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数年的服装工艺课教学中,总会碰到这样的问题:学生在理论课上不想听,操作课上不想动。问之,答是“没兴趣,不想学”。一句话,让作为教师的我们不得不纳闷:“为什么我们这么辛苦地传授知识和技能,甚至于手把手地教,只希望他们专业技术精湛,有立足于社会的本领。而换来的是什么呢?”细思之后,顿悟:“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培养学生的技能技巧更重要。”作为专业课教师,如果能明白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目的,在教学中把握兴趣的培养方法,积极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将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教学论专家把学习归结为一个公式:A=f(I * N),其中A为(Achievment),表示学习的成功;f为函数关系;I为(Intelligence),表示智力因素;N为(Non-intellectual factors),表示非智力的因素。也就是说,学习的成功不单纯取决于智力,而是智力与非智力因素来共同决定的。非智力因素包括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五种。基本上这五种非智力因素就是学习过程的心理条件。如果学生对一个学科有兴趣,学习时则会表现出较强的主动性,学习积极性高,智力的潜力能够充分地挖掘,学习效果就好。服装工艺课是一门操作性强,需要细心和耐心的课程,需要学生有务实和创新精神,没有学习兴趣是很难学好的。
一、学习兴趣的培养方法
1、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理,激发学生对服装工艺课的学习兴趣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对思维活动过程的展开,不能代替学生自己的思维活动。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要以学生为中心,从学生实际水平和学生所能接受的活动方式出发,精心设计学生活动程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参与感,使不同层次的学生的认知结构、个性品质在参与中都得到发展。对初学服装的学生来说,对工艺课是抱着极大的好奇心来学习的,“工艺课就是做漂亮的衣服穿”,也许这是学生最初的想法。作为老师,一定要将学生的好奇心转化为强有力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可通过讲解工艺学的社会作用、学习内容、应用的领域等,拓宽学生的理解面。并列举一些事例和展示一些通过工艺做成的成衣、服饰品、工艺品等,让学生更深一层了解、理解并喜欢这个专业、这门课程。
2、创造操作条件,创设成功平台,让学生体验成功,从而激起学生更大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进入操作学习后,通过老师的教学,学生都想尽快将其所想的工艺作品变成现实。这时,老师一定要给学生提供充足的操作条件(设备的提供,材料的充裕),让学生有展示实力的空间,这会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要把握好教学方法和内容:直观法,一看就懂;从易到难,学生易于掌握。要让学生不动则已,一动即能成功。这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更为重要。对目前的大部分中职生来说,一方面学生刚经历中考的失败,有的在初中常处在挫折和冷眼当中;另一方面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各方面都处于不稳定期,一点困难、一个失败,都会让学生打退堂鼓,丧失学习的信心和兴趣。让学生树立信心的最好办法是体验成功,一次次的成功会让学生学习信心倍增,乐此不倦地对待学习和作业。
3、技能训练与创新能力培养并存并举
中国社科院副院长刘吉指出:"当前中国教育的严重问题之一,是缺乏对青少年创造力的开发。”究其根源,我国的传统教育在一定程度上与学生未来发展需要脱节,忽略了学生适应社会生活的需要和创造能力的培养。而我们知道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知识经济服务,为建立民族创新体系培养能够主动全面发展自己的创新人才。它的根本是:教会学生如何根据需要,利用所学的知识与能力学习更多的东西。而服装学科在这方面也具有很强的优越性。众所周知,服装学科所涵盖的领域是很广的,作为学校教育,无法在课堂的时间把所有的知识全部教给学生,只能教给学生基础的操作与自学能力,让学生能够根据自己所学的知识,对自己兴趣的范围加以钻研,最后达到成材的目的。中职工艺课实训的目的是训练学生的操作速度和质量,培养实用性岗位人才。说白一点是在某一个工位上的工作。能让学生对部件的组合关系、操作原理得到理解和巩固。也能让学生的车缝速度和质量得到提高。若是长时间地这样训练,学生就会烦,坐不住,甚至厌倦,失去学习兴趣。如果我们把这样的技能训练与单件实训结合起来,效果就会不一样。如:进行一段时间的流水工位训练后,学生的操作速度和质量有了大的提高,对部件的组合关系、操作原理得到了一定的理解,这时,可让学生根据自已在设计、制图方面学得的知识自行设计款式,并进行制板、裁剪、进行缝制,老师指导并促使其出现最佳的效果。这样的训练不但能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更能激起学生的创新兴趣。
二、学习兴趣培养带来的教学效果
学生对工艺课产生了兴趣,就会想多操作,。既而是找面料,设计款式,研究制图。这样,这个专业的主要课程都成了学生的研究对象。学生对学习树立了信心,产生了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由被动地听课、操作变成了主动地钻研、创新。我想我们的教学就轻松了,教育的真正目的就达到了。
(作者单位:425006湖南省永州市工商职业中专)
教学论专家把学习归结为一个公式:A=f(I * N),其中A为(Achievment),表示学习的成功;f为函数关系;I为(Intelligence),表示智力因素;N为(Non-intellectual factors),表示非智力的因素。也就是说,学习的成功不单纯取决于智力,而是智力与非智力因素来共同决定的。非智力因素包括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五种。基本上这五种非智力因素就是学习过程的心理条件。如果学生对一个学科有兴趣,学习时则会表现出较强的主动性,学习积极性高,智力的潜力能够充分地挖掘,学习效果就好。服装工艺课是一门操作性强,需要细心和耐心的课程,需要学生有务实和创新精神,没有学习兴趣是很难学好的。
一、学习兴趣的培养方法
1、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理,激发学生对服装工艺课的学习兴趣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对思维活动过程的展开,不能代替学生自己的思维活动。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要以学生为中心,从学生实际水平和学生所能接受的活动方式出发,精心设计学生活动程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参与感,使不同层次的学生的认知结构、个性品质在参与中都得到发展。对初学服装的学生来说,对工艺课是抱着极大的好奇心来学习的,“工艺课就是做漂亮的衣服穿”,也许这是学生最初的想法。作为老师,一定要将学生的好奇心转化为强有力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可通过讲解工艺学的社会作用、学习内容、应用的领域等,拓宽学生的理解面。并列举一些事例和展示一些通过工艺做成的成衣、服饰品、工艺品等,让学生更深一层了解、理解并喜欢这个专业、这门课程。
2、创造操作条件,创设成功平台,让学生体验成功,从而激起学生更大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进入操作学习后,通过老师的教学,学生都想尽快将其所想的工艺作品变成现实。这时,老师一定要给学生提供充足的操作条件(设备的提供,材料的充裕),让学生有展示实力的空间,这会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要把握好教学方法和内容:直观法,一看就懂;从易到难,学生易于掌握。要让学生不动则已,一动即能成功。这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更为重要。对目前的大部分中职生来说,一方面学生刚经历中考的失败,有的在初中常处在挫折和冷眼当中;另一方面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各方面都处于不稳定期,一点困难、一个失败,都会让学生打退堂鼓,丧失学习的信心和兴趣。让学生树立信心的最好办法是体验成功,一次次的成功会让学生学习信心倍增,乐此不倦地对待学习和作业。
3、技能训练与创新能力培养并存并举
中国社科院副院长刘吉指出:"当前中国教育的严重问题之一,是缺乏对青少年创造力的开发。”究其根源,我国的传统教育在一定程度上与学生未来发展需要脱节,忽略了学生适应社会生活的需要和创造能力的培养。而我们知道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知识经济服务,为建立民族创新体系培养能够主动全面发展自己的创新人才。它的根本是:教会学生如何根据需要,利用所学的知识与能力学习更多的东西。而服装学科在这方面也具有很强的优越性。众所周知,服装学科所涵盖的领域是很广的,作为学校教育,无法在课堂的时间把所有的知识全部教给学生,只能教给学生基础的操作与自学能力,让学生能够根据自己所学的知识,对自己兴趣的范围加以钻研,最后达到成材的目的。中职工艺课实训的目的是训练学生的操作速度和质量,培养实用性岗位人才。说白一点是在某一个工位上的工作。能让学生对部件的组合关系、操作原理得到理解和巩固。也能让学生的车缝速度和质量得到提高。若是长时间地这样训练,学生就会烦,坐不住,甚至厌倦,失去学习兴趣。如果我们把这样的技能训练与单件实训结合起来,效果就会不一样。如:进行一段时间的流水工位训练后,学生的操作速度和质量有了大的提高,对部件的组合关系、操作原理得到了一定的理解,这时,可让学生根据自已在设计、制图方面学得的知识自行设计款式,并进行制板、裁剪、进行缝制,老师指导并促使其出现最佳的效果。这样的训练不但能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更能激起学生的创新兴趣。
二、学习兴趣培养带来的教学效果
学生对工艺课产生了兴趣,就会想多操作,。既而是找面料,设计款式,研究制图。这样,这个专业的主要课程都成了学生的研究对象。学生对学习树立了信心,产生了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由被动地听课、操作变成了主动地钻研、创新。我想我们的教学就轻松了,教育的真正目的就达到了。
(作者单位:425006湖南省永州市工商职业中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