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图时代的守望者

来源 :世界文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D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1世纪“读图时代”的来临,标志着人类的阅读经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图像无孔不入,占据了这个时代的各个角落。一方面人们渴求着感观世界五光十色的新奇体验,可另一方面却仍有那么一些人在怀念曾经逝去的纯白记忆:幸好,在图像与文字之间的过渡地带,存在着一种能够满足双方诉求的事物——绘本,它既为人类创造了一个色彩形象的国度,又带领人去往充满了纸本特有的想象世界。
  一
  绘本,英文名为Picture Book,日文则称作“爱好恩”,顾名思义是指“画出来的书”,即以绘画为主、兼有少量文字的书籍。它的受众主要是儿童,但有的也为成人所喜,目的都是为了通过一系列简单直观的故事、让读者品味人生的多姿多彩。
  绘本不等于单纯的“有画的书”,它是一种独立的图书形式。在绘本中,图画不再像传统意义上的插图一样,仅仅作为文字的点缀而存在:而是担当起讲故事的主要任务,成为图书的命脉,文字反而成了辅助者。正因为如此,绘本的文字必须精练,寥寥数语就要配合图画构筑出一个跌宕起伏的故事。它的风格必须风趣活泼,符合孩子们的语言习惯。特别是它的图画必须鲜明直观,能够恰如其分地传达出作者想要表现的意思。在优秀的绘本中,每一页图画都由画家们精心手绘,讲究绘画的技法、细节和个性,堪称艺术精品,可以单幅成画。
  现代意义上的绘本诞生于19世纪后半叶的欧美。1658年,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出版了《世界图解》,它被公认为是欧洲最早的带插图的儿童书。后来的凯迪克、格林纳威和波特等都是早期绘本界的杰出代表,凯迪克更是被后人尊为“现代绘本之父”。20世纪,西方绘本传人亚洲,引发了追捧学习的潮流。以日本为代表,日本的绘本事业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起步,至70年代崛起,目前绘本所创造的经济价值已占据其GDP的一部分。到如今,绘本已经成为全球儿童阅读的时尚品。世界上有不少专为绘本设立的奖项,最为著名的有国际安徒生奖画家奖、英国凯特·格林威大奖、美国凯迪克奖、德国绘本大奖、博洛尼亚国际儿童书展最佳童书奖和波隆那国际儿童书展最佳选书等。
  这些奖项大都有着数十年的历史,自设立以来,一批批杰出的画家,用他们的童心和热忱,为世界创作了无数感人至深的图画故事,给人们开启了一个个充满了神奇历险或者寄托梦想的完美国度。
  二
  有这样一只兔子——线条简洁、憨态可掬、风靡全球,即使是不熟悉儿童读物的人也不难从生活中发现它的身影,因为它随处可见、深入人心——这只著名的兔子叫做“米菲”,它的创作者是一位和蔼可亲的小老头儿——迪克·布鲁纳先生。
  1927年8月23日,布鲁纳在荷兰乌得勒市的一户殷实家庭里出生。“二战”后,布鲁纳的父亲希望儿子能够继承自己出版社的生意,于是派儿子去伦敦和巴黎学习贸易。然而布鲁纳志不在此,他从小热爱绘画,梦想着有一天能成为一名出色的画家;到了伦敦和巴黎这样多少艺术家梦寐以求的文化古都,他常常流连于各个博物馆,观看形形色色的艺术展。在外留学的日子里,毕加索、布拉克、莱杰和马蒂斯等现代派画家对他影响颇大,特别是马蒂斯晚年那些形式简单、色彩明亮的作品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留学归来,布鲁纳并未按照父亲的意志行事,而是决意追寻属于自己的人生。好在父亲也并非独断专制者,而是给了他一次机会。1951年,24岁的布鲁纳以美编身份加盟父亲的公司,为一本本图书画海报,也为Zwarte Eertjes系列侦探故事设计封面。在这段日子里布鲁纳兢兢业业,从头干起,一步一个脚印地扎稳了基础。1953年,羽翼日益丰满的布鲁纳出版了自己的第一本图画书《苹果》(The Apple),在这本书中布鲁纳的风格已见雏形——简练单纯,成了布鲁纳绘本的一个标志。这本深受欢迎的《苹果》奠定了布鲁纳专业画家的身份。
  1955年,布鲁纳一生最为重要的作品——米菲系列绘本诞生了。那年机缘巧合,布鲁纳带着小儿子去海边度假,在海滩上偶遇了一只狂奔的小兔子,它被熙熙攘攘的人群所忽视,然而却被有心人布鲁纳发现,它的特别、执着和有趣深深触动了这位父亲。从此儿子睡前故事的主人公变成了这只被命名为“米菲”的小兔子。应儿子央求,布鲁纳后来又将这些故事画了下来,这就有了米菲的第一本故事集——《小兔与海》。米菲的轮廓简洁,布鲁纳细心地为她用画笔画上一条条粗线,这被称为有“心跳”的线条(Lines with‘heartbeat’);绘本色彩鲜亮,大都采取直接的红、蓝、黄、白和绿色,画面明快清晰。当然,布鲁纳也在绘本中赋予了深深的情感,虽然形象简单,但只要将故事角色的嘴或眼睛作少许改动,就立刻传递出了角色的喜怒哀乐。比如米菲虽然只有两只小眼睛、一张叉叉嘴,但当她非常悲伤时,她的眼角就会被添上一滴泪,伤心之情跃然纸上。直到2007年,这只脍炙人口的小兔子的系列故事出了第117部绘本——《米菲女皇》(Queen Miffy)。几十年来,她受尽追捧。她永远不超过6岁,所经历的大都是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会遇到的各类事情:比如她有一条最喜欢的蓝底碎花裙:她勇敢地去医院看病;有一只最喜欢的小熊玩具,总是不离左右;还有第一次坐飞机、上学、过生日、露营等等。布鲁纳说:“我的书是画给孩子看的,可以给孩子们留下许多思考和幻想的空间,我希望8个月以上的孩子都能看懂我的书,并且没有语言障碍,让任何一个国家的孩子也都能看懂。”
  的确,米菲的平凡、亲和让全世界的孩子都对她没有隔膜感,有关她的图案和文字已经作为商标在全球注册。如今布鲁纳先生所创作的绘本已经被翻译成40多种语言,全球销量超过8,500万本。2000年开始荷兰乌得勒市的中央图书馆特别开辟了永久性的迪克·布鲁纳作品展,让一代代人都可以欣赏这位童心未泯的老先生的杰作。
  三
  意大利的博洛尼亚儿童书展举世闻名,每年的书展上都有一个重头戏:即从小说类、非小说类以及儿童类三个级别中评选出最优秀的作品,为其颁发最受全球儿童出版界瞩目的“博洛尼亚国际儿童书展最佳童书奖”(Bologna Ragazzi Award)。   获得1996年博洛尼亚儿童书展最佳童书奖的《坚定的小锡兵》,是优秀绘本中的一个典型代表。绘本的作者约克·米勒以安徒生杰出的同名童话为背景,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出发,不用文字,而全凭一幅幅栩栩如生的画面,娓娓讲述了一段发生在当代的小锡兵和公主扣人心弦的历险故事。绘本的画面冲击感强烈、充满了张力,故事丰厚,笔法写实,呈现资本主义文明发展中真实又讽刺的现象;米勒借用安徒生打下的基础重新赋予这个经典童话以另一种生命和灵魂,令这段曾经不幸的爱情寓言,似乎也有了温暖的结局。让未成年的孩子发现外面那个世界的真实和想象世界里的瑰丽,让成年的我们也能够透过小锡兵,穿越时光去和从前的记忆触碰——这,正是米勒身为一代童话大师的温柔和悲悯。
  1942年,米勒出生于瑞士洛桑,从苏黎世比尔应用艺术学校毕业后,他未满20岁便只身前往巴黎,在当地广告公司从事插画设计工作,这一段专业学习和工作实践的经历为他日后的艺术创作打下了坚实基础。出于一直以来对绘本的热爱,米勒决心要干出一番成绩来:所以后来他辞去巴黎的工作回到了瑞士,专心创作绘本。一开始并不顺利,米勒的画作不为人欣赏,执着的他虽义无反顾地画着,却仍然感到迷茫。直到有一天,他4岁的小女儿问他:“你们小时候都玩些什么游戏?”一句话似闪电,无意中竟清晰地劈开了记忆之门,封尘已久的童年岁月一一回现,他想起的不仅仅是曾经的游戏,还有那融进往昔、静静陪伴他一点点长大的家园,在那里,有明媚的阳光、歌唱的鸟儿、奔跑的小兽、成荫的绿树、潺潺的溪流……轰然洞开的记忆大门,冥冥中启迪了他的灵感,一年以后的1973年,一本名为《挖土机年年作响——乡村变了》的绘本横空出世。这是米勒的第一部出版作品,包含着他对随风逝去的往昔自然生态、淳朴人情的追忆,以及对工业文明的谴责。该书反响强烈,随着它在欧美诸多国家出版后,也为米勒赢得了巨大的国际声誉。从此以后,米勒正式开始了他意出尘外又饱含真情的艺术创造之路。成名之后,他的画风细腻,有浓厚的写实意味,内容丰富,擅用电影镜头和漫画格,在国际上赢得了一系列桂冠。
  博洛尼亚儿童书展之所以把每年一度的国际性大奖颁给这样一位画家,不仅仅是因为米勒娴熟的绘画技巧,更是因为他身为一位艺术家所具有的视野和良心。米勒认为孩子不能够一直被保护在玻璃罩内,而要了解真实的世界,所以他并不赞成给孩子的图书只是一味地轻松、简单;相反他总是直面社会的真实与冷酷,不逃避也不夸大,只是如实反映,却又总是柳暗花明又一村、在绝望处开出希冀的花朵,让读者对未来充满信心。当然,米勒在严肃之余,却也绝不会忘记自己身为童话家的本职,那就是必须给孩子带来欢乐。他既要洞察、要揭露、要批判,却也要安慰、要鼓励、要负责——这不是矛盾,而是一位合格的童话大师应有的人格魅力和精神境界。博洛尼亚儿童书展选择米勒,是对他艺术观的认同和支持,因此也体现出了这个书展的内涵:对儿童最好的关怀呵护,是精神上的指引和鼓励。
  书是人类生命中不可或缺的养料,而阅读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回归,本身是发现自我、反思自我的过程。可是当数码电子产品侵吞了那一本本泛着墨香的纸质书籍的领域,当商业利益湮没了书卷气息和人文关怀,当成人世界的残酷毁灭了人之初纯真的童心——这种时候,为了坚守自己的精神家园,我们不得不另辟蹊径、奋力反抗。而“绘本”这样的新形式,既满足了人从直观图像中获得震撼的需求,又引发人去发掘无尽的想象空间;可谓是融合了人类既简单又复杂的情感体验,弥合了图像与文字之间的裂缝,也是对每个人心底那份美好纯真的守护,让每个人敢于去面对生活和挑战。绘本,是读图时代对人类精神家园不屈不挠的坚定守望者!
其他文献
农村中职学校受教学模式、教学条件、学生的学习能力的影响,导致农村中职学生技能水平相对较差。本文从农村中职学校的现状出发,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实现了基于微信小程序的混合教学模式。通过Pro/E软件课的教学实践,验证了基于微信小程序的混合教学模式对提升农村中职学校学生技能水平的积极作用,能为今后我校普及开展混合教学提供参考。   一、农村中职学校现状分析   职业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助推器,在经济发
在20世纪世界美术领域中,西班牙艺术家显得十分地活跃并且具有重要影响力,其中除了人们所熟悉的毕加索、达利和米罗等艺术大师之外,还有以材料绘画创作并赋予其生命活力和思想内涵而享誉世界的安东尼·塔皮埃斯。  安东尼,塔皮埃斯(Antoni Tapies)被国际艺坛公认为非定型主义材料绘画的领军人物。非定型主义绘画是属于抽象美术中的另类表现形式。20世纪20年代物理学中原子分裂的发现震撼了世界对质量的新
1827年,普希金结束流放生活,回到彼得堡。1828年初,他爱上了美女奥列宁娜。  安娜·阿列克谢耶芙娜·奥列宁娜(1808—1888),出身贵族家庭,父亲阿列克谢·尼古拉耶维奇·奥列宁当过公共图书馆的馆长、艺术科学院院长,此时是三等文官、国会议员,母亲伊丽莎白·马尔科芙娜·波尔托拉茨卡娅是安娜·凯恩(普希金曾给她写了著名的《致凯恩》一诗)的亲姑妈。奥列宁娜长相娇媚,美貌出众,腰身纤细,胸部丰满,
英国作家大卫,米切尔(David Mitchell,1969-)是欧美文学界公认的新一代小说大师,“为21世纪英语小说开启了全新的模式与风貌”。他的作品充斥着全球视野和历史深度——从19世纪的南太平洋到20世纪的布鲁日和加州,从当代的日本到遥远的英伦,从四川圣山下的老妇人、圣彼得堡的艺术窃贼到日本地铁上的恐怖袭击者,最终抵达异域的未来世界……米切尔就像是在“对着地球仪写作”,于不同的时空之间驰骋漫
在推理小说界,岛田庄司无疑在20世纪80年代的“本格派”推理小说家中占有重要一席,被誉为“推理小说之神”。他继承了自江户川乱步以来推理小说的“逻辑性”和“思索性”,加以其小说绝妙的构思和深刻的人性讨论,开启了日本侦探小说的新时代。  《异邦骑士》可以说是岛田庄司的处女作,但从其动笔开始创作,到小说1988年正式出版,经过了九年,到文库本发行,整整经过十二年。据岛田庄司在出版后记中的说法,他对这部处
“大家”阅读  互联网时代,读者并不缺乏信息,但一些真正具有传播价值的内容,却往往淹没于信息洪流之中。力求将最有价值的信息,最有锐度、温度、深度和多维度的思考与表达,最值得阅读的网络优质原创内容,快速呈现给读者,是《世界文化》与腾讯《大家》建立合作的初衷与共同努力的方向。【“大家”阅读】每期将臻选《大家》所汇聚的中文圈知名学者、专栏作家的最新文章,与读者分享“大家”眼中的“世界文化”。  1942
作者简介文孝治韩国群山市出生,毕业于韩国东国大学国语国文系,高丽大学教育研究生院。于1966年韩国日报新春文艺奖大赛获奖开始发表诗作,诗集有《站在烟气里》、《武宁王的木头鸟》、《百济的月亮落于江面荡漾》、《去百济的路》、《海的门》、《遥望仙游岛》、《“南内里”明信片》等。曾获东国文学奖、和平文学奖、诗艺术奖、PEN文学奖。现任国际PENCLUB韩国本部董事长、密涅瓦(Minerva)发行人兼主编。
每个年代生人都有属于他们自己的成长之歌,也许泰勒·斯威夫特的《22》最能描写时下年轻人的生活现状。  斯威夫特在她22岁时写下的这首歌中唱道:“夜复一夜,我们不会入眠。”这歌词套在像她那样富裕的年轻人身上描写的是不醉不眠,而套在职场新人身上则是因为工作无法休息。  凯茜·麦金泰尔28岁,是一名在纽约工作的图书公关。她说:“如果不在办公室,我的智能手机也会让客户找到我。”  麦金泰尔不过是20多岁大
遇见爱德华,是一种幸运。  虽然我们不能像他的主人阿比林那样真正地拥抱他,但我十分坚定地相信,每个遇见爱德华的人都会深深地爱上他,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  他曾经是一只近乎完美的陶瓷兔子,美丽,优雅,高贵——虽然有一点自命不凡,可那不过是每个完美的人都会有的小毛病。他的主人阿比林是那么爱他。每天晚上,她都对爱德华说:“我爱你,爱德华。”  可爱德华并不懂得爱。他能够感受到夜晚中点点星光带来的安慰;
镜子里装满了人。不为人所见的人,望着我们。被人遗忘的人,记着我们。我们看到自己,也看到了他们。我们离去时,他们是否也会离去?  我为那些不能读我的作品的人写作;为那些底层人,那些几个世纪以来排在历史尾巴的人,那些不识字或没有办法识字的人写作。  ——爱德华多·加莱亚诺  《拉丁美洲被切开的血管》和加莱亚诺的现实关怀  我们今天所见的世界史充满了不同历史人物的丰功伟绩和各式各样的神话传说,却很少提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