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章首先通过对学生作业完成情况进行调查,接着分析存在的问题,最后重点从学生自主出题和自主批改两方面对初中数学作业进行探讨。
关键词:数学作业;自主出题;自主批改
作业合理的布置与批改可以有效地巩固延伸知识,培养发展能力,反馈教学信息,这是实施有效教学的重要环节。
一、学生作业完成情况现状的调查分析
通过对笔者所带的两个班学生作业完成情况的调查,发现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不容乐观,完成质量较高的学生仅占41.4%,时常出现小错误的占36.8%,错误情况较重的占18.6%,完成情况较差的(不会做或只对一道题)占2.5%,长期不交作业的占0.7%。但是,在一些基础薄弱校,中学生数学作业的状况却可以概括为“一多”“二假”“三无效”。“一多”指作业量大,学生除了要完成课本习题外,还被大量形形色色的习题册所累,身陷题海不能自拔;“二假”指学生迫于教师的强制性措施,要么抄袭他人作业,要么置中间推理计算过程于不顾,盲目地凑结论,换来一个按时交作业的假象;“三无效”指学生写作业和教师判作业终日疲惫不堪,却收获甚微,近乎无效劳动。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有多方面:首先是作业量过重,许多老师都持有“熟能生巧”的态度,搞“题海战术”,只图“量”,不求“质”,一味盲目地“强化”训练。其实这种盲目的“题海战术”,导致思维活动空间减小,不利于能力的发展,更使学生作业量过大,负担过重,与素质教育相违背,使学生作业效果降低,作业抄袭现象严重,造成负面影响;其次是作业批改不及时。由于教师的批改与学生的作业不是同步的,往往导致了以下的情况发生:教师批改及时,但学生纠正不及时;或者学生上交及时,教师批改不及时等等,如此这般就失去了作业批改的价值,对于所学的知识也缺少相应的巩固。再次是中学数学书面作业多,更多的是计算题、证明题,作业形式单一,单调枯燥的作业形式,让学生找不到做作业的乐趣,学生对作业的积极性不高,我们通过作业培养学生能力便无从谈起。
二、初中数学作业存在的问题
新课标明确提出: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要保障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发展。数学要重视有差异性的个体,要制定出适合每一位学生发展需要的教学方案。
1、耗时耗量在作业批改上。初中数学作业几乎是天天都有的,学生天天做,教师则要天天批改。还有大大小小的检测、备课以及班主任工作,教师已经忙的不可开交。但是,数学作业若是不能及时修改,很多问题就不能及时得到解决,优势不能得到强化。久而久之,作业的本质作用将烟消云散。这不仅违背了学生学习的原则,更无法提升教学质量。
2、无法准确掌握学生作业过程。教师布置作业、批改作业是对课堂教学的延伸,也是师生交流信息的一个主要途径。这样的作业反馈信息量很小,作业价值不大。也有部分教师为了尽快完成批改任务,过于追求作业的“质量”,布置作业通常选择订正过的习题,甚至是对例题进行抄写。从学生的角度来看,作业成了他们的负担,完全没有任何意义。
三、学生自主出题的研究
改革传统的数学作业,关键在于消除其中的弊端,打破那种单一、枯燥的题海型的作业模式,重新构建一种知识与能力、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学生乐意接受、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作业模式,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全面能力素质的提高。
1、合作型作业。之前的数学作业,教师过于片面地强调独立思考,没有将合作作为重要的素质来培养。对于自主型的作业,我们完全应允许学生自主选择完成作业的方式,鼓励他们与人交流,进行有效合作。笔者曾尝试让学生以同桌两人合作的形式编制每日一题。两人各自在前一天出题后第二天抽时间完成,并在课间活动时间进行评判,然后各自订正,错题改正时要注明错误原因。也可让四人小组编制周测试卷,在编制过程中,学生在学习小组长的带领下复习本单元内容,找重点、易错点,选择题型,忙得不亦乐乎。编制试卷的过程,是学生对知识进行梳理的过程,也是同伴合作交流的过程。一份试卷的编制使学生更深刻地感受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主动学习的意识得到了激发和增强。
2、引导学生自己留作业。老师应改变给学生布置作业、批改作业的传统,改由学生做一项“定量作业”。数量,每人每天二十道题,课堂笔记与课堂练习也算在内。如果一个学生课堂做了十道笔记或练习,那么他在课后再写十道的作业即可。内容,每个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学习状况自定,比如觉得自己算数能力不好,作业就是写计算题。对于那些不知道自己的作业该写啥内容的学生,应让他们依这样的方法去做:根据数学总体知识和整册教材分析,将知识分类排队,哪些是已知的,哪些是未知的。未知的再排一排队,稍加努力就能会的排在最前面。每天作业就写这些稍加努力就能写会的内容。写会了,再写后面的。检查。作业没有批改,但强化检查。作业以自我检查为主互检为辅,教师、学校还要抽查。
四、数学作业批改的研究
1、小组合作批改。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小组合作学习是一个重要的学习方式。多人智慧胜一人,与人交往合作也是现代人必备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应从学生学习生活开始。把班级学生分成6个学习小组,各组选定组长(有领导能力,学习能力较好的成员)、督查员(督促小组成员积极参与小组活动)、记录员(记录每一次合作学习情况)等,我布置数学作业后,学生个人先做,做完后先进行小组讨论,有问题的作业修改后统一上交,教师再进行批改。这样的好处是:学生数学课堂作业错误率明显降低,通过小组讨论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巩固了所学知识和技能,教师批改也轻松了。
2、自主批改。新的课程标准提出,学生是学习数学的主人,数学教师是学生数学学习过程的合作者。我在教学中发现,有时我在学生数学作业的错题上画问号和横线,让学生订正,效果不是很好,说明学生对数学作业批改结果不重视。数学学习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教师重视程度再高,没有学生自己重视有用。我的做法是让学生参与批改数学作业,把学生分成三大组,一次抽一组,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作业批改。批改时我把题目讲一遍,示范改两到三本,提出批改要求,学生改过了,我再查一遍,批改不规范的地方当面指出。学生在批改过程中,巩固了知识,拓宽了思维(因为不同学生对同一题目有不同的做法)。同时意识到教师工作的辛苦,懂得要珍重教师劳动,以后作业中见到问号和横线学生能及时订正了。通过自主批改,对学生的数学学习也是一个促动,提高了他们学习主动性。
综上所述,作为初中数学教师,基于新课程不断深入的背景下,要让每位同学做到自主出题自主批改,努力让每一位学生都能进步与发展,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 李德群.浅谈初中数学作业的批改[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5(02):11-19.
[2] 邵小平.新课改理念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几点看法[J].考试周刊,2015(20):11-15.
关键词:数学作业;自主出题;自主批改
作业合理的布置与批改可以有效地巩固延伸知识,培养发展能力,反馈教学信息,这是实施有效教学的重要环节。
一、学生作业完成情况现状的调查分析
通过对笔者所带的两个班学生作业完成情况的调查,发现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不容乐观,完成质量较高的学生仅占41.4%,时常出现小错误的占36.8%,错误情况较重的占18.6%,完成情况较差的(不会做或只对一道题)占2.5%,长期不交作业的占0.7%。但是,在一些基础薄弱校,中学生数学作业的状况却可以概括为“一多”“二假”“三无效”。“一多”指作业量大,学生除了要完成课本习题外,还被大量形形色色的习题册所累,身陷题海不能自拔;“二假”指学生迫于教师的强制性措施,要么抄袭他人作业,要么置中间推理计算过程于不顾,盲目地凑结论,换来一个按时交作业的假象;“三无效”指学生写作业和教师判作业终日疲惫不堪,却收获甚微,近乎无效劳动。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有多方面:首先是作业量过重,许多老师都持有“熟能生巧”的态度,搞“题海战术”,只图“量”,不求“质”,一味盲目地“强化”训练。其实这种盲目的“题海战术”,导致思维活动空间减小,不利于能力的发展,更使学生作业量过大,负担过重,与素质教育相违背,使学生作业效果降低,作业抄袭现象严重,造成负面影响;其次是作业批改不及时。由于教师的批改与学生的作业不是同步的,往往导致了以下的情况发生:教师批改及时,但学生纠正不及时;或者学生上交及时,教师批改不及时等等,如此这般就失去了作业批改的价值,对于所学的知识也缺少相应的巩固。再次是中学数学书面作业多,更多的是计算题、证明题,作业形式单一,单调枯燥的作业形式,让学生找不到做作业的乐趣,学生对作业的积极性不高,我们通过作业培养学生能力便无从谈起。
二、初中数学作业存在的问题
新课标明确提出: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要保障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发展。数学要重视有差异性的个体,要制定出适合每一位学生发展需要的教学方案。
1、耗时耗量在作业批改上。初中数学作业几乎是天天都有的,学生天天做,教师则要天天批改。还有大大小小的检测、备课以及班主任工作,教师已经忙的不可开交。但是,数学作业若是不能及时修改,很多问题就不能及时得到解决,优势不能得到强化。久而久之,作业的本质作用将烟消云散。这不仅违背了学生学习的原则,更无法提升教学质量。
2、无法准确掌握学生作业过程。教师布置作业、批改作业是对课堂教学的延伸,也是师生交流信息的一个主要途径。这样的作业反馈信息量很小,作业价值不大。也有部分教师为了尽快完成批改任务,过于追求作业的“质量”,布置作业通常选择订正过的习题,甚至是对例题进行抄写。从学生的角度来看,作业成了他们的负担,完全没有任何意义。
三、学生自主出题的研究
改革传统的数学作业,关键在于消除其中的弊端,打破那种单一、枯燥的题海型的作业模式,重新构建一种知识与能力、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学生乐意接受、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作业模式,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全面能力素质的提高。
1、合作型作业。之前的数学作业,教师过于片面地强调独立思考,没有将合作作为重要的素质来培养。对于自主型的作业,我们完全应允许学生自主选择完成作业的方式,鼓励他们与人交流,进行有效合作。笔者曾尝试让学生以同桌两人合作的形式编制每日一题。两人各自在前一天出题后第二天抽时间完成,并在课间活动时间进行评判,然后各自订正,错题改正时要注明错误原因。也可让四人小组编制周测试卷,在编制过程中,学生在学习小组长的带领下复习本单元内容,找重点、易错点,选择题型,忙得不亦乐乎。编制试卷的过程,是学生对知识进行梳理的过程,也是同伴合作交流的过程。一份试卷的编制使学生更深刻地感受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主动学习的意识得到了激发和增强。
2、引导学生自己留作业。老师应改变给学生布置作业、批改作业的传统,改由学生做一项“定量作业”。数量,每人每天二十道题,课堂笔记与课堂练习也算在内。如果一个学生课堂做了十道笔记或练习,那么他在课后再写十道的作业即可。内容,每个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学习状况自定,比如觉得自己算数能力不好,作业就是写计算题。对于那些不知道自己的作业该写啥内容的学生,应让他们依这样的方法去做:根据数学总体知识和整册教材分析,将知识分类排队,哪些是已知的,哪些是未知的。未知的再排一排队,稍加努力就能会的排在最前面。每天作业就写这些稍加努力就能写会的内容。写会了,再写后面的。检查。作业没有批改,但强化检查。作业以自我检查为主互检为辅,教师、学校还要抽查。
四、数学作业批改的研究
1、小组合作批改。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小组合作学习是一个重要的学习方式。多人智慧胜一人,与人交往合作也是现代人必备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应从学生学习生活开始。把班级学生分成6个学习小组,各组选定组长(有领导能力,学习能力较好的成员)、督查员(督促小组成员积极参与小组活动)、记录员(记录每一次合作学习情况)等,我布置数学作业后,学生个人先做,做完后先进行小组讨论,有问题的作业修改后统一上交,教师再进行批改。这样的好处是:学生数学课堂作业错误率明显降低,通过小组讨论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巩固了所学知识和技能,教师批改也轻松了。
2、自主批改。新的课程标准提出,学生是学习数学的主人,数学教师是学生数学学习过程的合作者。我在教学中发现,有时我在学生数学作业的错题上画问号和横线,让学生订正,效果不是很好,说明学生对数学作业批改结果不重视。数学学习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教师重视程度再高,没有学生自己重视有用。我的做法是让学生参与批改数学作业,把学生分成三大组,一次抽一组,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作业批改。批改时我把题目讲一遍,示范改两到三本,提出批改要求,学生改过了,我再查一遍,批改不规范的地方当面指出。学生在批改过程中,巩固了知识,拓宽了思维(因为不同学生对同一题目有不同的做法)。同时意识到教师工作的辛苦,懂得要珍重教师劳动,以后作业中见到问号和横线学生能及时订正了。通过自主批改,对学生的数学学习也是一个促动,提高了他们学习主动性。
综上所述,作为初中数学教师,基于新课程不断深入的背景下,要让每位同学做到自主出题自主批改,努力让每一位学生都能进步与发展,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 李德群.浅谈初中数学作业的批改[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5(02):11-19.
[2] 邵小平.新课改理念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几点看法[J].考试周刊,2015(20):11-15.