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和谐的师生关系

来源 :新校园·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ucuif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尊师爱生是当前师生关系的主要特征,把和谐作为尊师爱生的准则,有利于学生的主动建构学习,使学生体验到人格的尊严和生命的意义,并更好地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发展。
  关键词:和谐;师生关系;尊师爱生;准则
  
  On Harmonious Teacher-student Relation
  Shi Jing-han
  (Ningbo University Education College, Nigbo 315211,China)
  Abstract: Respect for teachers and love for students is the mail character of teacher---student relation. Take harmonious as the pricinple of respectingteachers and loving students, it is helpful to students’ initiative constructing learning, feel the esteem of personality and the meaning of life,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both teachers and students.
  Key words: harmony; teacher-student relation;respect for teachers and love for students;pricinple
  
  作为学校教育所有因素中最为主要的两个因素——教师和学生,在为了实现教育目的的共同活动中,必然成为学校所有关系中最为重要的一对关系——师生关系。赋予师生关系什么样的内涵和准则,直接关系到教师和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角色地位,影响教育活动的效果。
  
  一、应该确立尊师爱生的具体准则
  
  以往,无论在理论认识还是实践过程中,往往把尊师爱生作为师生关系的主要特征。其实,尊师和爱生,是从教师和学生的不同角度提出了各自的思想要求和行为规范。并且,大多数教育理论研究者和教育工作实践者曾经认为,只要教师和学生能够各自遵守“尊”和“爱”的行为规范,就可以搞好师生关系。但是,在学校教育现实中,常常在尊师和爱生的同时,师生之间出现不协调,不融洽的种种现象,影响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发展。
  回顾过去的师生关系,长期以来,把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授者,把学生作为知识的接受者,教师不仅作为知识的来源,同时还作为知识传递过程的控制者和学生学习的主宰者。教师虽然不乏对学生的关爱之心,一心期望学生成材,但为了保持知识的权威和自己的身份,并有利于学生接受知识,往往树立一定的尊严和权威;社会要求学生把教师崇敬到与“天地君亲”同等的地位。尊师与爱生的古代情结,师生之间突出的是高下和尊卑,失去了平等和亲近,甚至形成二元对立的师生关系。
  后来,在师生之间确立了引导和被引导的关系。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引导学生简约而迅捷地学习人类已经认识的知识经验。学生虽然作为学习过程的主体,但处于被引导的地位,是教师引导下习得间接经验的主体,而不是真正自主探究的主体,师生之间缺乏主体间性、双向互动。所以真正的教学相长、民主平等难以在师生之间产生。引导和被引导的师生关系的主要特征就是尊师爱生。可是,在一般情况下,人们对越是尊重的人物,越是愿意顺从其意志,接受其教诲。但师生关系中的负面效应也由此而生:确立了学生对教师的尊重心理、崇敬心理以后,顺从心理、接受心理往往油然上升,学生学习中的自主性、主动性、探究性往往随之下降。特别是思辨能力和意志品质还没有发展完善的中小学生,不敢追求与自己所尊重的教师从人格到求知过程真正的民主平等,这是一个方面;另一方面,在尊师爱生的师生关系中,只要教师爱学生,就符合教师的角色期待和角色规范。但许多教师对爱的理解以及实践方法各不相同,有的教师信奉中国人长期流行的“严是爱、松是害”,恨铁不成钢的教师之爱甚至演化为对学生的严厉的要求和失当的惩罚。也有的教师立足于自己的意愿去爱学生,而与学生产生较大的心理反差,满腔爱心得不到预期的效果。凡此种种,不仅教师爱得很累,而且磨灭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主动精神,甚至造成了师生之间的情感隔阂或对立。所以,在当前的师生关系中,应该以尊师爱生为主要内涵,但必须为尊师爱生确立正确的准则,以建构新型的师生关系,促进师生之间心理相融,真正做到民主平等,教学相长,使教师和学生更好地共同发展。
  
  二、以和谐为尊师爱生的准则
  
  和谐,在《新华字典》中解释为“配合得适当和匀称”。在当前新课程改革中,赋予尊师爱生以和谐的准则,不仅可以让教师恰当地、适度地爱学生,学生正确地、适度地尊教师,而且能够使教师和学生双方的关系更加融洽和协调。
  和谐师生关系的实质,就是在师生交往中形成有机配合的、双方协调的、恰到好处的整体。教师和学生以平等的身份相处,善于沟通、相互理解、彼此信任、真诚合作,可以使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加浓厚,思维得到最佳激发,想象活跃合理,从而建构完善的知识。同时,在师生有机互动过程中,使教师和学生的个性都得到张扬,体验到人格的尊严和生命的意义,进而完善人性,并促使学生学业提高和教师专业发展。
  1. 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学生自主建构知识
  建构主义的基本原理告诉我们,人的心灵具有自觉的能动性。学生得到的知识并非客观世界的“翻版”,而是根据个体原有的经验进行建构,获得个性化的知识,以后与同伴和老师一起相互交流与合作,互相补充,得到完善和正确的知识,形成良好的知识结构。
  和谐的师生关系,没有了高高在上的教师尊严,但并不影响教师创设教学情景,引导学生探究。如果师生关系协调、融洽,那么,教师犹如柔和的催化剂,而不是学生必须尊重的指挥棒,能够更好地催化学生探究思索,发现知识。在融洽、协调的师生关系中,学生面对着尊敬的老师,可以毫无顾虑、毫无保留地诉说和争辩,使师生之间的探讨流畅而舒展,合作充分而深刻。通过师生之间真诚融洽的合作,学生不仅仅得到正确的知识,还能够进一步激发合作探究的兴趣和热情,提高思辨、动手和叙述的能力。
  2. 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学生体验人格的尊严和生命的意义
  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利于营造健康的课堂环境。在学校教育中,虽然有物、事、人等许多因素无时无刻不在影响和作用着学生,但在众多的因素中,老师是学生所处的主要环境,也是营造健康教学环境的最主要因素。在课堂教学中,当学生感到自己和教师关系融洽、协调时,其他不利于学习的外部因素,在他们的心目中都显得格外渺小,不足挂齿,学生往往能够产生安定感,进而形成宽松、舒坦的心理状态,没有压抑和郁闷。同时,还可以使学生产生足够的自尊和自信,不但以积极的态度自主建构,获得探究和发现的成果,而且能够意识到学习就是自己活生生的成长,而不是把知识经验生吞活剥地从神圣的教师向自己的大脑移植,自己也不是物品一样的受体,不是教师关爱下的附属物,而是具有独立人格、能够主动探究、建构的主体,从而使学生体验到自己人格的尊严和生命的意义。
  3. 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利于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发展
  在和谐的师生关系中,教师能够关爱学生,学生也尊重教师,但师生双方能够互相平等地关爱,都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谁也不是主体,谁也不是对象,谁也不控制谁,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对方,同时,也不要求谁做出牺牲使对方进步和发展。教师既不是为了学生而自我牺牲的“人梯”,也不是高高在上的学生学习的监督者,学生的发展既不是踏着教师的肩膀前进,也不是被动地接受教师的塑造和改造的活动。教师和学生之间不存在此长彼消,更没有二元对立。师生双方也无须在热烈的探究与合作过程之中分心于刻意的尊重和爱护,而是在融洽的教学环境中,共同体验学习过程,共享学习的欢乐。教师在激励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探究,努力创新,成为教学的主人的同时,也可以从鲜活的教学情景中、与学生和谐的交往和合作中受到众多的启发,实践课程研究,丰富教学经验,获得专业发展。和谐的师生关系使教师和学生更好地得到共同发展和提高。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尊师爱生与尊长爱幼一样,确实是正确的道德规范。但教学过程具有不同于社会生活的特殊性。学生尊师与教师爱生,从表面看来是尊长爱幼的美好情景,其实给教师和学生之间刻划了一条难以逾越的鸿沟。对年幼者爱护、爱惜的人,往往具有长者的情怀;而尊敬、尊重的长者,往往令年幼者仰望。教师和学生的心理定位由此而至,心理距离也由此而生。其实,世界上的所有距离,最令人难以逾越的就是心理距离。而融洽、协调、和谐准则下的尊师爱生,往往使教师和学生追求心灵的接近和行动的一致,能够恰到好处地思考和行动,从而真正做到师生之间的尊师爱生、民主平等、教学相长。
  
  参考文献:
  [1] 余清臣.交互主体性与教育:一种反思的视觉[J].教育研究,2006,(8):25-30.
  [2] 徐斌艳.教师如何成为学生的理解者[J].全球教育展望,2006,(3):36-40.
  [3] 陈慧珠.关于和谐师生关系的若干思考[J].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院学报,2006,(3):80-81,91.
其他文献
摘 要:高等学校教育资源的稀缺性导致当今高校固定的专业教学远远不能满足学生日益扩大的求知欲望和适应复杂社会生活的需要。在这种情况下,课堂专业教学以外的第二课堂作为一种隐性课程,已日益成为培养学生的有效途径之一,其对素质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出来。所以正确引导大学生进第二课堂对大学校园文化形成可以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  关键词:第二课堂;大学校园文化;互动作用    高等学校教育资源的稀缺性导致当今高
期刊
摘 要:本文旨在探讨我国对实用艺术品有效的法律保护模式。本文赞同“双重保护”模式。修改著作权法,将实用艺术品明确纳入著作权法的保护范围,对于符合外观设计保护的实用艺术品同时给予外关设计的专利保护。可以规定让当事人进行自由选择,这样可以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使得实用艺术品的法律保护本身也达到一种市场的均衡。当然,根据权利竞合理论,虽然实用艺术作品的权利人获得双重保护,但当权利被侵害时,只能选择一种法律制
期刊
摘 要:针对计算机专业创新能力的培养,笔者提出了转变教学观念,重视实践能力,营造宽松氛围,创设创新大环境,培养学习兴趣,激发创新潜能,做好教学设计,培养创新思维,改革教材体系,培养创新能力,鼓励赏识学生,体验创新乐趣,注重社会实践培训,发挥创新能力等渗透在教学中,把学生培养成为社会需要的创新型人才,为学生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计算机;技能;创新;实践能力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期刊
摘 要:嵇康一生不满于黑暗现实,抨击时政,从而纵情山水,“越名教而任自然”,桀骜不驯,任性遂志,向往隐逸生活,希望遗世独立,超然世外。但因着其“刚肠疾恶,轻肆直言,遇事便发”的性格脾气,他终究无法摆脱对是非的评判,对真理的追求,对真善美的执著,无法对世事真正的忘情,不闻不管不问……对世事的挂念,是他今生无法摆脱的眷恋。也因此,其在欲超脱而不能的两难困境中纠结挣扎了一生。  关键词:隐逸;超脱;本性
期刊
摘 要:赛艇比赛的核心是速度,没有速度就不会有优异的成绩,而要提高速度,增强速度力量是关键措施之一。本文从理论角度,并结合训练实践,较全面地分析了赛艇运动员速度力量训练的重要性,并对如何提高成绩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赛艇;速度力量;柔韧性    力量素质是各项运动项目的基础,尤其是快速力量是发展速度的重要手段之一,是提高赛艇比赛成绩的重要途径。多年以来,赛艇的训练方法也经历了考验,成绩也有很大
期刊
摘 要:教育见习是高等师范专业教育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学生接受学校真实教学情境熏陶,巩固专业知识,探究理论联系实际,发展专业技能,形成专业认知的有效途径之一。现实中它是教育教学领域的薄弱环节。追寻其原因,有其历史原因,也有其现实原因,正是这种认识,使课堂教学和教育实习脱节,形成当下教育的缺憾,同时也为我们实施教育见习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关键词:教育见习;重要环节;认知技能;教师角色    Ed
期刊
摘 要:现代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张扬个性,发挥学生的创造性,鼓励学生对科学的追求和对自身完整人格的塑造。历史课程改革应注重人文精神的培养,在历史教学中的体现人文主义精神。  关键词:历史教学;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以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最高的价值追求,是一种珍视人的个性而又全面发展的精神,它关注人的发展与完善,强调人的价值和需要,关注生活世界存在的基本意义,并且在现实生活中努力实践这种
期刊
摘 要:通过对烟台市高校教师的健康和健身现状的调查分析,就如何改善烟台市高校教师的健康状况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高校教师;健康状况;健身现状    Investigation and Countermeasure of the Health and Fitness Status for the teacher of College of the city of Yantai  YU Pen
期刊
摘 要:大学宿舍文化对学生的道德素质、心理素质、人文素质、学习能力、人际交往和个性发展都有大的影响,加强宿舍文化建设已成为高校学生管理的重要内容,我们应该明确当前宿舍文化建设中存在的管理机制、运行机制、管理人员素质、网络文化冲击等方面的问题,需要调动、整合各种资源,对学生加以教育和引导,促进大学生宿舍文化的建设。  关键词: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重要性;主要途径    高校学生宿舍是大学生生活、学
期刊
摘 要:随着计算机应用的普及和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多媒体辅助教学在现代教学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它的利与弊在教学过程中明显的体现出来。如何正确认识、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是当前教改的一大课题。  关键词:多媒体;辅助;教学;反思    随着计算机应用的普及和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多媒体辅助教学在现代教学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其直观性、多样性,内容的丰富性,在教学活动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特别是在许多无法用实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