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舞风靡世界的青春舞步

来源 :海峡摄影时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ddxf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街舞从西方起源,在全球文化交融的大背景下,迅速风靡全球,为各国青年人所喜爱。在各种肆意挥洒,酷炫十足的舞蹈动作中,人们看到最多的是笑脸,年轻人在舞动中青春飞扬,往往年轻的小伙们在完成一套高难度街舞动作后都会露出真心的微笑,配合其他爱好者的尖叫与掌声,其实这段“青春之舞”才是最美的。
  街舞是起源于美国,基于不同的街头文化或音乐风格而产生的多个不同种类的舞蹈的统称,最早的街舞舞种为Locking,起源于上世纪60年代,是美国黑人城市贫民的舞蹈,到了上世界70年代它被归纳为嘻哈文化(Hip-Hop Culture)的一部分,具有较强的表演性,参与性和竞争性。
  街舞动作是由各种走、跑、跳组合而成,并通过头、颈、肩、上肢、躯干等关节的屈伸、转动、绕环、摆振、波浪形扭动等连贯组合而成的,各个动作都有其特定的健身效果,既注意了上肢与下肢、腹部与背部、头部与躯干动作的协调,又注意了组成各环节各部分独立运动。街舞需从上世纪80年代传入中国,并逐渐作为健身活动传播开来。
  1992年初期,出现了一种“原地性的HIP-HOP”,它没有那些大幅度的动作和脚步移动,更没有霹雳舞中那些在地上类似体操的动作。它的独有风格在于注重身体的协调性,重视身体上半身的律动及增加了许多头部、手部的动作。我们在迈克·杰克逊、玛丽亚·凯利、后街男孩的MTV中都可看到这种新风格的舞蹈。
  跳街舞使人注意力集中,能培养一个人的意志力,也可使大脑想念力,创造力发挥到极致。街舞的动作优美随意,最吸引人之处是以全身的活力带来热情澎湃的感觉,经常练习还可增强全身协调性。街舞属一种中低强度的有氧运动,有一定的瘦身功效,一个小时运动后消耗全身脂肪的作用。不可忽视哦!韩国人能把街舞当成国家三大经典舞蹈之一,是因为能让孩子们从小做一个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做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中国青少年最早接触街舞,始自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电影《霹雳舞》,当时的霹雳舞(Break Dance)就是Breaking的前身。随着中国青少年对街舞理解的深入,他们逐步回归街舞的本源,以中国青少年自己的眼光和特点来实践街舞。
  除了早期的霹雳舞,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全国各地青少年就已经开始习练街舞。北京、上海、广州因为资讯发达,街舞开展比较早;河南郑州由于中原武术文化与街舞关系密切,Breaking舞蹈也起步较早。经过多年发展,全国各地都有练习街舞的青少年,在各个城市的街头广场都可以看到他们扎堆训练的身影。他们还经常组织小型的比赛(Battle,碴舞、拼舞),功夫最好的舞者能够赢得众多青少年的推崇。
  青少年对街舞的热情引发了从文化艺术到商业广告对街舞的大量应用。我们看到,在许多知名艺人,如周杰伦、陈小春、萧亚轩、温岚的音乐录影带中,街舞少年的英姿频频出现。耐克、李宁、第五季、汇源、金蒂、诺基亚等品牌的商业广告业使用了街舞造型,频频轰炸年轻消费者的视觉。2003年初,北京人民大会堂上演的舞剧《巴黎圣母院》中,应用了大量街舞动作,形成独特的文化风景。
  随着全民健身运动的兴起,街舞作为健身运动的一种也进入了各大城市的健身中心。许多舞蹈、戏曲、杂技的专业从业者也开始练习街舞,街舞在各个艺术院校中广为传播。在大学校园中,许多舞蹈社团也组织起来练习街舞;中学生利用课余时间从事街舞活动则更为普遍,他们在各大城市的居民社区中形成了青少年所特有的社区文化。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在几年前就开设了节目,中央3套《舞蹈世界》在2003年春节前也播出了关于街舞的专题节目。作为一种为青少年所喜爱的文化体育活动,街舞在全国各地已经广泛传播开来。
其他文献
南非莫塞尔湾,一条好奇的大白鲨破水而出,吓坏了与之面面相觑的鲨笼潜水者。英国摄影师戴尔·莫里斯记录下了这惊心动魄的一幕。他说:“大白鲨十分狡猾,会让人们误以为它已经游走。当我们在船上看不到它时,它却突然从另一方向冒出来,跟我们来个近距离接触。”
期刊
昔日“天字第一”的百年老字号,如今能传承下来的已为数不多,且大多苦心经营。但是开创者与继承者所传递的那份“真”与“诚”,却是历史长河淘不掉的珍宝。  俗话说得好,行行出状元,“福剪”的状元就是百年老铺“郑兴利剪刀店”的第三代传人,已经80多岁的郑德官老人。制剪手艺还得追溯到郑老的家乡——晋安区鼓山镇后屿乡,乡里最多时有50多户人家从事剪刀的制作,郑老的祖父郑应梅一直在剪刀的锋利上下功夫,经过他们的
期刊
琢玉,只能磨雕,不能增添,从头到尾用的都是减法,遗憾无可弥补。琢玉的师傅,就是用减法,做一道答案无穷大的加法。  勾样、粗雕、细刻、抛光、清洗,一切有条不紊。在福州市安泰河边的朱紫坊里,一名年过半百的老人,戴着老花眼镜,或许是生活的重担让他的脸上写满了沧桑,他每天在自家门前,摆着个简易的作业台,默默地坐在那儿琢磨各式各样的小玉石。  他的这个露天“小店店招”为“伡玉”(又称玉雕)。街坊都说,由于是
期刊
美国犹他州布莱斯峡谷国家公园的“华尔街”,拥有属于自己的“摩天楼”——黄松,它生长于美国南部广大地区,树干拥有美观漂亮的自然纹理,木理纹路独特且优美。“华尔街”是岩层中的一条巨大裂缝,因水流冻结膨胀形成,深度可达到60米。
期刊
“磨剪子嘞,戗菜刀。”过去时常回荡在老街旧巷的吆喝声,经典得令人无法忘怀。但如今,这一古老的行当正一步步被现代化所淹没,而这些传统的民间手工艺行当,也已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  在福州法海路花园弄的一条小巷里,有一家专门磨剪刀的百年剪刀店。60岁的潘师傅,在这里磨了40年的剪刀。从哥哥手中接过这家剪刀店,潘依伯便把家安在了这里。  与我们熟知的流动磨剪人和磨刀人不同,潘师傅这家本土“老字号”磨剪店
期刊
匿名街头艺术家DALeast来自中国,他的工作便是周游世界,然后在各地的墙壁上留下他的作品。他的作品遍布全球几大洲,看起来这些作品非常有立体感,图案全部由金属碎片构成,这些街头涂鸦着实令国外的同行惊叹不已!  许多街头艺术家都是这个星球上最为神秘的“物种”,我们很难在光天化日之下看到他们,或者说除了他们的作品我们几乎对其本人一无所知。DALeast,神秘华裔匿名街头涂鸦艺术家,1984年出生于湖北
期刊
“拨浪鼓儿风车转,琉璃咯嘣吹糖人”,每当看起晶莹剔透的糖人,总是会唤起尘封已久的童年记忆,那一份淡忘已久的欢乐与惊喜。  吹糖人,顾名思义,就是以糖为材料,制作出人物、动物、花草等各种造型,是一种很有特色的民间文化形态。  “吹糖人最早源自北京一带,吹糖艺人肩挑担子,走街串巷,糖人卖给小孩解馋,赚点养家糊口钱。”糖人老师傅齐振义说,现在会吹糖人手艺的人已越来越少,吹糖人已演变成一种民间工艺。齐师傅
期刊
十多年前,随着HIP-HOP热潮的涌入,作为街头文化的一部分,涂鸦开始出现在北京、上海、广州这样的大城市里。那时候的涂鸦,是令城市管理者头疼的“小广告”,而随着城市的发展,涂鸦也逐渐艺术化和商业化,它不仅见证着中国城市的变迁,也在成为城市建筑中一道新风景。  涂鸦起源于上世纪,住在美国华盛顿的一个送货小子德米特里,以一种最简单的方式达到了表现自己的目的。他随处涂写自己的绰号“Taki183”,这个
期刊
“嘭”地一声响,所有的小伙伴都围过来争抢香甜可口的爆米花。这是上世纪70年代到上世纪90年代街头巷尾爆米花时的场景。随着时代的变迁,这种传统手工制作爆米花的方式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  一个连接着鼓风机、燃烧正旺的小火炉,上面架上一台被熏得黑乎乎的葫芦状爆米花机,五六分钟后打开黑“葫芦”门,只听“嘭”一声响,一股热气过后,一大堆白花花的爆米花就从“葫芦”中蹦出,香气扑鼻……现场做爆米花的镜头成了市
期刊
在台湾的台中市,有一个退伍老兵居住的眷村因为遍布七彩“涂鸦”而被称为“彩虹眷村”,成为当地的热门景点,创作这些画作的是被人们昵称为“彩虹爷爷”的老兵黄永阜。2008年,时年86岁的黄永阜开始在房前屋后涂涂抹抹,排解乡愁。没多久,村内巷弄的地面、墙壁、门窗被他笔下色彩艳丽、俏皮夸张的彩虹、花朵、动物、名人肖像等画作铺满,原本破旧阴暗的眷村变成了一个五彩缤纷的童话世界。  当年大批国民党军队跟随国民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