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國约有一亿糖尿病患者,那些被他们带回家注射的针头,使用过后都去哪儿了?当胡源发现这些在医院被谨慎处理的医疗废物却被当作生活垃圾随意丢弃时,他的内心再也无法平静。
针头到底应该去哪里
胡源是无锡市中医院内分泌科的一名医生,面对糖尿病患者是他的日常。
2014年6月的一天,胡源像往常一样接待陆陆续续的患者。“刘大爷,这个每次打一支,记得定期来复查。”他对一些病人已经很熟悉,但每次都不忘反复叮嘱。“小伙子态度可好了……”刘大爷不禁向旁边的患者夸赞道。“等等,刘大爷,您忘了拿针头了!”胡源见老人转身就走连忙招呼。“你看我这记性。”刘大爷边拍脑门边接过针头。“大爷,这针头每次用完您都怎么处理啊?”胡源随口问道。“扔垃圾筒里,这东西用完也没啥用了。”刘大爷这么一说,胡源后背发凉。他知道这些长度不足一厘米的医用锐器,可能正携带着肉眼看不到的病原体。“你们也都扔垃圾堆里吗?”胡源又问其他病号。结果所有人都说将废弃针头和生活垃圾一起处理。没想到这些在医院被谨慎收集、处理、焚烧的废弃针头,在院外却难以被约束,胡源莫名感觉到未来将面临的危机。
胡源根据有关部门的数据得知,全国18岁及以上人群糖尿病患病率为9.7%,患病人数近1亿。这意味着,每年数以亿计的采血针和胰岛素注射针头存在随意丢弃的风险。
“我国的《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对于在医疗机构产生的医疗废弃物处理有着严格的规定,可当危险废物产生地点为家庭,执行者是患者时,就没有了约束力。”胡源意识到乱扔针头的背后隐藏着巨大的管理盲区。
“患者只能从医疗机构和药店厂商那里获得这些法律常识和医学常识。”胡源找到一家医药公司的代表李巍,向他询问:“你们卖给患者针头时,有没有说明一下针头的处理方式?”李巍说:“药店厂商只管卖药卖针,哪里会给自己多找麻烦?”原来谁都知道危害,却都心照不宣地回避了这个问题。
胡源又到无锡市第三人民医院进行调查,内分泌科主任华文进坦言:“我做了33年的内分泌科医生,每天忙着研究如何更精细地‘控糖’,如何有效地注射胰岛素,怎样减轻注射的疼痛。无论是前端的医学技术发展,还是中端的注射手段改进,我所在的内分泌科都未曾缺席,唯独没有关心过患者对废弃针头的处理。”的确,在医疗机构,需要烦恼的事情太多,而废弃针头似乎是不值一提的存在。
胡源向主任朱丽华提出同样的问题,朱丽华说:“生活方式的改变,让糖尿病患者人数爆发式增长。废弃针头的去向确实是个大问题。”朱丽华很清楚,随意弃置的带血针头可能造成怎样的灾难。终日和垃圾打交道的环卫工人和拾荒者往往只有手套防身,翻找垃圾时一不小心就可能刺伤手指。一旦针头携带病原体,就有了传播的可能。即使不被刺伤,针头附着的细菌也远超过一般家用废弃物。“一旦患上传染病,一个家庭就会背上沉重的经济和精神负担。”朱丽华不无忧虑地叹息。“我国目前还没有关于针刺伤的研究,而很多清洁工都曾被针头刺伤过。”胡源将调查结果向主任反映。
自掏腰包购置锐器盒
经过调查研究,胡源决定自费购置收集废弃针头专用的锐器盒,免费发放给糖尿病患者,并指导他们将废弃针头交回医院。朱丽华同意他在科室“大干一场”。
几个月后,胡源发现锐器盒没有发出多少,更收不回来。于是,他向病房里的50个糖尿病患者发放调查问卷,想弄明白原因。当看到问卷结果时,他傻眼了。“太麻烦了!”“针头随便扔就行了!”“这么多年都是直接扔垃圾桶里,没有什么问题啊!”50个病人里,只有1个人能做到回收废弃针头。
胡源没有灰心,决定采用“以旧换新”的方法,病人攒满一个锐器盒的废弃针头,便可以交换一盒注射使用的新针头。这个方法很有效果,很多人奔着新针头而来。但是,没过多久,不满的声音又传来。“我交了那么多针头,怎么只送一小盒新针头,你们未免太抠了!”“你们收废弃针头肯定有利可图,不然怎么可能好心还送我们新针头?”“你们是不是收回去随便消个毒,又拿来给我们用了?”胡源很伤心,自己明明在做好事,为什么会被误解?
“锐器盒其实并非完全不受欢迎。总有那么一两个病人来复诊时会讨要新的锐器盒,还有腿脚不便的老人命令儿女来要。”护士长朱丽萍对胡源说。作为一个每天都可能被针头扎伤的护士,她非常支持推出锐器盒。“主要是让患者知道乱扔针头的危害,引起他们的‘同理心’”。她把这些思考写进了科室对糖尿病患者教育的章程。“宣传的事就交给您了!”胡源得到同事的支持,又充满了信心。
“随意弃置的针头连家人都可能误伤,何况那些在垃圾堆里翻拣讨生活的人?”“他们和你我都一样,是活生生的人,染上那些疾病他们该如何生活?”每一位需要在家注射胰岛素的病患都被护士拉着思考同一个问题。越来越多的患者明白,锐器盒的意义不只是为了环保,而是保护自己和他人。
看到锐器盒被领走的速度变快了,胡源有了更大的想法:是不是可以在全国各大医院铺开,让更多人接受这一理念?胡源抱着一堆锐器盒,开始奔走在各大医院。他拉着医护人员讲道理,一次不行,就去两次,直到对方同意。为说服一家医院,他牺牲所有休息时间,来回跑上十几趟。“看起来有点儿傻,却是真正的达则兼济天下。”很多人被他的精神感动。
苏州市中医医院是最早响应的医院之一,医生黄菲经常对病人说:“你们一定不要随便乱扔针头,这是在做善事。放心带回来换,不用你们出钱。”“黄医生你怎么会想到这一点的,真好啊。”越来越多的患者响应这一举措。这家医院目前锐器盒的回收率接近90%,年回收针头近4万个。
渐渐地,无锡市第一人民医院、第二人民医院、第三人民医院以及无锡市所有三甲医院内分泌科都选择加入。
“小盒大爱”推动社会公益
胡源为此发起了公益组织“爱未来”,医药公司的李巍和他一起成为创始人。同事、亲友、患者、大学生志愿者纷纷加入进来。“爱未来”通过募捐筹款来购买锐器盒。越来越多的医院主动找上门来,甚至有医院愿意自行承担购买锐器盒的费用。
胡源最烦恼的是如何进一步提高锐器盒的回收率,特别是让病人家属也能提高认识。机缘巧合,锐器盒的项目到了江南大学设计学院和西交利物浦大学工业设计学院的课堂上。“让我来帮你,我正发愁这群成长在优越环境的学生无法体会设计者的社会责任呢!”西交利物浦大学讲师黄淑君让学生用自己的设计才华帮助胡源。江南大学副教授肖东娟也把锐器盒放进了教案,领着学生研究“如何更好地生活”。
江南大学的颜晨曦看到一群罹患I型糖尿病的孩子穿着病号服,站得歪歪扭扭。“他们最大的不过14岁,最小的8岁,这种多发生在儿童和青少年身上的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非常痛苦。”听着护士的讲述,他的眼睛湿润了。他找到了自己要做的事,设计了一个玩具人体模型,供孩子学习打针使用。他还配套设计了一款小程序,家长可以定位孩子每天的注射位置,一旦孩子自我注射完成,家长点击确认,小程序就会给予孩子奖励。文身贴就是一种奖品,一圈一圈覆盖在皮肤上,最后会连成一个徽章的模样,盖住那些密密麻麻的针孔。
胡源没想到这场跨界的参与最后会留下很多设计成品。糖尿病人专用旅行包,所有可能用到的工具都能囊括,方便整理也不易丢失小件。重新包装设计的锐器盒,简明的卡通形象和文字,对常人更具吸引力。从一个针头起步的小小设想走到今天这一步,推动胡源继续向前的力量越来越多。
如今,锐器盒已被发放到长三角14家三级甲等医院和数不清的一二级医院里,至少从垃圾堆里“抢”回了50万个废弃针头。“相较每年使用量上亿的采血针和胰岛素注射针,50万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分子。”胡源更希望政府相关部门重视针头问题,从政策层面厘清相关责任。到那时,“爱未来”就能腾出手,去发现和尝试新的项目。 责编/昕莉
针头到底应该去哪里
胡源是无锡市中医院内分泌科的一名医生,面对糖尿病患者是他的日常。
2014年6月的一天,胡源像往常一样接待陆陆续续的患者。“刘大爷,这个每次打一支,记得定期来复查。”他对一些病人已经很熟悉,但每次都不忘反复叮嘱。“小伙子态度可好了……”刘大爷不禁向旁边的患者夸赞道。“等等,刘大爷,您忘了拿针头了!”胡源见老人转身就走连忙招呼。“你看我这记性。”刘大爷边拍脑门边接过针头。“大爷,这针头每次用完您都怎么处理啊?”胡源随口问道。“扔垃圾筒里,这东西用完也没啥用了。”刘大爷这么一说,胡源后背发凉。他知道这些长度不足一厘米的医用锐器,可能正携带着肉眼看不到的病原体。“你们也都扔垃圾堆里吗?”胡源又问其他病号。结果所有人都说将废弃针头和生活垃圾一起处理。没想到这些在医院被谨慎收集、处理、焚烧的废弃针头,在院外却难以被约束,胡源莫名感觉到未来将面临的危机。
胡源根据有关部门的数据得知,全国18岁及以上人群糖尿病患病率为9.7%,患病人数近1亿。这意味着,每年数以亿计的采血针和胰岛素注射针头存在随意丢弃的风险。
“我国的《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对于在医疗机构产生的医疗废弃物处理有着严格的规定,可当危险废物产生地点为家庭,执行者是患者时,就没有了约束力。”胡源意识到乱扔针头的背后隐藏着巨大的管理盲区。
“患者只能从医疗机构和药店厂商那里获得这些法律常识和医学常识。”胡源找到一家医药公司的代表李巍,向他询问:“你们卖给患者针头时,有没有说明一下针头的处理方式?”李巍说:“药店厂商只管卖药卖针,哪里会给自己多找麻烦?”原来谁都知道危害,却都心照不宣地回避了这个问题。
胡源又到无锡市第三人民医院进行调查,内分泌科主任华文进坦言:“我做了33年的内分泌科医生,每天忙着研究如何更精细地‘控糖’,如何有效地注射胰岛素,怎样减轻注射的疼痛。无论是前端的医学技术发展,还是中端的注射手段改进,我所在的内分泌科都未曾缺席,唯独没有关心过患者对废弃针头的处理。”的确,在医疗机构,需要烦恼的事情太多,而废弃针头似乎是不值一提的存在。
胡源向主任朱丽华提出同样的问题,朱丽华说:“生活方式的改变,让糖尿病患者人数爆发式增长。废弃针头的去向确实是个大问题。”朱丽华很清楚,随意弃置的带血针头可能造成怎样的灾难。终日和垃圾打交道的环卫工人和拾荒者往往只有手套防身,翻找垃圾时一不小心就可能刺伤手指。一旦针头携带病原体,就有了传播的可能。即使不被刺伤,针头附着的细菌也远超过一般家用废弃物。“一旦患上传染病,一个家庭就会背上沉重的经济和精神负担。”朱丽华不无忧虑地叹息。“我国目前还没有关于针刺伤的研究,而很多清洁工都曾被针头刺伤过。”胡源将调查结果向主任反映。
自掏腰包购置锐器盒
经过调查研究,胡源决定自费购置收集废弃针头专用的锐器盒,免费发放给糖尿病患者,并指导他们将废弃针头交回医院。朱丽华同意他在科室“大干一场”。
几个月后,胡源发现锐器盒没有发出多少,更收不回来。于是,他向病房里的50个糖尿病患者发放调查问卷,想弄明白原因。当看到问卷结果时,他傻眼了。“太麻烦了!”“针头随便扔就行了!”“这么多年都是直接扔垃圾桶里,没有什么问题啊!”50个病人里,只有1个人能做到回收废弃针头。
胡源没有灰心,决定采用“以旧换新”的方法,病人攒满一个锐器盒的废弃针头,便可以交换一盒注射使用的新针头。这个方法很有效果,很多人奔着新针头而来。但是,没过多久,不满的声音又传来。“我交了那么多针头,怎么只送一小盒新针头,你们未免太抠了!”“你们收废弃针头肯定有利可图,不然怎么可能好心还送我们新针头?”“你们是不是收回去随便消个毒,又拿来给我们用了?”胡源很伤心,自己明明在做好事,为什么会被误解?
“锐器盒其实并非完全不受欢迎。总有那么一两个病人来复诊时会讨要新的锐器盒,还有腿脚不便的老人命令儿女来要。”护士长朱丽萍对胡源说。作为一个每天都可能被针头扎伤的护士,她非常支持推出锐器盒。“主要是让患者知道乱扔针头的危害,引起他们的‘同理心’”。她把这些思考写进了科室对糖尿病患者教育的章程。“宣传的事就交给您了!”胡源得到同事的支持,又充满了信心。
“随意弃置的针头连家人都可能误伤,何况那些在垃圾堆里翻拣讨生活的人?”“他们和你我都一样,是活生生的人,染上那些疾病他们该如何生活?”每一位需要在家注射胰岛素的病患都被护士拉着思考同一个问题。越来越多的患者明白,锐器盒的意义不只是为了环保,而是保护自己和他人。
看到锐器盒被领走的速度变快了,胡源有了更大的想法:是不是可以在全国各大医院铺开,让更多人接受这一理念?胡源抱着一堆锐器盒,开始奔走在各大医院。他拉着医护人员讲道理,一次不行,就去两次,直到对方同意。为说服一家医院,他牺牲所有休息时间,来回跑上十几趟。“看起来有点儿傻,却是真正的达则兼济天下。”很多人被他的精神感动。
苏州市中医医院是最早响应的医院之一,医生黄菲经常对病人说:“你们一定不要随便乱扔针头,这是在做善事。放心带回来换,不用你们出钱。”“黄医生你怎么会想到这一点的,真好啊。”越来越多的患者响应这一举措。这家医院目前锐器盒的回收率接近90%,年回收针头近4万个。
渐渐地,无锡市第一人民医院、第二人民医院、第三人民医院以及无锡市所有三甲医院内分泌科都选择加入。
“小盒大爱”推动社会公益
胡源为此发起了公益组织“爱未来”,医药公司的李巍和他一起成为创始人。同事、亲友、患者、大学生志愿者纷纷加入进来。“爱未来”通过募捐筹款来购买锐器盒。越来越多的医院主动找上门来,甚至有医院愿意自行承担购买锐器盒的费用。
胡源最烦恼的是如何进一步提高锐器盒的回收率,特别是让病人家属也能提高认识。机缘巧合,锐器盒的项目到了江南大学设计学院和西交利物浦大学工业设计学院的课堂上。“让我来帮你,我正发愁这群成长在优越环境的学生无法体会设计者的社会责任呢!”西交利物浦大学讲师黄淑君让学生用自己的设计才华帮助胡源。江南大学副教授肖东娟也把锐器盒放进了教案,领着学生研究“如何更好地生活”。
江南大学的颜晨曦看到一群罹患I型糖尿病的孩子穿着病号服,站得歪歪扭扭。“他们最大的不过14岁,最小的8岁,这种多发生在儿童和青少年身上的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非常痛苦。”听着护士的讲述,他的眼睛湿润了。他找到了自己要做的事,设计了一个玩具人体模型,供孩子学习打针使用。他还配套设计了一款小程序,家长可以定位孩子每天的注射位置,一旦孩子自我注射完成,家长点击确认,小程序就会给予孩子奖励。文身贴就是一种奖品,一圈一圈覆盖在皮肤上,最后会连成一个徽章的模样,盖住那些密密麻麻的针孔。
胡源没想到这场跨界的参与最后会留下很多设计成品。糖尿病人专用旅行包,所有可能用到的工具都能囊括,方便整理也不易丢失小件。重新包装设计的锐器盒,简明的卡通形象和文字,对常人更具吸引力。从一个针头起步的小小设想走到今天这一步,推动胡源继续向前的力量越来越多。
如今,锐器盒已被发放到长三角14家三级甲等医院和数不清的一二级医院里,至少从垃圾堆里“抢”回了50万个废弃针头。“相较每年使用量上亿的采血针和胰岛素注射针,50万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分子。”胡源更希望政府相关部门重视针头问题,从政策层面厘清相关责任。到那时,“爱未来”就能腾出手,去发现和尝试新的项目。 责编/昕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