,开设英语角,等等,形成学校特色,这些都在课程建设中发挥着积极的补充完善的作用,为因材施教的实施提供新的场所和空间。
3.适当整合课程教材,为因材施教提供保证。
因材施教内涵的拓展在于人们对“材”这一核心词理解的延伸。一般而言,一所学校同一年级的学生往往接受的是一样的教材、教学进度和教学要求,还没有适合差异化教学的教材,因材施教的理念在教材中也没有具体的体现,那么在这样的环境下要求学校,要求老师们“因材施教”,真有“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之感。所以编写出适应每个学生发展的教材是关键。可以建议以英语教材为核心,利用现有的资源,开拓教与学的渠道,更新教学方式,努力使学生尽可能多地从不同渠道、以不同形式接触和学习英语,亲身感受和直接体验语言及语言运用,积极探索初中英语课程资源的整合的教学创新之路。
4.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实施因材施教的革命性变化。
科学技术发展的现代化,带来教育教学技术手段的现代化,也为实施因材施教提供新的技术支撑,新课程理念下的英语教学,已经不再是传统的教师讲解、学生死记硬背。初中英语新课程教学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特点,有效利用整合多媒体课件、投影仪、电视、电影等各种学习资源,注重与学生的交流,因材施教,真正达到新课程理念下实施高效英语课堂教学的目的,使得学习效率大幅提高,学生的学习过程更充满欢乐。简言之,新技术革命冲击下的因材施教走上了新的发展轨道,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集中注意力,提高学习效率。
三、结语
“因材施教”经历了两千多年而不衰,表现出极强的生命力,对于素质教育背景下的“因材施教”,位于教育教学“第一阵线”的教师依旧需要不懈努力,积极探索分层教学、小组教学等全新的教学模式,灵活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为每一位学生的充分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家庭教育氛围,从而更好地为新时代的教育教学服务,在教育史上谱写出新的篇章。
参考文献:
[1]柳斌.三谈关于素质教育的思考[J].人民教育,1996(9).
[2]苏霍姆林斯基著,杜殿坤编译.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3]冯建华.因材施教新论——[M].理论及其教育学意义.教育研究与实验,1996(2).
[4]邱兴荣.谈正确实施因材施教原则[J].中小学教育与管理,2005(9).
[5]杨启亮.因材施教的理论与实践[J].教育评论,1989(3).
关键词: 江苏牛津初中英语教学 因材施教 创新措施
随着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化和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因材施教这一教学原则重新受到人们的关注。广大教育工作者在探索建构素质教育全新模式的时候,积极学习借鉴世界先进的教育思想方法,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以课程改革为实施素质教育的突破口进行实践,挖掘因材施教的科学性和合理性,重新肯定这一教学原则的价值。
一、素质教育呼唤因材施教
素质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学理念,其以提高国民的整体素质为目标,以促进每个人的全面发展为宗旨,使每个学生都得到“最优发展”,给现代教学注入新的活力。这个目标没有否认学生差异的客观实际,而是以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为出发点,促使每个学生个性得到充分的张扬。这就表明开展因材施教的必要性,只有尊重、承认差异,才能更有效地促进学生个体的更好发展。
柳斌同志在《三谈关于素质教育的思考》中说:“转变教育思想应着重提出两方面:以德育人是大根本,因材施教乃总法则。之所以把因材施教称为‘总法则’,原因就在于它在教育快速发展的今天,其内涵不断丰富起来,成为了有助于每一个国民发展个性和养成健全人格的必须遵循的一条最重要的、最基本的教学原则。”长期以来,因材施教原则在制定教育政策和方针的过程中体现了其重要价值。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讲,素质教育呼唤因材施教,因材施教是现代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策略。
二、因材施教的具体创新措施
素质教育的全面推广,为因材施教营造了良好的舆论环境,在新时期大力提倡因材施教的创新教学模式势在必行。笔者尝试从初中英语课程实践中,探索素质教育下因材施教的创新措施,为新时期因材施教的发展添砖铺路。
1.备课分层,实地制定教学目标,设计教学过程,为因材施教提供支撑。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根据教材和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师应按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情况,分层次备课,具体制定教学目标,这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为因材施教提供支撑。教师不仅要游刃有余、深入浅出地驾驭和讲解教材,而且要因材施教,根据每位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出适合不同层次学生参与的教学内容和课堂提问,调动每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鼓励各层次学生表现自己。此外,训练技能也要注意层次和梯度,从而帮助他们树立学习英语的信心。
2.建立灵活多样的课堂教学模式,为因材施教提供主阵地。
课堂是贯彻因材施教的主要阵地,这就需要教师在良好的教学环境下创建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多尝试情景教学、社会实践教学等新型教学模式,代替传统的单一的传授式教学方式,由过去单调记忆知识变为将英语融入生活的新型教学模式;多以Pairwork,groupwork形式,开展游戏、辩论、模拟采访、制作海报、英语小品或话剧表演等活动;课程内容可以丰富多样,如生活课堂的开展,教唱一首经典英文歌,阅读报纸,英文写作课,诗歌欣赏,美文摘抄,开设英语角,等等,形成学校特色,这些都在课程建设中发挥着积极的补充完善的作用,为因材施教的实施提供新的场所和空间。
3.适当整合课程教材,为因材施教提供保证。
因材施教内涵的拓展在于人们对“材”这一核心词理解的延伸。一般而言,一所学校同一年级的学生往往接受的是一样的教材、教学进度和教学要求,还没有适合差异化教学的教材,因材施教的理念在教材中也没有具体的体现,那么在这样的环境下要求学校,要求老师们“因材施教”,真有“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之感。所以编写出适应每个学生发展的教材是关键。可以建议以英语教材为核心,利用现有的资源,开拓教与学的渠道,更新教学方式,努力使学生尽可能多地从不同渠道、以不同形式接触和学习英语,亲身感受和直接体验语言及语言运用,积极探索初中英语课程资源的整合的教学创新之路。
4.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实施因材施教的革命性变化。
科学技术发展的现代化,带来教育教学技术手段的现代化,也为实施因材施教提供新的技术支撑,新课程理念下的英语教学,已经不再是传统的教师讲解、学生死记硬背。初中英语新课程教学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特点,有效利用整合多媒体课件、投影仪、电视、电影等各种学习资源,注重与学生的交流,因材施教,真正达到新课程理念下实施高效英语课堂教学的目的,使得学习效率大幅提高,学生的学习过程更充满欢乐。简言之,新技术革命冲击下的因材施教走上了新的发展轨道,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集中注意力,提高学习效率。
三、结语
“因材施教”经历了两千多年而不衰,表现出极强的生命力,对于素质教育背景下的“因材施教”,位于教育教学“第一阵线”的教师依旧需要不懈努力,积极探索分层教学、小组教学等全新的教学模式,灵活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为每一位学生的充分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家庭教育氛围,从而更好地为新时代的教育教学服务,在教育史上谱写出新的篇章。
参考文献:
[1]柳斌.三谈关于素质教育的思考[J].人民教育,1996(9).
[2]苏霍姆林斯基著,杜殿坤编译.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3]冯建华.因材施教新论——[M].理论及其教育学意义.教育研究与实验,1996(2).
[4]邱兴荣.谈正确实施因材施教原则[J].中小学教育与管理,2005(9).
[5]杨启亮.因材施教的理论与实践[J].教育评论,198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