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几曾相识 浮生情浅缘淡——论苏童《妻妾成群》的叙事特色

来源 :剑南文学:经典阅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binh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先锋小说作家中,苏童的创作不同于余华的冷淡血腥,不同于莫言的夸张赤裸,也不同于格非的纷繁细腻,他运用婉曲细腻的诗意叙事笔调,在柔美的江南文化的背景下,将江南水乡的纯净柔情与当代语境下的人文关怀自然地融为一体,为读者尽现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和独特叙事方式的美学气韵。本文从叙事学的观点切人,来考察苏童小说的叙事特色。因为叙事学研究的正是“叙事文表达的形式和内容的形式”,而叙事就是“作者通过讲故事的方式,把人生经验的本质和意义传示给他人”。因此以叙事学来分析苏童的文本,正可以清楚地观察出苏童如何讲故事,如何将人生经验传示给他们。本文将从叙事视角、叙事频率、话语模式三面来分析苏童的小说《妻妾成群》。
其他文献
清人沈复以“浮生若梦,为欢几何”为意,写下了自传体散文《浮生六记》,记乐、记趣、记愁、记快,独抒性灵,透射出不为时代所限的人性光辉,展现了那一时期知识分子的人情趣味和沧桑浮
王琦瑶一生的长恨悲歌来自于无缘婚姻的悲凉,爱情无法修成正果的悲戚,亲情缺失的凄苦和晚年老无所依的凄惶。红颜巧笑美目盼,沉醉虚华浮云梦,只怨生却百姓家,一生长恨奈何许!
张爱玲的《雷峰塔》是张爱玲自传三部曲之一,全文始终是以女童琵琶冷眼旁观的视角来叙说,虽说是自传,但由主人公“琵琶”之名,便已经是告诉了大家——“犹抱琵琶半遮面”,或许启示
笔者试图以《红楼梦》为例,从家庭观念、德育教育、自主性学习等方面探讨满族家庭教育的科学实用性,给现代的家庭教育以启示。
《兰亭序》和《祭侄文稿》的出现,如今已经成为书法史上划时代的精品,它们负载着太多书法家和书法爱好者的赞美和疑问,大多学者无不为之感叹,同时也对它们充满一种企盼,品味其中的
弗菜的神话一原型理论为文学的发展和起源提供了新的阐述视角,提出了神话原型在文学发展史中的重要地位。在众多的神话原型中,“追寻”主题是极具典型特色的一个,并且无论在古典
长篇小说《骆驼祥子》是老舍的一部代表作品。老舍着重刻画了一个青年人力车夫——祥子的形象。祥子从乡下来到城市,希望可以靠自己的双手过上幸福的生活。在现实的黑暗面前,他
《知音》篇在《文心雕龙》中并不十分显眼,但它的地位不可忽视,是刘勰文学鉴赏论的集中体现。本文从文本出发,讨论了《文心雕龙·知音》的主要意旨,进一步从其中的两对矛盾分析刘
易卜生的现实主义戏剧《玩偶之家》,为读者描绘了一个婴孩般的女人娜拉的成长蜕变。在构建的一幕幕戏剧铺垫与冲突中,时于娜拉的描述始终都没有忽略她的婴儿气质。本文认为,娜拉
苏轼《定风波》一词作于元丰五年(1082年),此时,苏轼监因“鸟台诗案”被贬在黄州(今湖北黄冈县)两年之际。苏轼在黄州的处境十分尴尬险恶,生活穷困,但苏轼并不以此为意,仍然是坦熬、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