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言
分析目前建筑行业发展形势,简述建筑行业市场容量大,行业高速增长,国际市场发展迅速。分析提出建筑行业当前存在的问题,阐述解决问题的思路,对比分析EPC总承包模式的优势,得出推行EPC总承包模式在当前建筑行业发展趋势下是必要的。
近年来,我国经济增长一直呈高速增长态势。而且,从国家整体经济发展状况来看,我国的工业生产、建筑、零售销售等基本面情况总体保持良好,这意味着中国经济未来几年继续快速增长的潜力很强。据专家预测,截至2010年的未来几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有望超过官方制定的7.5%的目标。
根据我国未来固定资产投资的状况,对未来建筑行业需求总量做出的预测是:到2010年,建筑业总产值(营业额)预计将超过90000亿元,年均增长7%,建筑业增加值将达到15000亿元以上,年均增长8%,占国内生产总值的7%左右。
虽然建筑行业市场容量大,行业高速增长,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是,行业当前仍然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行业存在的客观问题
从建筑业与制造业对比分析,见下表:
行业 建筑业 制造业
产品 单一 标准化
复杂度 超高 低
设计 2D 可视化
样机 无 有
车间 流动 固定
团队 临时 固定
工艺 变化 流水线
方式 现场 模块化
二、行业内部存在的问题
(一)从体制上看来,企业一般管理层级较多。分权经营、分割管理造成了信息传递缓慢,数据失真,导致决策效率降低。
管理水平低下。企业组织结构老化是建筑企业管理水平低下的一个重要原因,尽管已经过多年的改革探索,但目前许多企业依然沿袭着计划经济的组织结构和管理体制,机构重叠,人浮于事的现象依然比较严重。
(二)从运行环节看,目标分散,责任虚置、监控乏力、企业执行力弱导致工作效率难以提高。
我国大多数建筑企业仍采用粗放经营模式,重项目、轻收益、轻管理,再加上管理人才匮乏等原因,致使企业管理水平一直处于较低状态。另外,企业制度的不健全以及工程项目点多面广,客观上增大了企业管理上的难度。
关键性人才匮乏。企业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就是人才的竞争,人力资源是企业价值增值中最具创造性的因素,是否拥有必需的高素质人才是决定企业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从建筑业人才的现状看,一些从业人员因循守旧,已显示出对新经济状态的诸多不适应;企业中大多数管理人员都是技术出身,既懂技术又懂管理的综合性人才严重匮乏;熟练型技工的断档,也成为企业发展的一大障碍。
(三)从手段上看,项目管理体系还不完善、没精细化,管理漏洞多且大,信息化支持差距大,风险控制能力相对较弱等。
信用体系尚未建立。由于我国当前正处于建设高峰时期,建筑市场发育尚不完善,体制和机制还未完全理顺,综合执法体系有待强化,市场主体缺乏信用意识、履约意识较为薄弱,加上建筑市场供求失衡等等原因,致使建筑市场信用体系建设明显滞后。
资金运作和融资能力亟待加强。无论是从企业承接项目,还是从企业发展来讲,资金运作和融资能力都是建筑业成功经营的关键因素。就某个项目来说,建筑企业项目承接后往往需要投入巨大的流动资金,资金实力和融资能力是制约企业做大的一个重要“瓶颈”。
风险控制能力相对较弱。建筑企业工程项目规模较大,周期较长,投资量巨大,可产生风险的因素数量多且种类繁杂,而且风险损失的严重性——不但会造成财产损失,更会影响企业声誉。这就要求企业具有相当的风险预警机制和风险控制能力。但由于决策机制及信用体系等诸多方面的原因,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建筑企业的风险控制能力还相对较弱。
平行发包方式带来的弊端。目前,建筑业仍然以传统的平行发包模式为主(见表二),属于花别人的钱办别人的事,其效果必然客观上不讲节约,也不讲效率,有悖于经济规律,制度设计上存在明显缺陷,导致存在的问题:一方面质量差,另一方面花钱多。英国哲学家培根说了一句话,追逐私利的人往往会烧掉大家的房子来煮自己的鸡蛋。
市场规范程度较低。压级压价、垫资施工、拖欠工程款、索取回扣等问题一直是建筑业的顽症,尽管国家对上述诸多问题都进行了大力地防治,但一个统一的、开放的、体系完备的、竞争有序的建筑市场在我国尚未建立。
三、各种承包方式之间利弊分析
为了充分整合資源,规避行业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及弊端,要求探索及推行“总承包”战略势在必行。下面我们来比较分析各种承包方式与“总承包”之间的利弊。
(一)“平行发包”与“总承包”两种模式的比较
发包方式 平行发包 总承包
业主机构 大 小
项目管理专业化 低 高
设计的主导作用 不能发挥 能充分发挥(一个主体)
协调 分离、外部协调 统一管理、内部协调
项目管理经验 一次性 专营,不断积累,经验丰富
项目管理技术 水平低 水平高
进度控制 难 能主动控制
质量控制 各管各的质量 全面控制质量
投资效益 差 好
风险 业主风险大,承包商小 业主风险小,承包商大
业主效果 事繁多,效益差 省时、省钱、省力
简而言之,“平行发包”方式:属于花别人的钱办别人的事,其效果必然客观上不讲节约,也不讲效率,有悖于经济规律,制度设计上存在明显缺陷。 “总承包”方式:属于花自己的钱,办自己的事,一旦总承包中标,通过一次性与总包企业定价,总包企业可单独或与业主共享优化设计、缩短工期、降低造价带来的效益,使得总包企业有动因既讲节约又讲效率。 (二)当前形势下各种承包方式的变化趋势
2006年美国设计与施工协会统计预测
通过此表,能清晰的看出,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传统承包方式比例在不断的降低,CM承包方式基本维持不变,而总承包方式比例在不断增加,说明推行总承包方式是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的。
(三)政策对“总承包”方式的支持
2003年2月,建设部《关于培育发展工程总承包和工程管理企业的指导意见》(建市{2003}30号,具体阐述了推行工程总承包和工程项目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提出了推行的具体措施。
(四)“总承包”方式的优势
1、业主方投资节省,工程性能更有保证
2、能够更有效的缩短工期
3、业主实现目标保障程度清晰而且提高
总承包合同签订后,实现目标的责任交给了总承包。总承包对工程整体功能负责,项目的责任体系完备,责任唯一。
4、极大地减少了业主面对的承包商的数量,减少了业主工程管理事务,这给业主带了很大的方便。
工程建设包含CPC复杂生产过程,需要专业化团队和完整的项目管理体系等,而业主主要任务是运营,为项目建设而临时去组建建设团队,带来的问题多、风险大。
5、业主承担的风险大大降低
一个项目建设期的业主主要风险来自于设计方案的缺陷和变更、招标失误、合同缺陷、材料设备价格波动、设计设备影响施工引起索赔等。实行EPC总承包后,在一个严密的合同框架下,大部分风险不复存在,绝大部分风险发生了转移。
6、EPC總承包可以大幅度提高社会工效
EPC总承包模式是在统一的组织体系和框架下开展专业化运作的管理模式,可以有效的解决设计、采购与施工的脱节问题。
通过上述对比分析,推行总承包方式是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有利于资源的整合利用,大大提高了社会功效,加强了工程建设管理,有利于工程建设工期的控制,保证了工程建设功能。
许多大中型企业将总承包作为重要战略和主要战略,这或许预示着施工环节价值将发生转移——今后纯粹的施工获利润的可能性将日益减小。其实,总承包的核心也是要通过提高效率来改进盈利水平,因此要求企业具有很强的市场资源掌握能力以及对分包单位的管理能力,而企业高层要实现对很大管理幅度的有效监控,就需要企业具有相当的标准化水平。将此战略作为重要战略和主要战略的企业,需要在这方面大力加强。■
作者简介:
张桂勇(1981-),男,贵州兴义人。单位:贵州华电乌江水电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分析目前建筑行业发展形势,简述建筑行业市场容量大,行业高速增长,国际市场发展迅速。分析提出建筑行业当前存在的问题,阐述解决问题的思路,对比分析EPC总承包模式的优势,得出推行EPC总承包模式在当前建筑行业发展趋势下是必要的。
近年来,我国经济增长一直呈高速增长态势。而且,从国家整体经济发展状况来看,我国的工业生产、建筑、零售销售等基本面情况总体保持良好,这意味着中国经济未来几年继续快速增长的潜力很强。据专家预测,截至2010年的未来几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有望超过官方制定的7.5%的目标。
根据我国未来固定资产投资的状况,对未来建筑行业需求总量做出的预测是:到2010年,建筑业总产值(营业额)预计将超过90000亿元,年均增长7%,建筑业增加值将达到15000亿元以上,年均增长8%,占国内生产总值的7%左右。
虽然建筑行业市场容量大,行业高速增长,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是,行业当前仍然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行业存在的客观问题
从建筑业与制造业对比分析,见下表:
行业 建筑业 制造业
产品 单一 标准化
复杂度 超高 低
设计 2D 可视化
样机 无 有
车间 流动 固定
团队 临时 固定
工艺 变化 流水线
方式 现场 模块化
二、行业内部存在的问题
(一)从体制上看来,企业一般管理层级较多。分权经营、分割管理造成了信息传递缓慢,数据失真,导致决策效率降低。
管理水平低下。企业组织结构老化是建筑企业管理水平低下的一个重要原因,尽管已经过多年的改革探索,但目前许多企业依然沿袭着计划经济的组织结构和管理体制,机构重叠,人浮于事的现象依然比较严重。
(二)从运行环节看,目标分散,责任虚置、监控乏力、企业执行力弱导致工作效率难以提高。
我国大多数建筑企业仍采用粗放经营模式,重项目、轻收益、轻管理,再加上管理人才匮乏等原因,致使企业管理水平一直处于较低状态。另外,企业制度的不健全以及工程项目点多面广,客观上增大了企业管理上的难度。
关键性人才匮乏。企业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就是人才的竞争,人力资源是企业价值增值中最具创造性的因素,是否拥有必需的高素质人才是决定企业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从建筑业人才的现状看,一些从业人员因循守旧,已显示出对新经济状态的诸多不适应;企业中大多数管理人员都是技术出身,既懂技术又懂管理的综合性人才严重匮乏;熟练型技工的断档,也成为企业发展的一大障碍。
(三)从手段上看,项目管理体系还不完善、没精细化,管理漏洞多且大,信息化支持差距大,风险控制能力相对较弱等。
信用体系尚未建立。由于我国当前正处于建设高峰时期,建筑市场发育尚不完善,体制和机制还未完全理顺,综合执法体系有待强化,市场主体缺乏信用意识、履约意识较为薄弱,加上建筑市场供求失衡等等原因,致使建筑市场信用体系建设明显滞后。
资金运作和融资能力亟待加强。无论是从企业承接项目,还是从企业发展来讲,资金运作和融资能力都是建筑业成功经营的关键因素。就某个项目来说,建筑企业项目承接后往往需要投入巨大的流动资金,资金实力和融资能力是制约企业做大的一个重要“瓶颈”。
风险控制能力相对较弱。建筑企业工程项目规模较大,周期较长,投资量巨大,可产生风险的因素数量多且种类繁杂,而且风险损失的严重性——不但会造成财产损失,更会影响企业声誉。这就要求企业具有相当的风险预警机制和风险控制能力。但由于决策机制及信用体系等诸多方面的原因,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建筑企业的风险控制能力还相对较弱。
平行发包方式带来的弊端。目前,建筑业仍然以传统的平行发包模式为主(见表二),属于花别人的钱办别人的事,其效果必然客观上不讲节约,也不讲效率,有悖于经济规律,制度设计上存在明显缺陷,导致存在的问题:一方面质量差,另一方面花钱多。英国哲学家培根说了一句话,追逐私利的人往往会烧掉大家的房子来煮自己的鸡蛋。
市场规范程度较低。压级压价、垫资施工、拖欠工程款、索取回扣等问题一直是建筑业的顽症,尽管国家对上述诸多问题都进行了大力地防治,但一个统一的、开放的、体系完备的、竞争有序的建筑市场在我国尚未建立。
三、各种承包方式之间利弊分析
为了充分整合資源,规避行业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及弊端,要求探索及推行“总承包”战略势在必行。下面我们来比较分析各种承包方式与“总承包”之间的利弊。
(一)“平行发包”与“总承包”两种模式的比较
发包方式 平行发包 总承包
业主机构 大 小
项目管理专业化 低 高
设计的主导作用 不能发挥 能充分发挥(一个主体)
协调 分离、外部协调 统一管理、内部协调
项目管理经验 一次性 专营,不断积累,经验丰富
项目管理技术 水平低 水平高
进度控制 难 能主动控制
质量控制 各管各的质量 全面控制质量
投资效益 差 好
风险 业主风险大,承包商小 业主风险小,承包商大
业主效果 事繁多,效益差 省时、省钱、省力
简而言之,“平行发包”方式:属于花别人的钱办别人的事,其效果必然客观上不讲节约,也不讲效率,有悖于经济规律,制度设计上存在明显缺陷。 “总承包”方式:属于花自己的钱,办自己的事,一旦总承包中标,通过一次性与总包企业定价,总包企业可单独或与业主共享优化设计、缩短工期、降低造价带来的效益,使得总包企业有动因既讲节约又讲效率。 (二)当前形势下各种承包方式的变化趋势
2006年美国设计与施工协会统计预测
通过此表,能清晰的看出,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传统承包方式比例在不断的降低,CM承包方式基本维持不变,而总承包方式比例在不断增加,说明推行总承包方式是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的。
(三)政策对“总承包”方式的支持
2003年2月,建设部《关于培育发展工程总承包和工程管理企业的指导意见》(建市{2003}30号,具体阐述了推行工程总承包和工程项目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提出了推行的具体措施。
(四)“总承包”方式的优势
1、业主方投资节省,工程性能更有保证
2、能够更有效的缩短工期
3、业主实现目标保障程度清晰而且提高
总承包合同签订后,实现目标的责任交给了总承包。总承包对工程整体功能负责,项目的责任体系完备,责任唯一。
4、极大地减少了业主面对的承包商的数量,减少了业主工程管理事务,这给业主带了很大的方便。
工程建设包含CPC复杂生产过程,需要专业化团队和完整的项目管理体系等,而业主主要任务是运营,为项目建设而临时去组建建设团队,带来的问题多、风险大。
5、业主承担的风险大大降低
一个项目建设期的业主主要风险来自于设计方案的缺陷和变更、招标失误、合同缺陷、材料设备价格波动、设计设备影响施工引起索赔等。实行EPC总承包后,在一个严密的合同框架下,大部分风险不复存在,绝大部分风险发生了转移。
6、EPC總承包可以大幅度提高社会工效
EPC总承包模式是在统一的组织体系和框架下开展专业化运作的管理模式,可以有效的解决设计、采购与施工的脱节问题。
通过上述对比分析,推行总承包方式是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有利于资源的整合利用,大大提高了社会功效,加强了工程建设管理,有利于工程建设工期的控制,保证了工程建设功能。
许多大中型企业将总承包作为重要战略和主要战略,这或许预示着施工环节价值将发生转移——今后纯粹的施工获利润的可能性将日益减小。其实,总承包的核心也是要通过提高效率来改进盈利水平,因此要求企业具有很强的市场资源掌握能力以及对分包单位的管理能力,而企业高层要实现对很大管理幅度的有效监控,就需要企业具有相当的标准化水平。将此战略作为重要战略和主要战略的企业,需要在这方面大力加强。■
作者简介:
张桂勇(1981-),男,贵州兴义人。单位:贵州华电乌江水电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