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他乡遇故知”,是谓“一喜”。然而,“他乡”又岂“故知一喜”了得?游学天下、漂泊他乡,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乃人生之课堂,心灵之炼狱。他乡,实为玉己于成的生活熔炉,登临圣殿的理想阶除……不是么?沱沱河之滴水,因其向往他乡,在千回百折中成就了大海的浩淼;蒲公英之种子,因其向往他乡,在清风冷雨中绽放了青春的辉煌;哥伦布之心志,因其向往他乡,在探殊究异中发现了世界新奇。他乡,意味着追求、意味着闯荡;他乡,意味着放逸、意味着收获。想他乡,意在不等闲;赴他乡,意在苦中乐;置他乡,意在人超越,离他乡,意在新开拓……让我们阅读下面美文,与作者一道感受他乡诗意的漂泊!
一
他乡的天空
文/卞毓方
(1)村口往东南,是一条暗灰的沙砾路。路的右侧,呈斜面坐落三幢农舍。
(2)第一幢,树篱紧贴道边,蓝砖蓝瓦,色调爽朗而澄静。楼作两层,屋顶向上攒聚成复瓣,若从高空俯视,俨然一朵含苞欲放的蓝玫瑰。透过树篱的缝隙,瞥见院里有柔碧的草坪,有娇媚的盆花,有帆布躺椅,还有一只系着铁链的狗,隔着篱笆向窥视者发出狺狺的短吠。闻声,主人从躺椅抬起头,冲我送来一抹抱歉的微笑。那一刻,我瞅见他左手捧着一册书,右手擎着一朵花,书已半展,想必耽读有时;花犹带露,显系摘下不久。此情此状,若醍醐灌顶,甘露洒心,顿时想起近年的一句流行词:“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之上。”
(3)这词是从荷尔德林的诗中摘出来的,荷诗原题《在柔媚的湛蓝中》,国内至少有三种汉译,我曾比较的,也就这一句,分别是:一、“功德圆满,而人却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之上”;二、“充满劳绩,但人诗意地,栖居在这片大地上”;三、“劬劳功烈,然而诗意地,人栖居在大地上”。瞧,三种译介,关于主体部分的表述——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惊人一致,差别仅仅体现在缀前四字的推敲,是译者的偶然巧合?不,只能说是英雄所见略同,心有灵犀一点通。
(4)第二幢,略为偏后,黄墙红瓦,楼依然作两层,带阁,造型有点像反置的L。也有篱笆,不,栅栏,木质,高逾一丈。这是对生存空间的保护,是个人尊严、生命尊严的外化。栅栏爬满南瓜藤,随处悬垂着乍金犹黄的果实。无疑,这瓜是没人偷的,或不怕偷的。院内无人,凉亭支着一副画架,画布上是一幅未完成品,油彩斑斓,似火树银花,又似落英缤纷。猜想主人是一位艺术家,至少是位乡村艺术家,昨夜与朋友高歌狂饮,纵论创造与美学,今朝霞染轩窗,犹自梦迷黄粱。多想他这时——恰恰是这时——“吱呀”一声推门出来,于是主客双方同时用异质的语言招呼“早上好”。哦,在这样的时空,这样的萍水相逢,套用康德的话,连“早上好”一词,也会升华为某种形而上的命题。
(5)才要迈步,身后“咕咚”一响,回头,一个又大又圆的南瓜,自栅栏的高处坠落,砸在草坡上,然后,通灵一般,直滚到我的脚边。啊,是感激我目光的抚爱吗?是唤醒我乡居的甘美吗?还是代表宿酲未解的主人殷勤送行?
(6)我把它捧起,掂了掂,好重的分量——果实成熟,是该向大地谢恩的时候了。在朝阳一面的瓜棱,留有一处叶形的光斑,不,是太阳的热吻;我也学阳光之多情,搂着它亲了又亲,火辣辣地。末了,仍把它搬回栅栏,搁在一蓬雏菊旁,等待它主人大呼大叫的发现。
(7)第三幢,又稍稍错后,平房,粉墙青瓦,没有篱笆,也没有栅栏,仅有一丛芭蕉掩映,蕉分窗而荫绿,花覆圃而流丹,撇去屋顶双天窗、双排气孔的造型,就情调而言,宛然故国江南的遗梦。宅之右角有一树老榆,粗可十围,铁干铜枝,碧叶虬结,繁荫匝地。榆下有一亩方塘,水清见底,水面嬉戏着三四只野鸭。屋主或许是华侨,我想。也不排除是受过东方文化洗礼的德国佬,我又想。法兰克福的歌德故居,二楼主厅,不就名为“北京”,厅中陈列着中式的家具、壁挂、风琴?焉知眼前这扇饰以铜环的红漆大门启处,不会走出一位当代西方的陶渊明?
(8)路的左侧为原野,一马平川,一望无际,乍一看,和故国没有什么两样。区别,或者说差异,当然有,主要体现在色彩丰富,层次分明。比方说,同样是麦子、向日葵、葡萄、蔬菜、花卉、牧草,这里一畦一畦,穿插生长,所以一眼望去,从金黄到翠绿,从姹紫嫣红到鲜青嫩碧,纵横有序,赏心悦目。最让我感动的,是刈后的牧草,不是东一堆西一垛地随便乱码,而是用机器捆扎成一个又一个的圆柱体,排兵布阵般撒放在原野,如此一来,那失魂丧魄的枯草,仿佛又集体还阳,焕发出雄赳赳气昂昂的神威。
(9)视野的尽头,为绿树遮掩的地平线,居中,电视塔一般,耸起一座教堂的钟楼。荷尔德林的诗是怎么说的?“在柔媚的湛蓝中/教堂钟楼盛开金属尖顶/燕语低迥,蔚蓝萦怀。”由于距离过远,燕儿飞翔我无法看清,遑论呢喃,眩目只有蔚蓝、蔚蓝、蔚蓝,纤尘不染的蔚蓝,一碧如洗的蔚蓝,吸一口气令人清爽百倍精神百倍的蔚蓝;蔚蓝的晴空映天使笑靥如花,笑语如铃,是轻盈可在针尖上蹁跹的那一族。
1.本文有大量的描述,其深层意蕴虽源于感悟,但浅层的“看”也非常重要,请通读全文简述“看”在文中的作用。
答:
2.第7段中作者写道:“焉知眼前这扇饰以铜环的红漆大门启处,不会走出一位当代西方的陶渊明?”请问作者想象中“当代西方的陶渊明”应该是个怎样的人?
答:
3.文章前后都引用了荷尔德林的诗,后一处引“在柔媚的湛蓝中/教堂钟楼盛开金属尖顶/燕语低迥,蔚蓝萦怀。”有何用意?请简要作答。
答:
4.题目是“他乡的天空”,可文章重墨写的却是“三幢农舍”,有人认为这是文不对题?你是怎么看的?
答:
二
年轻需要漂泊
文/肖复兴
(1)人的一生,如果真的有什么事情叫作无愧无悔的话,在我看来,就是你的童年有游戏的欢乐,你的青春有漂泊的经历,你的老年有难忘的回忆。 (2)寒假的时候,儿子从美国发来一封Email,告诉我利用这个假期,他要开车从他所在的北方出发到南方去,并画出了一共要穿越11个州的路线图。刚刚出发的第三天,他在德克萨斯州的首府奥斯汀打来电话,兴奋地对我说这里有写过《最后一片叶子》的作家欧·亨利博物馆,而在昨天经过孟菲斯城时,他参谒了摇滚歌星猫王的故居。
(3)我羡慕他,也支持他,年轻时就应该去远方漂泊。漂泊,会让他见识到他没有见到过的东西,让他的人生半径像水一样蔓延得更宽更远。
(4)我想起有一年初春的深夜,我独自一人在西柏林火车站等候换乘的火车,寂静的站台上只有寥落的几个候车的人,其中一个像是中国人,我走过去一问,果然是,他是来接人的。我们闲谈起来,知道了他是从天津大学毕业到这里学电子的留学生。他说了这样的一句话,虽然已经过去了十多年,我依然记忆犹新:“我刚到柏林的时候,兜里只剩下了10美元。”就是怀揣着仅仅的10美元,他也敢于出来闯荡,我猜想得到他为此所付出的代价,异国他乡,举目无亲,餐风宿露,漂泊是他的命运,也成了他的性格。
(5)我也想起我自己,在比儿子还要小的年纪,驱车北上,跑到了北大荒。自然吃了不少的苦,这一切不仅谱就了我当初青春的谱线,也成了我今天难忘的回忆。
(6)没错,年轻时心不安分,不知天高地厚,想入非非,把远方想像得那样好,才敢于外出漂泊。而漂泊不是旅游,肯定是要付出代价的,品尝人生的多一些滋味,也绝不是如同冬天坐在暖烘烘的星巴克里啜饮咖啡的一种味道。
(7)但是,也只有年轻时才有可能去漂泊。漂泊,需要勇气,也需要年轻的身体和想像力,便收获了只有在年轻时才能够拥有的收获,和以后你年老时的回忆。人的一生,如果真的有什么事情叫作无愧无悔的话,在我看来,就是你的童年有游戏的欢乐,你的青春有漂泊的经历,你的老年有难忘的回忆。
(8)一辈子总是呆在舒适的温室里,再是宝鼎香浮,锦衣玉食,也会弱不禁风,消化不良的;青春,就应该像是春天里的蒲公英,即使力气单薄、个头又小、还没有能力长出飞天的翅膀,借着风力也要吹向远方;哪怕是飘落在你所不知道的地方,也要去闯一闯未开垦的处女地。这样,你才会知道世界不再只是一间好看的玻璃房,你才会看见眼前不再只是一堵堵实心的墙。
(9)尽人皆知的意大利探险家马可·波罗,7岁就曾经随其父亲和叔叔远行到小亚细亚,21岁独自一人漂泊整个中国。美国著名的航海家库克船长,21岁在北海的航程中第一次实现了他野心勃勃的漂泊梦;奥地利的音乐家舒伯特,20岁那年离开家乡,开始了他维也纳的贫寒的艺术漂泊;我国的徐霞客,22岁开始了他历尽艰险的漂泊,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当然,我还可以举出如今被称为“北漂一族”那些生活在北京农村简陋住所的人们,也都是在年轻的时候开始了他们的最初漂泊。年轻,就是漂泊的资本,是漂泊的通行证,是漂泊的护身符。而漂泊,则是年轻的梦的张扬,是年轻的心的开放,是年轻的处女作的书写。那么,哪怕那漂泊是如同舒伯特的《冬之旅》一样,茫茫一片,天地悠悠,前无来路,后无归途,铺就着未曾料到的艰辛与磨难,也是值得去尝试一下的。
(10)我想起泰戈尔在《新月集》里写过的诗句:“只要他肯把他的船借给我,我就给它安装一百只桨,扬起五个或六个或七个布帆来。我决不把它驾驶到愚蠢的市场上去……我将带我的朋友阿细和我做伴。我们要快快乐乐地航行于仙人世界里的七个大海和十三条河道。我将在绝早的晨光里张帆航行。中午,你正在池塘洗澡的时候,我们将在一个陌生的王国的国土上了。”
(11)那么,就把自己放逐一次吧,就借来别人的船张帆出发吧,就别到愚蠢的市场去,而先去漂泊远航吧。只有年轻时去远方漂泊,才会拥有这样充满泰戈尔童话般的经历和收益,那不仅是他书写在心灵中的诗句,也是你镌刻在生命里的年轮。
5.“年轻需要漂泊”,既是标题,也是作者思想主张。结合文章内容,请你简要概述年轻漂泊的意义。
答:
6.第8段多处运用了比喻修辞,请分别指出“处女地”、“玻璃窗”的本体是什么。
答:
7.作者说“只有年轻时才有可能去漂泊”、“才敢于外出漂泊”,可见“年轻”和“漂泊”是互为条件,请细读全文,找出二者关系。(从文中摘取句子作答)
答:
8.文章通篇强调年轻人应该“漂泊”。那么,什么是“漂泊”?请谈谈你对“漂泊”的理解。
答:
三
远方,有一颗漂泊的心
文/马卡丹
(1)友人从遥远的北国,寄来一张明信片,画面上一匹骏马扬鬃,驰骋在无垠的草原和高远的蓝天下。友人说她又要远行了,不知道哪里才是终点,也许是属马人注定要漂泊吧,也许……
(2)友人与我同年,都属那独往独来、萍踪无定的马,总是在庸常的生活中渴望着漂泊,在漂泊的旅途中渴念着家。经历了漂泊途程的风霜雨雪,我们相聚在那个秋日的郊外,蓝天、白云、银杏,飞翔的叶片从银杏枝头飘落,林间小径上满目是耀眼的金黄,那场景美得令人心颤。连叶片也思念着家了,我们还要在漂泊的旅途中越走越远么?那一刻家的感觉在心头风起云涌,我们相对久久无语。
(3)这以后在庸常的生活中我们鸿雁传书,一度度诉说着对漂泊的向往。不是没有电话,声音透过电波已无法传递流浪的质感,还是让心在笔尖上驰骋,一如马蹄踏踏掠过草原,带给自己摆脱平庸的快乐。记不清几度鸿雁往来之后,友人又一次远行了。她说她已了无牵挂,影子就是她的家,带着影子带着家走在路上,她不会再有家的渴念。望着鸿雁飞来的远天我默默祝福,哪一片星空下,此刻跋涉着她孑然的身影?
(4)友人是川妹子,川妹子的心性往往是高蹈飞扬,一次次地走在流浪的路上,她果真不会再有家的念想?总疑心她也是客家的后代,清代初期的“湖广填四川”,她的家乡会理城不是涌入过大批的客家人么?永远的漂泊,永远的“客而家焉”,她的骨子里难道没有客家先人的基因?可是,客家人的漂泊是无奈的呀!或迫于战乱,或迫于人口的繁衍,流浪只是为了生存。一程程远离家园,一次次回望故土,在频频回望中脚步却越行越远,在越来越远的行走中回望得更为急切。这才是客家人哪,他们何曾停止过对家园的念想?哪怕这家园早已虚无飘渺,那也是他们心中的图腾。而她…… (5)川妹子却告诉我,她难道不也是为了生存么?衣食无缺的只是身体,心的生存难道不需要更为广阔的天地?漂泊不是旅行,忍饥受冻跌打损伤时时有之,可在身的煎熬中心灵却无拘无束自由而通透,她已经习惯了让心在大地上流浪,在笔尖上流浪,怎么还能把一颗自由的心,重新放进金碧辉煌却是憋闷窒息的珠宝盒中呢?
(6)我无语。我是一个客家后人哪,为什么却没有了先人跋涉前行的勇气?从漂泊中归来,每日里单位与家两点一线往返,宽慰我的是哲人或诗人的警句:当我走遍世界寻找我的家,最后却发现家就在我最初出走的那个屋檐下;当我走遍世界寻找我的心,最后却发现心只在我的胸腔里。
(7)我明白、明白,可是,我的心仍然想要从胸腔跃出!
(8)我无法像友人那样,让双足重踏漂泊之旅,那就在庸常的生活中让心再度出发吧:当静夜来临的时候,当繁忙劳作的间隙,请让我释放我的心,静静地体味心的漂泊。
(9)人生,在心的漂泊中才会有足够的厚重。
(10)何况,心的漂泊旅途中,我一定能感应到、感应到——远方,那一颗漂泊的心……
9.文中说友人与我都属“马”,又说我是“客家的后人”。这“马”与“客家人”在文中有何作用?
答:
10.明明是写友人,可文中却处处有“我”,请简要地说说“我”在文中的作用。
答:
11.第5段是转述友人的话。主要运用了哪两种修辞方法?表现了友人怎样的理想追求?
答:
12.文章结尾处说“人生,在心的漂泊中才会有足够的厚重”。此句有何含义?请谈谈你的理解。
答:
四
流浪的河流
文/吴梦川
(1)河流在大地上流浪,人从河流那儿学会了流浪;河流最终在大海里永生,人却在死亡后寂灭。
(2)8年前,当我由蜀地人秦塞,落户古城汉中时,曾固执地把自己称为异乡人。我先上电大,在一个叫芦家沟的地方,和一条唤作冷水的河流度过了两年相依相亲的幸福时光。
(3)冷水河很瘦,瘦得只有细细的一脉,不堪一握。河上没有浪花漩涡,没有惊涛拍岸,没有虹桥卧波,也无小舟自横,它那么安静,从不弄出一点声响来;它更像一道无名的野水,有点荒凉,但却是清澈的、快乐的、自由的,并由此显出清秀和灵气来。
(4)每当黄昏来临时,我便独自一人越过校园的红砖墙,绕过一块块碧绿的菜畦,走向冷水河;红艳欲滴的夕阳正缓缓坠下,鹭鸶翩翩飞过平野田畴,薄薄的雾霭浮起来,罩住烟树远村,然后是淡淡的一弯弦月升起来,在湛蓝的苍穹撒下清凉的光浑……
(5)这异乡的美景使我着迷,也在我的心头扯出淡淡的乡愁。我想起了青绿的巴山蜀水,想起了嘉陵江汹涌澎湃的涛声。我在沙滩上久久徘徊,这条异乡的河便用凄清的沉默包容了一个异乡人的孤独和忧伤。
(6)我不知道冷水河的源头在哪里,我只听说它发源于溶洞,是地下水,冰冷冷,所以叫做冷水河;我不知道它流向何方,我只凭着主观臆想,认定它先经芦家沟流入汉江,然后汇入长江,最后经东海融入太平洋。这是理论的路线,也是现实的途径,嘉陵江走的也是这条路径,它们在长江融为了一体,它们殊途同归。
(7)这一结论让我觉得羞惭,异乡人的称谓立即变得矫情、可笑。河流是一个整体,它拒绝人类用条块划割的方式把它们分解得支离破碎,它蔑视所谓的地域观念和乡土意识,那是人类为了自己的生存需要强加给它的。
(8)事实上,水是一个整体,河流只是水的一个成长阶级,就像人类要分幼年、青年和老年一样,河流只有长到海洋那么强壮时才算成熟,河流只有在抵达海洋的那一瞬间才能完成它的生命过程,海洋也仅仅只是一种生命形态。
(9)水的成长方式从一开始便呈现出智慧的思考,即如何使弱小的个体变成强大的整体。这是生存的智慧,是流浪的目的,也是河流的精神内核。真的,在大地上,我再也没有见过像河流这样把个体的生命意识和整体的生存信念如此紧密和谐统一起来的强大的生存了。
(10)我想,人类对于流浪的诱惑多半源于远方的诱惑,他们看到河流流向不可知的远方,远方就成了希望和桃花源的象征。于是他们义无反顾地选择了流浪,走向远方。
(11)河流启发了人类的流浪意识,遗憾的是他们只学会了流浪的形式而非实质,他们便只能无谓地颠沛流离,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疲惫而艰辛,却找不到生活的目的和方向;于是一代代人重复祖先的模样叩问苍天,问他们从哪儿来向哪儿去,问上苍能解决什么问题?何不去问问河流,河流会用感性的流动方式告诉人类:强大的生命源自强大精神内力,内心的虚弱贫瘠必然会导致生命的衰竭。
(12)人类常常太看重物质的力量,当然,这也不能全怪他们,谁也不能否定物质的力量,而无形无踪的精神总是无法给急功近利的人带来直观的好处,它只会潜藏在平凡的身躯和褴褛的衣衫里。
(13)我感谢河流,感谢大地上所有大大小小、长长短短的河流,那些流动的水,因为日夜奔腾而永远不会腐烂的水,它们让我明白了生命的意义,从此挣脱世俗的枷锁,奔向浩瀚真实的心灵。
(14)那才是我永恒的故乡。
13.本文综合运用了多种修辞方法,请从文中摘引概括、举例说明其中的四种来。
答:
14.作者说“人从河流那儿学会了流浪”,但人为什么“在死亡后寂灭”,没有像“河流最终在大海里永生”呢?请简要作答。
答:
15.文章末段说“它们让我明白了生命的意义,从此挣脱世俗的枷锁,奔向浩瀚真实的心灵”。这其中“世俗的枷锁”指的是什么?
答:
16.文章所以耐读、富有意蕴,因其恰当地运用某种艺术手法。本文最主要的艺术手法是什么?请作出简要的赏析。 答:
参考答案
1.文章从“村口往东南”看的起始写起,通过移步换景依次描述了别致新巧、风光无限的“三幢农舍”,最后收笔于“视野尽头”。如此写首尾圆合、思路一贯。
2.熟悉、热爱中国文化,喜欢田园生活,追求桃花源般的安静闲适、自由和谐,乐度与世无争生活的陶渊明式的外国人。
3.强调足以使作者“萦怀”的“蔚蓝”,因为这个“蔚蓝”既是自然的天空,又是心灵的净土,还是精神的寄托。“蔚蓝”是自然与社会、客观与主观美好的融合,是愉悦身心、激励情志的理想家园。
4.不是文不对题。作者所描述的虽然是地面的景致,但这些景色流光溢彩、充满生机,高雅脱俗、别有情趣,堪称诗意生活美好的家园、精神的乐土、心灵的殿堂、理想的天空。而且结尾又以天空点题,怎能说文不对题呢?
5.①可以见所未见,让生命半径更宽更远;②可以品尝人生的更多滋味,体味人生真谛;③可以丰富人生经历,老年有得回忆;④可以张扬梦想、放逸心灵,充实自己的“史记”。
6.处女地:指可以磨炼青春意志,培育思想才干,让年轻人在勤奋中成长、在奋斗中创业的场所;玻璃窗,温暖、安宁,舒适、敞亮,永远供人享乐的美好环境。
7.年轻,就是漂泊的资本,是漂泊的通行证,是漂泊的护身符。而漂泊,则是年轻的梦的张扬,是年轻的心的开放,是年轻的处女作的书写。
8.为了实现心中的梦想,凭借自己或借助外力,年轻人积极主动地接受磨炼、奋战艰辛,勇敢地闯荡他乡,丰富人生经历、体验生活甘苦、创造人生价值的过程。
9.马,是为强调年轻人应该像马那样“独往独来、萍踪无定”,敢于漂泊;客家人,是以我为比衬,进而突出友人执着于漂泊,赞颂她敢于活出自我、追求精神生活的品格。
10.作用主要有二:①用第一人称便于叙述,通过“我”来见证友人的执着漂泊,显得真实可信;②意在对比,以“我”的“庸常”,来衬托凸现友人的崇高理想追求。
11.主要运用了反问和比喻修辞。表现了友人宁愿躯体经受苦痛煎熬,也要使心灵自由放逸、精神漂泊驰骋,决不过那种虽然衣食无忧、庸常享乐,但身心遭受束缚、蜗居一隅的生活。
12.人生应该有所追求,除了为“庸常”的“吃小米”而劳作外,更应该有自己的精神追求,有足以使身心愉悦的奋斗经历和理想寄托;惟其如此,你的人生才能丰富厚重、多姿多彩,具有意义。
13.对比:①“河流最终在大海里永生,人却在死亡后寂灭”;②排比:“河上没有浪花漩涡,没有惊涛拍岸,没有虹桥卧波”;③拟人:“这条异乡的河便用凄清的沉默包容了一个异乡人的孤独和忧伤”;④比喻:“河流只是水的一个成长阶级,就像人类要分幼年、青年和老年一样”(或“从此挣脱世俗的枷锁,奔向浩瀚真实的心灵”);⑤借代:无形无踪的精神总是无法给急功近利的人带来直观的好处,它只会潜藏在平凡的身躯和褴褛的衣衫里;⑥移就、夸张、顶针:“冷水河很瘦,瘦得只有细细的一脉,不堪一握”。
14.因为人只是学会了河流的流浪形式,而没有学会其实质;人不能像河流一样做出智慧的思考和行动,即:使弱小的个体变成强大的整体,把个体的生命意识和整体的生存信念紧密和谐地统一起来,进而形成强大的存在。
15.“世俗的枷锁”,指的是地域观念和乡土意识对人构成的限制,在这种观念和意识的支配下,人类用条块划分的方式,把地域分为故乡和异乡,而不能像河流那样把海洋看作永恒的故乡,只把自己经过的地方看作是成长的阶段。
16.主要艺术手法是托物言志。作者借助“流浪的河流”的一些特征,来寄寓自己的生存智慧,于是河流有了灵魂,有了思想,有了精神追求。这里的“托物”只是手段,“言志”才是目的;物因情显,情以物发,所写的河流只是认识的载体,以其“物”的形象化,给人以“志”的启迪。
一
他乡的天空
文/卞毓方
(1)村口往东南,是一条暗灰的沙砾路。路的右侧,呈斜面坐落三幢农舍。
(2)第一幢,树篱紧贴道边,蓝砖蓝瓦,色调爽朗而澄静。楼作两层,屋顶向上攒聚成复瓣,若从高空俯视,俨然一朵含苞欲放的蓝玫瑰。透过树篱的缝隙,瞥见院里有柔碧的草坪,有娇媚的盆花,有帆布躺椅,还有一只系着铁链的狗,隔着篱笆向窥视者发出狺狺的短吠。闻声,主人从躺椅抬起头,冲我送来一抹抱歉的微笑。那一刻,我瞅见他左手捧着一册书,右手擎着一朵花,书已半展,想必耽读有时;花犹带露,显系摘下不久。此情此状,若醍醐灌顶,甘露洒心,顿时想起近年的一句流行词:“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之上。”
(3)这词是从荷尔德林的诗中摘出来的,荷诗原题《在柔媚的湛蓝中》,国内至少有三种汉译,我曾比较的,也就这一句,分别是:一、“功德圆满,而人却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之上”;二、“充满劳绩,但人诗意地,栖居在这片大地上”;三、“劬劳功烈,然而诗意地,人栖居在大地上”。瞧,三种译介,关于主体部分的表述——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惊人一致,差别仅仅体现在缀前四字的推敲,是译者的偶然巧合?不,只能说是英雄所见略同,心有灵犀一点通。
(4)第二幢,略为偏后,黄墙红瓦,楼依然作两层,带阁,造型有点像反置的L。也有篱笆,不,栅栏,木质,高逾一丈。这是对生存空间的保护,是个人尊严、生命尊严的外化。栅栏爬满南瓜藤,随处悬垂着乍金犹黄的果实。无疑,这瓜是没人偷的,或不怕偷的。院内无人,凉亭支着一副画架,画布上是一幅未完成品,油彩斑斓,似火树银花,又似落英缤纷。猜想主人是一位艺术家,至少是位乡村艺术家,昨夜与朋友高歌狂饮,纵论创造与美学,今朝霞染轩窗,犹自梦迷黄粱。多想他这时——恰恰是这时——“吱呀”一声推门出来,于是主客双方同时用异质的语言招呼“早上好”。哦,在这样的时空,这样的萍水相逢,套用康德的话,连“早上好”一词,也会升华为某种形而上的命题。
(5)才要迈步,身后“咕咚”一响,回头,一个又大又圆的南瓜,自栅栏的高处坠落,砸在草坡上,然后,通灵一般,直滚到我的脚边。啊,是感激我目光的抚爱吗?是唤醒我乡居的甘美吗?还是代表宿酲未解的主人殷勤送行?
(6)我把它捧起,掂了掂,好重的分量——果实成熟,是该向大地谢恩的时候了。在朝阳一面的瓜棱,留有一处叶形的光斑,不,是太阳的热吻;我也学阳光之多情,搂着它亲了又亲,火辣辣地。末了,仍把它搬回栅栏,搁在一蓬雏菊旁,等待它主人大呼大叫的发现。
(7)第三幢,又稍稍错后,平房,粉墙青瓦,没有篱笆,也没有栅栏,仅有一丛芭蕉掩映,蕉分窗而荫绿,花覆圃而流丹,撇去屋顶双天窗、双排气孔的造型,就情调而言,宛然故国江南的遗梦。宅之右角有一树老榆,粗可十围,铁干铜枝,碧叶虬结,繁荫匝地。榆下有一亩方塘,水清见底,水面嬉戏着三四只野鸭。屋主或许是华侨,我想。也不排除是受过东方文化洗礼的德国佬,我又想。法兰克福的歌德故居,二楼主厅,不就名为“北京”,厅中陈列着中式的家具、壁挂、风琴?焉知眼前这扇饰以铜环的红漆大门启处,不会走出一位当代西方的陶渊明?
(8)路的左侧为原野,一马平川,一望无际,乍一看,和故国没有什么两样。区别,或者说差异,当然有,主要体现在色彩丰富,层次分明。比方说,同样是麦子、向日葵、葡萄、蔬菜、花卉、牧草,这里一畦一畦,穿插生长,所以一眼望去,从金黄到翠绿,从姹紫嫣红到鲜青嫩碧,纵横有序,赏心悦目。最让我感动的,是刈后的牧草,不是东一堆西一垛地随便乱码,而是用机器捆扎成一个又一个的圆柱体,排兵布阵般撒放在原野,如此一来,那失魂丧魄的枯草,仿佛又集体还阳,焕发出雄赳赳气昂昂的神威。
(9)视野的尽头,为绿树遮掩的地平线,居中,电视塔一般,耸起一座教堂的钟楼。荷尔德林的诗是怎么说的?“在柔媚的湛蓝中/教堂钟楼盛开金属尖顶/燕语低迥,蔚蓝萦怀。”由于距离过远,燕儿飞翔我无法看清,遑论呢喃,眩目只有蔚蓝、蔚蓝、蔚蓝,纤尘不染的蔚蓝,一碧如洗的蔚蓝,吸一口气令人清爽百倍精神百倍的蔚蓝;蔚蓝的晴空映天使笑靥如花,笑语如铃,是轻盈可在针尖上蹁跹的那一族。
1.本文有大量的描述,其深层意蕴虽源于感悟,但浅层的“看”也非常重要,请通读全文简述“看”在文中的作用。
答:
2.第7段中作者写道:“焉知眼前这扇饰以铜环的红漆大门启处,不会走出一位当代西方的陶渊明?”请问作者想象中“当代西方的陶渊明”应该是个怎样的人?
答:
3.文章前后都引用了荷尔德林的诗,后一处引“在柔媚的湛蓝中/教堂钟楼盛开金属尖顶/燕语低迥,蔚蓝萦怀。”有何用意?请简要作答。
答:
4.题目是“他乡的天空”,可文章重墨写的却是“三幢农舍”,有人认为这是文不对题?你是怎么看的?
答:
二
年轻需要漂泊
文/肖复兴
(1)人的一生,如果真的有什么事情叫作无愧无悔的话,在我看来,就是你的童年有游戏的欢乐,你的青春有漂泊的经历,你的老年有难忘的回忆。 (2)寒假的时候,儿子从美国发来一封Email,告诉我利用这个假期,他要开车从他所在的北方出发到南方去,并画出了一共要穿越11个州的路线图。刚刚出发的第三天,他在德克萨斯州的首府奥斯汀打来电话,兴奋地对我说这里有写过《最后一片叶子》的作家欧·亨利博物馆,而在昨天经过孟菲斯城时,他参谒了摇滚歌星猫王的故居。
(3)我羡慕他,也支持他,年轻时就应该去远方漂泊。漂泊,会让他见识到他没有见到过的东西,让他的人生半径像水一样蔓延得更宽更远。
(4)我想起有一年初春的深夜,我独自一人在西柏林火车站等候换乘的火车,寂静的站台上只有寥落的几个候车的人,其中一个像是中国人,我走过去一问,果然是,他是来接人的。我们闲谈起来,知道了他是从天津大学毕业到这里学电子的留学生。他说了这样的一句话,虽然已经过去了十多年,我依然记忆犹新:“我刚到柏林的时候,兜里只剩下了10美元。”就是怀揣着仅仅的10美元,他也敢于出来闯荡,我猜想得到他为此所付出的代价,异国他乡,举目无亲,餐风宿露,漂泊是他的命运,也成了他的性格。
(5)我也想起我自己,在比儿子还要小的年纪,驱车北上,跑到了北大荒。自然吃了不少的苦,这一切不仅谱就了我当初青春的谱线,也成了我今天难忘的回忆。
(6)没错,年轻时心不安分,不知天高地厚,想入非非,把远方想像得那样好,才敢于外出漂泊。而漂泊不是旅游,肯定是要付出代价的,品尝人生的多一些滋味,也绝不是如同冬天坐在暖烘烘的星巴克里啜饮咖啡的一种味道。
(7)但是,也只有年轻时才有可能去漂泊。漂泊,需要勇气,也需要年轻的身体和想像力,便收获了只有在年轻时才能够拥有的收获,和以后你年老时的回忆。人的一生,如果真的有什么事情叫作无愧无悔的话,在我看来,就是你的童年有游戏的欢乐,你的青春有漂泊的经历,你的老年有难忘的回忆。
(8)一辈子总是呆在舒适的温室里,再是宝鼎香浮,锦衣玉食,也会弱不禁风,消化不良的;青春,就应该像是春天里的蒲公英,即使力气单薄、个头又小、还没有能力长出飞天的翅膀,借着风力也要吹向远方;哪怕是飘落在你所不知道的地方,也要去闯一闯未开垦的处女地。这样,你才会知道世界不再只是一间好看的玻璃房,你才会看见眼前不再只是一堵堵实心的墙。
(9)尽人皆知的意大利探险家马可·波罗,7岁就曾经随其父亲和叔叔远行到小亚细亚,21岁独自一人漂泊整个中国。美国著名的航海家库克船长,21岁在北海的航程中第一次实现了他野心勃勃的漂泊梦;奥地利的音乐家舒伯特,20岁那年离开家乡,开始了他维也纳的贫寒的艺术漂泊;我国的徐霞客,22岁开始了他历尽艰险的漂泊,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当然,我还可以举出如今被称为“北漂一族”那些生活在北京农村简陋住所的人们,也都是在年轻的时候开始了他们的最初漂泊。年轻,就是漂泊的资本,是漂泊的通行证,是漂泊的护身符。而漂泊,则是年轻的梦的张扬,是年轻的心的开放,是年轻的处女作的书写。那么,哪怕那漂泊是如同舒伯特的《冬之旅》一样,茫茫一片,天地悠悠,前无来路,后无归途,铺就着未曾料到的艰辛与磨难,也是值得去尝试一下的。
(10)我想起泰戈尔在《新月集》里写过的诗句:“只要他肯把他的船借给我,我就给它安装一百只桨,扬起五个或六个或七个布帆来。我决不把它驾驶到愚蠢的市场上去……我将带我的朋友阿细和我做伴。我们要快快乐乐地航行于仙人世界里的七个大海和十三条河道。我将在绝早的晨光里张帆航行。中午,你正在池塘洗澡的时候,我们将在一个陌生的王国的国土上了。”
(11)那么,就把自己放逐一次吧,就借来别人的船张帆出发吧,就别到愚蠢的市场去,而先去漂泊远航吧。只有年轻时去远方漂泊,才会拥有这样充满泰戈尔童话般的经历和收益,那不仅是他书写在心灵中的诗句,也是你镌刻在生命里的年轮。
5.“年轻需要漂泊”,既是标题,也是作者思想主张。结合文章内容,请你简要概述年轻漂泊的意义。
答:
6.第8段多处运用了比喻修辞,请分别指出“处女地”、“玻璃窗”的本体是什么。
答:
7.作者说“只有年轻时才有可能去漂泊”、“才敢于外出漂泊”,可见“年轻”和“漂泊”是互为条件,请细读全文,找出二者关系。(从文中摘取句子作答)
答:
8.文章通篇强调年轻人应该“漂泊”。那么,什么是“漂泊”?请谈谈你对“漂泊”的理解。
答:
三
远方,有一颗漂泊的心
文/马卡丹
(1)友人从遥远的北国,寄来一张明信片,画面上一匹骏马扬鬃,驰骋在无垠的草原和高远的蓝天下。友人说她又要远行了,不知道哪里才是终点,也许是属马人注定要漂泊吧,也许……
(2)友人与我同年,都属那独往独来、萍踪无定的马,总是在庸常的生活中渴望着漂泊,在漂泊的旅途中渴念着家。经历了漂泊途程的风霜雨雪,我们相聚在那个秋日的郊外,蓝天、白云、银杏,飞翔的叶片从银杏枝头飘落,林间小径上满目是耀眼的金黄,那场景美得令人心颤。连叶片也思念着家了,我们还要在漂泊的旅途中越走越远么?那一刻家的感觉在心头风起云涌,我们相对久久无语。
(3)这以后在庸常的生活中我们鸿雁传书,一度度诉说着对漂泊的向往。不是没有电话,声音透过电波已无法传递流浪的质感,还是让心在笔尖上驰骋,一如马蹄踏踏掠过草原,带给自己摆脱平庸的快乐。记不清几度鸿雁往来之后,友人又一次远行了。她说她已了无牵挂,影子就是她的家,带着影子带着家走在路上,她不会再有家的渴念。望着鸿雁飞来的远天我默默祝福,哪一片星空下,此刻跋涉着她孑然的身影?
(4)友人是川妹子,川妹子的心性往往是高蹈飞扬,一次次地走在流浪的路上,她果真不会再有家的念想?总疑心她也是客家的后代,清代初期的“湖广填四川”,她的家乡会理城不是涌入过大批的客家人么?永远的漂泊,永远的“客而家焉”,她的骨子里难道没有客家先人的基因?可是,客家人的漂泊是无奈的呀!或迫于战乱,或迫于人口的繁衍,流浪只是为了生存。一程程远离家园,一次次回望故土,在频频回望中脚步却越行越远,在越来越远的行走中回望得更为急切。这才是客家人哪,他们何曾停止过对家园的念想?哪怕这家园早已虚无飘渺,那也是他们心中的图腾。而她…… (5)川妹子却告诉我,她难道不也是为了生存么?衣食无缺的只是身体,心的生存难道不需要更为广阔的天地?漂泊不是旅行,忍饥受冻跌打损伤时时有之,可在身的煎熬中心灵却无拘无束自由而通透,她已经习惯了让心在大地上流浪,在笔尖上流浪,怎么还能把一颗自由的心,重新放进金碧辉煌却是憋闷窒息的珠宝盒中呢?
(6)我无语。我是一个客家后人哪,为什么却没有了先人跋涉前行的勇气?从漂泊中归来,每日里单位与家两点一线往返,宽慰我的是哲人或诗人的警句:当我走遍世界寻找我的家,最后却发现家就在我最初出走的那个屋檐下;当我走遍世界寻找我的心,最后却发现心只在我的胸腔里。
(7)我明白、明白,可是,我的心仍然想要从胸腔跃出!
(8)我无法像友人那样,让双足重踏漂泊之旅,那就在庸常的生活中让心再度出发吧:当静夜来临的时候,当繁忙劳作的间隙,请让我释放我的心,静静地体味心的漂泊。
(9)人生,在心的漂泊中才会有足够的厚重。
(10)何况,心的漂泊旅途中,我一定能感应到、感应到——远方,那一颗漂泊的心……
9.文中说友人与我都属“马”,又说我是“客家的后人”。这“马”与“客家人”在文中有何作用?
答:
10.明明是写友人,可文中却处处有“我”,请简要地说说“我”在文中的作用。
答:
11.第5段是转述友人的话。主要运用了哪两种修辞方法?表现了友人怎样的理想追求?
答:
12.文章结尾处说“人生,在心的漂泊中才会有足够的厚重”。此句有何含义?请谈谈你的理解。
答:
四
流浪的河流
文/吴梦川
(1)河流在大地上流浪,人从河流那儿学会了流浪;河流最终在大海里永生,人却在死亡后寂灭。
(2)8年前,当我由蜀地人秦塞,落户古城汉中时,曾固执地把自己称为异乡人。我先上电大,在一个叫芦家沟的地方,和一条唤作冷水的河流度过了两年相依相亲的幸福时光。
(3)冷水河很瘦,瘦得只有细细的一脉,不堪一握。河上没有浪花漩涡,没有惊涛拍岸,没有虹桥卧波,也无小舟自横,它那么安静,从不弄出一点声响来;它更像一道无名的野水,有点荒凉,但却是清澈的、快乐的、自由的,并由此显出清秀和灵气来。
(4)每当黄昏来临时,我便独自一人越过校园的红砖墙,绕过一块块碧绿的菜畦,走向冷水河;红艳欲滴的夕阳正缓缓坠下,鹭鸶翩翩飞过平野田畴,薄薄的雾霭浮起来,罩住烟树远村,然后是淡淡的一弯弦月升起来,在湛蓝的苍穹撒下清凉的光浑……
(5)这异乡的美景使我着迷,也在我的心头扯出淡淡的乡愁。我想起了青绿的巴山蜀水,想起了嘉陵江汹涌澎湃的涛声。我在沙滩上久久徘徊,这条异乡的河便用凄清的沉默包容了一个异乡人的孤独和忧伤。
(6)我不知道冷水河的源头在哪里,我只听说它发源于溶洞,是地下水,冰冷冷,所以叫做冷水河;我不知道它流向何方,我只凭着主观臆想,认定它先经芦家沟流入汉江,然后汇入长江,最后经东海融入太平洋。这是理论的路线,也是现实的途径,嘉陵江走的也是这条路径,它们在长江融为了一体,它们殊途同归。
(7)这一结论让我觉得羞惭,异乡人的称谓立即变得矫情、可笑。河流是一个整体,它拒绝人类用条块划割的方式把它们分解得支离破碎,它蔑视所谓的地域观念和乡土意识,那是人类为了自己的生存需要强加给它的。
(8)事实上,水是一个整体,河流只是水的一个成长阶级,就像人类要分幼年、青年和老年一样,河流只有长到海洋那么强壮时才算成熟,河流只有在抵达海洋的那一瞬间才能完成它的生命过程,海洋也仅仅只是一种生命形态。
(9)水的成长方式从一开始便呈现出智慧的思考,即如何使弱小的个体变成强大的整体。这是生存的智慧,是流浪的目的,也是河流的精神内核。真的,在大地上,我再也没有见过像河流这样把个体的生命意识和整体的生存信念如此紧密和谐统一起来的强大的生存了。
(10)我想,人类对于流浪的诱惑多半源于远方的诱惑,他们看到河流流向不可知的远方,远方就成了希望和桃花源的象征。于是他们义无反顾地选择了流浪,走向远方。
(11)河流启发了人类的流浪意识,遗憾的是他们只学会了流浪的形式而非实质,他们便只能无谓地颠沛流离,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疲惫而艰辛,却找不到生活的目的和方向;于是一代代人重复祖先的模样叩问苍天,问他们从哪儿来向哪儿去,问上苍能解决什么问题?何不去问问河流,河流会用感性的流动方式告诉人类:强大的生命源自强大精神内力,内心的虚弱贫瘠必然会导致生命的衰竭。
(12)人类常常太看重物质的力量,当然,这也不能全怪他们,谁也不能否定物质的力量,而无形无踪的精神总是无法给急功近利的人带来直观的好处,它只会潜藏在平凡的身躯和褴褛的衣衫里。
(13)我感谢河流,感谢大地上所有大大小小、长长短短的河流,那些流动的水,因为日夜奔腾而永远不会腐烂的水,它们让我明白了生命的意义,从此挣脱世俗的枷锁,奔向浩瀚真实的心灵。
(14)那才是我永恒的故乡。
13.本文综合运用了多种修辞方法,请从文中摘引概括、举例说明其中的四种来。
答:
14.作者说“人从河流那儿学会了流浪”,但人为什么“在死亡后寂灭”,没有像“河流最终在大海里永生”呢?请简要作答。
答:
15.文章末段说“它们让我明白了生命的意义,从此挣脱世俗的枷锁,奔向浩瀚真实的心灵”。这其中“世俗的枷锁”指的是什么?
答:
16.文章所以耐读、富有意蕴,因其恰当地运用某种艺术手法。本文最主要的艺术手法是什么?请作出简要的赏析。 答:
参考答案
1.文章从“村口往东南”看的起始写起,通过移步换景依次描述了别致新巧、风光无限的“三幢农舍”,最后收笔于“视野尽头”。如此写首尾圆合、思路一贯。
2.熟悉、热爱中国文化,喜欢田园生活,追求桃花源般的安静闲适、自由和谐,乐度与世无争生活的陶渊明式的外国人。
3.强调足以使作者“萦怀”的“蔚蓝”,因为这个“蔚蓝”既是自然的天空,又是心灵的净土,还是精神的寄托。“蔚蓝”是自然与社会、客观与主观美好的融合,是愉悦身心、激励情志的理想家园。
4.不是文不对题。作者所描述的虽然是地面的景致,但这些景色流光溢彩、充满生机,高雅脱俗、别有情趣,堪称诗意生活美好的家园、精神的乐土、心灵的殿堂、理想的天空。而且结尾又以天空点题,怎能说文不对题呢?
5.①可以见所未见,让生命半径更宽更远;②可以品尝人生的更多滋味,体味人生真谛;③可以丰富人生经历,老年有得回忆;④可以张扬梦想、放逸心灵,充实自己的“史记”。
6.处女地:指可以磨炼青春意志,培育思想才干,让年轻人在勤奋中成长、在奋斗中创业的场所;玻璃窗,温暖、安宁,舒适、敞亮,永远供人享乐的美好环境。
7.年轻,就是漂泊的资本,是漂泊的通行证,是漂泊的护身符。而漂泊,则是年轻的梦的张扬,是年轻的心的开放,是年轻的处女作的书写。
8.为了实现心中的梦想,凭借自己或借助外力,年轻人积极主动地接受磨炼、奋战艰辛,勇敢地闯荡他乡,丰富人生经历、体验生活甘苦、创造人生价值的过程。
9.马,是为强调年轻人应该像马那样“独往独来、萍踪无定”,敢于漂泊;客家人,是以我为比衬,进而突出友人执着于漂泊,赞颂她敢于活出自我、追求精神生活的品格。
10.作用主要有二:①用第一人称便于叙述,通过“我”来见证友人的执着漂泊,显得真实可信;②意在对比,以“我”的“庸常”,来衬托凸现友人的崇高理想追求。
11.主要运用了反问和比喻修辞。表现了友人宁愿躯体经受苦痛煎熬,也要使心灵自由放逸、精神漂泊驰骋,决不过那种虽然衣食无忧、庸常享乐,但身心遭受束缚、蜗居一隅的生活。
12.人生应该有所追求,除了为“庸常”的“吃小米”而劳作外,更应该有自己的精神追求,有足以使身心愉悦的奋斗经历和理想寄托;惟其如此,你的人生才能丰富厚重、多姿多彩,具有意义。
13.对比:①“河流最终在大海里永生,人却在死亡后寂灭”;②排比:“河上没有浪花漩涡,没有惊涛拍岸,没有虹桥卧波”;③拟人:“这条异乡的河便用凄清的沉默包容了一个异乡人的孤独和忧伤”;④比喻:“河流只是水的一个成长阶级,就像人类要分幼年、青年和老年一样”(或“从此挣脱世俗的枷锁,奔向浩瀚真实的心灵”);⑤借代:无形无踪的精神总是无法给急功近利的人带来直观的好处,它只会潜藏在平凡的身躯和褴褛的衣衫里;⑥移就、夸张、顶针:“冷水河很瘦,瘦得只有细细的一脉,不堪一握”。
14.因为人只是学会了河流的流浪形式,而没有学会其实质;人不能像河流一样做出智慧的思考和行动,即:使弱小的个体变成强大的整体,把个体的生命意识和整体的生存信念紧密和谐地统一起来,进而形成强大的存在。
15.“世俗的枷锁”,指的是地域观念和乡土意识对人构成的限制,在这种观念和意识的支配下,人类用条块划分的方式,把地域分为故乡和异乡,而不能像河流那样把海洋看作永恒的故乡,只把自己经过的地方看作是成长的阶段。
16.主要艺术手法是托物言志。作者借助“流浪的河流”的一些特征,来寄寓自己的生存智慧,于是河流有了灵魂,有了思想,有了精神追求。这里的“托物”只是手段,“言志”才是目的;物因情显,情以物发,所写的河流只是认识的载体,以其“物”的形象化,给人以“志”的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