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辽宁沿海经济带既是经济发展重要区域, 也是生态保护关键区域,发展经济伴随着的是沿海经济带生态环境所受到的威胁。本文结合辽宁沿海经济带的土地生态问题,重点研究土地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进而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辽宁沿海经济带;土地;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
辽宁沿海经济带包括大连、丹东、锦州、营口、盘锦、葫芦岛6个沿海地级市,所辖21个市区和12个县(市)。土地面积面积3.6万平方公里,约占全省的1/4;总人口1445万,约占1/3;地区生产总值3647亿元,占近1/2,是东北地区唯一的沿海区域,在辽宁和东北地区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辽宁沿海经济带的区域面积广大,发展前景广大,保护该区域的土地生态环境,加快海岸带土地开发利用,对确保该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辽宁沿海经济带土地利用现状
辽宁沿海经济带土地总面积57809平方公里。其中:农业用地与林业用地相当,分布面积最为广泛,分别占沿海经济带的40%以上;城镇用地面积为3986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6.89%;另外,草地、水域(以沿海水域为主)和未利用地也有少量分布。
在大陆海岸线长2920公里的沿海经济带范围内。宜港海岸线约占1000公里,其中深水岸线400公里,优良商港港址38处,有大小港湾40余个,80%以上尚未开发,为临港产业长远发展和重大项目建设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二、辽宁沿海经济带的土地生态问题.
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海岸带对人们的吸引力就快速地、不间断地在增加,据统计,世界一半人口聚集在60千米海岸带范围内。沿海地区人口集中将带来经济、社会和生态压力,进而导致压力加剧的大城市的出现和扩散。辽宁沿海经济带也面临着各种资源利用方式之间的冲突,也承担着土地开发利用过度对生态系统造成的压力影响。
(一)滨海湿地萎缩
沿海地区工农业的发展以及城市用地扩张,滨海湿地不断转化为种植业用地、水产用地、盐业用地和城市用地,使得滩涂湿地面积严重缩小,加上城市化过程对滨海湿地的污染加重,滨海湿地功能退化,导致湿地生态环境破坏,原生生物减少,生物多样性降低,渔业资源严重衰减。
(二)沿海土地盐渍化
在滨海地区,受不同的地质构造、海岸岩性、泥沙运移、水动力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海岸侵蚀、海水入侵和土地盐渍化等地质灾害。如果海岸岩性松散,水动力作用强烈,就会发生海岸侵蚀;如果基岩裂隙发育、上覆土层透水性好,一旦大气降水减少或地下水抽取量大,就会出现海水入侵、土地盐渍化。海水入侵导致土地丧失、海岸构筑物坍塌、附近海域淤积等;海水入侵、土地盐渍化则影响淡水资源、影响陆域植被发育、腐蚀构筑物等。
(三)土地污染问题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沿海城市承受着更多的压力,城市人口迅速增长导致生活污水排放量不断增加,对区域水环境质量造成直接的影响,而伴随着大规模的工业化和城镇化开发,使得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战略的实施面临直接或间接导致土地污染,而这意味着与部分地区的生态功能定位有所冲突,并将影响这些区域生态调节功能的正常发挥。另外,污染物使得土壤抗旱能力减弱,严重影响灌区效益发挥。
(四)围海填海有待科学规范
近年来,沿海地区由于土地资源短缺,围填海成为拓展发展空间和维系耕地占补平衡的有效途径。2000年辽宁省原生海岸占海岸线总长度的56.5%,到2008年,辽宁省围填面积累计已经达到1500平方公里,原生海岸锐减到33.0%。个别围填海工程改变了海岸动态平衡,造成了海岸侵蚀,航道淤积;一些项目盲目开发,致使部分海岸千疮百孔,破坏了典型生态系统和重要景观资源,削弱了海岸防灾减灾能力。辽宁沿海经济带规划填海造地项目,如果不建立在科学规划基础之上,就很容易导致比较严重的生态破坏。
三、建议措施
(一)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海岸带土地生态环境管理等还存在着立法空白,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关于海岸带资源土地生态、环境保护法制建设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因此,应借鉴发达国家经验,采用经济手段的立法和实践中的成功经验,更多地运用市场机制开展土地生态环保工作。一是建立明晰及细化的自然资源产权制度,包括产权制度界定、产权交易权、生态产权交易等方面的制度安排。二是建立合理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及生态环境补偿机制,给资源环境赋予价格,通过价格因子达到资源的合理开发和环境的有效保护。三是建立重大环境污染事件通报制度,健全环境污染行为联合惩处机制,完善跨界污染防治的协调和处理机制。四是建立完善减排指标体系和监测体系,落实污染减排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实行环境保护一票否决和问责制。
(二)科学开展围海填海
围海填海应确保规划先行,避免盲目开展实施。科学编制相关规划就尤为重要,在这些规划里,一方面要根据实际用地需求和当地生态环境确定合理的填海或围垦规模,另一方面要在有利于保护和改善生态功能的前提下对填海或围垦的选址、方式和用途等进行优化选择。此外,要切实加强对各类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和建设力度,努力使之成为沿海经济带内结构合理、功能互补土地生态空间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加强环保力度,防治土地污染
为了缓解重工业发展对区域土地环境的污染,辽宁沿海经济带要坚决践行循环经济理念,严禁高能耗、高污染项目的进入,切实发挥项目立项、土地预审、环境评价的提前制约作用。加强环境保护推进清洁生产,加大工业污染防治力度,,严格实施排污许可证和污染物总量控制制度;淘汰污染严重的落后生产能力,坚决关停排污不达标的企业;提高大中型港口、停港船舶等的“三废”回收与处置,确保达标排放;建立循环经济体系,从源头上制止污染的形成,进而保护土地生态环境。在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的过程中,应对传统的三大产业加以改造,遵循4R (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再回收) 原则,建立沿海地区的循环型农业、生态型工业以及可持续型的第三产业,以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的良性互动与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雅莉,对辽宁沿海经济带战略的几点思考[J].城市,2010,2(3):3~9
[2]刘新卫,土地利用问题与对策建议[J].国土资源,2009,10:44~48
【关键词】辽宁沿海经济带;土地;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
辽宁沿海经济带包括大连、丹东、锦州、营口、盘锦、葫芦岛6个沿海地级市,所辖21个市区和12个县(市)。土地面积面积3.6万平方公里,约占全省的1/4;总人口1445万,约占1/3;地区生产总值3647亿元,占近1/2,是东北地区唯一的沿海区域,在辽宁和东北地区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辽宁沿海经济带的区域面积广大,发展前景广大,保护该区域的土地生态环境,加快海岸带土地开发利用,对确保该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辽宁沿海经济带土地利用现状
辽宁沿海经济带土地总面积57809平方公里。其中:农业用地与林业用地相当,分布面积最为广泛,分别占沿海经济带的40%以上;城镇用地面积为3986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6.89%;另外,草地、水域(以沿海水域为主)和未利用地也有少量分布。
在大陆海岸线长2920公里的沿海经济带范围内。宜港海岸线约占1000公里,其中深水岸线400公里,优良商港港址38处,有大小港湾40余个,80%以上尚未开发,为临港产业长远发展和重大项目建设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二、辽宁沿海经济带的土地生态问题.
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海岸带对人们的吸引力就快速地、不间断地在增加,据统计,世界一半人口聚集在60千米海岸带范围内。沿海地区人口集中将带来经济、社会和生态压力,进而导致压力加剧的大城市的出现和扩散。辽宁沿海经济带也面临着各种资源利用方式之间的冲突,也承担着土地开发利用过度对生态系统造成的压力影响。
(一)滨海湿地萎缩
沿海地区工农业的发展以及城市用地扩张,滨海湿地不断转化为种植业用地、水产用地、盐业用地和城市用地,使得滩涂湿地面积严重缩小,加上城市化过程对滨海湿地的污染加重,滨海湿地功能退化,导致湿地生态环境破坏,原生生物减少,生物多样性降低,渔业资源严重衰减。
(二)沿海土地盐渍化
在滨海地区,受不同的地质构造、海岸岩性、泥沙运移、水动力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海岸侵蚀、海水入侵和土地盐渍化等地质灾害。如果海岸岩性松散,水动力作用强烈,就会发生海岸侵蚀;如果基岩裂隙发育、上覆土层透水性好,一旦大气降水减少或地下水抽取量大,就会出现海水入侵、土地盐渍化。海水入侵导致土地丧失、海岸构筑物坍塌、附近海域淤积等;海水入侵、土地盐渍化则影响淡水资源、影响陆域植被发育、腐蚀构筑物等。
(三)土地污染问题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沿海城市承受着更多的压力,城市人口迅速增长导致生活污水排放量不断增加,对区域水环境质量造成直接的影响,而伴随着大规模的工业化和城镇化开发,使得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战略的实施面临直接或间接导致土地污染,而这意味着与部分地区的生态功能定位有所冲突,并将影响这些区域生态调节功能的正常发挥。另外,污染物使得土壤抗旱能力减弱,严重影响灌区效益发挥。
(四)围海填海有待科学规范
近年来,沿海地区由于土地资源短缺,围填海成为拓展发展空间和维系耕地占补平衡的有效途径。2000年辽宁省原生海岸占海岸线总长度的56.5%,到2008年,辽宁省围填面积累计已经达到1500平方公里,原生海岸锐减到33.0%。个别围填海工程改变了海岸动态平衡,造成了海岸侵蚀,航道淤积;一些项目盲目开发,致使部分海岸千疮百孔,破坏了典型生态系统和重要景观资源,削弱了海岸防灾减灾能力。辽宁沿海经济带规划填海造地项目,如果不建立在科学规划基础之上,就很容易导致比较严重的生态破坏。
三、建议措施
(一)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海岸带土地生态环境管理等还存在着立法空白,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关于海岸带资源土地生态、环境保护法制建设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因此,应借鉴发达国家经验,采用经济手段的立法和实践中的成功经验,更多地运用市场机制开展土地生态环保工作。一是建立明晰及细化的自然资源产权制度,包括产权制度界定、产权交易权、生态产权交易等方面的制度安排。二是建立合理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及生态环境补偿机制,给资源环境赋予价格,通过价格因子达到资源的合理开发和环境的有效保护。三是建立重大环境污染事件通报制度,健全环境污染行为联合惩处机制,完善跨界污染防治的协调和处理机制。四是建立完善减排指标体系和监测体系,落实污染减排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实行环境保护一票否决和问责制。
(二)科学开展围海填海
围海填海应确保规划先行,避免盲目开展实施。科学编制相关规划就尤为重要,在这些规划里,一方面要根据实际用地需求和当地生态环境确定合理的填海或围垦规模,另一方面要在有利于保护和改善生态功能的前提下对填海或围垦的选址、方式和用途等进行优化选择。此外,要切实加强对各类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和建设力度,努力使之成为沿海经济带内结构合理、功能互补土地生态空间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加强环保力度,防治土地污染
为了缓解重工业发展对区域土地环境的污染,辽宁沿海经济带要坚决践行循环经济理念,严禁高能耗、高污染项目的进入,切实发挥项目立项、土地预审、环境评价的提前制约作用。加强环境保护推进清洁生产,加大工业污染防治力度,,严格实施排污许可证和污染物总量控制制度;淘汰污染严重的落后生产能力,坚决关停排污不达标的企业;提高大中型港口、停港船舶等的“三废”回收与处置,确保达标排放;建立循环经济体系,从源头上制止污染的形成,进而保护土地生态环境。在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的过程中,应对传统的三大产业加以改造,遵循4R (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再回收) 原则,建立沿海地区的循环型农业、生态型工业以及可持续型的第三产业,以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的良性互动与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雅莉,对辽宁沿海经济带战略的几点思考[J].城市,2010,2(3):3~9
[2]刘新卫,土地利用问题与对策建议[J].国土资源,2009,10:44~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