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视域下的教学优化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gliang2x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信息技术在渐渐融入学科教育的过程中,越发展现出巨大的价值。小学数学教师,也积极尝试将信息技术融入数学课堂,引导小学数学教学改革深入发展。本文从这个角度出发,首先分析“互联网+”对小学数学教学的影响,继而探讨“互联网+”视域下小学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优化小学数学教学的策略。
  互联网技术在小学数学教育教学中的价值,渐渐被小学数学教育工作者所认可,越来越多的小学数学教育工作者开始将其作为数学教学改革的策略。从这个角度,思考“互联网+”与小学数学教学之间的关系,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
  一、“互联网+”对教学的影响
  “互联网+”可以使小学数学教学环境发生改变。依靠“互联网+”,可以将相关的数学资源、数学学习平台、数学教学体系不断融合起来,这样就可以构建更加网络化和智能化的教学格局。“互联网+”可以使教师更加关注小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设计的过程中,会去思考学生的兴趣,并且由此构建合作教学架构,引导小学生以更加积极的心态融入教学活动。“互联网+”还能以更加形象的方式呈现数学逻辑、数学概念,这样,就可以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继而进入更加理想的数学知识学习状态。
  二、“互联网+”视域下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思路比较狭隘
  在将“互联网+”融入小学数学课堂的过程中,虽然部分教师已经意识到其价值,但是在多数情况下仅仅将“互联网+”看作一种资源的拓展或者新生的教学工具,实际的融入深度和广度都不理想,亦即存在为了使用信息技术而使用信息技术的倾向。比如,在小学三年级“长方形与正方形”PPT课件设计时,有的教师仅仅是将之前自己写好的教案照搬到PPT中去,没有融入更多的趣味性素材,也没有创设对应的多媒体情境。这样,表面上看是在使用信息技术,实际上还是在进行知识灌输。
  (二)教学体系不完善
  在“互联网+”的背景下小学数学教育教学,需要形成完善的教学体系,确保信息化教育教学达到高效化。但是从实际情况看,如何把握好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尺度,是没有对应要求的。因此就出现有的教师忽视学生实际情况,过度使用信息技术,还有的教师在课程设计的时候难以处理好信息技术与自身效能之间的关系,这样就陷入了一个比较尴尬的信息技术使用境地。
  (三)教学模式的融合意识比较差
  “互联网+”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创新实践经验不断积累,出现了很多经典的教学模式,这些教学模式各有优势和缺陷。在实际小学数学教学设计的环节中,小学数学教师并没有巧妙地将其融合起来,课前、课中、课后三者之间的协同性也比较差,这样就容易造成“互联网+”与小学数学教学的融合处于水土不服的状态,不利于小学数学教学实际质量的提升。
  三、“互联网+”视域下的教学优化
  (一)创新教学思路
  “互联网+”不仅仅可以拓展数学教学内容,还可以使数学教学工具更加多样化。因此,教师要树立创新意识,确保小学数学教育教学设计更加理想。比如在小学三年级下册“年月日”知识点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就会引入地球相对太阳自转一周的动态视频,然后让学生正确理解什么是一日。相较教师的口述教学,动态的flash或微视频资源可以更好地让学生理解其中的道理,这样就拓展了數学教学的宽度和广度,促进小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知识。小学数学教师要熟练运用互联网技术或资源来进行教学创新。
  (二)建立完善的教学体系
  小学数学教育教学体系的完善,也是实际“互联网+”背景下小学数学教育教学改革的目标之一。教师要正确处理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之间的关系,实现数学教育教学设计的信息化。比如,在进行“面积”知识点教学时,教师就可以使用3D建模软件,将学校的立体图或者平面图绘制出来,然后向学生展示出对应学校的面积结构轮廓,指导学生理解面积的概念,或者使用对应的卫星地图软件,展现学校的面貌,让学生去思考这样的学校面积是如何来衡量的。无论运用哪种信息技术手段,都可以很好地将信息化和数字化融入数学教育教学。因此,教师要积极建立信息技术使用规范和标准,确保小学教育教学信息化发展科学有序。
  (三)融入多样化的教学模式
  将“互联网+”融入小学数学教育教学,还要巧妙地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这样可以产生融合效益。最为明显的就是实现线上与线下之间的融合,确保信息技术教学的辅助效能得到更好的发挥。比如在“复式统计表”知识点教学前,教师提前给学生设计对应的趣味性微课,引导学生思考这种表格的优势,然后布置统计身边一些数据的任务。这样,线上的预习课程与线下的实践课程有机融合,可以营造出自主学习的氛围,对于提升小学数学教育教学质量,是大有裨益的。
  综上所述,为提高“互联网+”背景下小学数学教育教学的有效性,教师要关注信息化发展的进程,要正确认识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育教学之间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切实做好数学教学设计工作。
其他文献
小学科学作为一门具有活动性质的课程,旨在通过激发学生学习的潜能,调动其学习的自主性、积极性,逐步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其中科学实验的开展,最大限度地践行了课程的活动性、主动性、发展性和过程性的指导思想,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诉求。  下面以小学四年级的教学为例,谈谈通过开展实验,找到打开科学之门的“密钥”。  一、教学原则  (一)主体性原则  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性,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发展,是我们开
期刊
小学信息技术学科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基础性特点;二是实用性特点;三是整合性特点;四是趣味性特点。其中,实用性特点相较于其他学科是它的最大特征。其课堂教学目标是,教会学生掌握完成具体任务的能力,能够根据要求实现一定的任务目标,这与当前流行的任务驱动教学法具有异曲同工之处。本文主要论述了小学信息技术老师要善于从任务设定、小组合作、多种评价等环节高效完成任务,从而驱动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信息
期刊
在小学科学的实验数据收集中,往往存在很多特殊数据。在实际教学中,老师往往会疏忽对这类数据的分析,阻碍了学生课堂学习的深度发展。本文通过集体论证来树立科学意识、合理设计来提高操作规范性、改进材料从而保障实验有效性等方法,让学生大胆质疑,深入剖析原理,充分分析数据,探究背后的原因,促进学生认知建构的发展,提高思维和探究能力的水平,促进学生深度学习。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收集和整理数据是小学科学教学中很
期刊
2017年,国务院印发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明确地将“智能教育”作为人工智能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出“利用智能技术建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环境,提供精准推送的教育服务,推动人工智能在教学中的全流程应用”。基于此,本文分析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小学科学教学的现状,并以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为例,从“常学习,树立人工智能技术为教学服务的意识;多留心,及时整理学科教学中需要技术支持的内容;广搜索,选
期刊
实验是小学科学教学的重要方式之一。随着教育装备条件的提升,现在每所学校基本都建有科学实验室,实验仪器设备基本配备到位,为科学实验教学提供了物质保障。学校实验室是学生进行实验活动的主阵地,但由于学校实验受时间与空间等条件的限制,导致学生实验不够充分深入,不能完全满足教学需求。其实,我们可以建立家庭实验室,拓展学生的实验时空,将学校实验延伸至课外,把实验场所迁移到家庭,让学生在家做实验,深入开展科学探
期刊
四川资阳的陈女士日前与一名自称“上海民警”的人通话7小时,对方说她涉嫌一起刑事案件,需交5万元保证金。期间,该诈骗电话已被系统识别,资阳民警杨博得到反馈信息后就給陈女士打了4小时电话,可一直占线,遂发短信告知真相。可陈女士并不信杨博,反而把杨博信息发给骗子,最终被骗1.3万元。  清欣点评:都帮到这了,也是没救了。
期刊
世界各国将编程能力的培养落实到国家政策中,根据青少年不同学习阶段制定相应的学习内容,并将编程教育充分融入校内课程。我国部分省市的中小学虽然已开设编程必修课,但是都处在探索阶段,课程体系并不完善。本文针对当前适合小学生的编程语言进行分析,并根据小学各学段学生的学习特点,总结出一套相对完善的编程校本课程体系,尝试给后来者提供帮助,希望他们能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和提升。  一、核心概念界定  (一)计算思
期刊
在现如今的社会中,科学与创造缺一不可,而学生作为将来社会的后备力量,需要具备一定的科学素养和创造力。因此,在小学科学教学中,老师需要提升科学教学效果,强化学生的科学意识与能力。为此,老师可以将多种情境运用在科学教学中,让学生在情境的感染下进行高效的科学学习。  小学是学生科学意识萌芽的重要时期,也是他们思维较为发散、创造潜力较强的时期,但由于小学生认知能力的限制,他们的科学与创造力都还有待提升。在
期刊
“闪开、闪开……”一阵急促的声音从我身后传来,差点把我从南昌大桥上撞下去.rn我定睛一看,那从我身边一晃而过的不是哪吒吗?于是我大喊道:“哪吒,是你吗?”哪吒一听,立马踩着风火轮飞奔过来对我说:“实在对不起,刚才差点把你从桥上撞下去.”我回答道:“没关系,要不和我一起回家玩吧?”哪吒高兴地答应了.rn在回我家的路上,哪吒对路上的汽车产生了兴趣:“这是什么马啊?这么硬,背还是弯的,脚是圆的.”我笑着答道:“这是汽车,是现在很常见的交通工具啊!”“哦!”哪吒似懂非懂地应着.
期刊
综合实践活动是从学生真实生活和发展需要出发,通过探究、服务、制作、体验等多种方式,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体验”“体悟”“体认”实践性课程。学生可以在全身心参与活动时体验和感受生活,使自己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服务精神和社会责任感获得更好的发展。  《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明确指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让学生亲身经历各项活动,要在“动手做”“实验”“探究”“设计”“创作”“反思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