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来源 :新课程改革与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aronfly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语文教材作为经过精心挑选的文本材料,具有典型性,是语文学科知识极好的载体,是重要的课程资源,有着不可替代的存在价值。课程实施者要跳出封闭的圈子,在课程资源相对缺乏时,充分挖掘语文课程资源,努力打通课程资源的多向多维联系,整合涵盖一切有助于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文本和语文材料,形成课程教学交互网络,以满足学生多样化学习与全面发展的需要。为此,我们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与实践。
  【关键词】 新课改;初中语文;探索与实践
  
  1.对语文新课程开发的探索与实践
  1.1从问题角度入手。以“小专题”研究为手段,由课内向课外延伸拓展——以课堂教学所遭遇的实际问题为“小专题”,由此引发开去,探寻课外学习资源,从课外学习资源中得到解决;或由书本知识向学生生活、社会生活延伸,让书本知识在生活中获得新的生长点和生命;或从学生的经验和生活中的具体问题拓展开来,上升到更高层面进行探讨等。如在一次八年级语文备课组的“同课异上”备课活动中,大家围绕课文《老王》一课的教学应如何设计切入点展开探究。当时各种求新、求异的观点不下五六种,而极少有人关注教材,更有为新奇而不顾学生认知水平设计教学的观点。对此我提出“教学设计应关注教材中的信息和学生的认知水平及生活经验”,并建议用阅读提示中的问题作为切入点,来引发学生探寻课外学习资源,感悟人间万象、人生真谛。教师采纳了这一提议,并以此作为“小专题”,设计教学切入点,效果很好。
  1.2从课题角度入手。以学生熟悉或感兴趣的生活和事情为内容开发课程资源;或以社区发生的重要事件为背景和对象,把它们纳入课程学习的视野,进行语文学习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或以国际国内发生的包括现代传媒技术所呈现的学生感兴趣的事件为课题,充分利用报刊、图书、影视、网络进行深入探讨;或以教科书中涉及的有关重要议题特别是“综合性学习”设计的课题为研究主题,调动、发掘校内外可以利用的资源,开展研究性学习等。
  1.3从学习情境入手。以学生生活视野为对象,探求和获取课程资源——教师可引导学生到大自然中探求语文学习资源,或指导学生在家庭生活中发掘语文学习资源,或到校外社区富有文化内涵的场所和活动中获取语文学习资源。教师拜专家、学者、同行为师开发课程资源,各行各业的行家里手都是不可忽视的课程资源。这样的探索与实践,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2.对语文新课程内涵的探索与实践
  当前,新课改要求语文课程应填补新的内涵——语文课程不应仅停留在“知识教育”这个层面上,还应关注“文化教育”。因为“知识教育”从根本上说是以知识为中心而不是以人为中心的教育。而“文化教育”的关注点不再仅
  
  仅是知识,而是让学生在接受知识同时,受到整个文化的全面熏陶,成为新知识的创造者。怀特海在《教育的目的》一书中指出:“我们要造就的是既有文化又掌握专门知识的人才。专业知识为他们奠定起步的基础,而文化则像哲学和艺术一样将他们引向深奥高远之境。”此观点较接近文化教育。但需要强调的是,在文化教育的视野中,文化与知识是密切相联的。作为人文教育范畴的语文课程,应让学生感受整个人文精神的熏陶,从中逐步学到从事社会活动所需要的一切,从而全方位地提高自身的素质。当前语文课程改革,把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及应用语文能力作为重要目标,要求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自觉拓展语文学习空间,扩展语文教材的学习内容,创造性地开发相关的语文课程资源,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使语文学习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的过程,进而丰富语文课程的内涵。
  3.对语文新课程处理的探索与实践
  3.1做到“目中有人”。使语文教育能关注人自身的发展,“既要教会学生读有字之书(书本),又要教学生读无字之书(社会与人生);既要教学生学会作文,又要教学生学会做人”(引自《赵谦翔与绿色语文》),使语文课程尽快走出过去那种“漠视人的心灵、阉割了阅读与写作生命的应试训练”的“灰色语文”怪圈。
  3.2课内课外相结合。语文“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紧密结合、相互补充、相得益彰,实现“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的目标,充分发挥课本“例子”的作用,让学生在课堂上获得相关知识后,通过丰富的课内外活动,进行社会实践活动,发展其个性,推动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3.3树立“大语文”观。积极创造条件扩大学生学习语文的空间,努力把课外阅读与学校的各种活动结合起来。通过举办诸如“古诗文大冲浪”、“名言警句发布会”、歇后语、谚语、成语对接赛等活动,激发学生课外学习与积累的自觉性和学语文的兴趣,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3.4依据新教材,从“引言”、“阅读提示”及课后“研讨与练习”中注意将课内学习导向课外学习。如:课文《大自然的语言》后有一道这样的“研讨与练习”题。(1)采集几则农谚,说说它们包含的物候知识。(2)联系课文中的物候知识,谈谈你对下面这首诗的理解。你有过与诗人类似的体验吗?说给大家听听。像这样的“研讨与练习”既是课堂学习的巩固和提高,更是语文课程资源的再开发和再利用,同时也点燃了学生的求知欲。当然,语文是天下之大科,语文素质是人之大素质,教学中能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学语文,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则是语文新课改探索与实践的主要目的。
  4.加强学法的指导,培养良好的语文习惯
  对现代的教师而言,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而是要交给学生一把打开科学知识之门的钥匙。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曾说“教是为了不教。”语文教学就是要达到这个目标。教师首要的就是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语文习惯。任何语文能力的形成,都离不开良好的语文习惯。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要指导学生把听、说、读、写有机地结合起来,把所学知识的内部规律加深理解,养成良好的学习语文习惯,才能逐步形成自我真实的语文能力。
  那么,在优化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初中学生良好的语文习惯呢?要引导学生“做主人,乐于学,找方法,有效果。”为此,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做:一、培养初中生勤于阅读,善于积累的习惯。语文课堂教学效果不佳,是教师对课文“分析”过多,滔滔不绝地讲授“冲”掉了学生各项语文训练,剥夺了学生的阅读、感知、理解、消化课文的权。“长此以往”,学生在课堂上就少了自己的阅读实践。至于课外阅读,要么是被繁重的课外作业挤掉,要么放任自流。初中生怎能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所以,屏弃传统的语文教法,更新观念,优化语文课堂教学,让学生真正成为阅读的主体,让学生扎扎实实进行课内外阅读,逐步养成勤于阅读,善于积累的好习惯,这样才能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二、培养学生边听边想的习惯。生活中处处有语文,培养学生去聆听身边一切“声音”,从中获得有益的语文知识,以便提高自己的语文能力。三、让“口语交际”课“活”起来。由于“考不着”、“课时紧”等原因,“口语课”历来不被中学语文老师重视。这种现象若不及时扭转,语文教学将会落后于时代。面对高速发展的信息社会,人们在科研活动、经济领域、人际交往中等,需要探讨、争辩,需要彼此的理解、尊重、支持,这些都需要精确的语言来表达,和良好的口才是分不开的。“口语课”一定要成为学生真实活动的舞台。
  总之,认清了当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新趋势,争取做到理念新颖、方法灵活、手段实用,评价中肯。只有把握这种趋势,我们才能走进新课程,才能更好地实行新课改,也才能全面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 叶淑洪.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生成与开发[J]. 广西教育 , 2005,(Z4) 
  2 毛天鸿. 综合实践活动中的语文教育资源开发[J]. 常熟高专学报 , 2002,(06) 
  3 冯惠文. 语文教学的几个有效策略[J]. 山西教育(综合版) , 2005,(03)
其他文献
当前,新课程实验把教研员推到风口浪尖上,教师们把迷茫的目光都投到了教研员的身上。因此,教研员要成为引领教师的教师,要成为课程改革的带头人,就必须参与课程改革,做课程改革的研究者、实践者、探索者。除此我们别无选择。  一、教研人员应尽快调整教研工作的着眼点  新课程首先调整的是教育的价值取向,确立了以人的发展为本的教育价值观。因为,目前的教育研究现状中,理论和实践的应用科学模式,不能解决许多教育中的
期刊
【摘要】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精心设计问题,让学生畅所欲言,围绕一节课的中心议题展开充分讨论,是体现学生参与教学的一种好方法。问题的精心设计,可以把教师的主观愿望转化为学生内在的学习需要,诱发学生探索的思维过程,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关键词】 美术课堂;提问策略    提问是教学活动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也是教学艺术的重要体现之一,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不时提出一些发人深思的问题,不仅可以活跃学生的
期刊
新课程标准的实施要求老师要改变旧的观念,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我在高中英语新教材的教学过程中不断学习和探索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尤其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并努力尝试做到以下几点:  一、尊重学生的自主能力,鼓励学生的创新精神  有效的高中英语教学应尊重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高中生具有强而敏感的自尊心,更为强烈的自主需要,较强的探究世界的动机,急于想得到成人和社会的认同。
期刊
高中的政治课教学如何适应新课改理念,教师的能力水平非常关键。通过自己的教学和实践,笔者认为高中政治教师应具备以下几种能力。  一、教学机智能力  在教学中,时常会碰到一些突发的状况。这些小插曲如果教师不去注意,也不会太影响教学效果,但如果处理好了,却能成为突破教学难点的有效手段。如一次上课时,笔者让学生思考影响获得正确认识的因素除了教材上涉及的因素以外,还有什么因素,叫了一个学生来回答,谁知他就说
期刊
【摘要】 本文通过学习新教材大纲,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阐述对英语课堂教学改革与学生兴趣培养的认识与做法。强调学生兴趣升华应在转变观念,推进教学创新,在新面孔、新气氛和贴近学生实际生活中注意培养。  【关键词】 课堂改革;学习兴趣    在实践新的一轮课堂改革中,无疑,课堂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主阵地、主战场,因为无论是先进的教育理念,还是优秀的教材,最终都要落实到课堂上,体现在老师的观念、
期刊
随着社会发展,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实行改革,逐渐从以往“统包统配”的计划分配制度向以市场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制度转变,“女大学生就业难”开始逐渐引起社会的关注。而1999年以后,高校扩招政策的推行,大学生供给的质和量增长速度不统一,速度加快而就业质量跟不上,社会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和升级与大学学科设置之间的矛盾,导致大学毕业生结构性并且结构性
期刊
新课程实施已经历一个学期,感觉很复杂,不亲身经历无法体会。我的大致经历为迷茫——探索——明朗。  一、迷茫  虽然从2006年暑假开始,先后参加各级各类不定期的研讨和培训若干次,但面对新课程、新课标仍感到无从人手。好像不会讲课了!毕业十几年了,高考的各类模式都经历过,无论“3+2”、“3+理综”还是“3+大综合”以及又回到“3+理综”,因为有高考说明和教学大纲,感觉有了方向和依据,怎么都不担心,只
期刊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对于初中英语如何有效教学的探讨显显得尤为重要。本人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调研、分析和理性的思索,我认为想上好初中英语课,作为教师除了要仔细研读新课标,加强理论学习,充分理解和把握新课改的理念外,并把全新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运用于教学工作的实际,以提高教学工作的实效。更重要的是,我们在教学实际操作过程中还要切实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切实把握教材实质内容,准确定位教学目标是上好
期刊
【摘要】 教学不光涉及到知识的传递,而且关系到教学态度、教学情感等因素。其中,教师的课堂教学情绪会对课堂教学产生举足轻重的影响。为使教学顺利进行,就要采取一定的策略对教师的教学情绪进行合理调节,以良好的情绪状态和和谐的课堂氛围,促进教学顺利进行。  【关键词】 语文教学;课堂教学情绪;调节方法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是师生同时参与的双边活动,并且只有师生同时参与进来,才有真正的教学效果
期刊
教案是教师为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而制定的施教方案,是教学目的、重难点、课时安排、教学过程等有序地组合在一起而形成的构建体系。那么,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教案在实际教学中又起着怎样的作用呢?这是让每一个教师值得思考的问题。尤其是语文教案很值得反思与总结。  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教案,要以学生为主体,要根据课堂上的具体情况随时做出灵活的反应和处理。因此要把一堂课上好,就要有好的设计方案,这就要求我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