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解“国民收入的分配与财政”应区分的九对关系

来源 :考试·高考文科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dl87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l、社会总产品和社会总产值
  
  区别:
  (1)含义不同。社会总产品是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通常是一年),由物质生产部门的劳动者生产出来的产品的总和。社会总产值是用货币表现出来的社会总产品。
  (2)表现形式和构成不同。社会总产品是实物形态,包括当年生产出来的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社会总产值是价值形态,包括已消耗的生产资料的转移价值、劳动者在为自己劳动的时间内所创造的价值(工资)和劳动者在为社会劳动的时间内所创造的价值(利润)。
  联系:社会总产值是社会总产品的货币表现,两者在数量上是相等的。
  
  2、社会总产值和国民收入
  
  区别:
  (1)含义不同。社会总产值是用货币表现的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通常是一年),由物质生产部门的劳动者生产出来的产品的总和。国民收入是在社会总产品中,扣除已消耗的生产资料,余下的那部分净产品的货币表现。
  (2)计算方法和范围不同。社会总产值是社会总产品的价值,包括己消耗的生产资料的价值(C)、劳动者在为自己劳动的时间内创造的价值(V)和劳动者在为社会劳动的时间内所创造的价值(M)。国民收入是社会总产品的价值中扣除已经消耗的生产资料价值(C),即各个生产部门的劳动者所创造的新价值(V+M),即“净产值”。
  联系:都是物质生产部门的劳动成果,国民收入是社会总产值的一部分,它们都是表示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的经济发展状况的重要指标。
  
  3、社会总产值和国民生产总值
  
  区别:
  (1)含义不同。社会总产值是用货币表现的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通常是一年),由物质生产部门的劳动者生产出来的产品的总和。国民生产总值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内,所有部门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总量的货币表现。
  (2)计算方法和范围不同。社会总产值计算的是物质生产部门的劳动者所创造出的社会总产品的价值,包括耗费的生产资料的价值(C)和国民收入(V+M)。
  国民生产总值计算的是经济活动的增加值,包括物质生产部门的增加值(国民收入+固定资产折旧),还包括非物质生产部门的增加值(纯收入+固定资产折旧)。
  联系:都可以反映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的经济发展情况。
  
  4、国民收入和国民生产总值
  
  区别:
  (1)含义不同。国民收入是在社会总产品中,扣除已消耗的生产资料,余下的那部分净产品的货币表现。国民生产总值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内,所有部门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总量的货币表现。
  (2)计算方法和范围不同。国民收入是社会总产品的价值中扣除已经消耗的生产资料价值(C),即物质生产部门的劳动者所创造的新价值(V+M)。国民生产总值计算的是经济活动的增加值,包括物质生产部门的增加值(国民收入+固定资产折旧),还包括非物质生产部门的增加值(纯收入+固定资产折旧)。
  联系:都是反映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的经济发展状况的重要经济指标。
  
  5、国民收入和财政收入
  
  区别:
  (1)含义不同。国民收入是在社会总产品中,扣除已消耗的生产资料,余下的那部分净产品的货币表现。财政收入是指国家通过一定的形式和渠道集中起来的资金。
  (2)计算方法和范围不同。国民收入是社会总产品中扣除已经消耗的生产资料,即物质生产部门的劳动者所创造的新价值。财政收入是国家通过预算的方式确定的当年的收入。财政收入是依靠国家的政治权力,强制征收的一部分社会产品。从国家取得收入的形式看,主要包括税收收入、国有企业上缴的利润收入、债务收入和其他收入。
  联系:都属各个部门的劳动者创造的价值,反映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经济发展状况的经济指数。财政收入是国民收入的一部分。
  
  6、预算和决算
  
  区别:
  (1)含义不同。预算是指经过法定程序批准的国家年度收支计划,一般有中央和地方预算组成。中央预算和各级地方预算构成了国家预算的体系。决算是上一年度财政收支的实际情况,是预算执行的结果。
  (2)地位和作用不同。预算包括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是一定时期财政分配的起始阶段、主要过程和环节。通过预算,可以对收入和支出加以控制,有效的进行管理,引导国家的政治经济活动的方向,实现国家职能。决算是一定时期财政分配的终结阶段,可以检验预算的科学性,检查预算的完成情况,总结国家在经济活动中的得失成败。
  联系:
  (1)两者共同构成国家财政分配的全过程,是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它们都可以构成国家宏观调控的手段。
  (2)预算是决算的前提,预算的执行结果是决算的依据和主要内容。决算是对预算的评价,是对预算的综合反映,可以为下一个阶段的预算提供依据。预算和决算是相辅相成的。
  
  7、积累与消费的关系不能等同于生产与消费的关系
  
  (1)积累与消费的关系。两者具有相互促进的一面:积累主要是用于扩大再生产,而生产的发展是提高消费水平的基础;消费是生产的目的,也是促进生产发展的重要措施。二者也存在不一致的一面:在一定时期内,国民收入的总量是既定的,积累和消费两部分是彼消此长的关系。因此积累和消费不可偏废。
  (2)生产与消费的关系。生产决定消费,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和动力。
  (3)积累和消费的关系属于国民收入分配中必须处理好的关系。处理积累和消费的关系必须坚持的原则:在生产发展、国民收入增加的基础上,积累和消费部分都应当有所增长;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必须同国民收入的物质构成相一致;社会主义国民收入的分配必须正确处理国家、企业、个人三者的关系。
  (4)生产和消费都属于生产过程的重要环节,要使社会生产顺利发展,必须重视生产和消费环节。
  
  8、消费不能等同于个人生活消费
  
  (1)个人消费和公共消费的内容不同:国民收入中的消费,包括个人消费和公共消费。个人消费,就是劳动者及其家庭的消费;而公共消费,包括国家行政管理和国防支出,教科文卫事业支出,社会救济和劳动保险方面的支出等。
  (2)个人消费和公共消费的目的不同:个人消费是为了满足个人家庭消费;公共消费是实现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提高劳动者素质,以及保证社会再生产正常进行所必须的
  综合上述,不能把消费等同于个人消费。
  
  9、国民收入分配不能等同于个人消费品分配
  
  联系:个人消费品的分配是国民收入分配的继续;个人消费品的分配恰当与否直接影响国民收入的变化;而个人消费品的多少又取决于国民收入的分配。
  区别:
  (1)分配的对象不同:国民收入的分配是对物质生产部门的新价值即国民收入进行分配;个人消费品的分配是对国民收入中的用于消费的那部分进行分配。
  (2)分配形式不同:国民收入首先在物质生产部门进行初次分配,然后在全社会范围内进行再分配;而个人消费品的分配,我国现阶段实行的是以按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
  (3)分配原则不同:国民收入的分配遵循维护广大劳动者的利益,统筹兼顾,处理好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的关系;个人消费品的分配则遵循“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审稿:梁 侠 编校:田 君)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尿酸血症与相关生化指标及相关疾病的关系。方法:将参加体检的1106例离休干部中的175例高尿酸血症患者各项体检结果及病史资料进行详细统计分析。结果:离休干
核心素养视角下的英语学习要注重对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要特别关注学生的语感培养、听力训练以及角色对话和互动交流,争取进行多方面的教学研究,不
目的: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MP)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收治MP肺炎患儿86例,对临床特点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发现发病年龄多为学龄儿童,并且此年龄阶段儿童刺激性咳嗽明显并
政治民谣包括风谣与具有政治预测性的谶谣。明代社会问题凸显,这给民谣创作提供了丰富的题材,借助这些民谣,可以侧面反应明代社会现实。明代政治民谣具有传播者的不确定性、
也谈小型起重机械的开发张明勤,王连印(山东建筑工程学院济南)贵刊1992年第1期发表了章崇任同志《小型起重机械的开发》一文,文中介绍了国外小型起重机的开发现状,列举了日本和英国开发
时报讯 “我们刚从大港调研回来,明天还要去汉沽。”这是昨天下午2:30,在滨海新区政府机关,发改委的一位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的情况。他告诉记者,这几天新区领导和发改委已连续几
报纸
2004年高考数学湖北卷上有一道选择题。原题是这样的:已知平面α与β所成的二面角为80°,P为α、β外一定点,过点P的一条直线与α、β所成的角都是30°,则这样的直线有且仅有  A. 1条 B. 2条C. 3条D. 4条  此题被很多专家和老师认同为2004年湖北卷上一道较有创意的好题,它全面的考察了学生对空间点、线、面的认知情况,考题的背后隐藏着丰富的知识背景。解答此题需要较强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
期刊
目的:探讨妇科急腹症常见疾病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以提高该类疾病的临床诊治水平,降低误诊率,提高临床思维。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2年收治的急腹症患者临床资料。结果:妇科急
考点关键词:阅读理解 干扰项 偷换概念    近年来,高考试题卷的阅读理解题考查方式越来越灵活,干扰项的设置具有很大的迷惑性,结果使很多考生陷入误区。综观近几年的高考阅读理解题,干扰项的设置一般体现在下列几个方面: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期刊
目的:探讨无生育要求CIN Ⅲ治疗方案。方法:2011年1月~2012年10月收治无生育要求CIN Ⅲ患者58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疾病合理治疗方法。结果:58例无生育要求CINⅢ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