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微血管是防治心脑血管病的重要靶点

来源 :心脑血管病防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ng_wd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7年2月25日,第十三届国际络病学大会在广州召开。会上公布了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简称973计划)“基于心脑血管病变的脉络学说理论研究”项目取得的重大研究成果。该计划项目专家经过5年潜心研究,揭示了微血管损伤在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急性心肌梗死、急性脑梗死、心梗后心律失常、心梗后慢性心力衰竭等血管性疾病中的作用机制,证实了通络方药对微血管的保护作用,对血管病变防治提出系统指导,引起医学界广泛关注。
  微血管也称毛细血管(capillary),是极细微的血管,管径平均为6~9μm,连于动、静脉之间,互相连接成网状。微血管数量很多,除软骨、角膜、毛发上皮和牙釉质外,遍布全身。人体微血管的总面积很大,体重60kg的人,毛细血管的总面积可达6000平方米。微血管壁薄仅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管内径极小,血流很慢,通透性大,红细胞只能单行通过,管内血流速度较慢,这些特点有利于血液与组织之间充分进行物质交换。过去医学界认为微血管只是循环系统的最末环节,近20多年来国内外学者的研究发现微血管既承担着血液的运输功能,又是细胞与外环境之间物质交换、能量代谢与信息调控的重要途径和场所。由此可见,微血管是决定人体健康的最重要器官之一。
  973计划“基于心脑血管病变的脉络学说理论研究”项目组的专家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通过现代微血管医学研究技术观测发现:微血管的数量和形态与人体的年龄增加相关,并且会随着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肥胖和吸烟等疾病和危险因素的危害会引发一系列改变。最明显的就是高血压患者容易出现微血管痉挛、微血管数目减少、甚至消失;高脂血症患者则有微血管內血流减慢、微小血栓形成等表现;高血糖患者的微血管数量可能会增加、交叉畸形。
  总之,微血管形态的改变会影响心、脑等重要脏器的血液供应,引发多种疾病。如动脉硬化斑块内微血管异常滋生可促使斑块破裂,进而引发心梗、脑梗;心肌微血管结构功能亦是心梗后心律失常、心梗后心力衰竭的重要病变机制之一。如果能有效保护微血管的结构和功能,及时改善微循环血流灌注、营养代谢、脏器功能,就可以维持心、脑等脏器的血液供应,防治疾病的发生。在总结该973项目研究成果时,专家们得出了一致结论:保护微血管是防治心脑血管病的重要靶点。
  我国中医研究认为“络脉”是广泛分布于人体上下内外的网络系统,承载经脉中运行的气血并将其敷布渗灌到脏腑组织,其络属脏腑肢节、津血互换、营养代谢、温煦充养、调节控制诸功能都与其“行血气”这一基本功能密切相关,因此络脉通畅无滞、气血流行正常是络脉系统维持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基础。“基于心脑血管病变的脉络学说理论研究”项目组的专家们发现,现代医学的微血管、微循环概念与中医脉络学说中的“脉络”密切相关,因而意识到微血管病变的实质就是“脉络不通”。在973项目实施期内,项目专家以通*络胶囊、参松养*胶囊、芪苈强*胶囊等多种通络药物为研究对象,开展了大量循证医学临床研究。研究发现:通络药物对高危因素致动脉粥样硬化微血管病变、斑块内微血管滋生、心律失常微血管损伤、心力衰竭微血管损伤等微血管病变均有显著干预作用,可有效保护微血管的结构和功能。有部分结果发表在目前国际心血管领域影响因子排名第一的《美国心脏病学会杂志》(JACC)上,这些结果为我国自行研发的通络药物防治心脑血管病提供了有力的实验基础依据。
  参考文献
  1. 谢开福.2型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相关因素分析,当代医学,2013(24):358-361
  2.吴以岭.络病治疗原则与通络药物[J].疑难病杂志,2005,4(4):213-215
其他文献
【摘要】 目的 采用二維斑点追踪技术评价白大衣高血压(white-coat hypertension,WCH)患者左心房功能。 方法 选取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诊断为WCH的患者59例作为WCH组,健康体检者48例作为对照组。所有受试者均进行诊室血压和动态血压测量。运用常规超声心动图评价左心室舒张和收缩功能。运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测量左心房储备期纵向应变及应变率(LASr,LASRr),通道期纵
期刊
在全球范围内,每年新发的脑出血患者高达两百万例[1]。在中国,脑出血约占所有脑卒中的24%[2],相对西方高收入国家比例更高。过去,脑出血的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均相对有限,临床上缺乏有效的干预,导致脑出血患者的预后,包括死亡率和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数十年都没有明显的提高[3]。近十多年来陆续开展的一批高质量的全球多中心脑出血治疗临床试验,对于指导临床实践、改善患者预后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为了更好地为临床医
期刊
中图分类号:R54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16X(2016)05-0340-08  doi:10.3969/j.issn.1009-816x.2016.05.04  [要点说明]本共识根据慢性心力衰竭(简称慢性心衰)的临床研究证据并结合专家经验制订,主要涉及成人慢性心衰的诊断和药物治疗,力争在符合临床实际的基础上,做到中西医结合优势互补,供西医、中医及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参考使
期刊
中图分类号:R54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_816X(2016)03_0169_03  doi:10.3969/j.issn.1009_816x.2016.03.01  在当前临床心脏病领域中,双联抗血小板治疗(dual antiplatelet therapy,DAPT)已被广泛应用于稳定型缺血性心脏病、急性冠状动脉(冠脉)综合征、冠脉旁路移植术(CABG)后或接受经皮冠脉介入治疗(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经颅多普勒超声(Transcranial Doppler,TCD)发泡试验联合经胸心脏超声(Transthoracic Echocardiography,TTE)发泡试验在不明原因脑血管病卵圆孔未闭筛查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收集100例不明原因脑血管病患者,行TCD发泡联合TTE发泡试验。结果 100例脑血管病患者中,30例患者TCD发泡检查栓子信号阳性,其中29例患者经TTE发泡
期刊
【编者按】近期国家卫生计生委脑卒中防治工程委员会在全国脑卒中大会上发布了《中国血管性认知障碍诊疗指导规范》一文,现整理如下,供广大医务人员参考学习。  本刊编辑部  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日益加速,脑血管病及其危险因素导致的血管性认知障碍 (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 VCI) 的发病率、患病率、致残率及死亡率日益升高。VCI 严重损害患者 的日常生活能力和社会功能
期刊
【摘 要】:目的 观察山奈酚(KPF)干预自发肥胖2型糖尿病小鼠(db/db鼠)早期糖尿病肾病,并探讨相关机制。方法 24只健康雄性10周龄db/db鼠随机分为4组:不同剂量KPF给药组(50、200 mg/kg)、db/db对照组和二甲双胍(0.2 g/kg)阳性对照组,并设db/m对照组。连续灌胃给药10 周,检测小鼠血清肌酐(SCr)、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心脏原发性血管肉瘤的臨床病理学特征及鉴别诊断,提高对该肿瘤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发生在心脏的血管肉瘤的临床资料、病理形态学、免疫组化结果进行观察,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2例患者为男性,1例患者为女性,年龄33~51岁;均发生在右心房,1例发生肺转移。临床表现无特异性,表现为胸闷、心慌、气促和呼吸困难。镜下瘤组织主要由梭形、卵圆形细胞构成,呈团块、条索状、乳头状结构排列或围成
期刊
摘要:目的 通過分析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ypertensive disorder complicating pregnancy,HDCP)患者的部分血液生化指标以及产前与产后42d血压变化的特点,提高对HDCP的预防和诊治水平,降低孕产妇的病死率,改善HDCP患者的远期预后。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选择282例HDCP患者并分为三组,其中妊娠期高血压组94例,轻度子痫前期组101例,重度子痫前
期刊
摘要 目的:評价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前静脉应用用丹参多酚酸盐治疗,对急性ST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冠状动脉血流的影响。 方法:选择2014年6月至2016年2月我院诊断为STEMI并接受急诊PCI治疗的患者共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者常规使用冠心病二级预防药物,观察组患者在PCI术前加用丹参多酚酸盐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在PCI术后罪犯血管CTFC帧数和TMP血流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