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语文教材作为经过精心挑选的文本材料,具有典型性,是语文学科知识极好的载体,是重要的课程资源,有着不可替代的存在价值。课程实施者要跳出封闭的圈子,在课程资源相对缺乏时,充分挖掘语文课程资源,努力打通课程资源的多向多维联系,整合涵盖一切有助于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文本和语文材料,形成课程教学交互网络,以满足学生多样化学习与全面发展的需要。为此,我们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与实践。
【关键词】 新课改;初中语文;探索与实践
1.对语文新课程开发的探索与实践
1.1从问题角度入手。以“小专题”研究为手段,由课内向课外延伸拓展——以课堂教学所遭遇的实际问题为“小专题”,由此引发开去,探寻课外学习资源,从课外学习资源中得到解决;或由书本知识向学生生活、社会生活延伸,让书本知识在生活中获得新的生长点和生命;或从学生的经验和生活中的具体问题拓展开来,上升到更高层面进行探讨等。如在一次八年级语文备课组的“同课异上”备课活动中,大家围绕课文《老王》一课的教学应如何设计切入点展开探究。当时各种求新、求异的观点不下五六种,而极少有人关注教材,更有为新奇而不顾学生认知水平设计教学的观点。对此我提出“教学设计应关注教材中的信息和学生的认知水平及生活经验”,并建议用阅读提示中的问题作为切入点,来引发学生探寻课外学习资源,感悟人间万象、人生真谛。教师采纳了这一提议,并以此作为“小专题”,设计教学切入点,效果很好。
1.2从课题角度入手。以学生熟悉或感兴趣的生活和事情为内容开发课程资源;或以社区发生的重要事件为背景和对象,把它们纳入课程学习的视野,进行语文学习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或以国际国内发生的包括现代传媒技术所呈现的学生感兴趣的事件为课题,充分利用报刊、图书、影视、网络进行深入探讨;或以教科书中涉及的有关重要议题特别是“综合性学习”设计的课题为研究主题,调动、发掘校内外可以利用的资源,开展研究性学习等。
1.3从学习情境入手。以学生生活视野为对象,探求和获取课程资源——教师可引导学生到大自然中探求语文学习资源,或指导学生在家庭生活中发掘语文学习资源,或到校外社区富有文化内涵的场所和活动中获取语文学习资源。教师拜专家、学者、同行为师开发课程资源,各行各业的行家里手都是不可忽视的课程资源。这样的探索与实践,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2.对语文新课程内涵的探索与实践
当前,新课改要求语文课程应填补新的内涵——语文课程不应仅停留在“知识教育”这个层面上,还应关注“文化教育”。因为“知识教育”从根本上说是以知识为中心而不是以人为中心的教育。而“文化教育”的关注点不再仅
仅是知识,而是让学生在接受知识同时,受到整个文化的全面熏陶,成为新知识的创造者。怀特海在《教育的目的》一书中指出:“我们要造就的是既有文化又掌握专门知识的人才。专业知识为他们奠定起步的基础,而文化则像哲学和艺术一样将他们引向深奥高远之境。”此观点较接近文化教育。但需要强调的是,在文化教育的视野中,文化与知识是密切相联的。作为人文教育范畴的语文课程,应让学生感受整个人文精神的熏陶,从中逐步学到从事社会活动所需要的一切,从而全方位地提高自身的素质。当前语文课程改革,把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及应用语文能力作为重要目标,要求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自觉拓展语文学习空间,扩展语文教材的学习内容,创造性地开发相关的语文课程资源,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使语文学习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的过程,进而丰富语文课程的内涵。
3.对语文新课程处理的探索与实践
3.1做到“目中有人”。使语文教育能关注人自身的发展,“既要教会学生读有字之书(书本),又要教学生读无字之书(社会与人生);既要教学生学会作文,又要教学生学会做人”(引自《赵谦翔与绿色语文》),使语文课程尽快走出过去那种“漠视人的心灵、阉割了阅读与写作生命的应试训练”的“灰色语文”怪圈。
3.2课内课外相结合。语文“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紧密结合、相互补充、相得益彰,实现“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的目标,充分发挥课本“例子”的作用,让学生在课堂上获得相关知识后,通过丰富的课内外活动,进行社会实践活动,发展其个性,推动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3.3树立“大语文”观。积极创造条件扩大学生学习语文的空间,努力把课外阅读与学校的各种活动结合起来。通过举办诸如“古诗文大冲浪”、“名言警句发布会”、歇后语、谚语、成语对接赛等活动,激发学生课外学习与积累的自觉性和学语文的兴趣,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3.4依据新教材,从“引言”、“阅读提示”及课后“研讨与练习”中注意将课内学习导向课外学习。如:课文《大自然的语言》后有一道这样的“研讨与练习”题。(1)采集几则农谚,说说它们包含的物候知识。(2)联系课文中的物候知识,谈谈你对下面这首诗的理解。你有过与诗人类似的体验吗?说给大家听听。像这样的“研讨与练习”既是课堂学习的巩固和提高,更是语文课程资源的再开发和再利用,同时也点燃了学生的求知欲。当然,语文是天下之大科,语文素质是人之大素质,教学中能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学语文,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则是语文新课改探索与实践的主要目的。
4.加强学法的指导,培养良好的语文习惯
对现代的教师而言,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而是要交给学生一把打开科学知识之门的钥匙。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曾说“教是为了不教。”语文教学就是要达到这个目标。教师首要的就是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语文习惯。任何语文能力的形成,都离不开良好的语文习惯。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要指导学生把听、说、读、写有机地结合起来,把所学知识的内部规律加深理解,养成良好的学习语文习惯,才能逐步形成自我真实的语文能力。
那么,在优化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初中学生良好的语文习惯呢?要引导学生“做主人,乐于学,找方法,有效果。”为此,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做:一、培养初中生勤于阅读,善于积累的习惯。语文课堂教学效果不佳,是教师对课文“分析”过多,滔滔不绝地讲授“冲”掉了学生各项语文训练,剥夺了学生的阅读、感知、理解、消化课文的权。“长此以往”,学生在课堂上就少了自己的阅读实践。至于课外阅读,要么是被繁重的课外作业挤掉,要么放任自流。初中生怎能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所以,屏弃传统的语文教法,更新观念,优化语文课堂教学,让学生真正成为阅读的主体,让学生扎扎实实进行课内外阅读,逐步养成勤于阅读,善于积累的好习惯,这样才能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二、培养学生边听边想的习惯。生活中处处有语文,培养学生去聆听身边一切“声音”,从中获得有益的语文知识,以便提高自己的语文能力。三、让“口语交际”课“活”起来。由于“考不着”、“课时紧”等原因,“口语课”历来不被中学语文老师重视。这种现象若不及时扭转,语文教学将会落后于时代。面对高速发展的信息社会,人们在科研活动、经济领域、人际交往中等,需要探讨、争辩,需要彼此的理解、尊重、支持,这些都需要精确的语言来表达,和良好的口才是分不开的。“口语课”一定要成为学生真实活动的舞台。
总之,认清了当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新趋势,争取做到理念新颖、方法灵活、手段实用,评价中肯。只有把握这种趋势,我们才能走进新课程,才能更好地实行新课改,也才能全面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 叶淑洪.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生成与开发[J]. 广西教育 , 2005,(Z4)
2 毛天鸿. 综合实践活动中的语文教育资源开发[J]. 常熟高专学报 , 2002,(06)
3 冯惠文. 语文教学的几个有效策略[J]. 山西教育(综合版) , 2005,(03)
【关键词】 新课改;初中语文;探索与实践
1.对语文新课程开发的探索与实践
1.1从问题角度入手。以“小专题”研究为手段,由课内向课外延伸拓展——以课堂教学所遭遇的实际问题为“小专题”,由此引发开去,探寻课外学习资源,从课外学习资源中得到解决;或由书本知识向学生生活、社会生活延伸,让书本知识在生活中获得新的生长点和生命;或从学生的经验和生活中的具体问题拓展开来,上升到更高层面进行探讨等。如在一次八年级语文备课组的“同课异上”备课活动中,大家围绕课文《老王》一课的教学应如何设计切入点展开探究。当时各种求新、求异的观点不下五六种,而极少有人关注教材,更有为新奇而不顾学生认知水平设计教学的观点。对此我提出“教学设计应关注教材中的信息和学生的认知水平及生活经验”,并建议用阅读提示中的问题作为切入点,来引发学生探寻课外学习资源,感悟人间万象、人生真谛。教师采纳了这一提议,并以此作为“小专题”,设计教学切入点,效果很好。
1.2从课题角度入手。以学生熟悉或感兴趣的生活和事情为内容开发课程资源;或以社区发生的重要事件为背景和对象,把它们纳入课程学习的视野,进行语文学习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或以国际国内发生的包括现代传媒技术所呈现的学生感兴趣的事件为课题,充分利用报刊、图书、影视、网络进行深入探讨;或以教科书中涉及的有关重要议题特别是“综合性学习”设计的课题为研究主题,调动、发掘校内外可以利用的资源,开展研究性学习等。
1.3从学习情境入手。以学生生活视野为对象,探求和获取课程资源——教师可引导学生到大自然中探求语文学习资源,或指导学生在家庭生活中发掘语文学习资源,或到校外社区富有文化内涵的场所和活动中获取语文学习资源。教师拜专家、学者、同行为师开发课程资源,各行各业的行家里手都是不可忽视的课程资源。这样的探索与实践,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2.对语文新课程内涵的探索与实践
当前,新课改要求语文课程应填补新的内涵——语文课程不应仅停留在“知识教育”这个层面上,还应关注“文化教育”。因为“知识教育”从根本上说是以知识为中心而不是以人为中心的教育。而“文化教育”的关注点不再仅
仅是知识,而是让学生在接受知识同时,受到整个文化的全面熏陶,成为新知识的创造者。怀特海在《教育的目的》一书中指出:“我们要造就的是既有文化又掌握专门知识的人才。专业知识为他们奠定起步的基础,而文化则像哲学和艺术一样将他们引向深奥高远之境。”此观点较接近文化教育。但需要强调的是,在文化教育的视野中,文化与知识是密切相联的。作为人文教育范畴的语文课程,应让学生感受整个人文精神的熏陶,从中逐步学到从事社会活动所需要的一切,从而全方位地提高自身的素质。当前语文课程改革,把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及应用语文能力作为重要目标,要求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自觉拓展语文学习空间,扩展语文教材的学习内容,创造性地开发相关的语文课程资源,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使语文学习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的过程,进而丰富语文课程的内涵。
3.对语文新课程处理的探索与实践
3.1做到“目中有人”。使语文教育能关注人自身的发展,“既要教会学生读有字之书(书本),又要教学生读无字之书(社会与人生);既要教学生学会作文,又要教学生学会做人”(引自《赵谦翔与绿色语文》),使语文课程尽快走出过去那种“漠视人的心灵、阉割了阅读与写作生命的应试训练”的“灰色语文”怪圈。
3.2课内课外相结合。语文“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紧密结合、相互补充、相得益彰,实现“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的目标,充分发挥课本“例子”的作用,让学生在课堂上获得相关知识后,通过丰富的课内外活动,进行社会实践活动,发展其个性,推动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3.3树立“大语文”观。积极创造条件扩大学生学习语文的空间,努力把课外阅读与学校的各种活动结合起来。通过举办诸如“古诗文大冲浪”、“名言警句发布会”、歇后语、谚语、成语对接赛等活动,激发学生课外学习与积累的自觉性和学语文的兴趣,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3.4依据新教材,从“引言”、“阅读提示”及课后“研讨与练习”中注意将课内学习导向课外学习。如:课文《大自然的语言》后有一道这样的“研讨与练习”题。(1)采集几则农谚,说说它们包含的物候知识。(2)联系课文中的物候知识,谈谈你对下面这首诗的理解。你有过与诗人类似的体验吗?说给大家听听。像这样的“研讨与练习”既是课堂学习的巩固和提高,更是语文课程资源的再开发和再利用,同时也点燃了学生的求知欲。当然,语文是天下之大科,语文素质是人之大素质,教学中能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学语文,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则是语文新课改探索与实践的主要目的。
4.加强学法的指导,培养良好的语文习惯
对现代的教师而言,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而是要交给学生一把打开科学知识之门的钥匙。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曾说“教是为了不教。”语文教学就是要达到这个目标。教师首要的就是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语文习惯。任何语文能力的形成,都离不开良好的语文习惯。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要指导学生把听、说、读、写有机地结合起来,把所学知识的内部规律加深理解,养成良好的学习语文习惯,才能逐步形成自我真实的语文能力。
那么,在优化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初中学生良好的语文习惯呢?要引导学生“做主人,乐于学,找方法,有效果。”为此,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做:一、培养初中生勤于阅读,善于积累的习惯。语文课堂教学效果不佳,是教师对课文“分析”过多,滔滔不绝地讲授“冲”掉了学生各项语文训练,剥夺了学生的阅读、感知、理解、消化课文的权。“长此以往”,学生在课堂上就少了自己的阅读实践。至于课外阅读,要么是被繁重的课外作业挤掉,要么放任自流。初中生怎能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所以,屏弃传统的语文教法,更新观念,优化语文课堂教学,让学生真正成为阅读的主体,让学生扎扎实实进行课内外阅读,逐步养成勤于阅读,善于积累的好习惯,这样才能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二、培养学生边听边想的习惯。生活中处处有语文,培养学生去聆听身边一切“声音”,从中获得有益的语文知识,以便提高自己的语文能力。三、让“口语交际”课“活”起来。由于“考不着”、“课时紧”等原因,“口语课”历来不被中学语文老师重视。这种现象若不及时扭转,语文教学将会落后于时代。面对高速发展的信息社会,人们在科研活动、经济领域、人际交往中等,需要探讨、争辩,需要彼此的理解、尊重、支持,这些都需要精确的语言来表达,和良好的口才是分不开的。“口语课”一定要成为学生真实活动的舞台。
总之,认清了当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新趋势,争取做到理念新颖、方法灵活、手段实用,评价中肯。只有把握这种趋势,我们才能走进新课程,才能更好地实行新课改,也才能全面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 叶淑洪.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生成与开发[J]. 广西教育 , 2005,(Z4)
2 毛天鸿. 综合实践活动中的语文教育资源开发[J]. 常熟高专学报 , 2002,(06)
3 冯惠文. 语文教学的几个有效策略[J]. 山西教育(综合版) , 20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