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至2013年北京市海淀区羊坊店社区儿童咽扁桃体炎酿脓链球菌分子生物学特征

来源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2409277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分析致北京市海淀区羊坊店社区儿童咽扁桃体炎酿脓链球菌(GAS)分子生物学特征。

方法

2011年4月至2013年4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门诊诊治咽扁桃体炎患儿94例,获取17株GAS。应用多聚酶链反应(PCR)扩增编码成熟M蛋白基因(encoding mature M protein gene,emm gene),7对等位看家基因gkigtrmurImutSrecPxptyqiL,超抗原speAspeC基因,大环内酯类耐药基因ermBmefAermRT。对emm基因及7对等位看家基因PCR扩增产物进行测序。将所测得的emm基因序列提交到美国疾病控制中心网站,获取emm分型。将所测得的7对等位看家基因序列发送到美国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网站,获取等位基因谱,以确定序列分型(ST)。对超抗原基因speAspeC和耐药基因ermBmefAermRT的PCR产物进行凝胶电泳,获取相应的定性结果。

结果

本研究共发现emm12.0(76.4%),emm1.0(5.9%),emm89.0(5.9%),emm75.0(5.9%)和emm22.0(5.9%)5种emm基因分型GAS克隆株流行;emm12.0型及其亚型GAS等位基因谱属于ST36型;emm1.0型GAS等位基因谱属于ST28型;emm89.0型GAS等位基因谱属于ST101型;emm75.0型GAS等位基因谱属于ST49型;emm22.0型GAS等位基因谱属于ST46型;其中大环内酯类耐药基因ermB的携带率为94.1%(16/17例),mefAermRT的携带率为0;超抗原speA基因携带率为0,超抗原speC基因携带率为100.0%(17/17例)。

结论

emm12.0(ST36)型GAS是2011年至2013年致北京市海淀区羊坊店社区儿童咽扁桃体炎最常见的流行克隆菌株,主要携带大环内酯类耐药基因ermB及超抗原基因speC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分别使用Sarmiento支具和闭合复位经皮交叉克氏针固定术治疗儿童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效果和并发症。方法收集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骨科2002年1月至2012年1月治疗的儿童肱骨近端骨折78例,使用Sarmiento支具治疗(支具组)41例,使用闭合复位经皮交叉克氏针固定术治疗(克氏针组)37例,对骨折愈合时间、肩关节功能评分及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Sarmiento支具和闭合复位经皮交叉克氏
患儿为学龄期女性,因发现肉眼血尿1 d入院。入院后迅速完善检查,明确了系统性红斑狼疮诊断。治疗后病情好转,但病程中出现心脏杂音,行心脏彩超提示赘生物。为儿童罕见病例,经过会诊,诊断Libman-Sacks心内膜炎。总结:重视临床体检,注意病情的变化;重视多学科的合作。
使用超声诊断肺部疾病已成为一个世界范围内的新趋势。超声检查具有诸多优点,无射线损伤,对患儿和操作者均无损害;操作简便,可在床边开展,便于动态观察,适合重症患儿;因其准确性和可靠性高而具有重要实用价值。为便于临床医师更好地借助肺脏超声诊断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现对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主要超声影像学特点及检查注意事项等予以介绍,供临床应用中参考。
目的探讨大叶性肺炎患儿血清TNF-α、IL-6、IL-8、IL-10和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水平的变化及其相关性。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10例健康对照儿童、31例轻度大叶性肺炎患儿和14例重度大叶性肺炎患儿的血清TNF-α、IL-6、IL-8、IL-10和HMGB1水平,分析不同程度肺炎患儿血清HMGB1、TNF-α、IL-6、IL-8、IL-10水平的差异,
肺血管疾病是肺动脉、肺静脉及肺毛细血管的功能障碍和病理改变的一组疾病,是肺循环疾病的总称。引起肺血管疾病的原因包括肺动脉高压、肺血管畸形、肺血管炎、肺血管血栓形成等。病因不同,临床表现各异,可表现为反复喘息、呼吸道感染、呼吸费力、咯血等。随着肺部影像学检查手段的发展与改进,提高了肺血管疾病的诊断水平。儿童肺血管疾病的发生并不少见,需要儿科医师关注。
期刊
目的评价盐酸托莫西汀治疗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共病Tourette综合征(TS)的疗效。方法对首诊符合美国精神病学会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第4版(DSM-Ⅳ)的ADHD和TS诊断标准的26例患儿均采用盐酸托莫西汀治疗,用ADHD父母评定量表和耶鲁综合抽动严重程度量表评估治疗前及治疗第2 、4 、6、8周的症状评分改善情况,并观察其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结果1.治疗前后比较。经盐酸托莫西汀治疗
期刊
目的评价不同浓度普萘洛尔凝胶外涂治疗婴幼儿体表血管瘤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2011年3月至2012年9月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普通外科收治的63例婴幼儿体表血管瘤患儿随机数字表法分成A、B、C 3组,每组21例,分别采用药物浓度为1%(20 g:200 mg,A组)、2%(20 g:400 mg,B组)和3%(20 g:600 mg,C组)的普萘洛尔凝胶外涂治疗,以均匀涂抹瘤体表面为准,3次/d,
目的通过观察白三烯受体拮抗剂(LTRAs,孟鲁司特钠)对多柔比星肾病(ADN)大鼠血、尿生化指标,肾脏组织病理、nephrin、podocalyxin及细胞间黏附因子1(ICAM-1)在肾组织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在ADN大鼠中的干预作用。方法建立大鼠ADN模型,分为A组(正常对照组)、B组(ADN组)、C组(泼尼松治疗组)、D组(孟鲁司特钠治疗组)及E组(孟鲁司特钠联合泼尼松治疗组)。监测实验第4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