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田蟋蟀的发生与防治

来源 :农村百事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ngchao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由于气候条件、防治措施等的改变,玉米田蟋蟀的危害不断加重,在滑县有的地方已由原来的次要害虫上升为主要害虫。现将其防治措施介绍如下:
  
  一、为害特点
  
  蟠蟀为杂食性,啃食玉米植株的幼苗。6月中、下旬至7月上旬的夏苗期是蟋蟀大龄若虫发生盛期,9~10月份是蟋蟀成虫的发生盛期,这两个时期是蟋蟀的主要为害期。
  
  二、发生规律
  
  蟋蟀一般1年发生1代,以卵在土壤中越冬。若虫共6龄,4月下旬至6月上旬若虫孵化出土,7~8月为大龄若虫发生盛期。8月初成虫开始出现,9月为发生盛期。10月中旬成虫开始死亡,个别成虫可存活到11月上中旬。气象条件是影响蟋蟀发生的重要因素。一般4~5月份雨水多,土壤湿度大,有利于若虫的孵化出土。5~8月降大雨或暴雨,不利于若虫的生存。
  
  三、防治技术
  
  1.翻土埋卵蟋蟀一般将卵产于1~2厘米的土层中,冬春季耕翻地,将卵深埋于10厘米以下的土层,若虫难以孵化出土,可明显降低卵的有效孵化率。
  2.堆草诱杀蟋蟀若虫和成虫白天有明显的隐蔽习性,在玉米田间或地头设置一定数量5~15厘米厚的草堆,可大量诱集幼、成虫,集中捕杀,具有较好的控制效果。
  3.药剂防治玉米田蟋蟀发生密度大的地块,可选用80%敌敌畏、50%甲基1605、50%辛硫磷、50%甲胺磷等稀释1500~2000倍液喷雾。或采用麦麸毒饵,用50克上述药液加少量水稀释后拌5公斤麦麸,每667平方米(1亩)地撒施1~2公斤;鲜草毒饵用50克药液加少量水稀释后拌20~25公斤鲜草撒施玉米田。
  由于蟋蟀活动性强,防治时应注意连片统一防治,否则难以获取较持久的效果。(河南省滑县种子公司、滑丰种业王斌章邮码:456400)
其他文献
独立学院是我国民办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今大学生就业难的形势下,独立学院学生的就业观表现出了一定的问题。本文从独立学院学生所面对的就业形势入手,从对工作期望值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