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材(以下简称品社教材)是儿童进行学习活动所凭借的范例和资源,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灵活地进行再创造,活用教材,让教材贴近学生生活,激发起孩子丰富的情感,并不断地产生共鸣,引领儿童进入丰富多彩而又个性十足的生活,与其真实的生活融为一体。同时,又让学生根据自己独特的生活不断地予以补充、完善品社教材,在教材上留下自己品行发展的真实足迹,使教材成为孩子品行发展的写真集。
笔者以浙教版《品德与社会》三下第二单元《生我养我的地方》为例,谈谈如何对教材进行“三化”,以达到品行写真的目的。
一、“近化”教材,拉近关系激起自豪
本单元教材中的内容大多取自省会杭州,但是有许多同学觉得自己家乡太落后了,比不上杭州大城市,有的甚至流露出对家乡龙游的不满。如何创造性地让教材上的内容更贴近学生,并由此激起自豪感呢?我采取的是“近化”法。
1.位置“近化”法。从地理位置上选择学生最熟悉的内容。如教材中第35页上的图片六和塔、杭州博物馆及西湖博览会等,我让孩子们根据龙游县的地理环境特点收集相关主题的图并一一调换。学生们兴趣盎然,如对应六和塔,大多数同学就贴上了龙游鸡鸣塔、龙洲塔,还有少数同学贴上了湖镇舍利塔、横山塔等;与杭州博物馆对应的图片则有龙游博物馆;至于西湖博览会,同学们将在龙游举办过的国际汽车拉力赛、龙舟赛等国际大赛图片作为调换。在调换过程中,我发现同学们面对着本地的龙游精美图片都会由衷地发出赞叹。
2.时间“近化”法。从时间上选择最新、最近发生的材料补充教材。在这日新月异、精彩纷呈的世界里,学生的生活面貌也在千变万化。课余让同学们收看“龙游新闻”“今日龙游”等,并将收集到的信息、图片贴在书上。经过一段时间后,我从同学们的书上发现了许多新近发生的值得我们自豪的事例。
3.心理“近化”法。从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上选择孩子自己最喜欢的材料作为交流的重点。如说说你家乡的有趣故事,许多男同学在书上增添有关龙游石窟是外星人建造的传说故事,而女同学则津津乐道于寒魄神宫的美丽传说。
学生自己的生活经验是品德课程的基础,他们品德的形成植根于自身真实的生活世界。我们应从学生自身所见所闻、所思所想中去寻找品德课程的教学资源,并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进行选择、替换或重新开发,使之成为学生喜闻乐见的、具有亲切感的教学内容,此时的教学效果会更好。
二、“动化”教材,增强引力吸引注意
品社教材内容虽然很精美,但学生很快就会在课余时间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看完并熟悉教材内容。在看第一遍教材的时候,学生会引发一些情感体验,有时也会有些激动,但很快又会平静下来。到真正上课时,书上的内容已不能引起学生多大的兴趣了。如何使这平面和静止的教材内容生动起来,使之符合小学生天生好动、喜欢新生事物、情感又不稳定的特性呢?我的又一策略是“动化”教材、尽量让教材显得动感十足。
1.视频赏一赏。视频能够将音形画融于一体,千言万语的说教,有时还真不如让孩子看一段精彩的录像。在本课中,我增加了一些介绍龙游的专题片,虽然在课堂上看的时间不多,但看后学生们各抒己见。在此基础上,再布置课后继续收看类似的片子,并将真实的感受记录在书上。此时你不光会被同学们那专注的表情所感动,更会被同学们那自然、真切、实在的感受所惊叹。
2.动手做一做。我布置同学们与家长合作做调查,内容有龙游的主要风景、主要特产、建筑、大型活动、传说故事、名人等,同学们可以自由选择一项或多项,并将调查结果以表格、图画、文字等不同形式粘贴在书上。学生收集的图画、照片最多,很多同学贴上了自己在名胜古迹前拍的照片,有的带来了调查表,以及自己与家长一起写的体会。
3.变身演一演。表演、摸拟等是品社课中经常运用的教学法。我在课前准备了导游小旗,让一名或几名同学做导游,其他同学戴上小黄帽做游客。经过简单的角色培训后,开始正式上岗:小导游将事前收集的图片和文字放在展示台上,开始指着资料一本正经地介绍,小游客们则规规矩矩地坐好。有些图片学生是熟悉的,此时小游客们会举手帮助介绍,有时小游客会拿着自己准备好的图片上台介绍,于是导游和游客的身份会自然转换。在表演中,同学们带着极高的兴趣进入情景,一方面会为更好地做好自己的角色而努力;另一方面又为家乡而自豪。同时,在课外还布置实践的任务,要求向家里的客人进行实地介绍,并请客人在自己的“写真集”中留言。
《品德与社会》教学倡导以孩子直接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强调寓教育于活动之中。由此,让教材充分地“动”起来,让学生也“动”起来,教学效果会更好。
三、“融化”教材,丰富色彩充实感受
品社课程是综合性课程,它涉及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需将多方面的教育内容和教育要求有机融合在一起,况且教材本身也留有大量的空白,所以我们可以根据目标要求大力融合各种课内外资源,不断引导学生去思考、去活动。
1.教材内容的融合。一是前后内容的融合。我在本次教材融合过程中,将前面一课“话说社区”中的许多内容与本课中的许多内容融在一起,如将采访名人、名胜古迹等内容并到了本课中;二是以某一话题为主话题,统领其他内容。在《生我养我的地方》这个单元中,我没有按部就班地按顺序组织教学,而是以“我来做一个小导游”为主线串联其他板块内容:“我带你去我的家乡”“看看我家乡的风景名胜”“尝尝我家乡的特产”“夸夸我家乡的人民”等,整个板块都以小导游介绍、游客进行补充的方式进行;三是将前后教材进行详简的处理。如本单元中,我就以“我来做个小导游”为主线进行串联,对同学们最感兴趣的内容——龙游特产、龙游石窟、龙游民居苑内容进行了细化,同时对其他方面的内容进行了简化。
2.与其他学科内容的融合。品社课突破按学科体系构建的传统模式,统整各相关学科的知识内容,这就需要我们选择其他学科中的有关内容不断地补充到本课中。如我在本课中不仅让同学们演唱《龙游宝地》的县歌,还在教材中的《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处填写上龙游县歌歌词,并让学生配上了有龙游特色、充满稚趣的小插图,同时还融合了《志棠白莲美名扬》《剪纸艺人吴芝瑛》等地方课程资源,将校本课程《社区个性化活动》等内容列为教材的补充等。在课外,同样让学生收集其他学科中的有关内容继续做补充。
3.各项活动内容的融合。少先队活动是一个很大的课程资源库。在课上,我让同学们看我们的“志愿者在行动”“社区活动”“三祭(祭先圣、先祖、先烈)活动”等录像和图片。课外,学校积极组织学生参加这类实践活动,节假日,学生在家长的带领下到社区中作宣传、搞卫生,同时将活动的照片、感受等及时记录收集在教材中。在活动中同学们增添了感受,提升了效果。
经过“融化”后的教材,显得更丰厚、综合性更强,真正地让学生走进教材、走出教材。
总之,品社教材中的学习资源是有限的,而教师和学生开发出来的学习资源却是无限的,真正的教材在课外。教师要灵活运用教材,使学生课堂内外的生活成为一种积极的、统一的、个性化的生活,促使学生在这种生活中发展。让教材指导孩子的生活,同时又使教材成为孩子成长的记录册,成为学生品行发展的写真集。
(浙江省龙游县西门小学 324400)
笔者以浙教版《品德与社会》三下第二单元《生我养我的地方》为例,谈谈如何对教材进行“三化”,以达到品行写真的目的。
一、“近化”教材,拉近关系激起自豪
本单元教材中的内容大多取自省会杭州,但是有许多同学觉得自己家乡太落后了,比不上杭州大城市,有的甚至流露出对家乡龙游的不满。如何创造性地让教材上的内容更贴近学生,并由此激起自豪感呢?我采取的是“近化”法。
1.位置“近化”法。从地理位置上选择学生最熟悉的内容。如教材中第35页上的图片六和塔、杭州博物馆及西湖博览会等,我让孩子们根据龙游县的地理环境特点收集相关主题的图并一一调换。学生们兴趣盎然,如对应六和塔,大多数同学就贴上了龙游鸡鸣塔、龙洲塔,还有少数同学贴上了湖镇舍利塔、横山塔等;与杭州博物馆对应的图片则有龙游博物馆;至于西湖博览会,同学们将在龙游举办过的国际汽车拉力赛、龙舟赛等国际大赛图片作为调换。在调换过程中,我发现同学们面对着本地的龙游精美图片都会由衷地发出赞叹。
2.时间“近化”法。从时间上选择最新、最近发生的材料补充教材。在这日新月异、精彩纷呈的世界里,学生的生活面貌也在千变万化。课余让同学们收看“龙游新闻”“今日龙游”等,并将收集到的信息、图片贴在书上。经过一段时间后,我从同学们的书上发现了许多新近发生的值得我们自豪的事例。
3.心理“近化”法。从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上选择孩子自己最喜欢的材料作为交流的重点。如说说你家乡的有趣故事,许多男同学在书上增添有关龙游石窟是外星人建造的传说故事,而女同学则津津乐道于寒魄神宫的美丽传说。
学生自己的生活经验是品德课程的基础,他们品德的形成植根于自身真实的生活世界。我们应从学生自身所见所闻、所思所想中去寻找品德课程的教学资源,并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进行选择、替换或重新开发,使之成为学生喜闻乐见的、具有亲切感的教学内容,此时的教学效果会更好。
二、“动化”教材,增强引力吸引注意
品社教材内容虽然很精美,但学生很快就会在课余时间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看完并熟悉教材内容。在看第一遍教材的时候,学生会引发一些情感体验,有时也会有些激动,但很快又会平静下来。到真正上课时,书上的内容已不能引起学生多大的兴趣了。如何使这平面和静止的教材内容生动起来,使之符合小学生天生好动、喜欢新生事物、情感又不稳定的特性呢?我的又一策略是“动化”教材、尽量让教材显得动感十足。
1.视频赏一赏。视频能够将音形画融于一体,千言万语的说教,有时还真不如让孩子看一段精彩的录像。在本课中,我增加了一些介绍龙游的专题片,虽然在课堂上看的时间不多,但看后学生们各抒己见。在此基础上,再布置课后继续收看类似的片子,并将真实的感受记录在书上。此时你不光会被同学们那专注的表情所感动,更会被同学们那自然、真切、实在的感受所惊叹。
2.动手做一做。我布置同学们与家长合作做调查,内容有龙游的主要风景、主要特产、建筑、大型活动、传说故事、名人等,同学们可以自由选择一项或多项,并将调查结果以表格、图画、文字等不同形式粘贴在书上。学生收集的图画、照片最多,很多同学贴上了自己在名胜古迹前拍的照片,有的带来了调查表,以及自己与家长一起写的体会。
3.变身演一演。表演、摸拟等是品社课中经常运用的教学法。我在课前准备了导游小旗,让一名或几名同学做导游,其他同学戴上小黄帽做游客。经过简单的角色培训后,开始正式上岗:小导游将事前收集的图片和文字放在展示台上,开始指着资料一本正经地介绍,小游客们则规规矩矩地坐好。有些图片学生是熟悉的,此时小游客们会举手帮助介绍,有时小游客会拿着自己准备好的图片上台介绍,于是导游和游客的身份会自然转换。在表演中,同学们带着极高的兴趣进入情景,一方面会为更好地做好自己的角色而努力;另一方面又为家乡而自豪。同时,在课外还布置实践的任务,要求向家里的客人进行实地介绍,并请客人在自己的“写真集”中留言。
《品德与社会》教学倡导以孩子直接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强调寓教育于活动之中。由此,让教材充分地“动”起来,让学生也“动”起来,教学效果会更好。
三、“融化”教材,丰富色彩充实感受
品社课程是综合性课程,它涉及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需将多方面的教育内容和教育要求有机融合在一起,况且教材本身也留有大量的空白,所以我们可以根据目标要求大力融合各种课内外资源,不断引导学生去思考、去活动。
1.教材内容的融合。一是前后内容的融合。我在本次教材融合过程中,将前面一课“话说社区”中的许多内容与本课中的许多内容融在一起,如将采访名人、名胜古迹等内容并到了本课中;二是以某一话题为主话题,统领其他内容。在《生我养我的地方》这个单元中,我没有按部就班地按顺序组织教学,而是以“我来做一个小导游”为主线串联其他板块内容:“我带你去我的家乡”“看看我家乡的风景名胜”“尝尝我家乡的特产”“夸夸我家乡的人民”等,整个板块都以小导游介绍、游客进行补充的方式进行;三是将前后教材进行详简的处理。如本单元中,我就以“我来做个小导游”为主线进行串联,对同学们最感兴趣的内容——龙游特产、龙游石窟、龙游民居苑内容进行了细化,同时对其他方面的内容进行了简化。
2.与其他学科内容的融合。品社课突破按学科体系构建的传统模式,统整各相关学科的知识内容,这就需要我们选择其他学科中的有关内容不断地补充到本课中。如我在本课中不仅让同学们演唱《龙游宝地》的县歌,还在教材中的《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处填写上龙游县歌歌词,并让学生配上了有龙游特色、充满稚趣的小插图,同时还融合了《志棠白莲美名扬》《剪纸艺人吴芝瑛》等地方课程资源,将校本课程《社区个性化活动》等内容列为教材的补充等。在课外,同样让学生收集其他学科中的有关内容继续做补充。
3.各项活动内容的融合。少先队活动是一个很大的课程资源库。在课上,我让同学们看我们的“志愿者在行动”“社区活动”“三祭(祭先圣、先祖、先烈)活动”等录像和图片。课外,学校积极组织学生参加这类实践活动,节假日,学生在家长的带领下到社区中作宣传、搞卫生,同时将活动的照片、感受等及时记录收集在教材中。在活动中同学们增添了感受,提升了效果。
经过“融化”后的教材,显得更丰厚、综合性更强,真正地让学生走进教材、走出教材。
总之,品社教材中的学习资源是有限的,而教师和学生开发出来的学习资源却是无限的,真正的教材在课外。教师要灵活运用教材,使学生课堂内外的生活成为一种积极的、统一的、个性化的生活,促使学生在这种生活中发展。让教材指导孩子的生活,同时又使教材成为孩子成长的记录册,成为学生品行发展的写真集。
(浙江省龙游县西门小学 324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