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友”别怕打胰岛素

来源 :大众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lamm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许多糖尿病人一提起打胰岛素就“谈虎色变”,害怕“打上胰岛素会成瘾,再也不能撤下来,使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转变成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1型糖尿病)”,甚至有的患者因糖尿病导致了严重的并发症也依然硬挺着。由于惧怕打胰岛素,使糖尿病并发症例如心肌梗塞、脑卒中、眼失明、肾功能衰竭、肢端坏疽等发病率显著升高,甚至引起早亡或致残,给病人和家庭带来极大的痛苦以及巨大的经济损失。
  其实,这是对胰岛素的了解不够。糖尿病患者打不打胰岛素,主要根据临床病情需要来定。打胰岛素不会使2型转变为1型糖尿病,即便是有患者打了胰岛素后撤不下来了,这不是打胰岛素的结果,而是病情所致。
  以下简要介绍胰岛素的作用、适应症、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胰岛素:人体必需的生理激素
  
  胰岛素是由胰岛组织分泌的一种人体必需的生理激素,是机体内最主要的降糖激素。它能够促进血液中的葡萄糖进入肌肉和脂肪组织而被利用,促进葡萄糖变为糖原储存起来,同时又抑制肝、肾等器官内的糖原分解为葡萄糖,从而使血糖维持在正常范围内。如果胰岛素相对或绝对分泌不足,就会导致血糖升高,甚至引起糖尿病。
  
  胰岛素的好处
  
  注射胰岛素的好处至少有三点:
  一是能使患者的病情得到最好的控制,使血糖、蛋白质、脂肪,以及酸碱代谢维持平衡,防止或延缓糖尿病急、慢性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使患者保持良好的体力,维持正常的生活与工作;
  二是对肾、肝、消化道等器官影响最小、毒副作用最低;
  第三是比口服降糖药物美价廉,尤其是注射国产胰岛素费用更低。
  
  胰岛素的适应症
  
  1型糖尿病患者必须使用胰岛素,否则就非常容易发生酮症酸中毒甚至死亡,因此打胰岛素就是维持生命。
  2型糖尿病患者在西方国家使用胰岛素超过50%,而中国不足10%。有学者认为:一个国家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人注射胰岛素的比例反映这个国家糖尿病的治疗水平。目前专家学者公认,当2型糖尿病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该使用胰岛素。
  (1)持续高血糖:口服降糖药,血糖长期不能控制在理想范围内,即空腹血糖>140mg/dl、餐后血糖>200mg/dl、糖化血红蛋白>8%。久而久之,就容易发生慢性并发症;
  (2)急性并发症:2型糖尿病常常出现较重的急性并发症,如各种感染(肺结核、尿路感染等),酮症酸中毒、高渗性非酮症昏迷;
  (3)慢性并发症:如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早期肾病,为避免失明或尿毒症的发生,必须注射胰岛素;
  (4)心肌梗塞、脑卒中,外伤或手术前,妊娠糖尿病或糖尿病妊娠,为使婴儿平安生长发育,应使用胰岛素。
  
  胰岛素的种类
  
  目前胰岛素多按作用的时间、来源及纯度分类。
  
  1.按时间分类
  按胰岛素开始发挥作用、高峰及效力持续的时间分三类。
  (1)短效类:也叫正规胰岛素,不含鱼精蛋白,外观澄清透明,可供皮下、肌肉或静脉注射。作用起效时间0.5~1小时,2~4小时达高峰,持续5~7小时;
  (2)中效类:胰岛素与鱼精蛋白的比例为1:1,故外观呈毛玻璃样,可单独或与短效类合用。皮下注射后2~4小时起作用,高峰时间8~12小时,持续时间达18~24小时,不能静脉注射;
  (3)长效类:胰岛素与鱼精蛋白比例为1:1.5~2,含多量鱼精蛋白,外观不透明。起效时间4~6小时,高峰16~24小时,效力持续24~36小时,只能做皮下注射。
  
  2.按来源分类
  可分为牛、猪和人胰岛素三类
  (1)牛胰岛素:自牛胰腺提取出,有3个氨基酸与人胰岛素不一样,故疗效稍差,易发生过敏或胰岛素抵抗;
  (2)猪胰岛素:从猪胰腺提取,仅有一个氨基酸与人胰岛素有别,疗效较高,抗原性较低,是我国的主要产品;
  (3)人胰岛素:人工合成,把猪胰岛素中与人胰岛素不同的氨基酸置换成与人胰岛素一样的氨基酸,或利用基因重组技术人工合成。疗效高、抗原低。目前我国还不能生产,进口产品有丹麦的诺和灵和美国的优泌淋。
  
  3.按纯度分类
  纯度从低到高分三类:
  (1)普通胰岛素:含胰岛素原等杂质较多,易产生抗体,疗效较差,易发生过敏反应;
  (2)单峰胰岛素:为普通胰岛素经过纯化的产物,胰岛素原明显减少;
  (3)单组分胰岛素:是将单峰胰岛素再进一步加工纯化,其胰岛素含量超过99%。
  
  胰岛素起始用量
  
  正常人每天分泌胰岛素约40u,一般来说,初始剂量不应大于正常人的需要量。一般原则是:早餐前剂量最大,晚餐前次之,午餐前再次之,睡前剂量是最小的。
  
  初始剂量的计算方法:
  1.按尿糖定量。每个尿糖“ ”可使用胰岛素2~3u,在上一顿餐前20~30分钟皮下注射。如午餐前尿糖“ ”,早饭前应注射胰岛素6~9u;
  2.按血糖计算。计算公式是(血糖mg-100)×公斤体重×6÷2000,得数为全日胰岛素的用量。分三次餐前20~30分钟皮下注射;
  3.按磺脲类药折算。每片磺脲类降糖药约折合胰岛素5u,如早餐前服优降糖2.5mg,可改为5u胰岛素。
  4.凭经验估算。先在三餐前打8、4、6或(10、6、8)个单位胰岛素,以后再根据血糖水平进一步调整。
  
  胰岛素剂量调整
  
  注射胰岛素需要调整剂量,须注意以下几点:
  1.核定饮食及运动量:根据患者的年龄、身高、体重以及劳动强度,计算出饮食重量,恪守执行;每日参加有氧运动,定时定量。合理饮食、坚持运动可以降低血糖。如果饮食、运动不规律,会导致血糖高低不稳。
  2.根据尿糖定量调整:通常按每个尿糖“ ”可以加减2u胰岛素,一天加减不超过8u。
  3.注射次数的调整:开始使用胰岛素时应先用短效多次注射方法(一日3
其他文献
提高校车质量固然重要,但校车行驶所需要的安全环境更加重要。如果对生命有足够敬畏,交警就应当指挥疏导让校车先行;如果对孩子足够珍视,大量的社会车辆就应该对校车进行避让。  一些救护车、消防车面临的现实境遇表明,如果没有对孩子、对生命的敬畏,不要说超载、抢道、疲劳驾驶、非法改装等不安全因素难以制止,就连法律赋予的“特权”亦难以落实。在人们期待中走来的校车“最高路权”,会不会遭遇现实中的“冷遇”和“无视
1914年,印第安纳州里士满的韦恩·沃克斯公司把儿童座椅装到早期的汽车底盘上,这种卡车在乡间非常普遍,另有他用时可以拆卸上面的木质儿童座椅。在1927年前后,韦恩·沃克斯公司和其他公司开始生产全金属车厢,固定在卡车底盘上,这种车型被称为“校车”。  1939年,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教授Cyr博士在纽约市召集了一个校车标准研讨会,这次研讨会是由洛克菲洛基金会赞助5000元美金举行的。当时美国48个州
目的利用蛋白质组学方法,寻找与RAEB(refractory anemia with excess blasts in transformation)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相关的特异性血清蛋白质标志物。方法应用双向电泳
校车事故频发不但引起了社会各界的热议,更引起了政府的重视。    2011年11月18日,温家宝总理在讲话中说:把校车安全问题真正纳入法制的轨道。这样才能引起人们的重视,并且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要通过中央、地方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使校车成为学生安全的流动校舍,为孩子们建立起安全无忧的绿色通道。    2011年12月27日,距离甘肃省正宁县校车事故1个月零10天,工业和信息化部在官方网站上就《校车安
《校车安全技术条件》、《校车座椅系统及其安全固定件的强度》、《幼儿校车安全技术条件》和《幼儿校车座椅系统及其车辆固定件的强度》,这四项“国标”虽为征求意见稿,但读后令人鼓舞。它不仅是我国就校车安全出台的第一部国标,亦是以人为本的具体的体现;这部融会贯通、呼之欲出的国标凸显了孩子生命安全为第一要务的主题,并为人们深化校车安全敞开了思路,催生出了一个校车安全链的诞生;它还为相关校车安全法律法规颁布奠定
点评专家 上海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内分泌科教授 张克勤    一种罕见的怪病把大连姑娘夏秀玲变成了“木头人”。除了眼睛和嘴巴,夏秀玲全身的关节都不能打弯,她每天只能直挺挺地躺着或立着,她的吃喝拉撒全要由年迈的母亲赵兰英照顾。  秀玲患的是一种叫做“进行性骨化性肌炎”的疾病(现在也称其为“进行性骨化性纤维增殖不良症”,英文简称FOP)。这种病被称为“骨病之王”,其患病率在西方约二百万分之一,目前
42岁的孙先生,曾精力充沛,工作不知疲倦。  可是,他当上乡镇领导没几年,就感觉白天工作打不起精神来,疲倦,看文件、开会和坐车没几分钟,就开始打盹了。  老孙纳闷,每晚倒头就能睡,一觉七八个钟头,怎么还休息不过来呢?  在妻子的催促下,老孙夫妻俩来到医院看病。  妻子告诉大夫,看他睡觉真难受,鼾声如雷,一会儿憋气几十秒,赶紧推他翻下身,他才又喘气。一夜如此,反反复复,让人揪心。  老孙晨起后感觉口
●姿势不良是引起颈椎病的主要原因  ●保持正确的姿势有助于预防和减轻颈痛等症状  ●颈部主动训练可有效预防颈椎病    受访专家: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康复科伍少玲副教授     如今,人们的工作环境和生活方式都发生了巨大变化。长时间使用电脑或伏案工作者常出现颈肩痛,严重者伴有手臂酸麻胀痛、上肢放射痛或头晕、头痛等。据统计,近年来我国颈椎病的发病率逐年增高,并呈低龄化趋势,越来越多的白
近几十年来,影响人们长寿的原因主要是癌症、心肌梗死及脑中风。而在我国,脑中风往往比心肌梗死多,因此,如何减少脑中风的发生很值得研究。  前不久在巴黎召开的欧洲心脏学会2011年年会上,就有一份报告讨论了脑中风与晚饭后隔多少时间睡觉的问题。这是希腊某大学医学院的营养专家研究的。他们调查了1000位病人,结论是,晚饭后一小时以上再睡觉者较晚饭后即睡觉者,发生脑中风的风险要减少约2/3。如果再晚20分钟
如何应对感冒?感冒后,有人会通过泡热水澡、喝热汤等让自己发汗,有的人则大把吃药,甚至不惜打针输液,就为了能快点摆脱感冒烦恼。这些人们自以为有效的方式应对感冒是否真的管用?其中会不会存在某些错误认识呢?    大众观点:  感冒了泡个热水澡就好    专家解读:  重感冒时,越泡病情越严重    很多人都认为,感冒后,只要舒舒服服地泡个热水澡,再睡上一大觉,症状就会自然消失。其实,不是所有的感冒都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