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指导学生写作时,常会听到学生抱怨自己的文章写得不够流畅、精致,就算选取了好的材料,也总是写不出新颖、感人的文章。仔细想想其中的原因,关键在于部分学生没有学会精巧组材。
如果说选材是解决“写什么”的问题,那么组材就是解决“怎么写”的问题。的确,由于阅读体验不一样,生活感悟不一样,即便是相同的材料在不同的人笔下,使用的效果也是不一样的。那么,写作中如何做到精巧组材呢?
一、大胆舍弃,详略得当
初中生大都习惯写记叙文,但一般情况下,他们的记叙文总要全面交代事情的起因、发展、结局,哪个环节也舍不得放弃,结果“眉毛胡子一把抓”,话说得不少,却平均用笔,导致整篇文章平铺直叙,平淡乏味。
组材时要根据中心的需要,安排好材料的详写和略写,也就是安排好文章的主次。凡是与中心关系密切、能表现中心的材料就是重点,要详细、具体地描写;凡是与中心关系不大,但又需交代的材料,就只需作简单的交代,有时甚至可以一语带过。“文似看山不喜平”,组材时确定好材料的重点、次重点和非重点,写出的文章才会错落有致、相得益彰;如果作文没有详略,平分笔墨,写出的作文就会像记流水账,让人不知所云。
在具体写作中,有的学生能大胆尝试,舍弃其中的某一环节,把主要用笔放在文章的中心内容的写作上,这反而会使文章更精练传神,更具有韵味。
如有位学生写“我”与爸爸妈妈怄气,终于得到了一张明星演唱会门票的经过,作者开笔就直接插入事情发展过程的叙述:
我一脚踢开了房门,妈妈关心地问我:“蒂儿,你回来了?”真是明知故问!我径直走进了房间,倒在床上,大叫:“妈妈,门票买了吗?”其实刚进门时我就感觉到,门票肯定没有买。
这个开头用一“踢”字单刀直入,至于爸爸妈妈什么时候在什么情况下承诺买门票给“我”则一概略去。这样一开头就营造了一种“逼人”的气势,于是,“我”逼着妈妈唯唯诺诺,逼得爸爸惭愧不安。当“我”终于如愿以偿得到一张门票后,才从他人口中得知,门票是爸爸请假排了很长时间的队买来的,为此,还耽误了工作,“我”感到无比愧疚。试想,如果开头从买门票的起因絮絮道来,那文章能这么紧凑、引人入胜吗?
开头可大胆舍弃,结尾同样也可以这样。有位学生在一篇题为《在路上》的作文中写道:上学路上,他骑车撞倒了一位阿婆,本想溜之大吉,这时,他的脑海中闪现出鲁迅笔下车夫的形象。文章结尾写道:“雨开始往下洒,我向阿婆走去……”从走在上学路上到走在向阿婆道歉的路上,这个结尾既扣题又简洁!至于道歉后会有怎样的经历,那已经不是文章的重点,所以作者大胆舍弃,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大有“余音绕梁”之感。
二、延伸拓展,另辟蹊径
初中生的写作材料大多来自于生活,由于阅历不足,很多学生的作文材料都基本相似,甚至读者已耳熟能详。这样的文章何谈有吸引力?既然一些材料的来龙去脉已为大众所熟知,那么,我们不妨去延伸拓展,去想一想、写一写随后的故事,另辟蹊径,去关注、挖掘故事之后的故事,这不就能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受吗?
所谓“延伸拓展”,是指在旧材料的基础上加进相反、相对或者相同、相似的材料,让新旧材料一起为主题服务。比如,学生们写校园生活类的文章时,大多喜欢写同学间热心的帮助、真诚的友谊,可这样的文章写下来却是“蜻蜓点水”式,浮光掠影般,不深刻、不新颖。有位学生在写作此类话题时,不再重复助人为乐的故事,而是延伸了故事的发展,写“我”真诚帮助一位异性同学后受到了冷嘲热讽,同学之间的误解让我尴尬、郁闷,但“我”却仍然帮助那位同学,最终,“我”不仅得到了那位同学的尊重,也得到了其他同学的理解和道歉,同学之间的友谊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和升华。这样写不是比其他局限于故事本身的文章更有震撼力吗?
三、层次清晰,衔接自然
安排文章的段落层次要围绕中心,做到层次清楚、有条不紊。如记叙文常常按照事物发生、发展的时间顺序、因果关系、情感的变化等安排结构,也可以按照故事情节的推进安排段落层次。议论文则常常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顺序安排材料。
南京市的中考作文《总有一把钥匙属于自己》,有位小作者写的是议论文,并取得了不俗的成绩,这与他的文章在组材上极具特色有很大的关系。这篇文章的精巧组材具体体现在:围绕中心,材料典型。作者纵横古今,选取了牛顿、李时珍、司马迁、爱迪生、居里夫人等名人的事例,表明人类的探索“让我们找到了告别愚昧落后走进新时代的新钥匙”。尽管选取的材料众多,但疏密有致,组合有序。作者娓娓道来,条理清楚,思路清晰,精巧的组材足见小作者的写作功底。
而文章的自然衔接则体现在过渡、照应的把握上。过渡和照应可以把文章的段与段之间、部分与部分之间有机地衔接起来。一般来说,内容转变、意思转折、场面转换或表达方式变动时需要过渡,过渡在文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可使文章结构严谨。照应就是文章的上下文要相互呼应,使相关的内容在行文的过程中得到落实。常见的照应方法有:开头与结尾照应、内容与标题照应、前文与后文照应等。
龚自珍曾说:不拘一格降人才。如果学生在具体写作中,能大胆尝试,不拘一格,精巧组材,对于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发展思维一定会有积极的作用。
(责任编辑刘宇帆)
如果说选材是解决“写什么”的问题,那么组材就是解决“怎么写”的问题。的确,由于阅读体验不一样,生活感悟不一样,即便是相同的材料在不同的人笔下,使用的效果也是不一样的。那么,写作中如何做到精巧组材呢?
一、大胆舍弃,详略得当
初中生大都习惯写记叙文,但一般情况下,他们的记叙文总要全面交代事情的起因、发展、结局,哪个环节也舍不得放弃,结果“眉毛胡子一把抓”,话说得不少,却平均用笔,导致整篇文章平铺直叙,平淡乏味。
组材时要根据中心的需要,安排好材料的详写和略写,也就是安排好文章的主次。凡是与中心关系密切、能表现中心的材料就是重点,要详细、具体地描写;凡是与中心关系不大,但又需交代的材料,就只需作简单的交代,有时甚至可以一语带过。“文似看山不喜平”,组材时确定好材料的重点、次重点和非重点,写出的文章才会错落有致、相得益彰;如果作文没有详略,平分笔墨,写出的作文就会像记流水账,让人不知所云。
在具体写作中,有的学生能大胆尝试,舍弃其中的某一环节,把主要用笔放在文章的中心内容的写作上,这反而会使文章更精练传神,更具有韵味。
如有位学生写“我”与爸爸妈妈怄气,终于得到了一张明星演唱会门票的经过,作者开笔就直接插入事情发展过程的叙述:
我一脚踢开了房门,妈妈关心地问我:“蒂儿,你回来了?”真是明知故问!我径直走进了房间,倒在床上,大叫:“妈妈,门票买了吗?”其实刚进门时我就感觉到,门票肯定没有买。
这个开头用一“踢”字单刀直入,至于爸爸妈妈什么时候在什么情况下承诺买门票给“我”则一概略去。这样一开头就营造了一种“逼人”的气势,于是,“我”逼着妈妈唯唯诺诺,逼得爸爸惭愧不安。当“我”终于如愿以偿得到一张门票后,才从他人口中得知,门票是爸爸请假排了很长时间的队买来的,为此,还耽误了工作,“我”感到无比愧疚。试想,如果开头从买门票的起因絮絮道来,那文章能这么紧凑、引人入胜吗?
开头可大胆舍弃,结尾同样也可以这样。有位学生在一篇题为《在路上》的作文中写道:上学路上,他骑车撞倒了一位阿婆,本想溜之大吉,这时,他的脑海中闪现出鲁迅笔下车夫的形象。文章结尾写道:“雨开始往下洒,我向阿婆走去……”从走在上学路上到走在向阿婆道歉的路上,这个结尾既扣题又简洁!至于道歉后会有怎样的经历,那已经不是文章的重点,所以作者大胆舍弃,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大有“余音绕梁”之感。
二、延伸拓展,另辟蹊径
初中生的写作材料大多来自于生活,由于阅历不足,很多学生的作文材料都基本相似,甚至读者已耳熟能详。这样的文章何谈有吸引力?既然一些材料的来龙去脉已为大众所熟知,那么,我们不妨去延伸拓展,去想一想、写一写随后的故事,另辟蹊径,去关注、挖掘故事之后的故事,这不就能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受吗?
所谓“延伸拓展”,是指在旧材料的基础上加进相反、相对或者相同、相似的材料,让新旧材料一起为主题服务。比如,学生们写校园生活类的文章时,大多喜欢写同学间热心的帮助、真诚的友谊,可这样的文章写下来却是“蜻蜓点水”式,浮光掠影般,不深刻、不新颖。有位学生在写作此类话题时,不再重复助人为乐的故事,而是延伸了故事的发展,写“我”真诚帮助一位异性同学后受到了冷嘲热讽,同学之间的误解让我尴尬、郁闷,但“我”却仍然帮助那位同学,最终,“我”不仅得到了那位同学的尊重,也得到了其他同学的理解和道歉,同学之间的友谊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和升华。这样写不是比其他局限于故事本身的文章更有震撼力吗?
三、层次清晰,衔接自然
安排文章的段落层次要围绕中心,做到层次清楚、有条不紊。如记叙文常常按照事物发生、发展的时间顺序、因果关系、情感的变化等安排结构,也可以按照故事情节的推进安排段落层次。议论文则常常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顺序安排材料。
南京市的中考作文《总有一把钥匙属于自己》,有位小作者写的是议论文,并取得了不俗的成绩,这与他的文章在组材上极具特色有很大的关系。这篇文章的精巧组材具体体现在:围绕中心,材料典型。作者纵横古今,选取了牛顿、李时珍、司马迁、爱迪生、居里夫人等名人的事例,表明人类的探索“让我们找到了告别愚昧落后走进新时代的新钥匙”。尽管选取的材料众多,但疏密有致,组合有序。作者娓娓道来,条理清楚,思路清晰,精巧的组材足见小作者的写作功底。
而文章的自然衔接则体现在过渡、照应的把握上。过渡和照应可以把文章的段与段之间、部分与部分之间有机地衔接起来。一般来说,内容转变、意思转折、场面转换或表达方式变动时需要过渡,过渡在文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可使文章结构严谨。照应就是文章的上下文要相互呼应,使相关的内容在行文的过程中得到落实。常见的照应方法有:开头与结尾照应、内容与标题照应、前文与后文照应等。
龚自珍曾说:不拘一格降人才。如果学生在具体写作中,能大胆尝试,不拘一格,精巧组材,对于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发展思维一定会有积极的作用。
(责任编辑刘宇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